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儒瑤的教學網站! - 1011線上作業繳交區 - 1011企三丙知識管理線上作業-3(10/22前完成)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助理教授/日夜導
洪儒瑤


歷程檔案 Portfolio


關於我 About Me

1011企三丙知識管理線上作業-3(10/22前完成)

1011企三丙知識管理線上作業-3(10/22前完成)
(線上繳交作業,請註明班級,學號,姓名)
請於本作業繳交區回答下列問題:
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3.請詳細說明一種知識管理導入流程.
全部共 53則留言
10-16 11:08:1.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 2.成功導入知識管理的關鍵?高階主管的支持、卓越的知識審核小組、量化預期達成的目標、發展及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員工全心的投入與參與、建立激勵制度、建立企業知識分享的文化、知識管理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持續的溝通與促銷、持續追蹤和評估推行的成果、堅信成功的信念。 3.知慧資本演化的四個階段:一、將無形資產展現實體化的成果。二、關注於人力資本,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知識系統的裝置和知識管理協助找尋附加技能和強化效率。三、將人力資本透過系統化轉型為結構資本,進而產生加乘效,為組織帶來倍數獲利→集體的結構資本通稱為知識共享。四、由來自外部的結構資本對智慧資本產生最大化的渦輪效應→即分享彼此隱性結構資本的優勢。
10-16 11:08:企四丙98147110林佳緯
10-16 11:33:平衡計分卡,是以公司整體目標在產生長期經濟價值為觀念的出發點;因此,短期財務性指標的衡量,只做為長期績效的補充要素,其最終目的仍在長期獲利能力之持續改善;計分卡的目標和量度,是從組織的 願景與策略衍生而來的,它是一套完整的管理過程,將組織策略目標轉換為有條理的績效衡量方法。「平衡計分卡」顧名思義,指績效衡量的層面不能有所偏廢,它透過四個構面: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來考核一個組織的績效,因此包括了財務及非財務的衡量指標;而所謂平衡,主要係強調: (1)內部衡量與外部衡量之平衡 :內部衡量強調企業內部程序面及學習 與成長面,而外部衡量則強財務及顧客面。 (2)結果面衡量與未來面衡量之平衡 。 (3)主觀面衡量與客觀面衡量。 企四丙98147115林盈君
10-16 11:51:一、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之所以稱之為“平衡計分卡”,主要因為它是通過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考核方法之間的相互補充“平衡”,同時也是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之間、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之間、組織的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之間、組織的各部門之間尋求“平衡”的基礎上完成的績效考核與戰略實施過程。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由組織、流程及科技三個面向著手外,在加入策略及知識內容兩個面向加以考量,確保知識管理的導入與企業策略接軌,以及管控知識創造、分享與更新過程中內容品質。 98147107 企四丙 葉子豪
10-16 11:51:一、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 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 平衡;3.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間的平衡;4.內部與外界間的平衡。 就短期而言,可以衡量企業的日常各項作業活動;長期而言,可以作為企業策略管理、規劃及達成的一項利器,是企業組織運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等作為切入的流程設計模式,稱為知識管理的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 企四丙 98147106 周淨文
10-16 11:51:一、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 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 平衡;3.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間的平衡;4.內部與外界間的平衡。 就短期而言,可以衡量企業的日常各項作業活動;長期而言,可以作為企業策略管理、規劃及達成的一項利器,是企業組織運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等作為切入的流程設計模式,稱為知識管理的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 企四丙 98147106 周淨文
10-16 11:56:98147104 企四丙 王韋婷
10-16 11:56:98147104 企四丙 王韋婷
10-16 11:56:一. 平衡計分卡時,通常第一個印象是財務、顧客、內部程序、及學習成長四大構面、衡量指標 (index)、或績效評估系統。 平衡計分卡反映了財務、非財務衡量方法之間的平衡,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之間的平衡,外部和內部的平衡,結果和過程平衡,管理業績和經營業績的平衡等多個方面。所以能反映組織綜合經營狀況,使業績評價趨於平衡和完善,利於組織長期發展。 二. 1.高階主管的支持與肯定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遠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予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想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 以組織、流程、科技切入 設計流程時,由組織、流程、科技等因素切入,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考量到組織與人如何妥當安排、運作流程如何規劃、技術平台如何設計。
10-16 12:22:一、有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企業藉由這四個構面的平衡思考,可以讓公司在追求業績之際,也為未來的成長而培養實力,並且累積無形資產,隨時透過自我的監督發掘問題,並及早因應。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是依據知識管理的時程(When)、成員(Who)、任務(What)、方法(How)、技術平台(Where)等項目切入;包括初期的訪談診斷、知識創造、知識分類、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更新、創新品質、知識所帶來的企業價值。 企四乙 98147061 范容笙
10-16 13:31: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企四丙98147115林盈君
10-16 13:36: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開發、成效評估切入 1.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包括:設計組織管理的基礎建設、盤點現有的知識資產與系統、組織知識管理團隊、製作知識管理規劃藍圖、開發知識管理系統。 企四丙98147115林盈君
10-16 17:19:一.1財務構面2顧客構面3企業內部流程構面4學習與成長構面;所謂平衡,主要係強調: (1)內部衡量與外部衡量之平衡 :內部衡量強調企業內部程序面及學習 與成長面,而外部衡量則強財務及顧客面。 (2)結果面衡量與未來面衡量之平衡 。 (3)主觀面衡量與客觀面衡量。二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 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等作為切入的流程設計模式,稱為知識管理的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企三丙99147097陳安倪
10-16 17:34:1.(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意義:(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3)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間的平衡。(4)內部與外界間的平衡。重視的是兼容並蓄的觀念,它與企業現行的各項管理制度並不衝突。透過平衡計分卡的制度運作,可將現行各項管理制度與作業執行專案,予以整合串連,再利用因果檢視與缺口分析等手法,彌補現行作業之缺失。完善的平衡計分卡制度必須周延考慮各項要因,才能為組織帶來實質效益與價值。2.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3.以組織、流程、科技、策略、內容切入,延續第一種倒入流程,除了由組織(People)、流程(Process)及科技(Technology)三個面向著手外,再加入策略(Strategy)及知識內容(Content)兩個面向加以考量,確保知識管理的導入與企業策略接軌,以及管控知識創造、分享與更新過程中的內容品質。企三丙 99147102 陳俊田
10-16 17:56:一、(I)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II)平衡意義主要為:1.內部與外部績效之間的平衡2.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3.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平衡4.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展開、成效評估切入:1.階段一:基礎建設評估,包含現有的基礎建設、使之事管理的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策略相符合。2.階段二: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包括設計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盤點現有的知識資產與系統、組織知識管理團隊、製作知識管理規劃藍圖、開發知識管理系統。3.階段三:知識管理流程展開,包括透過目標導向的具體做法展開知識管理流程、組織變革、文化、獎勵制度的管制。4.階段四:知事管理成效評估,包括導入成效評估、設計報酬率計算、知識管理系統品質提升。 企三丙 99147099 朱桓儀
10-16 18:05:1.平衡計分卡透過四個構面來考核一個企業組織的績效:(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平衡意義主要為:(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3)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4)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 2.(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機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3.(1)以組織、流程、科技切入(2)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3)以組織、流程、科技、策略、內容切入(4)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展開、成效評估切入。 企三丙 99147132 陳偉筑
10-16 18:26:一. 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1.財務構面2.顧客構面3.企業內部流程構面4.學習與成長構面。"平衡"的意義: 透過平衡計分卡的制度運作,可將現行各項管理制度與作業執行專案,予以整合串連,再利用因果檢視與缺口分析等手法,彌補現行作業之缺失。二. .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機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 以組織、流程、科技、策略、內容切入,延續第一種倒入流程,在加入策略及知識內容兩個面向加以考量,確保知識管理的導入與企業策略接軌,以及管控知識創造、分享與更新過程中內容品質。企三丙99147125溫婷方
10-16 20:53:一、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成長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是依知識管理的(時程)、(成員)、(任務)、(方法)、(技術平台)…..等項目切入;包含初期的{訪談診斷、知識創造、知識分類、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更新、創新品質、知識}所帶來的企業價值。企三丙 99147106 許桂清
10-16 22:39:平衡計分卡包含下列4個重要的構面 1.財務營收構面 2.顧客滿意構面 3.學習成長構面 4.內部流程構面 平衡計分卡乃是以平衡觀念來驅動組織績效的量度
10-16 22:41: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 高階主管支持 合適的知識管理營運模式 正確的推動策略 適當的激勵與考核 持續應用與知識創新 推動知識社群經營 專業資訊廠商與管理平台 塑造知識分享文化
10-16 22:43:知識管理導入流程 第一步:認知    第二步:規劃    第三步:試點    第四步:推廣和支持    第五步:制度化   
10-16 22:47:1. 就是將每個人, 每個不同時間點的處理方法, 與相關文件作管理, 讓後來的人可以參考前人的解決方式, 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2. 網路的世界就是要做分享, 所以要先針對公司內部開始, 讓同一家公司不同辦公室, 可以分享相同的資料 3. 節省時間, 提高效率。因為了解前輩的有效方法, 解決類似問題就快很多, 知識累積更快 4. 取代更快: 如果人員異動, 接手的人很快就可以有正式的歷史文件學習, 更快進入工作狀況
10-16 22:49:知識管理成功因素 1.高階主管的全力支持。   2.建構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角色。 3.委外顧問的協助 4.員工的承諾與投入 5.將知識管理與激勵制度、績效評估結合。
10-16 22:50:一、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 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 平衡;3.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間的平衡;4.內部與外界間的平衡。 就短期而言,可以衡量企業的日常各項作業活動;長期而言,可以作為企業策略管理、規劃及達成的一項利器,是企業組織運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等作為切入的流程設計模式,稱為知識管理的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
10-17 10:33:一、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之所以稱之為“平衡計分卡”,主要因為它是通過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考核方法之間的相互補充“平衡”,同時也是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之間、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之間、組織的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之間、組織的各部門之間尋求“平衡”的基礎上完成的績效考核與戰略實施過程。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 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等作為切入的流程設計模式,稱為知識管理的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 企三丙99147104林煜華
10-18 11:35:一、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 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3.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間的平衡;4.內部與外界間的平衡。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作為切入的流程模式,稱知識管5W,知識管理5W可讓企業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專案和系統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方法。
10-18 11:50:1.1(1)財務構面:向來企業皆以財務構面作為單一的企業績效衡量指標,不外乎在獲利成長、成本降低、資產利用等項目中做分析策略、找出適合的衡量指標。 (2)顧客構面:如何創造對顧客的最大價值都是企業一致的目標,當然各企業都有不同的價值主張,舉例來說一家3C 百貨業者,價值主張的方向不光是提供低廉的電腦產品取勝,而是提供相對較高的附加價值,讓客戶對其品牌的滿意度相對提高,這樣的價值主張便是顧客構面的重要指標。 (3)內部流程構面:企業流程是企業營運的命脈,應以有限的資源做有效的運用。針對創新流程、運作流程、服務流程建議企業應就完整的內部流程價值鏈做各種流程效率衡量指標。 (4)學習與成長構面:知識經濟時代喚起企業對於知識管理的重視,此構面強調的是組織對於人才能力的精進、企業核心能力的強化、與組織成員的目標一致性為主要衡量指標。 1.2. 企業藉由這四個構面的平衡思考,可以讓公司在追求業績之際,也為未來的成長而培養實力,並且累積無形資產,隨時透過自我的監督發掘問題,並及早因應。 2.把個人及群體得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管理,則是知識管理的最根本目的。知識管理的第一步是把隱性知識顯化成顯性知識,然後加以保存。而保存的形式,可以是文字、聲音或錄像。久而久之,保存了的顯性知識匯集成一個知識庫,而知識庫裡的東西需要不斷的更新以確保透過知識庫而進行持續而有效率的知識分享。與此同時,在人事培訓方面,需著重於員工資訊素養的提升以令知識庫能得到更有效的運用。另外,有時候知識庫的環節會被跳過,取而代之的是持續的社交性知識分享行為。 要達致持續的分享,企業內部的學習氛圍與個人的學習動力尤其重要,而企業文化及人事管理政策是左右企業內部的學習氛圍的主要項目。良好的學習氛圍與知識庫的應用,可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反應能力、生產率以及技術技能。 3.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依據知識管理的時程(When)、成員(Who)、任務(What)、方法(How)、技術平台(Where)等項目切入,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
10-18 21:17:一、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1.顧客構面 2.財務構面3.內部程序構面4.學習與成長構面,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簡稱BSC),就是根據企業組織的戰略要求而精心設計的指標體系。按照卡普蘭和諾頓的觀點,“平衡計分卡是一種績效管理的工具。它將企業戰略目標逐層分解轉化為各種具體的相互平衡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並對這些指標的實現狀況進行不同時段的考核,從而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執行基礎。二、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把個人及群體得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管理,則是知識管理的最根本目的。知識管理的第一步是把隱性知識顯化成顯性知識,然後加以保存。而保存的形式,可以是文字、聲音或錄像。久而久之,保存了的顯性知識匯集成一個知識庫,而知識庫裡的東西需要不斷的更新以確保透過知識庫而進行持續而有效率的知識分享。與此同時,在人事培訓方面,需著重於員工資訊素養的提升以令知識庫能得到更有效的運用。另外,有時候知識庫的環節會被跳過,取而代之的是持續的社交性知識分享行為。要達致持續的分享,企業內部的學習氛圍與個人的學習動力尤其重要,而企業文化及人事管理政策是左右企業內部的學習氛圍的主要項目。良好的學習氛圍與知識庫的應用,可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反應能力、生產率以及技術技能。三、.請詳細說明一種知識管理導入流程:基於以上因素,從2003年起,在味全董事長魏應充大力支持下,味全集團開始了知識管理的第一步。首先在味全內部建立了「知識管理推動評估小組」,進行相關知識管理資料的蒐集;其次,參與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知識管理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開始著手建置知識管理平台。由於知識管理並非只靠顧問協助就可做好,也需要有一功能強大的知識管理平台來儲存在知識管理導入過程中產生的有用知識。因此在經過味全嚴密挑選後,最後意藍科技雀屏中選,成為味全可靠的夥伴。 在導入初期,研發部門為先行單位;畢竟味全從未做過知識管理,若一開始就貿然全體導入,效果未必好。何況,味全集團各部門人數眾多,性質也不同,要配合各部門的特性進行客製化的修改,所費的成本也不貲。因此就從比較核心的研發部門開始做起,等有一定成效出現後,再慢慢訂定計畫,進一步擴大到全公司。 在成為示範單位導入知識管理過程中,研發部門主管展現了高度的參與力,不僅本身全力投入,也鼓勵部屬在平常工作時間盡力貢獻自己專業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研發部門在導入知識管理的成效上的確有了初步的成果,如:塑造了部門知識分享與創新的企業文化、成為企業內部知識發展示範模型…等。但在這同時研發部門主管也發現到,研發知識的保存完整與否應同時結合工作面及制度面,且公司內部的食品研發專案也還有許多可改進的地方,如研發部門知識管理應以專案的角度來建立研發文件的關聯性,而不是單純的將資料儲存起來、藉由系統流程的控管,完整保留食品研發過程中的知識、保留食品研發前的概念發想過程、標準化研發文件的格式,讓閱讀文件更方便…等等,於是便在原先建置的eKM 2.5平台上,有了更進步的加強。
10-18 21:19:企四丙98147130江俊明
10-18 22:20:<一>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1.內部與外部績效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3.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4.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作為切入的流程模式,稱知識管5W,確保知識管理的導入與企業策略接軌,以及管控知識創造、分享與更新過程中內容品質。企三丙99147139陳貝賢
10-19 15:39:留言...
10-19 15:40:1.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 2.成功導入知識管理的關鍵?高階主管的支持、卓越的知識審核小組、量化預期達成的目標、發展及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員工全心的投入與參與、建立激勵制度、建立企業知識分享的文化、知識管理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持續的溝通與促銷、持續追蹤和評估推行的成果、堅信成功的信念。 3.知慧資本演化的四個階段:一、將無形資產展現實體化的成果。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等作為切入的流程設計模式,稱為知識管理的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企三丙99147107潘俊兆
10-19 15:41:留言...
10-19 15:41:一、有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企業藉由這四個構面的平衡思考,可以讓公司在追求業績之際,也為未來的成長而培養實力,並且累積無形資產,隨時透過自我的監督發掘問題,並及早因應。二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展開、成效評估切入:1.階段一:基礎建設評估,包含現有的基礎建設、使之事管理的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策略相符合。2.階段二: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包括設計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盤點現有的知識資產與系統、組織知識管理團隊、製作知識管理規劃藍圖、開發知識管理系統。3.階段三:知識管理流程展開,包括透過目標導向的具體做法展開知識管理流程、組織變革、文化、獎勵制度的管制。4.階段四:知事管理成效評估,包括導入成效評估、設計報酬率計算、知識管理系統品質提升。企三丙99147118陳冠文
10-19 15:41:三、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是依知識管理的(時程)、(成員)、(任務)、(方法)、(技術平台)…..等項目切入;包含初期的{訪談診斷、知識創造、知識分類、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更新、創新品質、知識}所帶來的企業價值。
10-19 15:42:朱桓儀10-16 17:56: 一、(I)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II)平衡意義主要為:1.內部與外部績效之間的平衡2.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3.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平衡4.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展開、成效評估切入:1.階段一:基礎建設評估,包含現有的基礎建設、使之事管理的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策略相符合。2.階段二: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包括設計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盤點現有的知識資產與系統、組織知識管理團隊、製作知識管理規劃藍圖、開發知識管理系統。3.階段三:知識管理流程展開,包括透過目標導向的具體做法展開知識管理流程、組織變革、文化、獎勵制度的管制。4.階段四:知事管理成效評估,包括導入成效評估、設計報酬率計算、知識管理系統品質提升。 企三丙 99147082 梁達
10-19 15:43: 一、(I)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II)平衡意義主要為:1.內部與外部績效之間的平衡2.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3.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平衡4.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展開、成效評估切入:1.階段一:基礎建設評估,包含現有的基礎建設、使之事管理的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策略相符合。2.階段二: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包括設計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盤點現有的知識資產與系統、組織知識管理團隊、製作知識管理規劃藍圖、開發知識管理系統。3.階段三:知識管理流程展開,包括透過目標導向的具體做法展開知識管理流程、組織變革、文化、獎勵制度的管制。4.階段四:知事管理成效評估,包括導入成效評估、設計報酬率計算、知識管理系統品質提升。 企三丙 99147082 梁達
10-19 15:44:一. 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1.財務構面2.顧客構面3.企業內部流程構面4.學習與成長構面。"平衡"的意義: 透過平衡計分卡的制度運作,可將現行各項管理制度與作業執行專案,予以整合串連,再利用因果檢視與缺口分析等手法,彌補現行作業之缺失。 二. . 1.高階主管的支持與肯定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遠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予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想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 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等作為切入的流程設計模式,稱為知識管理的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 企三丙99147113囌政平
10-19 21:34:一、(I)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II)平衡意義主要為:1.內部與外部績效之間的平衡2.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3.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平衡4.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展開、成效評估切入:1.階段一:基礎建設評估,包含現有的基礎建設、使之事管理的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策略相符合。2.階段二: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包括設計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盤點現有的知識資產與系統、組織知識管理團隊、製作知識管理規劃藍圖、開發知識管理系統。3.階段三:知識管理流程展開,包括透過目標導向的具體做法展開知識管理流程、組織變革、文化、獎勵制度的管制。4.階段四:知事管理成效評估,包括導入成效評估、設計報酬率計算、知識管理系統品質提升。 企三丙 99147116 陳郁文
10-19 22:54:一、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之所以稱之為“平衡計分卡”,主要因為它是通過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考核方法之間的相互補充“平衡”,同時也是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之間、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之間、組織的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之間、組織的各部門之間尋求“平衡”的基礎上完成的績效考核與戰略實施過程。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由組織、流程及科技三個面向著手外,在加入策略及知識內容兩個面向加以考量,確保知識管理的導入與企業策略接軌,以及管控知識創造、分享與更新過程中內容品質。企三丙99147103呂哲安
10-20 15:03: 請於本作業繳交區回答下列問題: 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透過四個構面來考核一個企業組織績效: 1.)財務(Financial)、2.)顧客(Customer)、3.)企業內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4.)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而〝平衡〞意義主要為a.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b.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c.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s)與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ts)之間的平衡。d.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3.請詳細說明一種知識管理導入流程.四、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展開、成效評估切入分為四階段:1.階段一:基礎建設評估。包括:分析現有的基礎建設、使知識管理的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策略相符合。2.階段二: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包括:設計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盤點現有的知識資產與系統、組織知識管理團隊、製作知識管理規劃藍圖、開發知識管理系統。3.階段三:知識管理流程展開。包括:透過目標導向的具體作法展開知識管理流程、組織變革、文化、獎勵制度的管理。4.階段四:知識管理成效評估。包括:導入成效評估、投資報酬率計算、知識管理系統品質提生。企三丙99147112周婉萍
10-20 15:23:一、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透過四個構面來考核一個企業組織績效: (1.)財務(Financial)、(2.)顧客(Customer)、(3.)企業內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4.)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而〝平衡〞意義主要為a.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b.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c.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s)與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ts)之間的平衡。d.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 二、.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是一個階段時程(When)、成員(Who)、任務(What)、方法(How)、平台作為切入的流程模式(where),稱知識管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系統具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企四丙98147133周厚謙
10-20 16:05:一、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透過四個構面來考核一個企業組織績效: (1.)財務(Financial)、(2.)顧客(Customer)、(3.)企業內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4.)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而〝平衡〞意義主要為a.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b.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c.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s)與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ts)之間的平衡。d.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二、.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是一個階段時程(When)、成員(Who)、任務(What)、方法(How)、平台作為切入的流程模式(where),稱知識管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系統具足夠的了解,可作為企業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食用工具.企三丙99147109詹鈞婷
10-22 13:03:(1) 平衡計分卡是透過四個構面: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來考核一個組織的績效,因此包括了財務及非財務的衡量指標;而所謂的平衡是強調 1 .內部衡量與外部衡量之平衡2. 結果面衡量與未來面衡量之平衡 3.主觀面衡量與客觀面衡量。 (2) 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將組織內的知識從不同的來源中萃取主要的資料加以儲存、記憶,使其可以被組織中的成員所使用,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 3 ) 高階主管的支持、卓越的知識審核小組、量化預期達成的目標、發展及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員工全心的投入與參與、建立激勵制度、建立企業知識分享的文化、知識管理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持續的溝通與促銷、持續追蹤和評估推行的成果、堅信成功的信念。
10-22 23:14:一. 1.財務構面2.顧客構面3.企業內部流程構面4.學習與成長構面。"平衡"的意義: 透過平衡計分卡的制度運作,可將現行各項管理制度與作業執行專案,予以整合串連,再利用因果檢視與缺口分析等手法,彌補現行作業之缺失。二.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機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作為切入的流程模式,稱知識管5W,知識管理5W可讓企業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專案和系統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方法。企三丙99147111周庭宇
10-23 00:27:一、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透過四個構面來考核一個企業組織績效: (1.)財務(Financial)、(2.)顧客(Customer)、(3.)企業內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4.)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而〝平衡〞意義主要為a.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b.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c.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s)與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ts)之間的平衡。d.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二、.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是一個階段時程(When)、成員(Who)、任務(What)、方法(How)、平台作為切入的流程模式(where),稱知識管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系統具足夠的了解,可作為企業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食用工具.企三丙99147135周鈺倩
10-23 01:00:1-1.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 1-2.對立的雙方面在數量、質量或力道上相等或相互抵消 2. 相信 選擇 決定 研究 目標 行動 3. 1-1需求訪談與評斷 1-2組織知識管理團隊導入流程 2-1知識盤點 2-2知識社群建立 2-3知識地圖建立 2-4文件管理制度建立 2-5 IT記述平台建立 2-6設置獎勵和績效評估機制 3-1成果發表與分享 3-2知識管理導入流程總檢討 4-1教育訓練 4-2員工回饋與修正 4-3定期舉行檢討會議 99147155 企三丙 顏君達
11-02 16:29:一. 1.財務構面2.顧客構面3.企業內部流程構面4.學習與成長構面。"平衡"的意義: 透過平衡計分卡的制度運作,可將現行各項管理制度與作業執行專案,予以整合串連,再利用因果檢視與缺口分析等手法,彌補現行作業之缺失。二.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機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三、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作為切入的流程模式,稱知識管5W,知識管理5W可讓企業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專案和系統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方法。 企三丙 99147114 王薪翰
11-02 16:31:一、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 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 平衡;3.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間的平衡;4.內部與外界間的平衡。 就短期而言,可以衡量企業的日常各項作業活動;長期而言,可以作為企業策略管理、規劃及達成的一項利器,是企業組織運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切入,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階段時程、成員、任務、方法、平台等作為切入的流程設計模式,稱為知識管理的5W,知識管理的5W可讓企業於導入知識管理前自我診斷是否對整個專案和系統具有足夠的了解,亦可作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專案組織自我檢視的實用工具 企管三丙9914E033 王東昇
11-02 16:31:一、(I)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II)平衡意義主要為:1.內部與外部績效之間的平衡2.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3.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平衡4.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二、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知識行銷與推廣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三、以基礎建設、系統開發、流程展開、成效評估切入:1.階段一:基礎建設評估,包含現有的基礎建設、使之事管理的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策略相符合。2.階段二: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包括設計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盤點現有的知識資產與系統、組織知識管理團隊、製作知識管理規劃藍圖、開發知識管理系統。3.階段三:知識管理流程展開,包括透過目標導向的具體做法展開知識管理流程、組織變革、文化、獎勵制度的管制。4.階段四:知事管理成效評估,包括導入成效評估、設計報酬率計算、知識管理系統品質提升。 99147136企三丙張桎瑋
11-02 16:37:1.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 2.成功導入知識管理的關鍵?高階主管的支持、卓越的知識審核小組、量化預期達成的目標、發展及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員工全心的投入與參與、建立激勵制度、建立企業知識分享的文化、知識管理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持續的溝通與促銷、持續追蹤和評估推行的成果、堅信成功的信念。 3.知慧資本演化的四個階段:一、將無形資產展現實體化的成果。二、關注於人力資本,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知識系統的裝置和知識管理協助找尋附加技能和強化效率。三、將人力資本透過系統化轉型為結構資本,進而產生加乘效,為組織帶來倍數獲利→集體的結構資本通稱為知識共享。四、由來自外部的結構資本對智慧資本產生最大化的渦輪效應→即分享彼此隱性結構資本的優勢。 企管三丙 99141048 陳昱愷
11-02 16:51:留言...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一.財務構面二.顧客構面三.企業內部流程構面 四.學習與成長構面。平衡"的意義: 透過平衡計分卡的制度運作,可將各項管理制度與作業執行專案,整合串連,再利用因果檢視與缺口分析等手法,彌補現行作業缺失。2. .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一) 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 (二) 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三)量化預期達成目標 (四) 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 (五) 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六) 建立激勵制度 (七) 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 (八) 與企業商機模式結合 (九) 知識行銷與推廣 (十) 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3.. 以組織、流程、科技、策略、內容切入,延續第一種倒入流程,在加入策略及知識內容兩個面向加以考量,確保知識管理的導入與企業策略接軌,以及管控知識創造、分享與更新過程中內容品質。企三丙99147129 許仁宗
11-02 19:20:1.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意義: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3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間的平衡。4內部與外界間的平衡。重視的是兼容並蓄的觀念,它與企業現行的各項管理制度並不衝突。透過平衡計分卡的制度運作,可將現行各項管理制度與作業執行專案,予以整合串連,再利用因果檢視與缺口分析等手法,彌補現行作業之缺失。完善的平衡計分卡制度必須周延考慮各項要因,才能為組織帶來實質效益與價值。2.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2)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5)知識行銷與推廣。(6)建立激勵制度。(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9) 知識工作者投入與參與。(10)成立知識審核小組。3.以組織、流程、科技、策略、內容切入,延續第一種倒入流程,除了由組織(People)、流程(Process)及科技(Technology)三個面向著手外,再加入策略(Strategy)及知識內容(Content)兩個面向加以考量,確保知識管理的導入與企業策略接軌,以及管控知識創造、分享與更新過程中的內容品質。 企三丙 99147067 童楷文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


文章分類 Labels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