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儒瑤的教學網站! - 1011線上作業繳交區 - 1011進專企二甲知識管理線上作業-3(10/20前完成)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助理教授/日夜導
洪儒瑤


歷程檔案 Portfolio


關於我 About Me

1011進專企二甲知識管理線上作業-3(10/20前完成)

1011進專企二甲知識管理線上作業-3(10/20前完成)
(線上繳交作業,請註明班級,學號,姓名)
請於本作業繳交區回答下列問題:
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全部共 46則留言
10-14 16:36:1. 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四個構面: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來考核一個組織的績效,因此包括了財務及非財務的衡量指標 而所謂平衡,主要係強調: (1)內部衡量與外部衡量之平衡 :內部衡量強調企業內部程序面及學習與成長面,而外部衡量則強財務及顧客面。 (2)結果面衡量與未來面衡量之平衡 。 (3)主觀面衡量與客觀面衡量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 高階主管的全力支持。 2. 2.建構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角色。 3. 3.委外顧問的協助,包括技術方面的建立,以及軟體的整合。 4. 4.員工的承諾與投入。 5. 5.將知識管理與激勵制度、績效評估結合。
10-14 16:36:1. 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四個構面: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來考核一個組織的績效,因此包括了財務及非財務的衡量指標 而所謂平衡,主要係強調: (1)內部衡量與外部衡量之平衡 :內部衡量強調企業內部程序面及學習與成長面,而外部衡量則強財務及顧客面。 (2)結果面衡量與未來面衡量之平衡 。 (3)主觀面衡量與客觀面衡量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 高階主管的全力支持。 2. 2.建構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角色。 3. 3.委外顧問的協助,包括技術方面的建立,以及軟體的整合。 4. 4.員工的承諾與投入。 5. 5.將知識管理與激勵制度、績效評估結合。
10-14 16:40: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的內容包括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 平衡計分卡簡稱「BSC」(Balanced Score Card)於1992年由哈佛大學名師羅伯·卡普蘭及大衛·諾頓(David Norton)首度提出,其最早的用意在於解決傳統的績效評核制度過於偏重財務構面的問題,但在實際運用後又發現平衡計分卡要與企業的營運策略相互結合,才能發揮企業績效衡量的真正效益與目的,因此平衡計分卡不僅是一個績效衡量系統,更是一個企業營運策略的管理工具。 100167016林雅雲
10-14 16:47: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組織知識管理文化基礎因素 獎勵員工學習分享,並鼓勵建立知識社群,彼此討論分享與促成員工成長學習。 (2)知識管理之策略領導因素 確認知識管理對市府的重要性,以及須存在完整的推動規劃並配合主管推動變革的能力。 (3)知識管理成效評估因素 訂出階段性管理知識的績效指標,須兼具軟硬體的評估,確實檢視組織是否將「資源」運用在知識管理的領域上。 (4)知識管理科技資源因素 透過科技的技術與其他員工、甚至外部的人員聯繫,並提供良好的知識管理界面與平台。 (5)知識管理政策支援因素 透過動中央政府對知識管理相關的預算經費補助、修訂相關法令配合,並成立中央級專責機構,統籌規劃推動知識管理事宜。 (6)知識管理專責部門因素 透過地方政府內部,自行設立知識知識長及設立推動知識管理任務小組。 100167016 林雅雲
10-14 16:59:1. 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是以公司整體目標在產生長期經濟價值為觀念的出發點;因此,短期財務性指標的衡量,只做為長期績效的補充要素,其最終目的仍在長期獲利能力之持續改善;計分卡的目標和量度,是從組織的 願景與策略衍生而來的,它是一套完整的管理過程,將組織策略目標轉換為有條理的績效衡量方法。「平衡計分卡」顧名思義,指績效衡量的層面不能有所偏廢,它透過四個構面: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來考核一個組織的績效,因此包括了財務及非財務的衡量指標;而所謂平衡,主要係強調: (1)內部衡量與外部衡量之平衡 :內部衡量強調企業內部程序面及學習 與成長面,而外部衡量則強財務及顧客面。 (2)結果面衡量與未來面衡量之平衡 。 (3)主觀面衡量與客觀面衡量。◎四大構面 2. 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資訊管理與知識管理的不同點在於:資訊管理是使用科技來蒐集、儲存、和管理資訊;知識管理則是使用科技來分享和利用資訊以達到創新的能力。知識管理其實自提出構想至今仍不滿一年,是個相當新的概念,其正式的定義為The systematic leveraging of information and expertise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responsiveness‭, ‬productivity and competency。簡單地說,便是企業內部Know-How的管理與分享,透過知識的分享激發出智識的最大價值,最有名的知識管理的公式是由Arthur Anderson所提出的 K‭ = (‬P+I‭) ‬s,其中K=Knowledge,P=People,I=Technology Information,而S=Share,由此公式可看出智識管理的精華就是「分享」的程度。智識分享程度越高,員工越容易取得其所需要的智識,則智識的價值就越高,因此簡單地說,智識管理的目的即是利用數位工具,分析、綜合資訊,激發員工的創意,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隨著高科技及服務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均體認到以知識作為競爭武器的時代已經來臨,這種現象已引起廣泛的討論,無論是在嚴謹的學術期刊,或一般的通俗商業雜誌,都對知識時代的管理有相當多的探討,例如: 早在1991年6月3日,財星雜誌的「腦力」作為當期主題,認為「知識資本已成為企業最重要的競爭武器,對企業的挑戰是發現你擁有什麼,以及如何去使用它」。 1997年的美國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也以知識資本主義為題,邀請Porter等十七位頂尖管理學者共同討論,知識經濟的發展對提昇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1996年策略管理學報(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年加州管理評論(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都以知識與企業為題探討知識的概念對企業管理理論的影響。 1999年6月台灣的遠見雜誌也以「新競爭利器‭-‬知識管理」為題,探討台灣及國外企業的知識管理實務。
10-14 17:07:企專二甲 姓名: 涂文堅 學號:100167021 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四個構面:1.財務指標 2.客戶指標 3.內部流程指標 4.學習與發展指標。企業短期與長期目標間、財務與非財務之量度間、落後與領先之衡量指標間、以及企業內部與外部績效構面間之平衡狀態。
10-14 17:26:企專二甲 姓名: 涂文堅 學號:100167021 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 2.成立知識整合小組 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 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 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建立激勵制度 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 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知識行銷與推廣 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10-14 19:17:依據各責任部門分別在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創新與學習等四種計量可具體操作的目標,設置——對應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這些指標不僅與公司戰略目標高度相關,而且是以先行(Leading)與滯後(Lagging)兩種形式,同時兼顧和平衡公司長期和短期目標、內部與外部利益,綜合反映戰略管理績效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
10-14 19:29:所謂平衡,主要係強調: (1)內部衡量與外部衡量之平衡 :內部衡量強調企業內部程序面及學習 與成長面,而外部衡量則強財務及顧客面。 (2)結果面衡量與未來面衡量之平衡 。 (3)主觀面衡量與客觀面衡量。◎四大構面 2. 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資訊管理與知識管理的不同點在於:資訊管理是使用科技來蒐集、儲存、和管理資訊;知識管理則是使用科技來分享和利用資訊以達到創新的能力。
10-14 19:29: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組織知識管理文化基礎因素獎勵員工學習分享,並鼓勵建立知識社群,彼此討論分享與促成員工成長學習。 (2)知識管理之策略領導因素確認知識管理對市府的重要性,以及須存在完整的推動規劃並配合主管推動變革的能力。 (3)知識管理成效評估因素訂出階段性管理知識的績效指標,須兼具軟硬體的評估,確實檢視組織是否將「資源」運用在知識管理的領域上。 (4)知識管理科技資源因素透過科技的技術與其他員工、甚至外部的人員聯繫,並提供良好的知識管理界面與平台。 (5)知識管理政策支援因素透過動中央政府對知識管理相關的預算經費補助、修訂相關法令配合,並成立中央級專責機構,統籌規劃推動知識管理事宜。 (6)知識管理專責部門因素透過地方政府內部,自行設立知識知識長及設立推動知識管理任務小組。
10-14 20:02: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就是根據企業組織的戰略要求而精心設計的指標體系。按照卡普蘭和諾頓的觀點,“平衡計分卡是一種績效管理的工具。它將企業戰略目標逐層分解轉化為各種具體的相互平衡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並對這些指標的實現狀況進行不同時段的考核,從而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執行基礎”。 平衡的意義 物體受外力作用時,力系的合力F及合力矩均等於零,則稱該物體處於平衡狀態。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一、正確的營運模式二、高階主管支持三、完善的推動策略四、慎選委外資訊廠商五、培育良好的員工資訊素養六、善用外部資源
10-14 20:25: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所謂短期平衡與長期目標間的"平衡"個人認為是在長期與短期的目標制定上,施以合理(或合乎比例)的決策,而非無根據的訂立目標,最後不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就是增加營運負擔。舉可口可樂瑞典飲料公司的例子,其高階主管管理營運的方式即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員都要履行下面的步驟:1.定義遠景;2.設定長期目標(時間範圍為3年); 3.描述當前的形勢 ;4.描述將要采取的戰略計劃; 5.為不同的體系和測量程序定義參數。由此可知"平衡"概念之重要性。進專企二甲100167036余旻芳
10-14 20:41: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 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 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 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建立激勵制度 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 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知識行銷與推廣 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最後很重要,且須非常感謝的是許多企業的前車之鑑,能引領有心經營的人朝對的方向邁進。進專企二甲100167036余旻芳
10-14 21:28:(一)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購面?平衡的意義為何. 100167003 林春子 平衡計分卡觀念,透過 (1)財務(2)顧客(3)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四個構面來考核組織績效。 這套管理方法與工具推出以來,短短幾年內風行全球,曾被《哈佛商業評論》評定為「過去7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企業管理觀念之一」,全美超過60%的500大企業導入這項策略管理工具。 平衡的意義: 1. 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 2. 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 3. 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 4. 外部與內部積效之間的平衡 二.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00167003 林春子 1. 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 2. 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3. 量化預期達成目標 4. 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 5. 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 建立激勵制度 7. 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 8. 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 知識行銷與推廣 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10-14 21:30:(一)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購面?平衡的意義為何. 100167003 林春子 平衡計分卡觀念,透過 (1)財務(2)顧客(3)內部流程(4)學習與成長四個構面來考核組織績效。 這套管理方法與工具推出以來,短短幾年內風行全球,曾被《哈佛商業評論》評定為「過去7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企業管理觀念之一」,全美超過60%的500大企業導入這項策略管理工具。 平衡的意義: 1. 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 2. 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 3. 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 4. 外部與內部積效之間的平衡
10-14 21:31:二.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00167003 林春子 1. 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 2. 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3. 量化預期達成目標 4. 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 5. 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 建立激勵制度 7. 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 8. 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 知識行銷與推廣 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10-14 22:15:※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 (1)財務構面:從股東觀點,看待有關「成長、獲利力和風險」的策略。 (2)顧客構面:從顧客觀點看待有關「創造價值和差異化」的策略。 (3)企業內部流程構面:對於各項可創造顧客和股東滿意度之企業流程,決定其策略性之優先次序。 (4)學習與成長構面:決定可創造支援組織變革、創新和成長的文化之優先次序。 ※平衡計分卡的平衡意義主要為: 1. 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多數企業在變革過程中,仍一味地追逐財務績效表現,著重短期財務的後果,不僅限制了企業向外找尋更多發展的空間和機會,也導攻企業為追求眼前績效而刪減支出(例如減少新產品研發經費、中止顧客或市場調查)長遠來看,企業不僅無法成長,甚至有可能大量失去顧客. 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 傳統的績效衡量均偏重在財務構面的落後指標,如EPS(每股盈餘)、目標達成率、各項週轉率等。然而,落後的財務指標雖然能反應企業的經營結果,但卻未能有效的掌控營運時的即時情況。平衡計分卡制度在實質上不僅可扭轉過去著重財務績效之管理模式外,更可積極改變員工的行為與生產作業模式,以及管理階層之經營管理與決策模式。企業實施平衡計分卡制度,在經營管理上除了仍重視財務構面的議題之外,尚需緃向連結顧客構面、內部程序面及學習成長面的各項議題,藉由緃向的因果關係連結來確保財務議能被有效地達成 3.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 傳統的財務衡量指標,均屬事後所匯集的落後指標像投資報酬率、機器稼動率、客戶滿意度、作業時間. 企業若要能首尾兼顧地健全發展,適時掌握營運動態,就必須從日常的作業設定一些領先指標,並利用領先指標的回饋資訊,迅速調整下一階段的執行方案。例如:一般門市或場可用「來客數」來預估期末之業績達成率;生產線可用「產品良率」來預測達交狀態或是顧客滿意度等. 4.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 內部程序構面及學習與成長構面所強調的議題為企業內部各項作業績效衡量,與員工生產力、技能及士氣等所須精進的重點,其內容係以企業內部各項作業程序及員工學習成長方向為聚焦方向;而財務及顧客構面則強調外部衡量的指標,此一部份所著重的目標係環繞在企業的外部關係人如股東、客戶、體系廠商、投資大眾、…等所關注之議題。100167007林秋華
10-14 22:53: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 1. 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企業在進行或導入任何策略時,都一定要獲得高階主管的支援,因為知識管理效益通常不易於短期現,再加上必不斷地於推動過程中激勵參與同仁,若無高階主管長期,持續性地鼓勵與支持,通常容易半途而廢. 2. 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知識審核小組在知識管理推動過程中,扮演過及篩選的角色,該小組必須有能力選擇對企業有價值、有品質、及正確的知識.知識審核小組除了必須有足夠的專業外,也必須讓員工信賴經由他們所過濾出來的知識. 3. 量化預期達成目標:要先把預期效益訂定的非常明確而且加以量化,才能追蹤行的成敗及結果. 4. 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企業要制訂獲利的核心目標時,一定要結合企業內部員工的知識與核心專長,配合教育訓練及員工發展,才能讓企業在訂定策略目標時讓員工能跟上企業發展的腳步. 5. 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知識管理體系裡,包括創新與分享體系,需全體員工參與,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6. 建立激勵制度:提供獎賞與參與的誘因 7. 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知識需要分享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因此企業應該培養並鼓勵員工分享知識的能力及行為 8. 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 知識行銷與推廣:充分運作很好的知識管理平台及機制.及不斷與員工進行溝通及推廣讓整個知識管理流程能夠順暢才是知識管理成功的關鍵 10. 持續追蹤績效評估:制訂追蹤和評估的方法,才能瞭解導入的成本和效益100167007林秋華
10-14 22:54: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 1. 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企業在進行或導入任何策略時,都一定要獲得高階主管的支援,因為知識管理效益通常不易於短期現,再加上必不斷地於推動過程中激勵參與同仁,若無高階主管長期,持續性地鼓勵與支持,通常容易半途而廢. 2. 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知識審核小組在知識管理推動過程中,扮演過及篩選的角色,該小組必須有能力選擇對企業有價值、有品質、及正確的知識.知識審核小組除了必須有足夠的專業外,也必須讓員工信賴經由他們所過濾出來的知識. 3. 量化預期達成目標:要先把預期效益訂定的非常明確而且加以量化,才能追蹤行的成敗及結果. 4. 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企業要制訂獲利的核心目標時,一定要結合企業內部員工的知識與核心專長,配合教育訓練及員工發展,才能讓企業在訂定策略目標時讓員工能跟上企業發展的腳步. 5. 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知識管理體系裡,包括創新與分享體系,需全體員工參與,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6. 建立激勵制度:提供獎賞與參與的誘因 7. 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知識需要分享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因此企業應該培養並鼓勵員工分享知識的能力及行為 8. 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 知識行銷與推廣:充分運作很好的知識管理平台及機制.及不斷與員工進行溝通及推廣讓整個知識管理流程能夠順暢才是知識管理成功的關鍵 10. 持續追蹤績效評估:制訂追蹤和評估的方法,才能瞭解導入的成本和效益100167007林秋華
10-15 09:29:平衡計分卡4個特質: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創新與學習 平衡計分卡特質: 1. 引導性的特質,可引導組織之預算、目標及行動方案。 2. 問題診斷系統,可協助企業診斷出策略性議題、策略性目標、及衡量指標之水平及垂直面之問題,俾為改進之參考。 3. 因果關係系統,可協助企業設計領先落後之績效指標,並找出驅動企業價值創造之動因來源。
10-15 09:31:知識管理成功流程:知識管理可以杜絕重複性的作業、提升作業的速度即反應能力,再配合各家企業的文化而改變不同的管理方式,形成自己獨特的知識管理流程
10-15 10:23:平衡計分卡4大構面 財務營收構面 顧客滿意構面 學習成長構面 內部流程構面 平衡的意義 平衡計分卡觀念主要係以平衡為訴求,尋找企業短期與長期目標間、財務與非財務之量度間、落後與領先之衡量指標間、以及企業內部與外部績效構面間之平衡狀態
10-15 10:25:‧高階主管支持 ‧合適的知識管理營運模式  ‧正確的推動策略  ‧適當的激勵與考核 ‧持續應用與知識創新 ‧推動知識社群經營 ‧專業資訊廠商與管理平台 ‧塑造知識分享文化
10-16 15:18:平衡計分卡,是以公司整體目標在產生長期經濟價值為觀念的出發點;因此,短期財務性指標的衡量,只做為長期績效的補充要素,其最終目的仍在長期獲利能力之持續改善;計分卡的目標和量度,是從組織的 願景與策略衍生而來的,它是一套完整的管理過程,將組織策略目標轉換為有條理的績效衡量方法。「平衡計分卡」顧名思義,指績效衡量的層面不能有所偏廢,它透過四個構面: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來考核一個組織的績效,因此包括了財務及非財務的衡量指標
10-16 15:20:平衡的意義:平衡計分卡不僅是一種管理手段,也體現了一種管理思想,就是:只有量化的指標才是可以考核的,必須將要考核的指標進行量化;組織願景的達成要考核多方面的指標,不僅是財務要素,還應包括客戶、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自平衡計分卡方法被提出之後,其對企業全方位的考核及關註企業長遠發展的觀念受到學術界與企業界的充分重視,許多企業嘗試引人平衡計分卡作為企業管理的工具。   實施平衡計分卡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優點: 剋服財務評估方法的短期行為; 使整個組織行動一致,服務於戰略目標; 能有效地將組織的戰略轉化為組織各層的績效指標和行動; 有助於各級員工對組織目標和戰略的溝通和理解; 利於組織和員工的學習成長和核心能力的培養; 實現組織長遠發展; 通過實施BSC,提高組織整體管理水平。
10-16 15:21:知識管理可以杜絕重複性的作業、提升作業的速度即反應能力,再配合各家企業的文化而改變不同的管理方式,形成自己獨特的知識管理流程,例如: 最佳實務流程、知識生命流動週期。發現知識管理要成功,最重要的是高層的推動以及員工的配合度,如果員工對知識管理的系統有積極正面的態度且系統介面平易近人,員工就會願意使用這個系統。因此員工的培育與訓練是對於組織之事管理導入是否能夠成功是主要因素之ㄧ。最後運用各種的方法和技術,用標準化、有彈性並且是公司需要的知識彙整出來!並透過知識管理,讓公司各階層的員工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讓消費者可以滿意該公司提供的服務,讓企業永續經營!例如:7-11對市場的快速反應。
10-18 13:28:100167018唐鶯倚: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四構面為~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 "平衡"的意義~1。知期與長期目標間的平衡 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 3。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 4。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
10-18 13:30:100167018唐鶯倚: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四構面為~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 "平衡"的意義~1。知期與長期目標間的平衡 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 3。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 4。外部與內部績效之間的平衡
10-18 13:34:100167018唐鶯倚: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 2。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3。量化預期達成目標 4。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 5。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建立激勵制度 7。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 8。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知識行銷與推廣 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10-18 23:23:進專企二甲/100167027/李芊閮 一.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計分卡”是一系列的經營指標將企業的使命和主要的策略轉化為有形的目標與衡量指數。它從四個構面切入,分別是 1.財務構面(financial measures):企業對投資者負責,為股東創造投資利潤。 2.顧客構面(customer measures):企業服務顧客為顧客,創造消費與服務價值。 3.內部營運構面(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 measures):企業提昇內部作業、產品品質、技術水準和生產力,以及降低成本和加速交貨之內部營運過程。 4.學習成長構面(learning innovation & growth measures):透過不斷的學習與創新來增加企業的附加價值。 *各構面間的衡量指標可依企業本質進行調整,其主要的功能以這四個構面來評量組織中創造長期經濟價值的驅動因素,並以目標、量度、指標及行動等四個過程來進行,且與組織之策略與願景作緊密的結合。 二."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的意義是以平衡為訴求,尋求短期和長期的目標之間、財務和非財務的量度之間、落後和領先之標之間,以及外界與內部的績效構面之間的平衡狀態。平衡計分卡運用於知識管理系統的績效評估,有四個主要流程1.知識管理願景的轉換2.溝通與結合3.事業計畫4.學習與回饋。
10-18 23:53:進專企二甲/100167027/李芊閮 二.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Davenport,et al. (1998在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一文中歸納八點1.將知識管理與經濟效能或產業價值相連結2.知識管理是組織和技術的基礎建設3.建立一個具備標準且具彈性的知識結構4.建立一個對知識友善的組織文化5.知識管理需要有清楚的目標和語言6.知識管理需引導實施動機的改變7.須建立知識轉移ˇ的多重管道8.需要高階主管的支持。 Grenngard(1998在How to make KM a reality) 提出七個知識管理實務的關鍵要素1.高階經營者的支持2.組織跨功能團隊3.確立知識管理流程4.資訊科技的輔助5.創造利於知識分享的文化6.讓員工看見推行知識管理的好處7.將知識管理視為工作流程的一部分。
10-19 18:36:1. 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要衡量一個組織績效可利用平衡計分卡,而平衡計分卡透過4個構面來考核企業組織的績效。1.財務。2.顧客。3.企業內部流程。3.學習與成長。 其中平衡計分卡中所指【平衡】的意義為: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3.落後指標與領先指標之間的平衡。4.外部與內部之間的平衡。
10-19 19:08:2. 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知識管理要成功首先選擇對企業有價值、有品質、及正確的知識,並獲得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訂定、量化達成目標;還要培養員工核心能力、最好能給予獎懲制度、鼓勵員工積極投入參與;讓分享知識的能力與行為成為企業的文化;當然還須制定追蹤和評估的方法尤其是知識管理導入的成效。這些都是知識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10-19 23:07:進專企二甲100167017簡金發(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第一要有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第二要能成立知識審核小組。第三加以量化預期達成目標。第四具備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第五要使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第六提供並建立激勵制度。第七培養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第八推行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第九充分運用知識行銷與推廣。第十進行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等上述十項企業內部進行知識管理時的關鍵成功因素。
10-19 23:28:進專企二甲100167017簡金發(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平衡計分卡係將績效評估分成四個重要的構面,並設計出績效衡量指標,促進企業策略與遠景的達成,這四個構面分別為顧客構面、財務構面、內部流程構面及學習成長構面。(平衡意義為何?)平衡計分卡觀念主要係以平衡為訴求,尋求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間及財務與非財務之量度間&落後與領先之衡量指標間和以及企業內部與外部績效構面間之平衡狀態。
10-20 11:13:留言...
10-20 11:15:平衡計分卡的基本概念 •平衡計分卡,是以公司整體目標在產生長期經濟價值為觀念的出發點;因此,短期財務性指標的衡量,只做為長期績效的補充要素,其最終目的仍在長期獲利能力之持續改善;計分卡的目標和量度,是從組織的 願景與策略衍生而來的,它是一套完整的管理過程,將組織策略目標轉換為有條理的績效衡量方法。「平衡計分卡」顧名思義,指績效衡量的層面不能有所偏廢,它透過四個構面: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來考核一個組織的績效,因此包括了財務及非財務的衡量指標;而所謂平衡,主要係強調: (1)內部衡量與外部衡量之平衡 :內部衡量強調企業內部程序面及學習 與成長面,而外部衡量則強財務及顧客面。 (2)結果面衡量與未來面衡量之平衡 。 (3)主觀面衡量與客觀面衡量。 ◎四大構面 1.△財務構面 2.△顧客構面 3.△企業內部流程構面 4.△學習與成長構面
10-20 11:19:....一般人談到平衡計分卡時,通常第一個印象是財務、顧客、內部程序、及學習成長四大構面、衡量指標 (index)、或績效評估系統。其實這些內容皆只是平衡計分卡的部份內容而已。平衡計分卡並不單單只是一套涵蓋四個構面的績效衡量系統而已,企業在推行平衡計分卡制度時,若未能充分了解平衡計分卡之具體內容及其精髓,則很有可能會提高導入之失敗風險而不自知。 簡言之,平衡計分卡具有下列特質與功能: ....1. 引導性的特質,可引導組織之預算、目標及行動方案。 ....2. 問題診斷系統,可協助企業診斷出策略性議題、策略性目標、及衡量指標之水平及垂直面之問題,俾為改進之參考。 ....3. 因果關係系統,可協助企業設計領先落後之績效指標,並找出驅動企業價值創造之動因來源。 ....4. 變動性系統,具有隨著時間、環境變化而反應策略變化的特質。 ....5. 特色溝通系統,協助展現公司差異化競爭之重點。 ....6. 綜效及整合性之系統,可結合並創造事業單位之間的綜效,串聯組織到個人之綜效,以及整合各項價值管理技術之效益。 ....7. 問題彙總系統,可建立平衡計分卡遭遇問題的分析思考邏輯,協助企業避開實施平衡計分卡的陷阱。 ....平衡計分卡之特質及功能甚大,若能深入及努力地去了解及體會平衡計分卡的特質與精隨,即可發揮平衡計分卡之功效,否則,極易導致平衡計分卡實施之失敗。 (淺談平衡計分卡成功實施之精髓概念)
10-20 11:23:1.驅策力 (Whips on the strength) 一個成功的領導人,要懂得如呵讓要使部屬主動積極的工作,首先必須使他們具有工作的動力。要激發部屬的工作動力是很的,主管可以做的,是在工作安排上設法讓部屬產生一種「自我驅策力」。 先從你部門裡你認為最得力、最有抱負的部屬開始;因為有抱負的人要的是獲得成功,他們都特別喜愛自己的工作,即使讓他們做他們討厭的工作,他們也會全力而為。把新的、更艱鉅的任務或工作交給你素來認為有抱負的人,並且提拔那些有魄力、有能耐而又具高度認真態度的部屬,這種策略不但對有抱負的人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也能對其他部屬發揮催化作用。 2.領導慾 (Leadership desire) 也包含人際關係,「是否懂得覺察認識自己及他人的情緒」,以及「如何處理情緒乃至於衝突的能力」。控制情緒與人相處的能力 這份對於情緒的覺醒能力若用在他人身上就是「同理心」,同理心是很中要的社會能力,也就是一種覺察瞭解與尊重別人的感受與觀點的能力。這可以是一種最高境界的傾聽,也就是一種不設防的傾聽,能聽出語言背後的真正意涵。 其實我們在人際互動的時候是不斷的傳情感的訊息,這種情緒的舞動,傳遞與協調無時不刻皆在進行,人際互動的順利與否便取決於這種情緒的協調。而協調的與否又與投入的程度有關,十分投入的雙方正負面的情感都會緊密交織。人際間善於順應他人的情緒或使別人順應自己的步調的人就是EQ 較高的人,人際互動必然較為順暢。人際關係的管理──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 一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皆與這有關。帶有情緒業力的 EQ 尚且能發揮一定的人際影響力 3.誠實與正直 (Honest & honest) 能夠認識自己的感覺,辨別其異同,作為個人行為的依據.一個人愈能坦誠面對自己的情感,愈能準確閱讀別人的感受,真正透露情感的是表達方式,而非表達內容,同理心是道德的基礎,社交技巧高於自知之明,取得平衡關鍵因素在於是否能忠於自我. 4.自信 (Self-confident) 情感能力較佳的人通常對生活較滿意,較能維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自我激勵,左右他人的情感正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關鍵藝術,必須先具備自我掌握與同理心.妥善管理情緒──妥善管理情緒來自於自我認知, 這方面能力較匱乏的人常須與低落的情緒交戰,掌握自如的人則能很快走出生命的困境。事實上,情緒即業力,較能掌握自己情緒的人其實業力比較不重,也較有善根及福德資糧來處理自己的業力。 克制衝動與延遲滿足,保持高度熱忱是一切成就的動力,能自我激勵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較高。也凡事較抱持希望,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臨挑戰,因此這種人是較有軔性的。 5.智力 (Intelligence) 智力也就是智商,如果缺乏EQ的配合,智力絕不可能作最大的發揮.人際智能四大要素組織能力:協商能力.人際聯繫.分析能力.自我驅策力.也是 EQ 的一項特質,根據 EQ 書中舉出史耐德的定義,希望是相信自己有達成目標的意志與方法能力,而懷抱希望的人通常都較樂觀,而樂觀正是 EQ 的一項特質,樂觀的人較能自我激勵,能尋求各種方法達成目標,遭遇困境時較能自我安慰,知所變通,能將艱鉅的任務分解成容易解決的小部份。這份驅策力若用在菩薩道上則可以面對種種挑戰而不放棄,也因善於自我驅策所以也會較精進。自覺的能力( self-awareness ), 這是一種對內心狀態的持續專注,基本上極似觀照力,在此是只專注力不因情緒的干擾而迷失,也不誇大或過度反應,反而是在情緒紛擾中仍可保持中立自省的能力。 6.企業知識 (Enterprise knowledge) 知識一般可以分成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與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所謂內隱知識,即是指隱藏於腦內,對事情的方法、經驗、判斷、決策、創意等,因爲這些特質平時並無外放出來,因此屬於內隱式的知識。但若將這些知識行諸於文字、聲音、影像等媒介,呈現為文件、技術論文、報告、操作手冊等等,分享給大家,以供他人觀察、學習,就稱爲外顯式知識。 知識管理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將企業或個人的內隱知識轉換爲外顯知識,因爲只有將知識外顯化,才能透過資訊科技儲存於資料庫中,並經過適當地分類、儲存後,有助於知識的分享與再利用。
10-20 23:16:100167080 謝佑賢 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有四個柱子,四個策略執行方向、四個量化指標系統或稱為四個構面(perspective),分別為財務構面(financial perspective)、顧客構面(customer perspective)、內部流程構面(internal perspective)、學習與成長構面(learning and growth perspective),如圖一所示。在實務操作上,這四個構面有先後順序關係(邏輯),由下往上分別為學習與成長、內部流程、顧客與財務等,但是從學理上論,不必然需要如此。需要說明,此四根支柱即是撐起策略大傘之重要骨架,而每一骨架又可持續細分,並對應到不同指標體系與指標組合。 "平衡"的意義為何? (1)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 (2)財務與非財務量度之間的平衡 (3)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s)與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s)之間的平衡 (4)外部與內部之間的平衡
10-20 23:22:100167080 謝佑賢 .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一個成功的KMS知識的創造,存儲/檢索,傳遞和應用以及應該執行的功能。 然而,其他因素也會影響KMS成功。 mandviwalla,等。 (1998)總結了狀態的研究和描述了幾個戰略問題,影響設計的KMS。 這些措施包括集中的KMS(誰是用戶的數量),被抓獲的知識和什麼格式,過濾被捕獲,並依賴和/或限制使用的個人記憶。 額外的技術問題影響KMS設計知識存儲/存儲庫的考慮,如何組織信息和知識,以便它可以被搜索和鏈接到相應的事件和使用,並整合各種信息庫,並重新整合信息和知識提取過程特定的事件。 一些管理問題,包括多長時間的知識是有用的,訪問位置,因為用戶很少訪問的KMS從一個單一的位置,導致網絡需求和安全問題,以及工作活動和過程,利用KMS。
10-21 15:25: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的內容包括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 平衡計分卡簡稱「BSC」於1992年由哈佛大學名師羅伯•卡普蘭及大衛•諾頓首度提出,其最早的用意在於解決傳統的績效評核制度過於偏重財務構面的問題,但在實際運用後又發現平衡計分卡要與企業的營運策略相互結合,才能發揮企業績效衡量的真正效益與目的,因此平衡計分卡不僅是一個績效衡量系統,更是一個企業營運策略的管理工具。同時兼顧和平衡公司長期和短期目標、內部與外部利益,綜合反映戰略管理績效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 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 2. 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3. 量化預期達成目標 4. 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 5. 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 建立激勵制度 7. 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 8. 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 知識行銷與推廣 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10-21 15:25:1.平衡計分卡有哪四個構面?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的內容包括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 平衡計分卡簡稱「BSC」於1992年由哈佛大學名師羅伯•卡普蘭及大衛•諾頓首度提出,其最早的用意在於解決傳統的績效評核制度過於偏重財務構面的問題,但在實際運用後又發現平衡計分卡要與企業的營運策略相互結合,才能發揮企業績效衡量的真正效益與目的,因此平衡計分卡不僅是一個績效衡量系統,更是一個企業營運策略的管理工具。同時兼顧和平衡公司長期和短期目標、內部與外部利益,綜合反映戰略管理績效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1. 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 2. 成立知識審核小組 3. 量化預期達成目標 4. 培養員工的核心能力 5. 知識工作者投入及參與 6. 建立激勵制度 7. 建立企業分享的文化 8. 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 9. 知識行銷與推廣 10.持續追蹤和績效評估
10-21 15:39:1. "平衡"的意義為何? 平衡計分卡的內容包括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 平衡計分卡簡稱「BSC」(Balanced Score Card)於1992年由哈佛大學名師羅伯·卡普蘭及大衛·諾頓(David Norton)首度提出,其最早的用意在於解決傳統的績效評核制度過於偏重財務構面的問題,但在實際運用後又發現平衡計分卡要與企業的營運策略相互結合,才能發揮企業績效衡量的真正效益與目的,因此平衡計分卡不僅是一個績效衡量系統,更是一個企業營運策略的管理工具。 2. (1)組織知識管理文化基礎因素獎勵員工學習分享,並鼓勵建立知識社群,彼此討論分享與促成員工成長學習。 (2)知識管理之策略領導因素確認知識管理對市府的重要性,以及須存在完整的推動規劃並配合主管推動變革的能力。 (3)知識管理成效評估因素訂出階段性管理知識的績效指標,須兼具軟硬體的評估,確實檢視組織是否將「資源」運用在知識管理的領域上。 (4)知識管理科技資源因素透過科技的技術與其他員工、甚至外部的人員聯繫,並提供良好的知識管理界面與平台。 (5)知識管理政策支援因素透過動中央政府對知識管理相關的預算經費補助、修訂相關法令配合,並成立中央級專責機構,統籌規劃推動知識管理事宜。 (6)知識管理專責部門因素透過地方政府內部,自行設立知識知識長及設立推動知識管理任務小組。
10-21 15:41:1.平衡計分卡4個特質: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創新與學習 平衡計分卡特質: 1. 引導性的特質,可引導組織之預算、目標及行動方案。 2. 問題診斷系統,可協助企業診斷出策略性議題、策略性目標、及衡量指標之水平及垂直面之問題,俾為改進之參考。 3. 因果關係系統,可協助企業設計領先落後之績效指標,並找出驅動企業價值創造之動因來源。 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 知識管理要成功首先選擇對企業有價值、有品質、及正確的知識,並獲得高階主管的肯定與支持、訂定、量化達成目標;還要培養員工核心能力、最好能給予獎懲制度、鼓勵員工積極投入參與;讓分享知識的能力與行為成為企業的文化;當然還須制定追蹤和評估的方法尤其是知識管理導入的成效。這些都是知識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10-29 23:49:留言...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


文章分類 Labels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