1022企三甲文創期末作業繳交區 歡迎使用 中華科技大學e-Portfolio系統 . 試著寫篇文章吧!.全部共 69 則留言
06-16 21:55: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
這學期的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感想不算少,很多東西都是從一個小小的文化,慢慢累積轉變成創意發想,很多時候突然一個小靈感卻創造出極大利潤,文創產業經營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體驗感受可能正在逝去的文化,不管事當地文化還是歷史性的文化,只要有人利用一些好的創意,結合不同文化就能變出一種創新,獨一無二的感受。
在現代沒有創意會的思緒,不容易開拓出更好的路,很多東西隨著時代變遷也不同了,像是現在的產業經營模式逐漸轉變為「體驗行銷」,現世代已由原先重視商品、產品、服務或經驗以外,進入另一個強調生產者、販賣者和消費者間互動關係的體驗經濟的舞台。他們認為,消費者期待的是一個體驗。一個體驗經濟的發生是當設計生產者以服務為舞台與產品作為消費,試圖將個別消費者與創造出的難忘體驗連結。
主要就是要讓來休閒的顧客可以更放鬆,利用五種體驗模組
*感官:創造感官衝擊,打動消費者,為產品增添附加價 值。
*情感:觸動消費者內在的情感和情緒。
*思考:利用創意,引發消費者思考,涉入參與,企圖造 成典範的移轉。
*行動:訴諸身體的行動經驗,與生活型態的關聯。
*關聯:透過某種社群的觀點、宣示、昭告、對潛在的社 群成員產生影響。
意識到消費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經驗,愈來愈多的行銷溝通,不再跟我們談產品,談功能,談特性;他們從生活出發,談一種情境,談一種具有普遍性、令人暈眩感官、又觸動人心的經驗。像是現在有很多的觀光工廠也是結合文化創意和體驗行銷的一種,選擇平常在家中無法製作(材料多工具多…等)卻時常唾手可得的食品、用品…等等,都是有可能被拿來當作創意行銷或體驗經濟的一種。
雖然說要利用一點文化或創意,構想出一個體驗行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只要有了大綱有了方向,要達成目標也是指日可待的。
06-17 21:07: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這學期選修了這堂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課程,讓我可以更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產業,讓我更清楚知道,原來我自己所居住的板橋也有那麼多文化創意產業,也讓我更了解這塊我居住很久的地方,也可以同時去認識班上同學所居住的家鄉的文化產業,讓我們可以更認識我們大家所居住的這塊土地,在期末分組的報告中,我們這組要報告的主題是:澎湖,澎湖這各地方是台灣的離島,身為台灣人的我,卻從來沒去過這各美麗的小島,但從我們做了這各報告後,我們上網查資料,在聽居住在澎湖的同學親口敘述,讓我好像更了解澎湖這塊美麗的小島上,有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也讓我們對各小島更了解,未來有機會也可以去那旅行,直接親身體驗澎湖的文化產業,我們還學會,如何將創意加入我們所居住的土地裡,讓我們所居住的地方更有文化產業價值,要創造出一個地方的文化產業原來這麼難,要融入當地特色,要讓這各東西只屬於那各地方,這真的是各不簡單的報告,但也讓我們從這堂課當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我們在這短短的一學期裡,學會認識並了解自己的家鄉,還學會了如何去創造屬於一個地方的文化產業價值,這學期的這堂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課程,讓我有很多的收穫,也學習到了很多新的東西與知識。
06-17 22:53: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經過這學期的文化創意產業經營課程裡讓我更認識如何把文化與創意做結合變成一個新的名詞「文創」,從一開始介紹各個相關專業名詞,了解其意涵之後藉由報告介紹自己的家鄉地方景點特色,最後再以原來的報告加以延伸與自己家鄉地方特色景點或是地方特色小吃加上自己突發奇想的創意變出獨一無二的文創產業,而我自己本身是澎湖人,而本身澎湖最著名的就是觀光旅遊,我從小到大在那生長並了解由於長達半年東北季風之肆虐,使得澎湖觀光事業只能夠做半年,另外半年的澎湖幾乎讓世人遺忘,我想試著延長澎湖觀光季節,讓澎湖的觀光並不是只有夏天才能來旅遊,於是我開始上網查資料並在每一次上課與組員討論、腦力激盪看看是否有新想法,並與老師意見交流,過程中難免會受挫折,但我還是會不氣餒、繼續努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讓我了解到原來文創並不是想像中的簡單,光有獨特的想法還不夠還必須去考慮背後的資金成本並運算是否可行性、與行程規劃,還必須考慮風險等等的因素,並寫成一份企劃書,藉由這份報告的形成,過程中經歷許多大大小小的修修改改,雖然結果不如預期的好但至少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心血,一起想出來的企畫書,最後經由選修這堂課讓我受益良多,並訓練自己腦力激盪與寫企劃書的能力。
06-18 10:31: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文化創意產業為台灣官方定名,各國定義不同,有稱為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內容產業等。目前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國家較出名者,約有英國、韓國、美國、日本、芬蘭。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當今臺灣公部門面對文創產業政策,需要的是決心和聚焦。當城鄉發展失衡的狀況日趨明顯,公部門要關注的是,如何均衡資源、定標重點、並產生磨合的機制,使各地有創新能量的產業、有心經營的創意人才知道如何取得文創政策相關資訊,並加強政府的支持者角色,透過相關優惠與鼓勵的條件,使散居各地的文創能量可以在各亮點地區集聚,產出文創作品,並獲得市場。所以藉由均衡文創地方資源的政策推動,希望給予文創業界實質的支持與協助,並保有順暢的溝通管道,讓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朝更健全、永續的方向邁進。
06-18 12:57: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
文化創意產業建稱文創產業,在這門課程當中讓我了解到什麼是文化創業產業。主要是了解在社會共同生活中的人們,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是一種經由人們創造出來新型態的產物。不論就狹義或廣義的文化而言,「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經由課程當中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報告,也讓我深深的了解到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是那麼的深入人心,會想讓人依探究竟並暸解其中每個地方文化的創意產業經營,然而這些各個地方的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商品不僅結合了商品增加了文化的主題性,也是可以讓我們台灣往國際發展的最佳經營,讓其他從國外來到台灣的外國人是能夠透過我們的創意產業容易了解我們台灣各個的地方文化。並且文創產業這幾年在台灣的發展有越來越好的趨勢,如北部的華山文化園區、南部的十鼓文化園區我們都曾經去參觀過,開始的時候我們並不看好這種經營方式,但是隨著業者的用心及創意,現在已經成為台灣文創產業成功的典範。這門課程真的讓我了解到台溫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和重要性。
06-18 15:55: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經過這一學習所上的這一門課「文化創意產業經營」,讓我了解到一些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模式也認識到將文化以及創意結合起來稱為「文創」,從一開始在期中讓每一位同學針對自己的家鄉做一份文化創意產業的報告針對問題進行查詢資料,讓我藉由這一份報告更加的了解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原來也有這麼一段文化歷史,也發現到原來自己從小到大所居住的地方是這麼的美。在報告的過程中,也選出了幾份比較好的報告以分組的方式進行更深入的小組報告。然而這一份小組報告我們必須藉由所提供的題目去發想當地可以產生出什麼不一樣的文化創意產業並且可以具有吸引力以及可實現性,於是我們透過網路的資料搜尋以及大家所提供的創意想法進行結合,從那一刻就感覺到越來越困難並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麼簡單,畢竟要將大家的想法以具體性的呈現出來是非常的困難的,但是藉由這一份報告我又發現到另一個地方的美,這個地方就是「袖珍博物館」,雖然我從未去過但透過網路的資料搜尋,透過網站的簡介介紹讓我也想到走訪一次這個地方,雖然這份小組報告非常的困難但是藉由這一份報告讓我可以思索如何可以將一個原本的地方變的更佳的完美,也讓我學習到原來文化創意經營必須一步一腳印的去計畫,並且需要考慮到現實性以及可行性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06-18 18:25: 我覺得無論營利或非營利組織,若不創新,很難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日取得一席之地。不過要做到創新並不容易,必須不斷省思、隨時修正,需經過一段漫長的學習歷程才能「創造價值」。
創新涉及到改變,但不是所有的改變都會用到新觀念或產生顯著的改進效果。知識經濟時代中,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有競爭力。另外,個人上完課後個人還有一些想法。當然我們在談論「創新」,不可忽略「創意」的重要性!沒有創意,怎麼能達成創新呢?然而,要問的是學校重視創造力或創意之教學嗎?所以很感謝老師讓我們自己分組,為自己成長的家鄉作文創開發的小專題,並且還第一個就選中我們,讓我們參加比賽。
在比賽中,我們看見了不同同學為了不同的地方文創事業發揮想法與創意,這是一個很良好的競爭經驗。還有,讓我們對創意在生活中培養獨立思考習慣,唯有我們願意動腦,建立思維的習慣,才有辦法達到創意。
愛因斯坦曾說:「It is the supreme art of the teacher to awaken joy in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knowledge.」有此可知,老師您的角色何等重要,唯有憑著老師您高超教學藝術,才有辦法開啟創意者「表達與求知的喜悅」。老師您引導我們去思考問題,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意。我們不再死讀書,建立良好思考模式,不但有助於其學習觸類旁通;也才有創意。這將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一個具「創意」的下一代,也才能實現「創新」機會!
06-18 21:44: 透過這門課程讓我更深入了解到每一個地區、每一個社會的小角落都有附有著極大的商機,而要從小地方創造商機就不能沒有創意,並且懂得創新,結合適當的行銷即可將一個文化發揚光大。而這門課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激發我們的創意以及潛能。
另外,在這門課程當中讓我了解到什麼是文化創業產業。主要是了解在社會共同生活中的人們,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是一種經由人們創造出來新型態的產物。不論就狹義或廣義的文化而言,「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
配合課程我們從自己的期中報告、及期末的小組報告,讓我們同時訓練了自己寫企劃的能力。對於這門課我認為受益良多。
06-18 21:44: 透過這門課程讓我更深入了解到每一個地區、每一個社會的小角落都有附有著極大的商機,而要從小地方創造商機就不能沒有創意,並且懂得創新,結合適當的行銷即可將一個文化發揚光大。而這門課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激發我們的創意以及潛能。
另外,在這門課程當中讓我了解到什麼是文化創業產業。主要是了解在社會共同生活中的人們,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是一種經由人們創造出來新型態的產物。不論就狹義或廣義的文化而言,「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
配合課程我們從自己的期中報告、及期末的小組報告,讓我們同時訓練了自己寫企劃的能力。對於這門課我認為受益良多。
06-18 22:17: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在現今的社會,創新已不是在這個社會能生存的一種方式,該如把文化加入自己的創意,才是現在的主流,接觸到這個課程,說陌生也不陌生,好像曾經經歷過,但又說不上來的熟悉,這學期所學到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一個社會中,擁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慢慢的時代進步,文化與科技和經濟的結合,使得社會更加促進成長進步速度,透過智慧財產的運用,才能具有致富與自行創業的機會,大部份的文創,都是以藝術品拍賣零售、畫廊、藝術品展覽、藝術經紀代理、藝術品公證鑑價、藝術品修復等行業,建構具有豐富文化及創意內涵之社會環境,健全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雖然很多人很看好文創產業,但是現今政府仍然沒有一套能推動這項產業的政策,文化產業與周邊文化產業的討論,大致可以看到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主要區隔。那些會被劃進文化產業範圍的產業,其最主要的特徵,是對精神的高度訴求。相對地,非文化產業,例如製造業、運輸業、金融業,其訴求是物質性的。文化產業所販賣的完全是精神本身,也就是文本,而周邊文化產業則可能是部份地販賣精神本身,或者高度仰賴精神,或者是為精神而服務。例如軟體,是高度仰賴創意的,運動、旅遊,可以讓人得到情緒上的放鬆,是為人的精神層面而服務,建築、手工藝、時尚,一但摻入了大量精神性的成份,從需求的角度來看,人們買一棟房子,或買一件衣服,除了考慮它們住與穿的功能以外,可能更在意它們好不好看。當人們對某些日用品的美感追求超越了實用性價值時,這些日用品就可能被納入文化產業的領域。從這課程裡面學到很多,很感謝老師在這學期的教悔與指導。
06-19 00:33: 文化創意產業
當台灣產業的製造部門快速移轉大陸之時,為了填補這個空隙並為台灣產業未來的發展找尋出路,成為政府施政與企業生存的焦點,在此同時隨著世界各國創意產業的推動,開發創意與應用智慧財產權成為一項可能的解答。我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背後原是有社區總體營造的原址,文建會提出「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想法,但社區營造與文化產業的理念不同,當時的文化產業產品多半屬於社區性質的農特產加工,這樣的文化產業無法跟上世界各國相關產業發展的趨勢,因此文建會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針對創意產業作了深入研究,參考世界各國推動相關產業的經驗,在文建會之外,也委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對於文化創意產業概況進行調查。
其實在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各國而不同的藝術風采像:英國對於創意產業起源於個體創意、技巧及才能的產業,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與利用,而有潛力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然後對某些國家來說,這個概念也包括建築、視覺與表演藝術、運動、音樂器具的製造、廣告與文化觀光。
仔細分析國內外創意產業的內涵,其實相關行業除了少數強調數位內容應用的產業外,並非全新的產業,各國政府僅是用一個新的概念重新分類這些產業,並希望訂定適當政策以推動經濟發展。
開發一個產業有艱辛的一面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保護文化創意產業更是我們人人的責任,因為這樣才可以記錄下特殊而多變的世界。
06-19 10:46: 大學四年第一次選洪老師的課,發現自己對於文創有蠻深的影響,因為老師有讓我們做報告,而在做報告的期間,了解了很多關於文創的資訊.
針對文化與創意面進行產業發展政策,最早是在1997年由英國閣揆布萊爾工黨內閣所推動的創意產業;同一時期,遭逢亞洲金融風暴的南韓,在總統金大中主導下也開始從電影與數位等產業開始發展「文化內容產業」,並成立文化內容振興院與通過《文化內容振興法》。採取類似做法者,也包括澳洲、紐西蘭、歐洲諸國等。而中國近幾年在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大建設(如798藝術區)下,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群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創產業的發展,資源投注,並且參考台灣的名詞與官方定義。
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為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而對「文化」一詞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文化」一詞,廣義來說,泛指在一個社會中共同生活的人們,擁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狹義的來說,即是指「藝術」,是一種經由人們創造出來新型態的產物。不論就狹義或廣義的文化而言,「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 !
06-19 11:24: 文化創意產業心得
經過這學期的此課程 老師不單單只是上課本的死板內容
更是要我們分組 試著介紹台灣可能發展出文化創意產業的景點
當中 我們必須討論且創新加入每個組員的創意才能達到”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而「設計」的概念,也已經逐漸深植人心。在這些日常的操作背後,我們從政府、公部門、政策運作的角度,看到政府如何試圖以積極的方式對產業的方向有所影響。
台北市政府一直以來文化面的建設成果有目共睹,而從這門課程當中我更看到碩果的重要原因,也就是一種平等的、社會式的文化建設政策。文化不再是被菁英化的、集中式在少數藝術家手中,不再是只在華麗寬廣的表演廳中上演的精緻戲碼,而成為一種落實在我們的街頭巷尾的存在 成為一個觀光勝地
除了有意識地去推動文創這個方始起步的產業、為國內的設計者們爭取一個發展的舞台之外,我想更重要的就是將前述的那種文化精神更紮根地渲染在市民的生活當中。但無論如何,這些活動都只是跳板,而成功的活動也只是地方政府的施政,真正能夠去被改變的,或者說真正應該去改變的,不只是國家機器由上而下地推行,更應該是被扶植起來之後民間所點燃的文化之火。而在這種時候,國家所能做的、所應該做的,是提供一個能夠讓火苗成長的環境與空間。我想這門課想傳遞給我們每位同學的大概就是這門學問.能盡量想像及創意又能推廣文化.就是文化創意.
06-19 11:36: 文化創意產業心得
課程中老師介紹了文化創新產業的興起,包跨政府治理的模式和功能逐漸轉型,從做為國家意識形態的實踐與社會控制的角色到輔助文化產業自由市場的運作,或者是導引民間文化組織,透過公共參與來塑造文化的公民社會。心想正當世界各國都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我國歷時七年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終於立法通過,實現藝文界長久以來的期盼,也說明了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不再只是虛喊口號,而已進入實質落實的階段。
修本課程老師以分組做討論的方式 介紹台灣景點延伸至文化創意產業 當中需要同學每個人的想法 創意及企圖心 融合在一起. 人如果有靈魂,未來,城市也應具備靈魂,台北市的靈魂是設計。城市,不只是生硬冷然的建築物與破舊方格組成的水泥產物,而要具有與人互動共鳴的朝氣與活力──創新以及設計的城市理念,正是未來台北市的圖像。
想像未來的居住空間.在距設計的台北市,城市與生活結合,觸目所及引發創意與想像,讓過去的破落建物活出新價值──成為結合現代與濃厚文化氣息的人文空間.讓習以為常的公共空間繪上煥新色彩──如臺大醫院的電梯門穿上兒童彩繪,讓你呼吸也感覺有趣等等 都是人類的創意所創造出新的生命力.
06-19 11:47: 這學期選了這堂文化創業管理課程,我覺得我了解到很多東西,可以把文化加以創新變成一個新的東西還可以創業,我認為是很了不起的一個構想。期中報告自己住的地方烘爐地特別景點,要如何讓它變得創新讓更多人會去注意它的存在,它的景點其實是一個白天可以拜拜的廟,而到了晚上又是人潮觀賞夜景的聚集地,來到中和的人是必定去的地點。要如何讓外來觀光客會有想去一探究竟還可以加深印象來做推廣。關於這些創新我想我還要多多學習多多呈現一些特別的想法。期末報告分組我們的題目是袖珍博物館,它是一間很有名的博物館,裡面都是各國經典的物品,我們是自己企劃收集各國物品申請去松山文創園區做出展覽這樣的方式讓大家對袖珍博物館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還有DIY體驗跟禮品部販售,這樣的構想創新會讓更多人注意到袖珍博物館。文化創業管理這堂課真的可以學習到很多,關於如何創新如何讓大家注意到袖珍博物館的不一樣,我了解到任何東西都可以透過想法來加以創新呈現意想不到又特別的創業,很感謝老師的指導,我學習到很多,未來如果可以走向文化創業我想我應該會有所感受,可以把課程運用套用在工作上,我想這對未來很好。
06-19 12:18: 文化創意產業心得
課程中老師介紹了文化創新產業的興起及拿了許多範例給我們大家參考.首先我們自己找一個台灣景點可行延伸至文化創意產業簡單的作介紹.再來以分組方式.需要每位同學分配內容.必須把同學的想法及創意加入到此報告當中.
我認為台灣是個非常多元化的,我們朝著民主的國家這目標前進,接受不同的聲音並持續改進,雖然常有衝突,但也希望是進步的象徵;看到目前各個地方都漸漸有自己的風格的表現,非常的高興,可以發現在台灣,有許多人不只要自己的人生活得精采,更要台灣的永續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這個領域的優勢,除了提到的6個優勢之外,我覺得我們還有優良的傳統美德之美、現有的硬體建設、不怕犧牲的精神;尤其是台灣人非常有人情味,我們歡迎各地的旅客觀光,並且喜歡將特產或文化部份分享給世界各地的朋友;另外就是台灣原本的建設體制,如果我們利用各縣市的文化中心,來輔助現在要推動的文化藝術創業產業,相信是可以事半功倍的;而且勇士精神指的是,台灣人民有捍衛理想的行動。
每個地區都會有原生的動植物或傳統技藝,也有許多人做了很多的研究在這些地方,不過卻沒
有辦法一直持續下去或發揚出去,我們有的東西不少,但是別人知道的卻很少,這是最可惜的,環保是個非常有意義又可以激發創意的,我們知道再利用的原理,懂得如何去將身邊已經有的建築、文字或是音樂、藝術品等,包裝並推銷給更多的人知道⋯⋯以上是我的感想
06-19 13:50: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
我個人覺得這次4年級下學期所選修的文化創業管理,真的是學到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豐富知識,這次主要的報告也沒有再像以往的報告那麼地呆版,而且是我們的隊友要先收集當地的文化資料,然後開始討論新的想法與內容,來推廣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並且讓更多人知道原來這個景點的文化創意跟以往知名景點設施的文化有所不同,雖然這次的報告主題是先嗇宮,可能很多人會以為這間廟在哪裡或者不太知名,可是它在三重擁有眾多的知名度,而且這間廟也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前一個月5月17號還舉辦了先嗇宮的神農文化祭,讓大家都來先嗇宮參訪,並且觀賞先嗇宮的當地文化風情,所以也讓我們這個先嗇宮更佳有文化產業的價值,原來要想出先嗇宮的文化產業是這麼艱難的,而且也要融入當地景點的特色,要讓這個景點只專屬於那個原有的景點,所以這份報告也真是不簡單的,但是也讓我們在這堂課當中學到了不少地想法與知識,而且在這最後的一學期中,學到認識並了解三重先嗇宮的景點,還學會了要如何去創造屬於一個地方的文化產業價值,這堂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課程,讓我吸收到眾多收穫,也充分學習到了很多新的想法與概念。
06-19 14:30: 第一次修洪儒瑤老師的課,讓我們有做期末報告,在課堂上也和組員討論主題與構想。這門課讓我學到很多關於文創的議題。畢業後在生活上也許都會運用到!
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為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而對「文化」一詞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文化」一詞,廣義來說,泛指在一個社會中共同生活的人們,擁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狹義的來說,即是指「藝術」,是一種經由人們創造出來新型態的產物。不論就狹義或廣義的文化而言,「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
根據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服務網所公佈的『定義』、『選定原則』、『產業範疇及主辦機關』如下:
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
選定原則:1.就業人數多或參與人數多、 2.產值大或關聯效益大、成長潛力大、3.原創性高或創新性高及附加價值高
06-19 14:44: 文化創意產業心得報告:
本課程老師給了我們分享了許多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也要我們也試著發發創意讓我們也試著做出文化創意產業 台灣是個非常多元化的土地 非常的高興可以發現台灣有許多文化產業,更希望台灣永續活得有意義與價值,從文化創意的課堂中了解到在台灣的競爭力,以及創意點和優勢,還吸收到了廣告與創意結合和傳統的差別,利用創意去製造文化轉形的文化商品,除了對於文化以及行銷的了解,在地社區的文化特色是貼近我們生活且值得去挖掘的,所以有了文化社區導覽的課程,讓我們了解到台灣的產業發展,也舉了很多案例介紹,深深感動讚嘆,不僅只是依改造計畫,同時也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幫助在地居民有更好的生活,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社區總體營造是要深入社區中,融入在地文化,也要懂得去
跟居民培養感情,藉此形成社區感,打造一個社區是要花時間去經營,經過了幾堂社區總體營造的課程,增添了自己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想法。
非常感到幸運能了解此課程,也十分感謝在這次課程中參予的同學們及老師,給了我們很多不一樣的見解,讓我們透過這次的多元課程了解到各領域的專業以及感動,透過這樣的窗口,讓我們有更深更廣的認識,了解到工作.熱忱.專業還有內在的充實,學習的態度,非常感謝老師的教導.
06-19 17:43: 留言...
06-19 17:43: 文創心得 企三丙100147120賴冠瑋
文化創新管理這一門課讓我學習到如何利用舊有文化創造另一層的價值,更了解到什麼是文化及什麼是創新,文化創新所帶來的經濟價值更是巨大的,這門課中有要求我們要做一個企畫書的報告,老實說我覺得並沒有做到很完整,原因是時間上與專題完全的衝到加上組上分工後完成程度不一沒有辦法完整的呈現我的想法,我覺得評審音跟認為這個報告是像GOOGLE上抓的吧!畢竟報告的PPT全部都是文字來不及修改成為最終版本,在報告中也未呈現文化價值及獨創性,是報告的最大缺失,日後如果再有機會我相信做出來的東西因該會完全不一樣吧!聽了其他組的報告後我發現文化創新這一塊其實包含很大的空間,各個文化都有它的價值存在,只是沒有適當的發展出來,看松山文創園區,他有足夠的空間能展覽不同的藝術作品及不同的文化,腹地開發的咖啡店與景觀區更能夠吸引許許多多的人潮前來拍照及消費,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這就是這門課我學習到的最大重點,如何把文化價值附加到產品上無形變有型能夠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的把錢挑出來買單,但是購買之餘卻能夠心滿意足的享受商品,最後,我希望這門課可以開早一點,最好是2下或3上這段時間,練習企劃功能,也能讓學生更快的進入實際操作的分為,不會所有的東西都縮在一起
06-19 19:51: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我覺得這次四年級下學期所選修的文化創業管理,真的是學到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豐富知識在現今的社會,創新已不是在這個社會能生存的一種方式,該如把文化加入自己的創意,才是現在的主流,接觸到這個課程,說陌生也不陌生,好像曾經經歷過,但又說不上來的熟悉,這學期所學到的,是有一定的難度。大部份的文創,都是以藝術品拍賣零售、畫廊、藝術品展覽、藝術經紀代理、藝術品公證鑑價、藝術品修復等行業,建構具有豐富文化及創意內涵之社會環境,健全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雖然很多人很看好文創產業,但是現今政府仍然沒有一套能推動這項產業的政策,文化產業與周邊文化產業的討論,大致可以看到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主要區隔。雖然這次的報告主題是先嗇宮,可能很多人會以為這間廟在哪裡或者不太知名,可是它在三重擁有眾多的知名度,而且這間廟也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要想出先嗇宮的文化產業是這麼艱難的,而且也要融入當地景點的特色,要讓這個景點只專屬於那個原有的景點,所以這份報告也真是不簡單的,但是也讓我們在這堂課當中學到了不少地想法與知識,也充分學習到了很多新的想法與概念,很感謝老師在這學期的教悔與指導。
06-19 21:04: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
透過這門課讓我知道原來我們身邊處處都有商機,原本只是家附近的一個小景點或是不知名的寺廟透過創意發展經營竟然可以把它發展成觀光景點或是文化創意產業,雖然不簡單,但是只要想到如果能結合適當的行銷與懂得創新就可能成功,那種心情是十分愉悅的,也算為台灣添一分力,讓更多人認識到台灣的一角,以及他們的美。
課程中老師介紹了文化創新產業的興起及拿了許多範例給我們大家參考.要我們自己找一個台灣景點可行延伸至文化創意產業簡單的作介紹.我們這組做的事關於北投車站的,我們希望能為北投車站打廣告和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刺激北投車站附近商圈及當地的經濟,當然提供更多工作機會不是我們主要想做的事,主要的是發展車站,使更多人知道原來台灣還有個這麼好的地方。因為這個報告我認識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事,也學習到很多文創相關知識,這些都是我以前壓根不會有興趣的事物,可是透過老師有趣的說明及讓我們分組大家一起齊心協力的共同探討作業,我漸漸地開始注意及了解文化創新產業。
最後感謝老師的教誨,讓我們大家獲益良多,希望以後還能有有關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課,下次我想跟大家介紹我們家附近的夜市。
06-19 21:55: 留言...
06-19 21:55: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管理心得報告
洪儒瑤老師您好,我是企業管理系三甲的顏東志,我要謝謝您學期的教導,在這三個月當中老師您都用開朗、耐心、有趣的課程來教導我們,讓我們享受上課的樂趣,教導我們知道文化的重要性,其中老師還分享自己的經驗談,在澎湖當過兵的經驗以及在當地發現許多在一般旅遊雜誌所沒介紹的趣點,聽到這些讓我受益良多,老師所講的有時我會自我想像當時的情境,聽著聽著就想要往那個地方探索究近,暑假期間我有可能會前往澎湖去觀光,探索老師所說的地點。
在老師的課程中我有意識到文化需要創意,但創意也需保有傳統才能兩者兼併,台灣有許多文化遺產有被保留卻沒有發展,我覺得是相當可惜的,雖然最近有崛起的趨勢但卻很少有被真正發展的文化,老師之前所出的作業報告讓我們尋找文創產業的構思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有許多的想法,例如澎湖的黑石頭可以發展哪些產業,其中我有想到可不可以用那個石頭做石頭鍋或是石板烤肉這樣的想法,聽起來很愚蠢但我覺得還不錯的感覺,但還是被駁回了…..。
最後才發現其實文創產業並不是想像中的容易,不只要發展創意也要保留文化,讓我深刻體會到這門課的意義,老師謝謝您這三個月的指導聽完這學期課讓我對文化非常感興趣,我畢業以後想要往台灣各地觀光去體驗文化了解文化,讓我更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發展創意。
06-19 22:38: 文創心得 企三丙100147134 官宗翰:文化創意產業這個領域的優勢,我們有優良的傳統美德之美、現有的硬體建設、不怕犧牲的勇士精神;尤其是台灣人非常有人情味,我們歡迎各地的旅客觀光留連,並且喜歡將特產或文化部份分享給世界各地的朋友;如果我們利用各縣市的文化中心,來輔助現在要推動的文化藝術創業產業,相信是可以事半功倍的;而勇士精神指的是,台灣人民有捍衛理想的行動。
比較不足的是,在台灣每個人都很有想法,卻造成團結的意識的缺乏,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所認同,如果在文化創意產業這個領域中有個大方向的目標,雖然起步不算快,但是我們就是要成為全球第一,全球第一個成功將台、澎、金、馬的網絡連結在一起,強調五育並重、行行出狀元,那麼就將文化視為一產業,它也需要這方面的人才養成。我們有的東西不少,但是別人知道的卻很少,這是最可惜的了,常常覺得環保是個非常有意義又可以激發創意的名詞,我們知道再利用的原理,才懂得如何去將身邊已經有的建築也好、文字也好,或是音樂、藝術品等,包裝並推銷給更多的人知道,藉由媒體,但也要小心媒體會變成一個劣勢,但當言論的自由越來越開放,我們更需要去組織一個團隊來收納整理並實行這些聲音,否則就像沒有頭的蒼蠅一般,會失去許多進步的機會。如果有個專門介紹文化創意產業的電視台或報導,那麼對這個產業的興起應該可以事半功倍。
06-19 23:31: 留言...「文創」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不再是陌生的名詞。而「設計」的概念,也已經逐漸深植人心。在這些日常的操作背後,我們從政府、公部門、政策運作的角度,看到政府如何試圖以積極的方式對產業的方向有所影響。
從這次課堂上我們更看到碩果的重要原因,也就是一種平等的、社會式的文化建設政策。文化不再是被菁英化的、集中式地捏握在少數藝術家手中,不再是只在華麗寬廣的表演廳中上演的精緻戲碼,而成為一種落實在我們的街頭巷尾的存在。
除了更官方地、有意識地去推動文創這個方始起步的產業、為國內的設計者們爭取一個發展的舞台之外,我想更重要的就是將前述的那種文化精神更紮根地渲染在市民的生活當中。但無論如何,這些活動都只是跳板,而成功的活動也只是地方政府的施政,真正能夠去被改變的,或者說真正應該去改變的,不只是國家機器由上而下地推行,更應該是被扶植起來之後民間所點燃的文化之火。而在這種時候,國家所能做的、所應該做的,是提供一個能夠讓火苗成長的環境與空間。這件事情,台北市政府向來做得不錯,如果能有效率地將這種經驗傳遞、推廣到全國,那麼將會是國民之幸。
這門課看似很簡單,以為只要專心聽講,用心超筆記,回家課後複習就能讀懂,後來才發現其實這門課要學得很多,當然這學期,老師也教了我們許多東西,
其中一項是寫文化創意產業的企劃案,這企劃案對我們來說很困難,一竅不通,甚麼都不會,不知該如何下筆,還好經過老師多次細心教導指導下,我們一筆一筆終於寫出了一點東西出來,經過多次和老師同學修改下,我們終於完成了這次的企劃案報告作業,當然也因為有大家幫忙,我們才能參加比賽,雖然比賽當天我們沒有全組都能來參加,只派了幾位同學代表,很謝謝那幾位同學,我們才能得到第三名,當然更要謝謝老師的指導,才有今天的我們。也因為這樣,讓我們跟彼此更有互動,不生疏,也激盪了我們的腦力,不再是生鏽的腦袋瓜,讓我們更團結更向上,一起參與討論過程,真得很感謝老師這麼用心的教導我們,老師辛苦你了,一學期以來,與大家分享、閱讀,並且從來自各領域的講者身上看到許多課堂上看不到的東西,收穫很多。希望這種來自不同學門的思考以及想像,能夠與更多人分享。
06-19 23:32: 藉由這門課學習到寫一個企劃案是非常困難的事,然後文創產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要有無限的創意,否則再多的商機都無法發揮,還有原來自己對自己的家鄉是這麼的不了解,因為這門課,學習怎麼講自己的家鄉推廣出去,關於家鄉的一些文化創意產業,商機是可以製造出來的,只要可以好好的利用創意,還有我們的資源。
06-19 23:33: 留言...
06-19 23:34: 上了這麼課我認識到了文創對於產業的重要性,文創不僅能夠讓產業本身變得更加獨特,也能夠使大眾能有不同於以往的認知,進而達到獲利的效果。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正崴集團(2392-TW)除了電子製造、通路佈局都已站穩腳步,也投入文創產業,正崴董事長郭台強以個人名義投資中影,正崴也與中影合資成立中影文創,正崴雖然只占中影文創42.8%股權,但陸續包括賽德克巴萊、總舖師,以及近期上檔的KANO等,票房都創下佳績,正崴的文創轉投資,已從以往的小虧,開始賺錢,大幅縮短投資文創產業的「燒錢期」!進幾年國片再度成功吸引觀眾買票進場,中影近幾年的投資,賽德克巴萊因屬大成本、大製作,雖然票房大賣,但僅中影僅小賺,「總舖師」以相對小成本,票房卻衝破3億元,讓中影獲利明顯成長,而有了「總舖師」的經驗,此次KANO才上映短短幾天,票房即已突破3000萬元,對中影獲利貢獻可期。KANO由郭台強掛名出品人之一,中影文創也參與投資,郭台強曾透露,正崴投資文創,「已經開始賺錢」,使得正崴集團的佈局,繼微笑曲線右端的通路之後,也開始跨入當紅、高成長的文創產業。
06-19 23:42: 企三甲 100147053 王祐庭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從開學的第一個報告就是先去參觀了解台灣的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和華山文創園區),先讓我們對於台灣的文創園區有個簡單的概念和初步的了解,之後期中報告先以自己家鄉的景點來做說明介紹,構想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來為這文化做加值的結合,原本對家附近的景點不是去玩就是經過或聽過,藉由這門課才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聽到班上許多住在不同區域甚至不同縣市的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景點和如何延伸至文化創意產業,到了期中後,第一次自己參與和思考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內容,一開始做的時候感到很挫折,很多內容不知道該怎麼思考,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也還沒完全了解如何經營一個成功的文化創意產業,但經由這門課的報告,體會到要思考和執行一個將文化與創意結合成的產業是件不簡單的事,也藉此得到了許多經驗和感想,關於這樣具有創新和文化的想法和做法我認為我還要多加的學習。在這門課中由於需要分組,也讓我跟其他同學有互相討論、相處的機會,無論報告做的是好是壞,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課程和回憶,希望之後若有機會,能到外面增加視野,學習如何規畫一個完善的文化創意產業,還有謝謝老師的耐心指導。
06-19 23:42: 留言...
06-19 23:46: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現在創新這種東西已經是現今社會必要的概念之一,在這學期當中我們學習到了如何把一些舊有的文化創造新的推廣方式,讓我們懂得靈活運用現在年輕人的想像力跟創造力,也因此我們學到了某些我們以前不曾注意到的一些文化,例如有些廟我們可能沒什麼聽過但是他在當地卻可能很有名,此時我們將他推廣並創造一些新奇的東西這時這個文化產業也有可能創造新的經濟價值,雖然這學期我上課是沒什麼在聽,但是老師讓我們分組並且去做一些文創方面的報告,雖然幾乎都我們幾個在做但是深刻讓我知道說,文化創意這種場業是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的開發,但是相對的這非常的難沒有想像中這麼簡單,起初我覺得很簡單根本沒放在心上,到中期我突然覺得有點難,但了後期非常的困難但還是咬著牙給老師一個交代但也讓我深刻體認到一些同學,雖然認識很久但卻也讓我看透所謂人性的一面,上了這堂課剛好讓我看清一些人的行為其實很大有收穫,老師上課也上的蠻有活力的上的是不錯,可能是我比較學習力差,但這學期的文化創意是有讓我學到一些東西並不是沒有說或的一個課程。
06-19 23:46: 藉由這門課學習到寫一個完整並能執行企劃案是非常困難的事,然後文創產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要有無限的創意,否則再多的商機都無法發揮,還有原來自己對自己的家鄉是這麼的不了解雖然是從小生活到大的地方,卻從來沒有想過能怎麼推廣,或是去發現家鄉的優點,因為這門課,學習怎麼講自己的家鄉推廣出去,開始去想這些問題,關於家鄉的一些文化創意產業,商機是可以製造出來的,只要可以好好的利用創意,還有我們的資源。現在很多人創業,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都是和文化創意有關,甚至是環保,這是現在大家愈來愈注意的一個議題,只要好好發揮便能一舉兩得,這門課幾乎是讓人不斷的在激發腦力,不用課本,沒有限制,任由大家發揮,在發揮過程中瞭解自己的需求,想一些合理的點子,互相學習,是一門很有趣的課程。
06-19 23:50: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因為這門”文化創意產業經營”課程而讓我深入了解三重,了解到原來三重還有這麼多的在地特色景點(例如: 碧華布街、先嗇宮、二重疏洪道公園、天台等…)等著我們去文化創新,因為這門”文化創意產業經營”課程更讓我發現三重還有無限創新發展的可能,不再是這麼枯燥乏味。在學期初時的文化創新作業表現只有平平,而在學期中後也恰巧和跟我依樣住三重的學長同組,才能跟同學和學長共同完成文化創新期末報告,雖然製作過程中我參與得不多,但報告的內容地點是與我當時學期初做的地點是一樣的,所以我有比不是三重人在地同學來得多一點了解的優勢,但我卻沒有很積極參與,導致這份報告其實沒有很了解,但事後報告時我有看了下,其實有很多地方是我值得學習的,但我再想,當時學期出的作業(籤詩加入QR碼)若與學長們的創意結合,說不定會是另一個不錯的想法,或許會更好推廣呢~~但學期即將結束,一切都來不及了,若未來還有類似課程,我將會認真學習,勇於提出想法和建議~~~
06-20 00:32: 企三乙 100147180 劉千瑜 文化創意產業期末心得報告
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相當廣泛,其中包括:商業設計、包裝設計、家具設計、時裝設計、鞋類設計、工業設計、工藝設計、服裝設計,等設計相關的產業,除此之外,甚至包括了出版業、漫畫業、動畫業、電影業、表演藝術業等等行業!
而文化創意產業的意涵主要在於產業轉型方面,不僅要提升品質內涵,更要不斷賦予創意,主要是應用產業的獨特性、魅力性、文化性與藝術性。
在文化創意產業這堂課做報告時,我因而發掘了很多台灣美麗得地方,而這些地方如果能再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我相信能更受大家的注意及喜愛,而台灣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並沒有如其他國家來的盛行,而沒有內涵的產業經營型態並無法長久,我認為台灣必須從文化層面去加持產業發展,使產業的特點被彰顯,才能提升產業發展的生命力。在深度旅遊中文化上的感性消費才能帶來精神的快樂。所以,「文化內涵」是產品中重要的成分,將文化內涵具體的轉化,套用在產品外在的表現形式,進一步創造文化價值的認同,與提高附加價值性,就是文化產業重要性之一。許多案例在此理論下文化被商品化,許多廟會文化經過補助改以文化祭取代,卻在經濟考量下變成了夜市文化,這樣的文化與創意振興方案,很容易造成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及預算排擠效應,民眾只參加而未參與,使很多社會問題失去解決的機會,然而許多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也過於缺少創意,根本無法與地方文化連結,且通常商品採取委外經營商店的模式,常為獲利而無法兼顧商品本身深刻的意涵,原本屬於本地的特色卻在現代化的潮流下漸漸被淹沒。當社造推行在普遍未考量地域性的同時,文化被廉價化,文化跟商品跟食品等質化,社造之所以大力推動文化商品,主要之目的在於發展地方的經濟,然而商品本身卻往往因為其銷售成績代表文化推展的成效,而銷售好的商品卻在各社區爭相仿效下失去了價值,使得產品越來越廉價,淪為夜市文化商品之一環,當多數社區處在永續經營即是要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以藉此延續社區生命力時,似乎是依據福利經濟學的概念,要以經濟發展來達到社會每個人都是快樂的原則。曾旭正提出,「人的經營,才是永續之道。」一旦忘卻,很容易扼殺掉有心經營者的熱情,從舉例分析的案件中看到了許多社區的文化產業實踐成果,雖短期來看比不上九份、內灣或其他地區所得之經濟效應,實際確是具備永續經營的想法與願景,所以落實社區在地化文化延伸到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前者應先確實紮根,後者才能發揚光大,缺一不可,臺灣要做到的在地化目標,並非僅為在地化文化創意產品可以登上全球的舞台而已,更要強化在地化的認同,也就是即使是不問任何全球化商品到了地方之後,必須要有不同的意義,就全球層次而言意義並不一定明顯,在地方而言卻能展現某種重要的文化意涵,這是臺灣普遍尚未達成的部分,仍有加強之空間。
06-20 00:38: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藉由這門課程讓我知道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經營,了解其意涵之後,透過報告介紹自己的家鄉地方景點特色,最後再以原來的報告加以延伸與自己家鄉地方特色景點或是地方特色小吃加上自己突發奇想的創意出獨一無二的文化創意產業。因為這個報告我認識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事,也學習到很多文創相關知識,這些都是我以前不會有興趣的事物,感覺比較枯燥乏味,可是透過老師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把課程變得更生動有趣,讓我們大家分組一起齊心協力的共同探討作業,漸漸地開始注意及了解文化創新產業,配合課程我們從自己的期中報告、及期末的小組報告,訓練了大家編寫企劃案的能力,這我才知道,原來要完成一份企劃案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及創意力,才能達到文化創意的意義,最後,要能把企劃案推動到實體上,又是另一回事,還要顧慮到人力、物力、經費、、、等等,修完這門課程,讓我吸取到不少的新知識,希望未來還可以有更多不一樣的活潑課程,帶領著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06-20 00:47: 企三丙 100147153 劉怡婷
文化創意經營管理心得報告:自有人類以來,經過五千多年的漫長歷史,每個國家都發展各自的文化及民俗,有的保有下來,有的陰天災及人為破壞而消失不見。最為世人知道的,當屬埃及金字塔及中國的萬里長城,每年去參觀的觀光客不計其數,讓國家賺進大量外匯,較進代的文化遺產有梵蒂岡大衛雕像及蒙娜麗莎的微笑及拾穗畫作,讓現代人可以品嘗古代人的文化氣息及水準。當地政府也小心翼翼的保存下來,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們的文化創作。
進入二十一世紀,科技大為進步,可以建造很多創意的建築,如澳洲的帆船型歌劇院,台北的101大樓等都是,建造完了以後,可以從事經濟活動及管理,而且也收到很大的效果,成了國家的地標。美國的迪士尼樂園,是專為兒童設計的遊樂場所,這是最成功的文化創意,所以發展到日本、香港都有設立,再經濟管理上是非常成功的事業。現在世界各國,尤其是貧窮國家都嘗試發展文化創意來賺錢,改善人民的生活,譬如原住民的舞蹈及騎馬射箭的推廣(蒙古)、大型舞蹈的表演(北韓)。結語就是文化創意經濟管哩,是要國家及人民共同努力才有好的成果。
修這門課就是常常要動腦,想出新的創意出來,替國家也替自己創造經濟效益。
06-20 01:30: 留言...
06-20 01:31: 引領我們對「文化」和「創意」有更深入認知的「新時代的競爭思維」劉維公老師,對於產品的競爭,除了產品品質與價格的商業競爭外,另加上了美感原素,使得產品不只是在成本、功能上有無競爭力,更提昇至產品能不能讓消費者感動、心動,我覺得收獲最大的是老師提出很多案例,讓我們了解什麼是產品帶給消費者「真實感」,如針對「初級產品」:可以帶來天然的真實感,「商品」:要有原創的真實感,「服務」:要有獨特的真實感,「體驗」:就要給消費者參照的真實感,最後是「轉化」:影響的真實感,如公平交易觀念下的咖啡交易,知道什麼產品可以帶給消費者那些真實體驗?在我們設計產品時有所依據。
06-20 01:49: 企三乙 100147105 陳芝涵 文化創意經營管理心得報告:藉由這門課不只讓我瞭解到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也因為這門課看到了那麼多的地方文化產業還有同學們的創意還有藉此真正的瞭解到家鄉的美,家鄉的文化,家鄉的產業,這門課不是死板的念著課文,而是要讓我們去瞭解發想文化創意然後如果去經營及管理,非常的有趣而且又意義不無聊。在這門課學到了創意生活產業是指: 「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之產業。」
也就是創新思維的產業經營模式,將文化累積,運用創新、突破的經營方式,進而發展出臺灣特有的創意生活產業。
商品的提供者與消費者在過程中均能獲得知識的增長,透過創意與文化的加乘,讓食、衣、住、行、育、樂產業更為優質化
利用製造本身的基礎,結合在地文化內涵、觀光休閒與學習體驗等要素,將製造本身所蘊藏的潛在價值提升為外顯價值,
是未來值得思考的方向。希望我們的創意不要淪為「模仿」,而是
具「差異性」,透過文化與創意的加乘,讓我們的創意生活產業能快速起步。然後結合文化與觀光,進而厚植地方特色營造及區域經濟復甦,進而達到「文化觀光」及「永續經營」的願景。老師讚喔!
06-20 01:55: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由這門課程讓我知道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及推廣的方式來呈現出完美與經濟的結合,漸漸地開始注意及了解文化創新產業,配合課程我們從自己的期中報告、及期末的小組報告,訓練了大家編寫企劃案的能力,這我才知道,原來要完成一份企劃案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及創意力,才能達到文化創意的意義,最後,要能把企劃案推到台上向各位大眾報告,是如此的艱辛,但也可訓練出我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那修完這門課,我們可以把文創產業再創高峰,走在時代的尖端,從這得小組報告,那我可以更了解台灣的火車站,例如山佳火車站,可以透過文創的創意來去發現去改變火車站的經營模式。
06-20 02:13: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
這學期修了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的課程,一開始我只是覺得這門課也許只是帶我認識我生長的地方有什麼、能夠開創什麼。直到老師分組要我們做報告,我跟大陸的交換學生同一組,我們的主題「秦文化飯店」。我們分組討論,看了大陸同事的構想後,仿佛就是我們真的能夠開一間飯店;而且這間飯店很特別很標新立異,從開始著手報告後我也一度覺得,到底怎麼打?怎麼做?好困難⋯因為我不了解當地有什麼對文化背景也只是略知一二。後來我上網查了一下歷史背景後開始打報告,謝謝老師給了我們這個作業,也謝謝大陸同學帶我們了解他的創意和他的家鄉。
我很訝異自己的組別最後去比賽,我只記得比賽當天我根本不知道怎麼開頭我怕毀了這份報告,又點像是趕鴨子上架的感覺,最後我上台了⋯看不太懂簡字但硬著頭皮把報告口訴完,有些甚至只是憑著記憶力去唸⋯。比賽完後公佈成績,我們得了第三名!有獎狀和獎金,想必對大陸同學來說是個很棒的經驗吧!因為對我也是。
06-20 02:16: 留言...企三乙 100147102 許富媚 文化創意經營管理心得報告: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人的創意智慧並借助於科技手段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進而生成高附加值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是一種滿足消費者精神乃至情感需要的體驗經濟。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和發展是當代經濟、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在產業層面的具體表現,它以其獨特的形態演變和運行方式與其他產業發生廣泛而複雜的聯繫,極大地影響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和社會文化發展。
「廣義的文化產業」,是發揮與活化在地歷史文化所形成的產業。而「狹義的文化產業」,以操作型定義來看,可以說是以社區居民共同承擔經營的,以社區原有的文史、技術、自然等資源為基礎,經過資源的發現、活用等,提升社區生活生產、生態、生命等社區文化的分享體驗與學習的產業。從這門課讓我對自己的故鄉有更深入的瞭解,也更瞭解文化創意經營的重要性,學到了很多的技巧與新知識,對於身邊的事物會更留意,謝謝老師的指導!!
06-20 02:18: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有關文創意產業經營的意義,政府在2002年開始提倡文化創意產業,今年初行政院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無論在目標、範圍界定或執行策略上,一直飽受批評,也至今未見成效。國內已有些專家學者發表過對文創業的看法,但就政策面來看,真正有幫助的並不多。無論是核心文化產業或周邊文化產業的發展,都意味著,民眾普遍在物質生活水準提升後,進一步想在精神層面獲得滿足。從精神性的供需角度來看,廣義的文化產業至少具備兩種特徵,第一,以精神為訴求,第二,必須能營利,也就是能賺錢。從這堂課學到很多有關文化與創意兩個結合,雖然看似簡單但也是學問深澳,也從分組討論裏面也學到很多,感謝同組的同學大力的幫忙,雖然我自覺沒幫上甚麼太大的忙,但是因為各為同學的幫忙讓我們這組獲得好名次,雖然沒有得第一名但是有第三名也是讓我欣喜若狂,感謝這堂課讓我學到很多。
06-20 02:18: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有關文創意產業經營的意義,政府在2002年開始提倡文化創意產業,今年初行政院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無論在目標、範圍界定或執行策略上,一直飽受批評,也至今未見成效。國內已有些專家學者發表過對文創業的看法,但就政策面來看,真正有幫助的並不多。無論是核心文化產業或周邊文化產業的發展,都意味著,民眾普遍在物質生活水準提升後,進一步想在精神層面獲得滿足。從精神性的供需角度來看,廣義的文化產業至少具備兩種特徵,第一,以精神為訴求,第二,必須能營利,也就是能賺錢。從這堂課學到很多有關文化與創意兩個結合,雖然看似簡單但也是學問深澳,也從分組討論裏面也學到很多,感謝同組的同學大力的幫忙,雖然我自覺沒幫上甚麼太大的忙,但是因為各為同學的幫忙讓我們這組獲得好名次,雖然沒有得第一名但是有第三名也是讓我欣喜若狂,感謝這堂課讓我學到很多。
06-20 02:20: 這門課讓我學到文化和創意有更深入的認知,對於產品的競爭,除了產品品質與價格的商業競爭外,另加上了美感原素,使得產品不只是在成本、功能紹有無競爭力,更提升至產品能不能讓消費者感動、心動,結合文化使得產品更發揚光大,也帶來地區性的商業效能
像我們這組的主題為關於淡水的文化創意,我們主要的產品為魚丸,這也讓我們了解到魚丸的製作方式,魚丸是屬於食品類,像食品就會有比較多地方是需要把關的,列如環境的衛生,食品新不新鮮,這些都很重要,除了這些也讓我們了解魚丸是怎麼來的,誰創立的,他的發展歷史是神麼?有很多東西都是平常不會去學到的,所以收穫蠻多的,
除了這些也讓我們了解到淡水的文化特色,淡水從以前到現在改變了很多,景觀都已經綠化美化,也隨著時代的改變,淡水也變成腳踏車族群的重要景點之一,不但可以運動,也可以環繞淡水,欣賞淡水更多的美景,當然也是情侶的約會勝地瞜~
這堂課學的東西我覺得很廣泛,要如何去開一間工廠,有好多好多的數據都要依依的分析清楚,還有人員上的分配,工廠的長近遠程的目標,食品的安全和衛生....等等的,我覺這些真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真的就是要努力才有好的收穫,相信將來如果自己也有能力開一間工廠,現在學的這些都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知識了
06-20 13:13: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這學期選到了這門課,老師也讓我們分組一起做報告,討論自己家鄉及別人家鄉的文化產業跟活動推行,老師在上課過程也讓我們了解近幾年文化創意這檔事,常常困擾著臺灣。從文化創意應否做為產業,如何做為產業,又如何在產業化的過程中保有我們對於藝文創作者獨立性的期待以及藝文創作者對自己獨立性的堅持,到文化創意應否由政府由上而下地推動,如何推動?都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事,做「袖珍博物館」,體會到各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是要有許多創意行銷的概念才能生成完成的一份企劃,如何「開發」到如何「行銷」,知道怎麼讓文化產業可以永續發展及保存,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地方。
06-20 13:14: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這學期選到了這門課,老師也讓我們分組一起做報告,討論自己家鄉及別人家鄉的文化產業跟活動推行,老師在上課過程也讓我們了解近幾年文化創意這檔事,常常困擾著臺灣。從文化創意應否做為產業,如何做為產業,又如何在產業化的過程中保有我們對於藝文創作者獨立性的期待以及藝文創作者對自己獨立性的堅持,到文化創意應否由政府由上而下地推動,如何推動?都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事,做「袖珍博物館」,體會到各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是要有許多創意行銷的概念才能生成完成的一份企劃,如何「開發」到如何「行銷」,知道怎麼讓文化產業可以永續發展及保存,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地方。
06-20 13:19: 留言...藉由這門課讓我了解「文創」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而「設計」的概念,也已經逐漸深植人心。而對「文化」一詞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文化」一詞,廣義來說,泛指在一個社會中共同生活的人們,擁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狹義的來說,即是指「藝術」,是一種經由人們創造出來新型態的產物。不論就狹義或廣義的文化而言,「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
06-20 14:01: 課程中,包括引領我們對「文化」和「創意」有更深入認知的「新時代的競爭思維」劉維公老師,對於產品的競爭,除了產品品質與價格的商業競爭外,另加上了美感原素,使得產品不只是在成本、功能上有無競爭力,更提昇至產品能不能讓消費者感動、心動,我覺得收獲最大的是老師提出很多案例,讓我們了解什麼是產品帶給消費者「真實感」,如針對「初級產品」:可以帶來天然的真實感,「商品」:要有原創的真實感,「服務」:要有獨特的真實感,「體驗」:就要給消費者參照的真實感,最後是「轉化」:影響的真實感,如公平交易觀念下的咖啡交易,知道什麼產品可以帶給消費者那些真實體驗?在我們設計產品時有所依據。
06-20 14:05: 台灣是個非常多元化的土地 非常的高興可以發現台灣有許多文化產業,更希望台灣永續活得有意義與價值,從文化創意的課堂中了解到在台灣的競爭力,以及創意點和優勢,還吸收到了廣告與創意結合和傳統的差別,利用創意去製造文化轉形的文化商品,除了對於文化以及行銷的了解,在地社區的文化特色是貼近我們生活且值得去挖掘的,所以有了文化社區導覽的課程,讓我們了解到台灣的產業發展,也舉了很多案例介紹,深深感動讚嘆,不僅只是依改造計畫,同時也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幫助在地居民有更好的生活,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社區總體營造是要深入社區中,融入在地文化,也要懂得去 跟居民培養感情,藉此形成社區感,打造一個社區是要花時間去經營,經過了幾堂社區總體營造的課程,增添了自己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想法。 非常感到幸運能了解此課程,也十分感謝在這次課程中參予的同學們及老師,給了我們很多不一樣的見解,讓我們透過這次的多元課程了解到各領域的專業以及感動,透過這樣的窗口,讓我們有更深更廣的認識,了解到工作.熱忱.專業還有內在的充實,學習的態度,非常感謝老師的教導.
06-20 14:07: 文化創意產業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但仔細去想想大家可能都沒有很瞭解,而這學期我們也透過洪老師而漸漸瞭解,文創的概念也已經逐漸深植人心。在這些日常的操作背後,我們從政府、公部門、政策運作的角度,看到政府如何試圖以積極的方式對產業的方向有所影響。
這一學期以來,老師讓大家一起去利用報告的方式讓大家一起走訪文創地方,在深入瞭解,再與大家分享、閱讀,並且從來自各領域的講者身上看到許多課堂上看不到的東西,收穫很多。希望這種來自不同學門的思考以及想像,能夠與更多學法之人分享。
06-20 15:29: 這門課不是死板的念著課文,而是要讓我們去瞭解發想文化創意然後如果去經營及管理,非常的有趣而且又意義不無聊。在這門課學到了創意生活產業是指: 「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之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相當廣泛,其中包括:商業設計、包裝設計、家具設計、時裝設計、鞋類設計、工業設計、工藝設計、服裝設計,等設計相關的產業,除此之外,甚至包括了出版業、漫畫業、動畫業、電影業、表演藝術業等等行業! 而文化創意產業的意涵主要在於產業轉型方面,不僅要提升品質內涵,更要不斷賦予創意,主要是應用產業的獨特性、魅力性、文化性與藝術性。
認識到了文創對於產業的重要性,文創不僅能夠讓產業本身變得更加獨特,也能夠使大眾能有不同於以往的認知,進而達到獲利的效果。創新涉及到改變,但不是所有的改變都會用到新觀念或產生顯著的改進效果。知識經濟時代中,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有競爭力。另外,個人上完課後個人還有一些想法。當然我們在談論「創新」,不可忽略「創意」的重要性!沒有創意,怎麼能達成創新呢?
給了我們很多不一樣的見解,讓我們透過這次的多元課程了解到各領域的專業以及感動,透過這樣的窗口,讓我們有更深更廣的認識,了解到工作.熱忱.專業還有內在的充實
06-20 15:29: 這門課不是死板的念著課文,而是要讓我們去瞭解發想文化創意然後如果去經營及管理,非常的有趣而且又意義不無聊。在這門課學到了創意生活產業是指: 「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之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相當廣泛,其中包括:商業設計、包裝設計、家具設計、時裝設計、鞋類設計、工業設計、工藝設計、服裝設計,等設計相關的產業,除此之外,甚至包括了出版業、漫畫業、動畫業、電影業、表演藝術業等等行業! 而文化創意產業的意涵主要在於產業轉型方面,不僅要提升品質內涵,更要不斷賦予創意,主要是應用產業的獨特性、魅力性、文化性與藝術性。
認識到了文創對於產業的重要性,文創不僅能夠讓產業本身變得更加獨特,也能夠使大眾能有不同於以往的認知,進而達到獲利的效果。創新涉及到改變,但不是所有的改變都會用到新觀念或產生顯著的改進效果。知識經濟時代中,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有競爭力。另外,個人上完課後個人還有一些想法。當然我們在談論「創新」,不可忽略「創意」的重要性!沒有創意,怎麼能達成創新呢?
給了我們很多不一樣的見解,讓我們透過這次的多元課程了解到各領域的專業以及感動,透過這樣的窗口,讓我們有更深更廣的認識,了解到工作.熱忱.專業還有內在的充實
06-21 13:26: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由這堂課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到了其實創新不像字面上的那麼的容易它需要相當多的想法然後進行資料搜尋既不能重複又要有自己一套的想法這真的是一項不簡單的任務阿。從期中的個人報告延伸到小組的報告訓練我們編寫企畫案的能力也明白原來寫一份企畫案是如此的難不禁佩服寫企畫案的那些人阿。必須要有很豐富的想像力跟創造力來做這項艱難的創新。不失原有的味道又要增添一些新的素材上去這就是難度的所在。修完這門課我們更了解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在敘述什麼在學什麼從中真的發現原來有那麼多想法也感謝老師不時的協助我們才會有那麼多的想法經由這門課看了不少東西也收穫很多非常感謝老師辛苦的教導。
06-21 19:40: 留言...
06-21 19:42: 文化創業期末心得:
時間總是過的特別快,已經大四下學期了,能修到老師的課很開心,沒有很死板以為會念課本結果並不是,老師叫我們先做個人的文化創新,從不起眼的東西加入自己的想法讓這東西變的獨一無二,變的有價值,最後脫穎而出的人在進行分組跟其他人比賽,從分組當中我們要討論出能為薰衣草森林變的更好變的更有客人來變的更獨一無二變的無法取代的地方,很謝謝我們這隊的隊友很努力的為這次比賽贏的第三名,薰衣少森林真的是個很好的地方,讓人身心靈放鬆,也讓小朋友接近大自然,我覺得成績應該是可以更好的,但有名也是種肯定我們會更加努力的,轉眼間畢業了,覺得很悲傷因為不能再修老師的課了,也謝謝老師給我很高分,讓我這學期又順利的All pass,謝謝在我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在大學四年過的很快樂很充實,畢業了並不是代表結束而是又是個新的開始,謝謝老師我們一起加油.
06-21 19:47: 留言...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心得報告:
「文創」再起初,或許較不為人知(我也不知),文創對我而言開始只是兩個字……因為上了文化創意產業經營,開始慢慢對文創有了了解。
這門課課程中,老師也詳細的介紹了文化創新產業的興起、文化的創新、文化的創意……
在這次的文創家鄉報告中,就讓我因此有機會進一步的親近自己居住已久的土地,透過網路搜尋資料及做報告的過程中,了解到烘爐地的由來和轉變等歷史的經過及繁衍。
分組的報告中,我也意外的對袖珍博物館有了進一步的收穫!!
在這學期中,大大的開了眼界,透過上課的過程中,無形的也讓自己跟上了社會流行的步伐。是個獲益良多的一門課程!!
06-22 00:04: 文創心得,企三甲、100147042 詹幸爾。修得這門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亦是,透過自己生長的小地方,用心去規劃發展去發現平常人不會有的點子創意,將你所生活的地方,轉換成眾人皆知的方式,雖然這只是一門課的作業,但在這之中我去了解了,這個我居住了這麼久的地方,卻從來沒有想過的方式去表現給大家知道,並且適用我覺得最適合的方式讓大家知道這個地方,透過企劃的規劃方式,將一個地點發展成景點名勝等,這或許事件很難的事,但今天我有去嘗試過,雖說不盡完美,但更多的事這過程中,讓我更了解了一個地點。
06-22 00:04: 文創心得,企三甲、100147042 詹幸爾。修得這門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亦是,透過自己生長的小地方,用心去規劃發展去發現平常人不會有的點子創意,將你所生活的地方,轉換成眾人皆知的方式,雖然這只是一門課的作業,但在這之中我去了解了,這個我居住了這麼久的地方,卻從來沒有想過的方式去表現給大家知道,並且適用我覺得最適合的方式讓大家知道這個地方,透過企劃的規劃方式,將一個地點發展成景點名勝等,這或許事件很難的事,但今天我有去嘗試過,雖說不盡完美,但更多的事這過程中,讓我更了解了一個地點。
06-22 11:41: 我覺得這門課的好處是讓我們了解到自己居住地區的特色,像我住在南港區根本很少會去注意到我自己區域的特色,但是經過調查我才發現我們南港區是包種茶,討論自己家鄉及別人家鄉的文化產業並且推動心活動,然後透過老師有趣的說明及讓我們分組大家一起齊心協力的共同探討作業,我漸漸地開始注意及了解文化創新產業,也使「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國家、族群、個人,全世界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 !修完這門課我們更了解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在敘述什麼在學什麼,從中真的發現原來有那麼多想法也感謝老師不時的協助我們,才會有那麼多的想法經由這門課看了不少東西也收穫很多非常感謝老師辛苦的教導,讓我們有更深更廣的認識,了解到工作.熱忱.專業還有內在的充實。
06-22 18:31: 文化創業產業經營心得報告:上完這學期的「文化創意產業經營」,讓我深深了解到不論是大地區還是小地區,都會有當地的一種文化,藉著行銷的手法,可以將地區的文化發揚光大。在這門課,老師主要教導我們,如何把一個死死呆板的文化商品,運用我們的創意,來去呈現出另一種不同的感覺,就像是讓商品活起來一樣。一開始,老師先讓我們各自分組,要求我們介紹台灣可能發展出文化創意產業的景點,當中我們必須討論且創新加入每個組員的創意才能達到”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而「設計」的概念,也已經逐漸深植人心。在這些日常的操作背後,我們從政府、公部門、政策運作的角度,看到政府如何試圖以積極的方式對產業的方向有所影響。台北市政府一直以來文化面的建設成果有目共睹,而從這門課程當中我更看到碩果的重要原因,也就是一種平等的、社會式的文化建設政策。從這們課中,可以知道文化的傳承,是一步步的再進步,一步步的再精進,已不在是以前那單單只有文字敘述的傳達,在現在我們在表現的文創,即可稱之為藝術了,融入了以前從未有的元素進去,更讓我們現在這一代、以及下一代、下下一代,都能夠清楚了解,我們所要表達的事物。
06-22 18:31: 文化創業產業經營心得報告:上完這學期的「文化創意產業經營」,讓我深深了解到不論是大地區還是小地區,都會有當地的一種文化,藉著行銷的手法,可以將地區的文化發揚光大。在這門課,老師主要教導我們,如何把一個死死呆板的文化商品,運用我們的創意,來去呈現出另一種不同的感覺,就像是讓商品活起來一樣。一開始,老師先讓我們各自分組,要求我們介紹台灣可能發展出文化創意產業的景點,當中我們必須討論且創新加入每個組員的創意才能達到”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而「設計」的概念,也已經逐漸深植人心。在這些日常的操作背後,我們從政府、公部門、政策運作的角度,看到政府如何試圖以積極的方式對產業的方向有所影響。台北市政府一直以來文化面的建設成果有目共睹,而從這門課程當中我更看到碩果的重要原因,也就是一種平等的、社會式的文化建設政策。從這們課中,可以知道文化的傳承,是一步步的再進步,一步步的再精進,已不在是以前那單單只有文字敘述的傳達,在現在我們在表現的文創,即可稱之為藝術了,融入了以前從未有的元素進去,更讓我們現在這一代、以及下一代、下下一代,都能夠清楚了解,我們所要表達的事物。
06-22 19:42: 留言...
06-22 19:44: 在企管系待了三年,第一次修到有關文化創意的課程,更從課程中發現原來在台灣的文創商機那麼大,從古蹟活化為開端,藉而導入創意商品設計開發及行銷方式,開發文創商品,更是另一扇成功的大門。,觀光轉型是另一種型態,更是跳脫以往舊有觀念。
首先,掌握資產的軸心價值:城市發展時認清自我定位與價值時,只要緊抓軸心就能發揮它的效能,拿台北的華山文創園區為例,1975年的台北酒廠,一度畫下句點,但透過對周圍環境景觀進行改造,將園區規劃為包含公園綠地、創意設計工坊及創意作品展示中心的創意文化園區,目的在於提昇國內設計能力、國民生活美學,提供一個可讓藝術家交流及學習,甚而推廣、行銷創意作品的空間。
我個人覺得華山最有趣的地方是結合音樂,再文創園區裡有一間live house,提供給獨立樂團或想前來表演的歌手們演唱場地,不僅幫助了某些因資金不足的樂團舞台,夠透過多元的文創內容吸引到不同喜好的消費者,帶來龐大的商機。透過多元文創內容來吸引人潮,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台北酒廠的歷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從華山文創園區的例子可見,文創事業真的是一個不僅具有龐大商機,更對社會以及教育有一定價值的產業,未來可說是非常值得前往以及投資的產業。
06-22 21:52: 這次的文化創意展業,從我們的第一次個人報告開始,才去了解到我們自己住的地方附近有哪些特別的著名地方,一一去研究那些地方的特色,那次的個人報告讓我回想起以前常去的兒時回憶,真的是一份讓人可以回憶起從前的報告.第二次的小組報告,大家意起攜手合作,一起了解大家的居住地方有哪些特色,大家意起分工合作的找著,那樣的感覺真得很不錯.這門課讓我們更了解一些地方特色,平常不會注意到的地方,去查資料才發現原來裡面包含的涵意那麼的深,那些地方特色其實研究起來裡面有很多很好玩的事蹟,這很值得我們繼續去了解
06-22 23:24: 在這門課,文創報告那時,讓我們知道 如何的地方地點特點,可以研發出改善建議跟讓在地文化發展更好,呈位各地的特色,在期末時,做拱北殿時,我們要討論如何在這個荒廟小廟如何發展像行天宮龍山寺那樣的觀光化,該發出如何特色的產品,這也讓我們討論增加分組的人員感情,和讓我們多了解到拱北殿這總小小廟的特色,和怎麼讓拱北殿未來的發展,這門課學道 各地文化特色以及雖然沒有很特色的地區,該讓如何開發它、改善它、建立他、創造它,讓我們充足許多資訊知識
06-23 14:53: 從這門課堂中,接觸過往我們也許從不上心亦或沒有發覺的創意思想,小組間團員們的互相激盪架構出一篇篇文創藍圖,每個設計每個環節都是之後塑型的大關鍵,寫創意企劃案的人真的是很厲害,要扼殺多少腦細胞才能設想面面俱到的方案已發展地方特色呢?難怪此類人才在社會職場環境中這麼炙手可熱。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價值就是<內容>,要拱起一個產業,除了人才以外;還有的就是作品變成產品,可以穫得的商品,這必須有賴於仲介型人才。台灣目前文化產業的劣勢,需要的市場太小、有缺乏外銷高附價值產品的經驗;有文化創意品牌經營know-how的人才相當缺乏。在台灣其實已經有很成熟的設計教育,藉著學校教育培育出很多的設計學生,有的就是和業界實習可以成為不錯的設計師。這樣簡單來說好拉,設計師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後面就是要有一批團隊,將這些觀念可以變成各式商品推出市場,並且根據每一個消費市場的需求,去做一些調整,進一步讓這些商品可以有更大的附加價值。所以文化創意產業不只要有設計師,更要有更多的品牌行銷人才。這樣文化創意才有可能變成商品產業。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