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助理教授/研發處技研服務組組長 莫素微 |
| 研討會論文- 學年度: 95
- 計畫案號: 無
- 論文名稱: 周金波〈志願兵〉と市民権の追求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06年度天理台灣學會第16回研究大會
- 舉辦國家: 日本
- 舉辦城市: 奈良縣天理市
- 開始日期: 2006/07/01
- 結束日期: 2006/07/01
- 發表年: 2006
- 簡介: null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5
- 計畫案號: 日本與亞洲改革推進計劃
- 論文名稱: 現代化與公民化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亞洲與日本-從交流到共創
- 舉辦國家: 日本
- 舉辦城市: 九州佐賀市
- 開始日期: 2006/12/08
- 結束日期: 2006/12/09
- 發表年: 2006
- 簡介: null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9
- 計畫案號: 無
- 論文名稱: 戰爭階級與想像的共同體─龍瑛宗與周金波的戰爭書寫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戰鼓聲中的歌者龍瑛宗及同時代東亞作家國際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新竹市
- 開始日期: 2010/09/24
- 結束日期: 2010/09/25
- 發表年: 2010
- 簡介: 人類文明史中恆常存在的戰爭或軍事行動,帶來傷亡、破壞、飢饉、疾病,卻也成就了以之為主題進行批判、反思的文學、哲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豐富性。在戰爭書寫中作家所觀測、倚恃的特定時空條件,以及藉此主軸所展開的,對戰爭本身及參與戰爭之人員的社會評價,有助於我們理解作家的書寫意識,並正確探知小說結構中的安排與隱喻。
龍瑛宗與周金波,同屬日治戰爭時期台灣重要作家。對於周金波作品的討論,一向集中在他最為人熟知的小說〈志願兵〉、〈水癌〉與〈鄉愁〉等以「戰爭與台灣人」為主軸的書寫。而龍瑛宗的〈死於南方〉、〈青雲〉、〈蓮霧的庭院〉、〈海邊的旅館〉、〈年輕的海〉、〈青風〉、〈歡笑的清風莊〉等作品,也都呈現出戰爭對人間的影響,作者藉此建構了其戰爭書寫的敘事風格。周金波熱切積極、渴求強烈,龍瑛宗感傷、質疑、冷靜;周金波模擬或認同帝國中心意識的主觀平台,並以此凝視戰爭對殖民地的意義,龍瑛宗則游離在被殖民者的灰暗悲觀中,暗自期許大時代所可能造就的變革,兩者的書寫性格和寫作策略差異甚大。
儘管如此,藉由對位比較,仍可發現不少兩者共通且存在於當時代的結構性文學議題,包括:與戰爭糾葛不清的殖民地階級矛盾、與殖民母國建立共同體的異質想像,以及以共同他者重築認同關聯的企圖等。這些議題,將在後設的去殖民化觀點之外,提供作為解讀戰爭期台灣文學的新視角。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9
- 計畫案號: 0
- 論文名稱: 七夕をめぐる詩與歌日本の古典文學に受容された傳說と表現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中華科技大學2011通識教育內涵與發展研討會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0/04/30
- 結束日期: 2011/04/30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中国と日本の七夕をめぐる詩と歌を比較研究について、すでに多くの先学が多大な業績を残している。特に万葉集、懐風藻と中国の詩との関連性、そして、どのように日本文化に取り入れられたのかを探求する研究が少なくない。それらの研究の成果からみると、日中両国の文学における個性が伺える。無論、中国は影響を与える方であれば、日本は受ける方である。しかし、七夕の伝説が日本に伝わった後、必ずしもそのまま受け入れたわけではない。どの経路を経て変容したのか、それは興味深いの問題だと思われる。本稿の目的は先行研究の成果を踏まえて、中国の「詩」と日本の「歌」との接点を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に目指している。さらに、両国の七夕に関する描写や造形の相違点を突き詰めたいと思う。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9
- 計畫案號: 輔仁大學日研所人文社科領域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
- 論文名稱: 台灣文學的再思-從周金波的〈志願兵〉談起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研究台日異文化翻譯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0/12/29
- 結束日期: 2010/12/29
- 發表年: 2010
- 簡介: 本人的專題演講題目為"台灣文學的再思-從周金波的〈志願兵〉談起":近代文學一開始就無法與戰爭無緣。如果國家是為了戰爭而做的裝置,而文學是其國家的一個制度,文學和文學者也是從最初就經常捲入戰爭。近代的戰爭亦即總力戰是將國民國家的機能最大發揮的。周金波(1926-1996)是一個醫師,生於戰前的台灣、在日本大學接受醫學教育, 周金波在齒科醫業之外從事文學創作。因其於台灣實施志願兵制度之際寫出小說「志願兵」而一舉成名。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中,周金波的名字時常與「皇民作家」、「皇民文學」等辭彙一起出現。戰後的台灣由於經過統治者交替,社會的價值基準也被置換成新統治者的價值基準,周金波就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下被定位成「皇民作家」。戰後台灣對「皇民」一詞所賦予的印象,幾乎等同於「親日漢奸」這一類的負面評價,一旦被貼上了這個標籤,便預告了未來很難獲得冷靜客觀的研究評價,這在當時政治凌駕一切的台灣實屬無奈,作為一個被殖民的台灣人的苦楚和悲哀也未能被理解。
我想探討周金波在殖民地這個多方受限的條件下,他運用了自己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徹底研究關於台灣的事。他診斷的結果寫出對四0年代戰爭末期台灣殖民地的處境,吾人可以從這些敘述看到一個頭腦清晰和態度認真的知識份子,如何一邊帶著台灣人的苦惱、一邊思慮「為著台灣的將來」有所作為。 戰爭或軍事行動與人類歷史長期共存。雖然戰爭行為所帶來的傷亡、破壞與飢饉、疾病,是此一社會機制長久以來為文學、哲學、政治社會科學學者所批判、詬病的主因。不過,戰爭在事實上的持續發生,說明了一切準備戰爭的社會行為,都可能在特定時空條件下被合理化、正當化。相對的,某些特定的時空條件,也決定了戰爭本身以及參與戰爭之人員的社會評價。因此,將描繪戰爭事物的文學,分類為所謂的皇民文學與反戰(反侵略)文學,其實是反映出了創作者與評論者對於這些時空條件的刻意選擇與詮釋趣向。所以,欲理解並公正評價描繪戰爭事物的文學與其創作者,除了探究戰爭發生的原因與其社會意義外,也必須透視、分析與還原這些時空條件。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日本土木學會年會
- 論文名稱: 日本統治下の台湾における烏山頭ダム建設に関する考察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日本土木學會年會
- 舉辦國家: 日本
- 舉辦城市: 東京
- 開始日期: 2011/03/06
- 結束日期: 2011/03/06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台湾南部を緑の沃野に変えた八田与一技師。日本統治時代を語る上で、欠かせない人物ですが、かつて日本が統治した台湾の台南県官田村にある烏山頭ダムは1930(昭和5)年に完成した。当ダムの計画・設計そして施工はいずれも八田與一氏の指揮により行われた。80年以上を経た現在も改造無しに現役として供用中である。毎年5月8日の命日は慰霊祭が行われ,2011(平成23)年現在で69回目の慰霊祭を開催した。また馬英九総統も,平成21年5月8日の烏山頭ダムでの八田與一氏の慰霊祭に参加した。彼が作った烏山頭ダムとともに永遠に台湾の人民から慕われ,その功績が称えられる。本文は工事及び設計者八田与一について史料等から考察することにする。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日本土木學會
- 論文名稱: 日本統治下台灣烏山頭水庫建設及八田與一氏之相關考察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日本土木學會第66回年次學術演講會
- 舉辦國家: 日本
- 舉辦城市: 愛媛
- 開始日期: 2011/09/07
- 結束日期: 2011/09/09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八田與一(1886-1942)是建造嘉南大圳的靈魂人物,日本石川縣河北郡今町村人,明治43年(1910)從東京帝大工科大學畢業,8月來臺灣任總督府土木科技手。八田除先後規劃桃園大圳與嘉南大圳外,並協助大甲溪電源開發計畫。大正5年(1916),桃園大圳開工,當時的嘉義廳長相賀氏要求總督府土木局於嘉南地區仿照建造貯水池,總督府土木局於是派技師八田與一來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雖認定嘉南平原的地形與氣候異於桃園台地而無法仿照,但卻發現在官佃溪上游烏山頭地方有荷蘭和清朝時期建造的小型水利工程遺跡,接著在龜重溪亦發現適合興建水庫的地點,於是八田與一就構想在官佃溪與龜重溪建造兩大水庫供給灌溉用水,並順便在嘉南平原興建灌溉與排水工程,如此可以改良10萬甲的土地,並一舉解決洪水、乾旱、鹽害等問題。八田研讀世界土木專家的論文,參考先進國家興建大壩的的方法,1922年還特地前往美國作實地研究調查,最後決定用半水式土石壩工法,並以個人創新世界的技術興建大壩。這是亞洲唯一的溼式堤偃水庫,其規模亦為世界僅有,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特以「八田水壩」為其命名,並在學會期刊上向全世界介紹。此外,也創亞洲之先,引進大型土木用的蒸氣動力機械進行工程,包括鏟土機,壓力噴水機,砂石運輸車。並花七年時間,完成一條長達3078公尺貫穿烏山嶺連接曾文溪的引水隧道。由於工程規模大,施工艱鉅,整個烏山頭大壩和隧道工程共134人殉職。
大圳工程歷時近十年,在大圳即將完工之際,大圳組合員工為紀念大圳工程竣工,以及日後能相互連絡,因此組織了一個名叫「交友會」的團體,八田與一被推舉為該會會長。昭和五年(1930)7月,交友會、出張所職員與其他員工為表彰八田與一的功勞,乃於烏山頭水庫畔立了一座八田與一銅像作為紀念,銅像的八田與一身著一套工作短衫,腳穿膠套靴,蹲伏於堤上,作沉思工程進度狀。昭和五年(1930),八田創設「技術協會」,昭和12年(1937),在八田奔走下,成立了「土木測量技術員養成所」(今台北縣瑞芳高工)。昭和14年(1939),被選為敕任官,授四等寶瑞章。昭和17年(1942),八田被選為南方開發派遣要員,赴菲律賓辦理棉作灌溉調查,在前往途中,其所搭乘的「大洋丸」遭擊沉,八田因而罹難,屍體後被山口縣漁民發現,就地火化,骨灰送回臺灣。昭和20年(1945),其妻外代樹在烏山頭水庫放水口跳水自殺。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1
- 計畫案號: 天理台灣學會
- 論文名稱: 「逞しき群像」周金波的完成與未完成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12天理台灣學會第22回研究大會
- 舉辦國家: 日本
- 舉辦城市: 奈良縣天理市
- 開始日期: 2012/06/30
- 結束日期: 2012/06/30
- 發表年: 2012
- 簡介: 先頃、掘り起こされた周金波の日本語小説「逞しき群像」は、昭和20(1945)年2月8日から『台湾新報・青年版』に連載された長編作品である。主な登場人物も前作と比較するとどれも複雑で、多様な時空背景の中で形作られており、連載はたった42回で停止となったが、作品の叙述構成と場面配置では作者の身を立て成熟した文学者の意図が垣間見ることができる。そして「逞しき群像」の中で、「志願兵」、「水癌」や「郷愁」などを含む前作の人物像の典型と象徴のテーマが完璧に再現されており、周金波が始めから計画性のある自我鍛錬の作家であることも検証している。未完成であるこの作品の青写真の中で、周金波はこの作品で植民地の階級矛盾、植民地が形成する共同体の異質想像および戦争によって再構築された台湾の民族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などの論題に対応しようと試みたのに気が付くことができ、更に繊細で人間性に満ちた人物や親しみのある言語を通して、空前の系統化された叙述としている。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1
- 計畫案號: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研究2012-13
- 論文名稱: 話說台灣人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岐阜聖德學園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專題演講
- 舉辦國家: 日本
- 舉辦城市: 岐阜縣
- 開始日期: 2013/02/20
- 結束日期: 2013/02/20
- 發表年: 2013
- 簡介: 台湾の面積は約3万6179平方キロ。九州より小さい(日本の約10分の1)。北東部は日本の琉球諸島の西方海上に位置しており、最も近い与那国島との距離は約110kmである。また、台湾地域西端の金馬地区は台湾海峡を隔てて中国と接しており、最南端の岬である鵝鑾鼻(がらんび)は、バシー海峡を隔ててフィリピンと接している。台湾の嘉義市付近に北回帰線が通っており、北部が亜熱帯、南部が熱帯気候に属している。そのため、北部は夏季を除けば比較的気温が低いのに対し、南部は冬季を除けば気温が30度(摂氏) を超えることが多くなっている。台湾の夏はおおよそ5月から9月まで。冬は12月から2月までと期間が短く、気温は総じて温暖である。ただし、山岳部の一部では積雪が観測されることもある。台湾の歴史は原住民のみの先史時代に始まりオランダ統治時代 (1624-1662)鄭氏政権 (1662-1683)清朝統治時代 (1683-1895)台湾民主国 (1895)日本統治時代を経て (1895-1945)中華民国 となっている(1945-現在)。台湾住民の大部分の文化基盤は漢文化である。しかしその内容は豊富であり、ホーロー(河洛)系住民は中国福建南部系の文化に、客家系は客家文化に、外省人は出身省それぞれの文化に属し、近年は通婚などにより相互影響や融合が深まっている。なお原住民族はマレー・インドネシア文化に属している。台湾原住民は現在40数万人が台湾内に居住している。グローバル化された現代では、台湾が多種多様な文化に囲まれ、この進展により文化や情報や商品などの様々な分野の交流が進んでいる中で、異文化に対する批判に留まらず、自文化を見つめ直し異文化との共通性を発見し、いかにして自文化と異文化に対する寛容や尊重する態度を養うことができるかが重要な課題であると考える。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2
- 計畫案號: 2013第三屆台灣近代戰爭史1941-49國際學術研討會
- 論文名稱: 評羅詩雲/戰時文學的偏移:以日治時期筆部隊的石川達三"活著的兵士"與呂赫若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13第三屆台灣近代戰爭史1941-49國際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台南市
- 開始日期: 2013/10/26
- 結束日期: 2013/10/26
- 發表年: 2013
- 簡介: 日治時期筆部隊的石川達三以"活著的兵士"描寫目睹南京事件戰場的日本士兵的心情紀錄。作品以報導文學形式,真實地向人們展示了腥風血雨的戰場場面。作者於1937年秋末,作為《中央公論》的特派隨軍作家記者到華中採訪,隨軍參加了日軍進攻南京的全過程。作家以人道主義立場,深刻揭示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心靈創傷。這部作品當時被禁。而刊載於1944年8月〈台灣時報〉的呂赫若〈風頭水尾〉,是受台灣總督府情報課所囑託而執筆的作品,並於其後收錄在〈決戰台灣小說集〉之中。在許多面向上〈風頭水尾〉不僅使人聯想起國策農民文學中的代表作—和田傳(Wada Tsutou)〈大日向村〉(Ohinatamura),在內容上也可看出其順應總督府之增產政策的痕跡。或者說,此做可以被解釋為是充分體現了派遣作家之情報課之意圖的「國策文學」。如此一來,早期作品中明確受到普羅文學影響之呂赫若,是如何轉變至為此種國策文學執筆的境地呢?我的評論旨在將呂赫若與同為普羅左翼作家的石川達三文學做比較但關注殖民地作家在戰爭末期如何創作國策文學?從而分析兩位人道作家所一路走來的軌跡。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5
- 計畫案號: 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
- 論文名稱: 基隆留日作家的軌跡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現代化與皇民化的軌跡-留日台灣醫師作家的生涯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基隆市
- 開始日期: 2016/01/08
- 結束日期: 2016/01/08
- 發表年: 2016
- 簡介: 現代化與皇民化的軌跡-留日台灣醫師作家的生涯
周金波〈1920-96〉活躍於1940年代的台灣作家。戰時下的殖民地台灣社會,身兼齒科醫的作家,其創作的現代文學作品中,能夠看出台灣知識份子精神面與近代文明觀。
周金波出生於港都基隆。父親楊阿壽為基隆當地名士,且與周金波相同畢業於日本大學齒醫專門部。1921年周金波與母親一同前往東京,並與父親一起生活,但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回到台灣。
周金波父親非常重視對他的教育,為了找尋最好的教育環境曾讓他多次轉學,最後進入日本大學附屬中學部。其後於1938年參加日本大學齒醫專門部考試合格。另外,對文藝方面頗有喜好的周金波也同時在學習鋼琴演奏。他進入舞踊研究所,並加入「文學座」第一期研究生的團體。當時文學與舞台劇對他而言不只是人生活力的泉源,同時也對他日後創作文學作品,以及電影劇本時打下了基礎。
1941年(昭和16年)日本大學齒醫專門部畢業後便回到台灣。周金波繼承父親於基隆開設的「長壽齒科」現在基隆市孝一路,並行醫將近50年。他的首部文學作品是剛從日本大學畢業時,1941年3月發表於『文藝台灣』上的「水癌」。這部作品也展現出了醫師作家的真貌。
周金波在小說中寫出,雖然知道只要讓女兒接受治療就可以獲救,但是卻不讓她接受診療,周金波把不盡全力拯救女兒性命的母親的行為,隱喻為「迷信與陳舊的陋習」,「打破迷信,打倒卑俗的風俗」這樣的想法,是跟提升台灣文化與近代化有密切的聯繫。深切認識自己「宿命或任務」的周金波,不容許自己只是個平凡的醫生,而認為自己必須要為台灣的文明化與成為醫治同胞心病的醫師。他心中的抱負則由執筆寫這篇小說的當下開始正式立下誓言。
他把在東京完成的「水癌」寄到台灣,由西川滿擔任編輯長的『文藝台灣』刊載。這部作品也被當時的台北廣播電台(JFAK)朗讀。而得到預料以上的高度評價,以此為機會,原本抱持「好像沒有寫文章的才能與興趣,也真的沒有寫文章的才能與興趣」這樣想法的周金波,也從「孤立的殼中脫出」,並實際感受到與主流文學界「率直地面對,且擁有緊密的關係」。「本來沒有打算一直寫小說的周金波」不知是否受到西川滿的激勵,「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只要完成診療的工作,回到家稍做整理後,便一直待在房裡寫小說,也有偶有寫到三更半夜的時候。」這樣的情況,使他回到台灣的三個月的時間內,便完成了「貪食族的語言」、「灣生與灣製」、「糞尿譚」、「兩種方法」這四篇隨筆,以及第一次「台灣文藝獎」得獎作品「志願兵」。1943年,他代表台灣出席第二次大東亞文學者大會,並發表關於「樹立皇民文學」的言論。於此時期的一連作品,豐富了周金波在二戰結束前的創作生命,其中「水癌」與「志願兵」也在戰後被視為「皇民化小說」的代表。
日本戰敗,中國國民黨成為台灣新的支配者後,台灣於1947年發生「228事件」,周金波也因此三度入獄。也因此得了神經衰弱症,與他一同入獄的弟弟楊國仁(當時小學教師),則不幸殞命。「228事件」發生於1947年2月28日,是台灣人對當時腐敗的國民黨政權,發起的抗議行動,並延伸到台灣全島。國民黨政府對此出動軍隊鎮壓,並對一般市民開槍殘殺的事件。在此事件之後,周金波不得不對政治封口,且逐漸遠離文壇,但他對劇團的熱情則絲毫未減。他積極創作電影,並寫下若干劇本。
1953年周金波創立「青天台語話劇社」,並參加「小心火燭」與「蜘蛛網」的劇本製作及演出。並於1956年出資拍攝電影「紗蓉」(「紗蓉的鐘」的重製版),他本人則是劇本與製作的負責人。此外,除了拍攝「女珍珠王的挑戰」上下集,「秋風夜雨」上下集,共計四部台語電影之外,由於他對劇團的熱情,也擔任基隆市劇團審查員25年之久。
1975年左右,周金波加入其友人吳建堂(前基隆市立醫院院長、筆名「孤蓬萬里」)所創設的「台北歌壇」。從『台北短歌集』第5集開始發表短歌。這是周金波於戰後唯一參加的文學活動。是一個台灣人與日本人共同組成,互相切磋琢磨短歌技巧的文學同好會。1990年,周金波接受手術治療腦瘤。1993年打破長年以來的沉默,周金波首次在公開場合現身,在日本的台灣天理文學研究會演講,並自述自己的文學歷程。3年後,於1996年7月29日因淋巴癌與世長辭,享年76歲。
看「水癌」之後的數個作品,或許是因周金波對文藝的熱愛,或是文字的構成與熟練度都增加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像「水癌」那樣具體地以醫生為中心,直接以治療為題材的作品了。其後發表第二部作品「志願兵」(1941、9)。與「水癌」相比,除了文章增長外,更有小說該有的完整結構與人物形象,從中可以看出作者認真前往文藝創作世界的意志。但,由於取用了過於明確的主題,這部作品也是他在戰後被貼上「皇民作家」標籤的主因。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8
- 計畫案號: 台灣文學與歌謠-向周金波與葉俊麟大師致敬
- 論文名稱: 周金波文學的考掘與脈絡的重建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台灣文學與歌謠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基隆市
- 開始日期: 2019/04/14
- 結束日期: 2019/04/14
- 發表年: 2019
- 簡介: 周金波(Shu Kin-Pa,1920 -1996)基隆人,是日治時期醫師作家,活躍於戰爭期台灣文壇,創作以日語為主。1941年日本大學齒科專門部畢業,他創作第一篇小說時還在帝國醫學教育的階段,因對台灣故鄉的鄉愁,本來沒想過要寫文章的醫學院學生,卻決意將親眼目睹的台灣庶民事,寫成他的首篇小說〈水癌〉(刊登於1941.3.1),並從此踏入文壇,而返鄉後繼續藉著創作追尋認同,其作品反應了當時殖民地菁英的心靈圖像及殖民地台灣邁向近代文明的軌跡。
周金波的出世作〈水癌〉從醫療主題出發,第一篇以戰爭為背景的小說〈志願兵〉透過對殖民者之意識與策略之檢証,對照作為在殖民者「現代化」過程中,所無意創造出來的「公民階級預備隊成員」-醫師作家的主觀認識,來了解周金波小說所揭露之包括現代化、公民化等聯繫要素,進而證明包括「被統治、統合的過程」,及其過程中基於主體意識所產生之質變等多樣性,乃台灣文學的本質。
〈志願兵〉為周金波在戰後台灣文學的地位換取了「皇民文學」等充滿爭議性的標籤,在過去被多數評論認為所欲傳達的是一種對殖民母國日本的認同,以致自陷殖民者刻意創造的殖民思維或殖民心態,屬於殖民政策的產物。然藉由對小說文本與殖民地之社會結構的連結細讀,證明周金波其實是利用〈志願兵〉,提供了一個以論辯消滅異質認同的「論壇」。小說中的主角,代表了不同階級的台灣人,使用過去不曾存在於台灣島上的共同語言,藉著這個論壇,進行消除異質化認同的論辯。客觀的第一人稱,除了作為一個冷靜自省的凝視結構,也是容納一切可能目標、算計的平台。〈志願兵〉小說作為一個論壇,並不是終極的目標或信念,而是被周金波策略性地用來反映殖民體制下人性共同的真實,因為它仍然允許對帝國作為與價值的懷疑,與個人利益的算計等供台灣人自省的課題。
1998年東京綠蔭書房出版《周金波日本語作品集》(中島利郎、黃英哲編),拓展了學界對「周金波文學研究」的光譜;2002年台灣前衛出版社出版之漢譯《周金波集》(中島利郎、周振英編),則帶動了延伸續行的研究熱潮。繼漢譯版之後十年,在長公子周振英的努力下,周金波的遺作又陸續出土,這些作品編集為《周金波日本語作品集第二集》(中島利郎、莫素微編 東京綠蔭書房2013年),書中收錄了金波戰時唯一的連載小說〈逞しき群像(勇敢的群像〉、西川満編《台湾文学集》中的〈志願兵〉、隨筆〈言挙げせぬ国(隱微的國度)〉、小説〈横丁之図(巷弄浮生錄)〉及《戦後日記(1952–53年)》、多篇電影本事等等。
2016年8月國立台灣文學館委託本人執行「周金波新出土作品譯注解說計畫」。翌年,在周振英博士和中島利郎教授的協助下,又陸續發掘周金波〈題未定 戰後執筆未完小說〉(暫名)的長篇小說手稿、札記、旅日日記及家書多封,塵封七十年周金波遺稿的出土,完備了周金波文學脈絡的研究基礎,亦補足目前有限出版之周金波文學之全貌,相信對於在戒嚴時代被扭曲的歷史記憶,可產生正向調整的效果,進而建構戰爭期臺灣文學的主體性論述。
以爬梳周金波生平及初期作品內容,進而連結新出土連載小說〈逞しき群像(勇敢的群像)〉,及「周金波新出土作品譯注解說計畫」執行期間所考掘的〈題未定 戰後執筆未完小說〉,聚焦這些小說,回顧周金波寫作脈絡,作為構築其文學圖像的新起點。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10
- 計畫案號: 2022行銷與流通管理實務研討會
- 論文名稱: 後疫情時期全球電池供應鍊趨勢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22行銷與流通管理實務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22/05/19
- 結束日期: 2022/05/19
- 發表年: 2022
- 簡介: 全球2/3的「鈷」,來自非洲的剛果共和國,製造鋰電池就占了其中50%。根據摩根士丹利分析,2018年約1.1萬噸鈷用來造車;隨著電動車成長,2025年,鈷的使用量,恐將逾6萬2940噸。
中國大陸國家物資儲備局對原油的安全庫存,僅約3天的全球供應量。但對鈷的安全庫存約5000噸,是全球15天的供應量。
電動車浪潮推升鈷價一路上漲,2021年甚至大漲119%。這也迫使部分平價車款,改用磷酸鋰鐵電池取代鋰三元電池。鋰電池中,另一個關鍵元素「鎳」,也供需失衡,鎳主要產地之一,俄羅斯占全球產量超過一成。今年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後,鎳價也跟著飆漲,曾一夕漲逾 250% 。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13
- 計畫案號: 2024行銷創新與運籌管理學術研討會
- 論文名稱: 主管之領導行為對員工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24行銷創新與運籌管理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市
- 開始日期: 2024/05/16
- 結束日期: 2024/05/16
- 發表年: 2024
- 簡介: 本研究是關於領導特質與情境對於領導行為間之因果關係探討,藉此探討主管之領導行為是否會對員工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態度產生正面影響或干擾效果。本研究採用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受測對象除了企業員工外,另請其直線主管以配對方式協助填答員工的工作績效狀況。共計發放員工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65份;主管問卷發放50份,回收有效問卷48份。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態度、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呈顯著正相關;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績效須透過工作態度與工作投入產生之中介效果才能與工作績效達到關聯性;主管領導風格之體恤與體制因素對於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態度、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間具有干擾效果。在研究中也可以發現,有些特質與情境與領導者的行為具有相關性,而有些則無。例如:情緒處理及該群體的和諧情況對於領導者的行為是偏向任務導向或者是人際導向有決定性的影響;而領導者是否具有自信心及部屬性格是外控與否則對於領導者的行為影響非常微小。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13
- 計畫案號: 2024行銷創新與運籌管理學術研討會
- 論文名稱: 主管之領導行為對員工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24行銷創新與運籌管理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市
- 開始日期: 2024/05/16
- 結束日期: 2024/05/16
- 發表年: 2024
- 簡介: 本研究是關於領導特質與情境對於領導行為間之因果關係探討,藉此探討主管之領導行為是否會對員工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態度產生正面影響或干擾效果。本研究採用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受測對象除了企業員工外,另請其直線主管以配對方式協助填答員工的工作績效狀況。共計發放員工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65份;主管問卷發放50份,回收有效問卷48份。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態度、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呈顯著正相關;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績效須透過工作態度與工作投入產生之中介效果才能與工作績效達到關聯性;主管領導風格之體恤與體制因素對於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態度、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間具有干擾效果。在研究中也可以發現,有些特質與情境與領導者的行為具有相關性,而有些則無。例如:情緒處理及該群體的和諧情況對於領導者的行為是偏向任務導向或者是人際導向有決定性的影響;而領導者是否具有自信心及部屬性格是外控與否則對於領導者的行為影響非常微小。
- 通訊作者: Y
| 莫老師語文教室
莫老師日文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