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1進專企二甲知識管理線上作業-6(11/23前完成)1011進專企二甲知識管理線上作業-6 (線上繳交作業,請註明班級,學號,姓名) 請於本作業繳交區回答下列問題: 1.知識分享的實務做法有哪些? 2.一般而言,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為何? | 全部共 14則留言 |
 | 11-18 21:08: | 2.一般而言,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為何?
企業推動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的範例共分為:內容質量30%、知識應用30%、價值效益30%、前瞻創新10% 四大類。每一類分別有細項的評分標準。但須注意每家企業的審核方式會有不同,有些企業由於人力與成本或是工作負荷的考量,只評大項,不評細項,有些企業會針對每個細項的評分標準逐一評分,兩者各有優缺點,前者較節省時間,但較不利未來資料分析,後者則反之。(100167016林雅雲)
|
 | 11-18 21:33: | 1. 知識分享的實務做法有哪些?
知識回饋電子報、知識應用發表會、內部刊物文章分享、外部專欄文章撰述、學術研討會/期刊發表、協同知識分享。(100167016林雅雲)
|
 | 11-18 22:04: | 進專企二甲100167071黃邦政 知識分享的實務作法:1.知識回饋電子報:報導本月文件數集相關資料,如文件名稱,文件建立者,機密等級等,2:知識應用發表會:定期舉辦知識應用發表會,擺脫知識管理只能適用於電腦系統或虛擬網路迷思,利用實體的活動支援虛擬的知識管理系統,二者互相應用,讓知識交流管道更多元化3:內部刊物文章分享:將得獎的文章或專案成功經驗等知識刊登於企業內部得定期刊物,讓更多人便於分享知識.4:外部專欄文章撰述:在企業內部甄選有價值的文章或知識到企業外部期刊或雜誌刊登,藉以提升企業形象5:學術研討會/期刊發表:參加相關知識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發表相關知識,可成就公司競爭力,亦可成就個人的專業形象與生涯規劃,達到雙贏的效果6:協同知識分享:除了內部同仁的知識分享,同時也應建立外部顧客與合作夥伴的分享管道,並將分享與討論的結果放置於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以便查詢 |
 | 11-18 22:07: | 1. 知識分享的實務做法有哪些?
第一步:認知
認知是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務是統一企業對知識管理的認知,知識管理對企業管理的意義,評估企業的知識管理現狀。説明企業認識是否需要知識管理,並確定知識管理實施的正確方向。
主要工作包括:全面完整的認識知識管理,對企業中高層進行知識管理認知培訓,特別是讓企業高層認識知識管理;利用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評價工具多方位評估企業知識管理現狀及通過調查分析企業管理的主要問題;評估知識管理為企業帶來的長、短期效果;從而為是否推進知識管理實踐提供決策支援;制定知識管理戰略和推進方向等。
該階段是企業接觸知識管理的第一步,因此需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對知識管理採用何種實施方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應特別注意不要忽略企業文化和管理現狀;另一方面,知識管理的推廣需要企業流程、組織、績效等管理機制的配合,同時也需要深入企業業務層,必須得到高層重視,並將知識管理提升到戰略高度,才能保證知識管理在企業中順利推進;再者,由於知識管理需要長期的推進,需要對知識管理的效益進行準確量化評估,才能轉化為長期發展的動力。
認知階段多數企業會邀請外部的一些培訓、諮詢公司參與,關鍵在於瞭解業界標杆企業的做法和選擇合適自己現狀的解決方案。
第二步:規劃
知識管理的推進是一套系統工程,在充分認知企業需求的基礎上,詳細規劃也是確保知識管理實施效果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對知識管理現狀、知識類型的詳細分析,並結合業務流程等多角度,進行知識管理規劃。在規劃中,切記知識管理只是過程,而不能為了知識管理而進行知識管理,把知識管理充分溶入企業管理之中,才能充分發揮知識管理的實施效果。
主要工作包括:從戰略、業務流程及崗位來進行知識管理規劃;企業管理現狀與知識管理發展的真實性分析;制訂知識管理相關戰略目標和實施策略,並對流程進行合理化改造;知識管理落地的需求分析及規劃;在企業全面建立知識管理的理論基礎。
規劃階段的難點主要包括:知識管理和企業戰略目標與流程的結合;知識管理與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資源管理的結合及管理思想的轉變;以知識管理思想為基礎的業務流程的改造;知識管理的文化氛圍的建立;知識管理規劃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實踐形式。本階段建議由諮詢公司和企業中高層統一認識共同來參與規劃,確定知識管理實施的解決方案。
第三步:測試
此階段是第二階段的延續和實踐,按照規劃選取適當的部門和流程依照規劃基礎進行知識管理實踐。並從短期效果來評估知識管理規劃,同時結合試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
主要工作內容: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業務體系,包括:生產、研發、銷售等,各不同業務體系的任務特性均不相同,其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亦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據不同業務體系的任務特性和知識應用特點,擬訂最合適、成本最低的知識管理方法,這稱為知識管理模式分析KMPA。另外,考慮到一種業務體系下有多方面的知識,如何識別關鍵知識,並判斷關鍵知識的現狀,進而在KM模式的指導下採取有針對性的提升行為,這可以稱為知識管理策略規劃KSP。
所以,此階段的重點是結合企業業務模式進行知識體系梳理,並對知識梳理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知識管理具體策略和提升行為。
本階段是知識管理從戰略規劃到落地實施的階段,根據對企業試點部門的知識管理現狀、需求和提升計畫的分析,應該考慮引入支撐知識管理落地的知識管理IT系統。根據前幾個階段的規劃和分析,選擇適合企業現狀的IT落地方法,如帶知識管理功能的辦公協同系統、知識管理系統、知識門戶落地等等。可以說,本階段在知識管理系統實施中難度最大,需要建立強有力的專案保障團隊,做好業務部門、諮詢公司、系統開發商等多方面協調工作。
難點:選擇合適的部門進行試點;知識體系的建立及知識管理模式和策略分析;針對性的提升行動計畫。
第四步:推廣和支持
在試點階段不斷修正知識管理規劃的基礎上,知識管理將大規模在企業推廣,以全面實現其價值。
推廣內容:知識管理試點部門的實踐,在企業中其他部門的複製;知識管理全面的溶入企業業務流程和價值鏈;知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的全面運用;實現社區,學習型組織、頭腦風暴等知識管理提升計畫的全面運行,並將其制度化。
難點:對全面推廣造成的混亂進行控制和對知識管理實施全域的把握;知識管理融入業務流程和日常工作;文化、管理、技術的協調發展;知識管理對戰略目標的支援;對諸如思想觀念轉變等人為因素的控制以及利益再分配;建立知識管理的有效激勵機制和績效體系。
第五步:制度化
制度化階段既是知識管理專案實施的結束,又是企業知識管理的一個新開端,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階段,企業必須重新定義戰略,並進行組織構架及業務流程的重組,準確評估知識管理在企業中實現的價值。
這一階段,企業開始意識到知識管理是企業運作的一種戰略,而且有必要成為綜合企業運作機制的一部分,從而把知識管理全面融入企業戰略、流程、組織、績效等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知識管理將逐漸演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有力促進企業每一位員工的發展。
重點:知識管理深入業務體系;知識管理的廣義推廣;知識管理提供戰略支援;知識管理新實踐的創新。
難點:知識管理深入業務體系的流程調整;知識管理思想推廣到其它管理體系中;知識管理文化氛圍的建立;知識管理新實踐和方法的創新。
縱觀國外知識管理的發展軌跡,結合國內知識管理的應用現狀,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知識管理將逐漸成長為一種管理思想,進而形成一種管理標準,如同品質管制、流程管理一樣,將成為體現組織核心能力的關鍵要素。因此,企業成功實施知識管理對企業核心競爭的增強和企業的長久發展將具有重大的意義。
2.一般而言,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為何?
標準作業流程(SOP,Standard of Process)文件是業務運作與公司治理的重要依循,因此SOP文件管理制度的落實,不僅能夠增進企業運作的效率,亦能有效降低企業的營運風險,是故,愈來愈多企業、尤其是致力降低經營風險的金融服務業者,開始將行政辦法規章的制定與推廣納入到管理重點之一,也因此引發了協同式文件內容管理解決方案的導入熱潮!
SOP:帶動「協同式文件管理」導入熱潮
SOP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但不諱言的是,多數企業並未建立足夠嚴謹的管理制度。我們觀察到當今許多企業對改善SOP文件管理工作的期許,它們往往不脫以下項目:
首先,各部門SOP規章沒有被具體文件化,迫切希望建立制度;
其次,SOP文件散居各處,希望能夠將其集中管理與分享;
第三,工作執行沒有SOP可供遵循,致使溝通成本增加,希望建立標準化的流程;
第四,業務執行成果常因人而異,希望建立穩定、優異的工作品質;
第五,文件內容的量與質差異性很大,希望提升SOP文件的品質;
最後,擔憂機密文件外流,尤其是常見的人員職務調動,如無法在權限管理上及時反應,就可能出現安全上的漏洞,故希望建立嚴謹的控管與稽核制度。
事實上,當我們問到企業推動SOP文件管理的目的,答案經常很簡單,就是希望「在公司的嚴格督管下,幫助需求者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最適用的文件」,而這也是Interwoven協同式文件管理解決方案之所以能夠受到最多企業青睞的原因。因為它可用以建立一套有效率的內容創建、分享及管控機制與流程,符合企業對SOP文件管理的所有想像。
導入SOP文件管理應用
在推動SOP文件管理專案之前,您必須在下述三個階段中思考不同的問題:
步驟1:將「現有文件e化與存檔」
• 有多少傳統紙張形式的內容需要被數位化?
• 現有的電子資訊文件多以何種格式儲存?是否有影音格式的內容?
• 如何辦理現有文件e化?由哪個單位負責?人力投入程度?所需設備為何?
步驟2:進行簡易清晰的「文件呈現與管理」
• 如何讓內勤員工、業務同仁、合作夥伴或客戶輕易找到所需資訊?
• 如何進行文件分類與呈現?
• 如何辦理文件資訊更新管理?每週、每天、甚至是每小時不同頻率的更新需求如何執行?
步驟3:從檔案管理的層次晉升至「知識管理」的思維
• 文件分類系統或結構應如何被更新或延伸?
• 公司的資訊文件管理政策為何?
在釐清了這些攸關導入成效的關鍵性問題之後,您更必須清楚掌握工具,也就是知道如何透過完善的軟體功能,來實現您對SOP文件管理專案的規劃。完整之SOP文件管理的應用,大致可分為SOP文件的製作、管理、發布歸檔等三大領域
SOP文件管理的流程設計
當導入協同式文件管理解決方案建置SOP管理平台之後,從此,當某項業務流程由經辦單位創建出來,由該單位主管確認過後,有些公司會由風控部門或企劃部門統籌管理,成為「作業規範中心」與傳承的「制度」。
Interwoven協同式文件管理解決方案可將企業的SOP文件管理環境分為兩個工作區:
1. SOP製作區,廣泛由各業務單位,如個金、法金、信用卡、投資、企劃部等產出內容,並在上載文件時進行文件類型分類、瀏覽權限、關鍵字的設定;接下來,經各部門跑審批流程後,最後由負責的單位,如風控或企劃部門凍結這份文件;
2. SOP最終分享區,所有SOP文件將依據各自之屬性歸類,配合登入者的許可權,檢視及尋找被授權的檔,方便做知識的傳承。
進行SOP文件上載與審核時,可以單筆輸入,也可以多筆資料批次上載。上傳檔案後,首先完成屬性、權限、文件主附從屬關係的設定,然後再透過GUI介面去輕鬆設定該文件的審核流程,設定完成後系統便會以eMail通知相關人員去進行審批,當批示通過後,文件便會依據原先制定好的規則被發佈與歸檔。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傳文件時,原創者還可以選擇當這份文件通過審核之後是否要轉成唯讀、不可更動的PDF格式檔案,顧及文件的機密性與安全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於Interwoven協同式文件管理方案的安全控管機制可直接和AD與LDAP整合,更可直接降低資訊部門在設定權限時的負擔與增進上線的效率。
Interwoven協同式文件管理解決方案運用於SOP文件管理的四大效益
面對多數企業所遭遇到SOP管理的議題與改善期許,Interwoven協同式文件內容管理正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因為它能夠協助企業建立高效率的SOP文件管理平台,為企業提供:
• 創建階段時的文件分類
• 審核流程與批審
• 查詢與分享機制
• 嚴謹的安全控管機制
簡而言之,Interwoven協同式文件內容管理解決方案將為您帶來以下的效益:
1.經驗與知識的傳承
建立SOP文件知識庫,讓「有價值」之SOP文件和歷程智慧得以被保存。
2.容易使用之數位化、知識導向的設計架構
將SOP文件有系統地保管,藉由樹狀瀏覽的文件邏輯、SOP文件屬性以及關聯性查詢,讓有權限的同仁能夠容易搜尋、瀏覽、下載、分享或列印其所需要的文件。
3.節省人工製作與整理文件的成本,加速文件收集的效率
自動化各部門製作文件與審核的流程,可省卻可觀的溝通時間與成本;而風控或企劃部門則只需彙整、統計與管理,避免收集後人工處理作業的繁重負荷與無效率。
4.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品質
藉由「流程」以及「SOP文件格式」的標準化,讓員工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有可靠的參考範本與一致性的依循標準,有助於增加員工的生產力。
|
 | 11-18 22:14: | 進專企二甲100167071黃邦政 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為企業推動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的範例,共分為內容質量,知識應用,價值效益,前瞻效應四大類,每一類分別有細項的評分標準.但須注意每家企業的審核方式會有不同,有些企業由於人力與成本或是工作負荷的考量,止評大項,不評細項,有些企業會針對每一個細項的評分標準逐一評分,兩者各有優缺點,前者較節省時間,但較不利未來作資料分析,後者則反之. |
 | 11-19 21:30: | 進專企二甲100167017簡金發:知識分享的實務做法有哪些?企業在建立知識庫時,多發現員工使用頻率不足現象,故而定期知識回饋及知識行銷對於知識庫活絡有極大效益,而實務做法有下列建議一、知識回饋電子報:就報導該月建立文件數及相關資料,如文件名稱、文件建立者、機密等級等等。二、知識應用發表會:運用定期舉辦的知識應用發表會,擺脫知識管理只能適用於電腦系統或虛擬網路的迷思,利用實體的活動支援,虛擬的知識管理系統,二者互相應用,讓知識交流管道更多元化。三、藉由內部刊物文章分享:將得獎的文章或成功的專案經驗等知識刊登於企業內部的定期刊物,使更多員工同仁更樂於分享知識。四、外部專欄文章撰述:進行企業內部甄選有價值的文章&知識到企業外部期刊或雜誌刊登,藉以提升企業形象。五、學術研討會&期刊發表:參加相關知識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發表相關知識,可成就公司核心競爭力,亦可提升個人的專業形象及職涯規劃,進而達到雙贏的效益。六、協同知識分享:除了進行內部同仁的知識分享,同時也可建立外部顧客及合作夥伴的分享管道,並將分享以及討論的結果置放於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以利員工同仁進行查詢。
2.一般而言,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為何?共分為內容質量、知識應用、價值效益、前瞻創新等四大類。每一類分別有細項的評分標準,但須注意每一家企業組織的審核方式會有不同,有的由於人力及成本或是工作負荷的考量,只評估大項沒有評估小細項,而又些企業會針對每一細項的評鑑標準逐一評分,這兩者各有其修缺點,前者較節省時間,但較不利爾後資料齊全度進行全面分析,後者則反之。
|
 | 11-23 23:25: | 100167080 謝佑賢 :知識分享的實務做法有哪些?知識轉換過程中的社會化是指透過觀察、模仿及練習去學習對方的隱性技巧。這些隱性技巧成為學習者自己內隱知識的一部分;外化是將內隱知識轉換成為外顯知識,利用隱喻、類比、觀念或假設等語言的方式,嘗試將難以顯現於外的內隱知識表達出來,即使表達的效果可能不夠清楚,卻能促進成員間的對話或集體思考,將觀念逐步釐清;綜合化是透過文件、會議、網際網路等方式,將來自各方的外顯知識加以結合,透過儲存、增加、重組現有的外顯知識;內化則是指外顯經驗透過社會化、外化與綜合化等知識轉換的過程後,逐漸內化為個人的內隱知識。知識內化的原動力在於邊做邊學,以語言傳遞或紀錄成文件手冊均有助於知識內化的達成(Nonaka, Toyama & Konno, 2000)。 |
 | 11-23 23:30: | 100167080 謝佑賢 :一般而言,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為何?保存年限基準齊一共通性檔案保存年限 促進檔案保存年限判定標準化提升檔案管理效能檔案保存年限基準表適用範圍輔助單位檔案行政、人事、主計、政風 |
 | 11-23 23:30: | 100167080 謝佑賢 :一般而言,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為何?保存年限基準齊一共通性檔案保存年限 促進檔案保存年限判定標準化提升檔案管理效能檔案保存年限基準表適用範圍輔助單位檔案行政、人事、主計、政風 |
 | 11-24 22:35: | 1. 1.知識回饋電子報:建立文件數及相關資料2.知識應用發表會:定期舉辦知識應用發表會,真正知識工作者必須懂得在實體環境與虛擬環境工作,利用實體的活動支援虛擬的知識管理系統,兩者交互應用,讓知識交流管道更多元化3內部刊物文章分享;將得獎的文章或專案成功經驗等知識刊登於企業內部的定期刊物,讓更多人於分享知識4.外部專欄文章撰述:在企業內部選有價值的文章或知識到企業外部期刊或雜誌刊登,藉以提昇企業形象5學研討會/期刊發表:參加相關知識領域的學研討會發表相關知識,不僅可成就公司競爭力,也可成就個人的專業形象與生涯規劃,達到雙贏的效果6.協同知識分享:除了內部同仁皂知識分享,同時也應建立外部顧客與合作夥伴的分享管道.並將分享與討論的結果放置於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以便於未來查詢.100167007林秋華 |
 | 11-24 22:47: | 2. 1.內容質量(30%)正確,易讀,易懂,易學,易用,具即時性且定期更新有中長期效益,具系統結構性或與主題性知識相關,機密等級分享成程度得宜2. 知識應用(30%)有助於同仁提高工作效率,效能,可強化同仁素質與競爭力,易於複製使用,水平推廣,具備專業性與獨特性3.價值效益:可為員工成長與持續學習的典範,改善企業流程,達到資源整合的目的,有助於提升顧客滿意,與企業獲利相關,可直接看出正面財務報酬4前瞻創新(10%):產品,服務與管理流程正上極具開創性,符合當前企業發展潮流與未來經營趨勢.100167007林秋華. |
 | 11-25 19:25: | 第一步:認知
認知是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務是統一企業對知識管理的認知,知識管理對企業管理的意義,評估企業的知識管理現狀。説明企業認識是否需要知識管理,並確定知識管理實施的正確方向。
主要工作包括:全面完整的認識知識管理,對企業中高層進行知識管理認知培訓,特別是讓企業高層認識知識管理;利用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評價工具多方位評估企業知識管理現狀及通過調查分析企業管理的主要問題;評估知識管理為企業帶來的長、短期效果;從而為是否推進知識管理實踐提供決策支援;制定知識管理戰略和推進方向等。
該階段是企業接觸知識管理的第一步,因此需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對知識管理採用何種實施方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應特別注意不要忽略企業文化和管理現狀;另一方面,知識管理的推廣需要企業流程、組織、績效等管理機制的配合,同時也需要深入企業業務層,必須得到高層重視,並將知識管理提升到戰略高度,才能保證知識管理在企業中順利推進;再者,由於知識管理需要長期的推進,需要對知識管理的效益進行準確量化評估,才能轉化為長期發展的動力。
認知階段多數企業會邀請外部的一些培訓、諮詢公司參與,關鍵在於瞭解業界標杆企業的做法和選擇合適自己現狀的解決方案。
第二步:規劃
知識管理的推進是一套系統工程,在充分認知企業需求的基礎上,詳細規劃也是確保知識管理實施效果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對知識管理現狀、知識類型的詳細分析,並結合業務流程等多角度,進行知識管理規劃。在規劃中,切記知識管理只是過程,而不能為了知識管理而進行知識管理,把知識管理充分溶入企業管理之中,才能充分發揮知識管理的實施效果。
主要工作包括:從戰略、業務流程及崗位來進行知識管理規劃;企業管理現狀與知識管理發展的真實性分析;制訂知識管理相關戰略目標和實施策略,並對流程進行合理化改造;知識管理落地的需求分析及規劃;在企業全面建立知識管理的理論基礎。
規劃階段的難點主要包括:知識管理和企業戰略目標與流程的結合;知識管理與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資源管理的結合及管理思想的轉變;以知識管理思想為基礎的業務流程的改造;知識管理的文化氛圍的建立;知識管理規劃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實踐形式。本階段建議由諮詢公司和企業中高層統一認識共同來參與規劃,確定知識管理實施的解決方案。
第三步:測試
此階段是第二階段的延續和實踐,按照規劃選取適當的部門和流程依照規劃基礎進行知識管理實踐。並從短期效果來評估知識管理規劃,同時結合試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
主要工作內容: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業務體系,包括:生產、研發、銷售等,各不同業務體系的任務特性均不相同,其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亦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據不同業務體系的任務特性和知識應用特點,擬訂最合適、成本最低的知識管理方法,這稱為知識管理模式分析KMPA。另外,考慮到一種業務體系下有多方面的知識,如何識別關鍵知識,並判斷關鍵知識的現狀,進而在KM模式的指導下採取有針對性的提升行為,這可以稱為知識管理策略規劃KSP。
所以,此階段的重點是結合企業業務模式進行知識體系梳理,並對知識梳理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知識管理具體策略和提升行為。
本階段是知識管理從戰略規劃到落地實施的階段,根據對企業試點部門的知識管理現狀、需求和提升計畫的分析,應該考慮引入支撐知識管理落地的知識管理IT系統。根據前幾個階段的規劃和分析,選擇適合企業現狀的IT落地方法,如帶知識管理功能的辦公協同系統、知識管理系統、知識門戶落地等等。可以說,本階段在知識管理系統實施中難度最大,需要建立強有力的專案保障團隊,做好業務部門、諮詢公司、系統開發商等多方面協調工作。
難點:選擇合適的部門進行試點;知識體系的建立及知識管理模式和策略分析;針對性的提升行動計畫。
第四步:推廣和支持
在試點階段不斷修正知識管理規劃的基礎上,知識管理將大規模在企業推廣,以全面實現其價值。
推廣內容:知識管理試點部門的實踐,在企業中其他部門的複製;知識管理全面的溶入企業業務流程和價值鏈;知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的全面運用;實現社區,學習型組織、頭腦風暴等知識管理提升計畫的全面運行,並將其制度化。
難點:對全面推廣造成的混亂進行控制和對知識管理實施全域的把握;知識管理融入業務流程和日常工作;文化、管理、技術的協調發展;知識管理對戰略目標的支援;對諸如思想觀念轉變等人為因素的控制以及利益再分配;建立知識管理的有效激勵機制和績效體系。
第五步:制度化
制度化階段既是知識管理專案實施的結束,又是企業知識管理的一個新開端,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階段,企業必須重新定義戰略,並進行組織構架及業務流程的重組,準確評估知識管理在企業中實現的價值。
這一階段,企業開始意識到知識管理是企業運作的一種戰略,而且有必要成為綜合企業運作機制的一部分,從而把知識管理全面融入企業戰略、流程、組織、績效等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知識管理將逐漸演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有力促進企業每一位員工的發展。
重點:知識管理深入業務體系;知識管理的廣義推廣;知識管理提供戰略支援;知識管理新實踐的創新。
難點:知識管理深入業務體系的流程調整;知識管理思想推廣到其它管理體系中;知識管理文化氛圍的建立;知識管理新實踐和方法的創新。
縱觀國外知識管理的發展軌跡,結合國內知識管理的應用現狀,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知識管理將逐漸成長為一種管理思想,進而形成一種管理標準,如同品質管制、流程管理一樣,將成為體現組織核心能力的關鍵要素。因此,企業成功實施知識管理對企業核心競爭的增強和企業的長久發展將具有重大的意義。 |
 | 11-25 19:31: | ( 一 )設定日月光技術部門所需要的知識文件
可以參考公司每年由高階主管在第四季完成的策略方針,由各部門在訂出各個專業技能項目的同時,會指定文件撰寫的工程師。其頻率約為平均每位知識工作者 每季需完成一份專業在職訓練教材文件OJT (On Job Training Material)與兩份個案文件(EMR or QC Story)。
(二)重要知識文件標準化
由工作盤點得到應用性最高、對客戶價值最高及對製程管理最實用的文件予以標準化。日月光工程處在一開始即挑選了三種文件,依序為異常管理報告、專案結案報告及在職訓練教材文件﹝目前共有七種,後來增加了降低成本報告書、工程變更評估報告書、客戶抱怨報告書及工程失敗分析模式文件四種文件﹞ 。其內容及用途為:
1.異常管理報告(Excursion Management Report,簡稱EMR):當製程產生異常時工程師所需要撰寫的報告,異常的定義為該品質的水準低於產品品質平均值的三倍標準差,其管理內容為:異常問題的描述、暫時管制措施、原因分析、改善行動等。文件重點在於找出問題的真因並防範下次的再發。
2.專案結案報告(QC Story Report):每當一專案結束後。該專案過程所產出的知識必需要有效地管理並傳承下去,此時會要求專案負責人提出專案結案報告,經處長級主管審核後方可結案。專案結案報告的內容有八項,依序為:主題選定、選定理由、現況把握、要因分析及對策擬定、評估與執行、效果確認、標準化及殘留問題。專案管理報告是製程傳承know-how的重要文件。 如同8D report。
3.在職訓練教材(On Job Training Material):為工程師在專業領域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大部分無法由外部提供或購買所得,需由公司內部人員逐項量身訂製。標準教材內容需包含課程目的、課程大綱、基礎內容、進階內容及實務作業。日月光製程共分四大站,每一站至少需完成150份專業教材,完整約600份教材 |
 | 11-25 21:44: | 100167003 林春子
(一) 知識分享的實務做法有哪些?
例如,專注於財金研究的學生們會參加一個或兩個的專業討論課程。這些課程的講師都來自華爾街或者是畢業校友。他們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後由學生分組去設法解決,並提出評論和報告。雖然學生們並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可是他們可以和許多真正在企業裡工作的人討論,並且了解他們的想法。我們發現這樣的機制是非常有效的。
我們有兩個創業實驗室(Entrepreneurship laboratory),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國外。我們會和一些剛處於初期階段,而無力處理一些重要問題的新創企業合作。派學生到公司去,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的處理、解決問題,然後向學校報告或者在課堂上討論。這讓我們可以用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看企業實務,而不淪於表面。
(二)一般而言,文件價值審核標準為何?
1.各部門SOP規章沒有被具體文件化,迫切希望建立制度。
2.SOP文件散居各處,希望能夠將其集中管理與分享。
3.工作執行沒有SOP可供遵循,致使溝通成本增加,希望建立標準化的流程。
4.業務執行成果常因人而異,希望建立穩定、優異的工作品質。
5.文件內容的量與質差異性很大,希望提升SOP文件的品質。
6.擔憂機密文件外流,尤其是常見的人員職務調動,如無法在權限管理上及時反應,就可能出現安全上的漏洞,故希望建立嚴謹的控管與稽核制度。
事實上,當我們問到企業推動SOP文件管理的目的,答案經常很簡單,就是希望「在公司的嚴格督管下,幫助需求者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最適用的文件」,而這也是Interwoven協同式文件管理解決方案之所以能夠受到最多企業青睞的原因。因為它可用以建立一套有效率的內容創建、分享及管控機制與流程,符合企業對SOP文件管理的所有想像。
|
| |
| | |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