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霞老師的教學歷程 - 研討會論文
 

企業資訊與管理系
副教授/日導
徐慧霞


歷程檔案 Portfolio


關於我 About Me

研討會論文

      • 學年度: 9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台灣上市上櫃銀行經營績效評比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91/5/17 九十一年度 論文發表研討會人文與自然類組論文集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02/05/17
      • 結束日期: 2002/05/17
      • 發表年: 2002
      • 簡介: null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銀行顧客關係管理建置之初探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金控資訊服務專輯金融自動化年鑑九十一年上半年版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02/07/15
      • 結束日期: 2002/07/15
      • 發表年: 2002
      • 簡介: null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3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由社會技術觀點探討使用者接受行動應用之認知行為:以多媒體訊息服務(MMS)為例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十屆資訊管理暨實務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04/07/15
      • 結束日期: 2004/07/15
      • 發表年: 2004
      • 簡介: null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3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行動上網接受度之實證研究:以多媒體訊息服務(MMS)為例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04工研院創新與科技管理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04/09/11
      • 結束日期: 2004/09/11
      • 發表年: 2004
      • 簡介: null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4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顧客關係管理系統使用行為研究:以金融業為例
      • 作者順序: 25
      • 研討會名稱: 第六屆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彰化
      • 開始日期: 2005/05/20
      • 結束日期: 2005/05/20
      • 發表年: 2005
      • 簡介: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7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金融業e化研究-以壽險業導入顧客關係管理系統為例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08財金系專題發表研討會(校慶論文集)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07/04/10
      • 結束日期: 2008/04/10
      • 發表年: 2008
      • 簡介: 2008財金系專題發表研討會(校慶論文集) 97年4月10日(星期四) 下午13:00~16:30 目  錄 1. 金融業企業形象、服務品質與顧客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羅幼如 2. 產業研究報告--------------------黃偉倫 3. 金融業e化研究-以壽險業導入顧客關係管理系統為例-----徐慧霞 4. 存款與保險理財規劃--------------黃偉倫 5. 電力事業避險策略----------------李福慶 6. 網路行銷成功模式之分析---------李福慶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98
      • 計畫案號: 0000
      • 論文名稱: 企業E化之研究-以金融業為 例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09財務金融系金融風暴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09/01/12
      • 結束日期: 2009/01/12
      • 發表年: 2009
      • 簡介: 2009財務金融系金融風暴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在企業微利的時代,運用顧客關係管理來維繫與客戶的良好關係,使客戶不至於流失並創造出新的顧客群,是當今企業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並針對20至50歲且與社會大眾進行研究,細分為顧客確認、顧客分級、顧客互動、客製化服務、顧客滿意度以及顧客忠誠度六方面進行調查。 本研究發現顧客對於金融業所提供的服務,總體滿意度趨為滿意,顧客的滿意程度愈高,會提升顧客的再購意願,進而造就顧客對於銀行的忠誠度,服務的品質就如同是品牌,品質會好,忠誠度也就愈高,本研究目的是希望能提供給金融業建置參考依據。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98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探討信任的中介效果影響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為例
      • 作者順序: 25
      • 研討會名稱: 2009金融服務整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09/06/05
      • 結束日期: 2009/06/05
      • 發表年: 2009
      • 簡介: 以顧客購買的行為面來解釋,過去的學者對顧客忠誠度多注重「個人偏好」及「重覆購買行為」,並探討顧客個人態度與再購行為的強度。本研究嘗試以知覺支持及銀行專業知識來探討信任對顧客忠誠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之樣本來自22家銀行財富管理部門的投資人,有效樣本334個,使用線性結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驗證研究假設。經資料分析後發現,投資人的顧客知覺支持及銀行銷售人員的專業知識均會正向影響投資人對銀行的信任;投資人的信任會正向影響顧客忠誠度;以及銀行銷售人員專業知識必須完全透過信任才能影響顧客忠誠度,而投資人的顧客知覺支持除透過信任間接影響顧客忠誠度外,亦會直接影響顧客忠誠度。本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業界財富銀行建置參考。 2009金融服務整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98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以信任探討網路銀行的採用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09中華科技大學金融風暴後的企業管理議題研討會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09/11/27
      • 結束日期: 2009/11/27
      • 發表年: 2009
      • 簡介: 2009中華科技大學金融風暴後的企業管理議題研討會 以信任探討網路銀行的採用研究 pp.53-77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99
      • 計畫案號: 0
      • 論文名稱: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後對信用評等制度之省思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2010 國際貿易與企業經營學術研討會 (ITBA 2010)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0/05/14
      • 結束日期: 2010/05/14
      • 發表年: 2010
      • 簡介: ITBA 2010 A1-2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9
      • 計畫案號: 0
      • 論文名稱: 網路社群休閒遊戲的採用研究-以開心農場為例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10第九屆北商論壇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0/12/17
      • 結束日期: 2010/12/17
      • 發表年: 2010
      • 簡介: 2010第九屆北商論壇, 徐慧霞、何苔麗,網路社群休閒遊戲的採用研究-以開心農場為例,第九屆北商論壇,2010。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99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探討原創手機與山寨手機對消費者使用態度的影響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第二十一屆資訊管理國際研討會(ICIM 2010)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臺南
      • 開始日期: 2010/05/21
      • 結束日期: 2010/05/22
      • 發表年: 2010
      • 簡介: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手機,隨著競爭日益激烈與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整合各種創新科技與功能,誕生了智慧型手機。 Apple 公司看準這波商機,於2007年推出受到舉世注目的智慧型手機 iPhone。對所有科技創新大廠而言,直接模仿原創手機的仿冒手機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有關科技產品接受度與購買意圖的研究,多使用 TAM 進行研究而忽略了情感面的影響。本研究根據Kulviwat et al.(2007)提出之消費者科技接受模型(CAT),以整合性觀點,探討認知面及情感面因素對消費者態度的影響。為了比對科技接受模型對原創手機與仿冒手機(亦稱為山寨手機)之購買決策的影響,本研究選定原創手機中的主流 iPhone,以及與 iPhone 不論在外觀與功能均極為近似的 hiPhone 作為研究標的。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蒐集資料,以台北地區的一般民眾為抽樣對象,資料蒐集過程,受訪者首先實際試用產品並配合書面文件解說進行問卷調查,最後利用多元迴歸進行假說驗證。研究結果顯示認知面與情感面因素,除知覺成本外,均會正向影響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態度;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態度會正向影響購買意圖;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屬性認知,原創與山寨大不同;影響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使用態度的關鍵因素,原創與山寨大不同。針對以上發現,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相關業者制定行銷策略參考。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99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虛擬社群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社會支持觀點探討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二十一屆資訊管理國際研討會(ICIM 2010)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臺南
      • 開始日期: 2010/05/21
      • 結束日期: 2010/05/22
      • 發表年: 2010
      • 簡介: 網路已經改變和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關係。透過網路,虛擬社區(VC)提供了一個網絡空間,為人們的溝通,並為每個人建立關係。在各個領域的管理人員更加注重為捕捉的長期合作關係。重要的是要找出影響因素,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忠誠。整合科技接受模型(TAM)知覺智謀,社會支持和信任,建立一個模型,探索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忠誠。 回收 204 分問卷調查數據。結構方程模型(SEM)技術,通過該模型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知覺有用性,社會支持和信任有顯著的影響力,滿意度。感知易用性使用和感知機智的感知有用性具有重要意義。的滿意度,忠誠度是很重要的。結果預計將提供VC業者進一步了解發展與規劃。 Internet has changed and influenced people's lifestyle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internet, Virtual community (VC) provides a cyberspace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and build up the relationship for each others. Managers in various domains pay more attentions to capture the long term relationship for VC. It is important to figure 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people’s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towards VC. We integrat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with Perceived Resourcefulness, Social Support, and Trust to construct a model for exploring people’s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towards VC. 204 data were collected by web-based questionnaire. The proposed model was tested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n that perceived usefulness, social support, and trus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satisfaction. The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perceived resourcefulness are significant to perceived usefulness. The satisfaction is important to loyalty. The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the VC managers further insight into VC developing strategies planning.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手機應用程式服務使用態度及再購意願之研究—以蘋果公司的App Store為例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第二十二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ICIM 2011)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臺中
      • 開始日期: 2011/05/21
      • 結束日期: 2011/05/21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自從 2007 年蘋果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多功能手機 iPhone 之後,它成為蘋果亮麗財報的最大功臣。以iPhone搭配蘋果公司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出售的應用程式,自2008年在網路上開張以來,上線兩個月就寫下一億次下載的驚人紀錄,一舉開創出手機應用服務龐大的商機,蘋果公司的 App Store 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流動應用平臺,也是目前手機應用商店最成功的典範。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TAM)為基礎,探討顧客認知面的知覺有用、知覺易用、知覺價格及情感面的知覺有趣構面,對手機應用程式服務(以蘋果公司的 App Store 為例)使用態度及再購意願的影響。經相關文獻之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並以擁有 iPhone 手機並購買過手機應用程式之使用者為問卷填答的對象,回收有效問卷 177 份。經由實證分析,本研究之發現如下:一、使用態度對再購意願有正向的影響。二、知覺有用、知覺易用、知覺有趣及知覺價格對手機應用程式服務的使用態度均有顯著正向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知覺價格,其次分別為知覺有趣、知覺有用及知覺易用。三、知覺易用會正向影響知覺有用與知覺有趣,證實知覺易用除了對使用態度有直接影響外,也可透過知覺有用與知覺有趣對使用態度產生間接影響。最後,本研究結果針對經營手機應用程式服務的相關廠商及程式設計者提出具體建議。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行動社群服務之初探—以社會及情感觀點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十屆北商學術論壇—經營與管理研討會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臺北
      • 開始日期: 2011/12/02
      • 結束日期: 2011/12/02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隨著 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多,使用行動社群服務的人也逐漸變多,這將從根本改變人們對於手機服務的期望,社群網站更會成為手機的「殺手級應用」。行動社群網站的快速竄起,成為人與人之問方便的溝通方式。本研究嚐試了解行動社群參與者的使用行為以及其口碑與黏性之關鍵因素(包括社會互動、社會影響、社會連結、PAD)。本研究以網路問卷之方式進行,問卷收集前後歷時一個月,並採用 SmartPLS 進行資料分析及驗證假設。研究結果顯示行動社群之社會價值為影響黏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在行動社群之消費價值中的新奇、情境價值則對口碑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做為學術界及相關業界之參考。 With the iPhone and other smart phones implement, the populations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have been increasing. The fundamentally change of people's expectations for mobile services, mobi1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i11 become the "killer application." Mobi1ecommunity site quickly spring up and become a convenie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This study tried to figure out the key factors (including social interaction, social influence, social connections, PAD) to inf1uence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participants' stickness and positive word-of-mouth. This study use the online questionnaire as the tool and Smart PLS was managed to data analyzing and hypotheses testing. We hop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to academic and related management.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社群遊戲不持續使用與負面口碑之研究—以社會及情感觀點討論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三屆管理創新與行銷專案研討會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高雄
      • 開始日期: 2011/07/02
      • 結束日期: 2011/07/02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社群網站的蓬勃發展,提供人們社交溝通的平台,而由於社群遊戲的好玩易用更快速帶動社群的發展。然而由於系統品質問題及問題回應等問題,造成本土群遊戲玩家之抱怨及流失。本研究分析網絡社群遊戲的使用者行為,並嘗試由負面的角度出發,探討社群遊戲的使用者,不繼續使用的企圖與行為,與對於遊戲本身負面口碑的傳遞之原因,並嘗試以「顧客認知犧牲」、「遺憾」、「社會影響」、「分享」作為影響社群遊戲成員的「不持續使用」與「負面口碑」之研究因素。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利用PLS 分析方法進行模型驗證'研究顯示情成層面的因素(顧客認知犧牲、遺,成)會同時造成不持續使用的行為與負面口碑,然而,社會層面的分享,則只會讓使用者散佈與分享負面言論,不至於造成不持續使用的行為,甚至社會影響對於負面口碑的傳遞與不繼續使用無顯著影響。期望本研究結果能夠作為社群遊戲研究與經營者的參考。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影響共同基金顧客價值因素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2011 經營管理與企業創新研討會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臺北
      • 開始日期: 2011/06/03
      • 結束日期: 2011/06/03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本研究探討金融海嘯後,共同基金之顧客價值是否會受到知覺價格、知覺風險、資訊品質、情成性價值、社會性價值的影響,並了解金融海嘯後共同基金之顧客價值對慣性、再購意願的影響;及共同基金之顧客價值對口碑的影響。經相關文獻之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並以曾經購買過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共同基金的投資人--有理專服務為問卷填答對象,回收有效問卷共 331 份。經由實證分析,本研究之發現如下:一、知覺價格、資訊品質、情威性價值、社會性價值對共同基金之顧客價值均有顯著正向的影響;如覺風險對共同基金之顧客價值有顯著負向的影響。二、共同基金之顧客價值、慣性對再購意願均有顯著正向的影響;共同基金之顧客價值對口碑有顯著正向的影響。最後,本研究結呆針對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提出具體建議。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phenomena that mutual fund customer value will be affected by perceived price, perceived risk, information quality, emotion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after financial tsunami on United States in 2007. Further, we try to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s among mutual fund customer value, inertia, and repurchase intention; and the effect of mutual fund customers' value to word-of-mouth between investors. The hypothese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survey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by researchers. The investors who ever purchased mutual funds through banking commissioner from the bank of w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that were been invited as research subject. A valid 331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Stand on practical data analysis, we found that: 1. the perceived price, information quality, emotion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will significant impact mutual fund customer value positively, hence, perceived risk will significant impact the mutual fund customers' value negatively; 2. the mutual fund customer value, inertia will impact inertia repurchase intentions positively, and word-of-mouth positively.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findings.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金融海嘯後投資人購買銀行共同基金影響因素研究—以銀行為例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金融服務整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FIID 2011)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臺北
      • 開始日期: 2011/06/10
      • 結束日期: 2011/06/10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自從 2007 年底美國發生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造成了震撼全球經濟的金融海嘯(Financial Tsunami),共同基金的管理規模,也隨著全球股市崩跌,基金淨值滑落及投資人大量贖回而快速的減少,各國政府及銀行業者開始採取存款零利率的措施,用來對抗通膨的最大工具,以降低資金的借貸成本,並希望能夠透過刺激消費,振興經濟。低利率時代的來臨,隨著經濟情況的逐漸好轉,多元化的理財工具的需求使得共同基金又逐漸成為重要的理財工具。本研究探討金融海嘯後,共同基金的知覺價格、資訊品質、情感性價值、社會性價值、慣性及知覺風險是否會受到顧客知覺價值的影響,並了解金融海嘯後共同基金顧客知覺價值對再購意願及口碑的影響。經相關文獻之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並以曾經購買過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共同基金的投資人---有理專服務為問卷填答對象,回收有效問卷 331 份。經由實證分析,本研究之發現如下:一、知覺價格、資訊品質、情感性價值、社會性價值、慣性對共同基金顧客知覺價值均有顯著正向的影響;知覺風險對共同基金顧客知覺價值有顯著負向的影響。二、共同基金顧客知覺價值對再購意願及口碑有顯著正向的影響。最後,本研究結果針對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提出具體建議。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銀行投資人購買共同基金影響因素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第六屆中華商管科技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CAMBT 2011)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雲林
      • 開始日期: 2011/11/04
      • 結束日期: 2011/11/04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根據「2008 年投信投顧產業形象與基金投資行為調查」顯示全台有 36.2% 民眾曾投資過基金或連結基金的投資型保單,基金投資已被視為個人理財不可或缺的工具。經過金融海嘯,在景氣逐漸回春後,投資人的信心從谷底逐漸恢復,2010 年 3 月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顯示共同基金定時定額扣款人數已突破 56 萬人大關,且國內投信基金規模也突破 1.9 兆元,雙雙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共同基金又逐漸成為投資人重要的理財工具。本研究探討投資人在歷經金融海嘯後,共同基金之顧客知覺價值是否會受到知覺價格、資訊品質、情感性價值、社會性價值及知覺風險的影響,了解共同基金顧客知覺價值對再購意願及口碑的影響,並探討慣性對共同基金顧客知覺價值與再購意願、口碑之間關係之干擾效果。經相關文獻之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並以曾經向銀行財富管理部門購買過共同基金的投資人--有理專服務為問卷填答對象,回收有效問卷共 331 份。經由實證分析,本研究之發現如下:一、知覺價格、資訊品質、情感性價值、社會性價值對共同基金之顧客知覺價值均有顯著正向的影響;知覺風險對共同基金顧客知覺價值有顯著負向的影響。二、共同基金之顧客知覺價值對再購意願與口碑均有顯著正向的影響。三、慣性在知覺價值對於再購意願之影響關係上,存在負面的干擾效果;慣性對於知覺價值對口碑的影響,並未存在負面的干擾效果。最後,本研究結果針對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提出具體建議。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行動社群參與者黏性與口碑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六屆中華商管科技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CAMBT 2011)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雲林
      • 開始日期: 2011/11/04
      • 結束日期: 2011/11/04
      • 發表年: 2011
      • 簡介: 網際網路已經成功的融入了現在人的生活圈,並占有很重的比例,隨著科技蓬勃發展,行動社群已經成為網路使用的主流。自從社群網站 Facebook 的會員數快速成長,其原因除了整合電子郵件 E-mail 與 msn 等即時通訊尋友工具外,加上現今行動網路及智慧型手機的普遍,社群互動的快速發展更是主因。本研究之目的於了解行動社群參與者的使用行為以及其口碑與黏性之關鍵因素(包括信任、隱私、知覺障礙、消費價值、功能價值、社會價值、情感價值、新奇價值、情境價值)。本研究以網路問卷之方式進行,問卷收集前後歷時一個月,並採用 SmartPLS 進行資料分析及驗證假設。研究結果顯示行動社群之社會價值為影響黏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在行動社群之消費價值中的新奇、情境價值則對口碑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做為學術界及相關業界之參考。 Internet has been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people's lives. As mobile and social networking development,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Internet use. This study tried to figure out the key factors(including trust, privacy concerning, perceived barriers, functional value, social value, emotional value, Epistemic value, Conditional value) to influence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participants' intentents on stickness and positive word-of-mouth. Online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Smart PLS was tooled to data analyzing and hypotheses testing.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to academic and related management.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0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行動社群服務之初探-以社會及情感觀點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11第十屆北商學術論壇-經營與管理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1/12/25
      • 結束日期: 2011/12/25
      • 發表年: 100
      • 簡介: 隨著iPhone等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多,使用行動社群服務的人也逐漸變多,這將從根本改變人們對於手機服務的期望,社群網站更會成為手機的「殺手級應用」。行動社群網站的快速竄起,成為人與人之間方便的溝通方式。本研究嚐試了解行動社群參與者的使用行為以及其口碑與黏性之關鍵因素(包括社會互動、社會影響、社會連結、PAD)。本研究以網路問卷之方式進行,問卷收集前後歷時一個月,並採用SmartPLS進行資料分析及驗證假設。研究結果顯示行動社群之社會價值為影響黏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在行動社群之消費價值中的新奇、情境價值則對口碑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做為學術界及相關業界之參考。 關鍵字:行動社群、黏性、口碑、社會互動、PAD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再購行為與正向口碑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 2012)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桃園
      • 開始日期: 2012/10/23
      • 結束日期: 2012/10/25
      • 發表年: 2012
      • 簡介: 智慧型手機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以及良好的用戶界面,功能比傳統功能手機更強的手機。本研究以探究消費者由應用程式 APP 軟體方面出發,在已經或曾經使用過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的消費者中,藉由問卷調查的方式,找出可能讓使用者繼續進行購買或向他人傳遞產品使用經驗,對於使用程式所產生的情境因素包括有愉悅、喚起、支配度還有社會影響、滿意度、口碑對於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和再購意願等變數所產生的影響。 The smart phone has an intelligent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with more advanced functionality capability and connectivity than a traditional feature phone. As consumers begin using new smartphones and start exploring mobile apps,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This study tried to figure out the key factors (including pleasure, arousal, dominance, social influence, and satisfaction, word-of-mouth) to influence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participants' word-of-mouth and repurchase intention. This study uses the online questionnaire as the tool. Smart PLS was managed to data analyzing and hypotheses testing. We hop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to academic and related management.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應用消費者接受模式探討手機應用程式服務—以蘋果公司的App Store為例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第十五屆電子商務學術研討會(EC 2012)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臺北
      • 開始日期: 2012/02/10
      • 結束日期: 2012/02/10
      • 發表年: 2012
      • 簡介: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成長,手機應用程式服務創造出新的商機。蘋果公司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自2008年在網路上開張以來,上線兩個月就寫下一億次下載的驚人紀錄,一舉開創出手機應用服務龐大的商機,也成為世界最大的流動應用平臺。本研究參考 Kulviwat 等人之消費者科技接受模型,增加認知面的知覺價格變項,以整合性觀點,探討認知面及情感面因素對手機應用程式服務(以蘋果公司的App Store為例)使用態度及再購意願的影響。經相關文獻之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以臺灣地區擁有 iPhone 手機且購買過手機應用程式服務之使用者為問卷填答的對象,回收有效問卷 176 份。本研究之發現如下:一、使用態度對再購意願有正向的影響。二、認知面的知覺有用、知覺易用、知覺價格及情感面的愉悅、喚起對手機應用程式服務的使用態度均有顯著正向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知覺價格。三、知覺易用會正向影響知覺有用,證實知覺易用對使用態度有直接影響外,也可透過知覺有用對使用態度產生間接影響。最後,本研究結果將對經營手機應用程式服務的相關廠商及程式設計者提出具體建議。 The rapid growth in smartphone penetration has clearly helped mobile commerce to gain increasing acceptance amongst users. The App Store has been more successful than anyone could have ever imagined.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a consumer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integrated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factors in examining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among mobile application services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attitude and repeat purchase intention for App services.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method, the 176 valid questionnaires obtained from Taiwan users of a mobile application services identified perceived m-commerc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ing of four factors: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price, pleasure, arousal, and dominance.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that repurchase intention will has positive influence, whereas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price and emotional side of pleasure and arousal of the use of mobile application service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usage attitude.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is the perceived pric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m-commerce.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應用消費價值理論探討交友網站服務之再付費意願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第二十三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ICIM 2012)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高雄
      • 開始日期: 2012/05/19
      • 結束日期: 2012/05/19
      • 發表年: 2012
      • 簡介: 網路社群的興起,使得社交網站已逐漸成為年輕使用者生活中很重要的部份,越來越多空虛與寂寞的現代人流連在虛擬的網路世界,尋求心中的慰藉。「愛情公寓」交友網站 2003 年 8 月成立於台灣,在台灣獲得許多年輕網友的喜愛,提供網友即時互動的交友園地。網站被塑造成溫馨、有趣、充滿家的感覺,利用網路寵物、賽車等遊戲互動,讓尚未見過面的網友擁有共同的聊天話題,更進一步得以相知相惜,為目前台灣最大的女性交友網站。本研究以消費價值理論(功能性價值--知覺價格、社會性價值、情感性價值、嘗新性價值、情境性價值)的五個構面,探討網友對交友網站服務再付費意願的影響。經相關文獻之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並以愛情公寓之會員為問卷填答的對象,收回有效問卷為 167 份。經由實證分析,本研究之發現如下:一、功能性價值--知覺價格、情境性價值、情感性價值及嘗新性價值對再付費意願有顯著正向的影響。影響最大的是功能性價值-知覺價格,顯示影響受訪者付費意願最重要的前因變項是知覺價格;其次為情境性價值、情感性價值及嘗新性價值。二、社會性價值對交友網站服務再付費意願並無顯著正向的影響。最後,本研究對社交網站業者提出具體建議。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娛樂性 App 口碑與持續使用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七屆中華商管科技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CAMBT 2012)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桃園
      • 開始日期: 2012/11/09
      • 結束日期: 2012/11/09
      • 發表年: 2012
      • 簡介: App為智慧型手機之應用程式,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遊戲、程式…等皆可稱為App,娛樂性App則是一種流行趨勢,隨著行動裝置的快速成長,消費者透過行動裝置購買應用軟體的情形也越來越普及。目前全球手機應用程式,蘋果的App Store裡,有成千上萬的App軟體可提供消費者免費下載或購買。App軟體有很多的選擇,但對消費者不一定是好事,因為消費者可能不知道哪樣商品或服務才是他們所需要的。消費者為了更了解自己所想要的商品或服務,通常會採用其他人的意見做為決策制定的來源,也就是所謂的口碑。在網路上的環境中,將口碑數位化做為網路口碑。而網路口碑的形式有很多種,像是論壇、部落格、官方網站評論系統和電子郵件。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消費者價值和滿意、口碑、及使用意願的關係,並以App使用者為研究的對象,來驗證行動應用軟體App是否受社會影響及行動應用軟體類別影響。 The App Store has been more successful than anyone could have ever imagined.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a consumption values and word of mouth in examining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use of attitude and Intention to use for Hedonic App.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method, the 256 valid questionnaires obtained from Taiwan users of a hedonic application services identified perceived m-commerc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ing of six factors: functional, social, emotional, epistemic and conditional values and social influence.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that satisfaction will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intention to use, whereas the social, epistemic and conditional values of the users' satisfaction of hedonic application service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to us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m-commerce.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功能性 App 的實證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七屆中華商管科技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CAMBT 2012)
      • 舉辦國家: 臺灣
      • 舉辦城市: 桃園
      • 開始日期: 2012/11/09
      • 結束日期: 2012/11/09
      • 發表年: 2012
      • 簡介: 功能性App為一般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而一般智慧型手機所使用到的功能性App是透過無線裝置或利用手持的行動通訊設備藉由不斷地持續上網(Always-on)且高速的網際網路連線,從事商品、服務、資訊及知識的交換來進行通訊與互動及交易等活動,而功能性App則已普遍的被使用,也因為行動裝置的普及化,消費者透過行動裝置所下載使用功能性App的相關程式也隨之提高。目前所使用功能性App比較眾所皆知的有通訊程式LINE與SKYPE,以及地圖導覽,國道資訊,台高鐵訂票系統,還有GOOGLE翻譯也算是其中的一項功能性App,而這些功能性App軟體可提供消費者免費下載或購買。而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使用者使用了功能性App後知覺易用性與知覺有用性以及用了之後的感覺對使用者滿意度的影響,並以有使用功能性App的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此外,本篇研究採用使用者的滿意度是否會影響到使用者的正向口碑與購買意願,來做一個深入性的探討與分析。 The rapid growth in smartphone penetration has clearly helped mobile commerce to gain increasing acceptance amongst user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Utilitarian App of a TAM technology model and PA theory structural among mobile application services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method, the 200 valid questionnaires obtained from Taiwan users of a Utilitarian application services identified perceived Utilitarian App characteristics consisting of four factors: ease of use, usefulness, pleasure, and arousal.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that ease of use, usefulness pleasure; arousal, word-of-mouth and purchase Inten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Utilitarian App user satisfaction.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再購行為與正向口碑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 2012)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2/10/22
      • 結束日期: 2012/10/25
      • 發表年: 2012
      • 簡介: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 2012) 本研究主要瞭解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的使用者購買行為以及探討其影響使用意願的原因,主要的研究方法則是使用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統計方法,路徑分析是以多元迴歸分析為基礎的一種結構方程模式。本研究將研究結果分成3點並說明手機應用程式的使用者滿意度影響再購意願: 1.內在使用者情緒因素會影響使用者滿意度 (1)愉悅情緒因素:使用者對於手機應用程式會讓使用者感覺心情放鬆、愉悅,讓使用者感到心理滿足。 (2)喚起情緒因素:使用者在使用手機應用程式會感覺到興奮,讓使用者在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的時候會感到新奇有趣,可是本文研究結果並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 (3)支配度情緒因素:使用者對於手機應用程式能夠操作自如,使用者可以清楚的掌握其功能與特性,讓使用者得到滿意的結果。 2.外在社會影響力因素會影響使用者滿意度:發現使用者經常會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與其他人互動,進而得到滿意。 3.使用者滿意度會影響其購買行為 (1)影響口碑傳遞:當服務品質感到滿意的時候,就會造成口碑的傳遞。 (2)影響購買意願:使用者覺得手機應用程式是很好的產品的時候就會覺得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3)影響再購意願:當手機應用程式非常符合期望,以及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幫助感到滿意而影響再購的意願。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2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An empirical study of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and word of mouth toward SNA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TIIM
      • 舉辦國家: 泰國
      • 舉辦城市: Phuket
      • 開始日期: 2013/05/29
      • 結束日期: 2013/05/31
      • 發表年: 2013
      • 簡介: TIIM 2013 There has been a long-running war going on over the mobile application and it has attracted increased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on Social Network App (SNA). We try to extend the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with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s the theoretical model to explain the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and word of mouth on SNA usage. Hypothesis testing was performed using SmartPLS on data collected with 204 Apps us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atisfaction was affected by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confirmation, and the continuance intention and word of mouth were influenced by satisfactio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Since 2007, more than 500 million smartphones have been activated. By the end of 2012, the cumulative number of smartphone devices activated will surge past 1 billion. According to IDC, over 3 billion smart-phone devices were adopted between 2007 and 2010, making the rate of smartphone device adoption more than four times faster than that of personal computers (Newark-French, 2012). The mobile application (App) revolution has changed the way software is distributed and used among consumers. Over 40 billion applications have already been downloaded from the App Store. People are spending ever more time in App. With App usage soaring, Social Network App (SNA) service captures the significant majority of consumers’ time. App users spend more and more time of their day using Social Network App (SNA) (Newark-French, 2012). In our study we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word of mouth and continue intention to SNA usage. We based our framework on Expectancy Confirmation Model (ECM)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Rather than focusing solely on continuance intentions to use SNA, our study also examined the willingness of users to provide positive word of mouth about the SNA usage.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employment to examin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easurement model. The model was tested by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technique. Implications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are discussed.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02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電子發票消費者採用意願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十九屆IMP資訊管理暨實務研討會(IMP2013)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臺中
      • 開始日期: 2013/12/07
      • 結束日期: 2013/12/07
      • 發表年: 2013
      • 簡介: 目前B2B電子發票已逐步推廣並具有成效,現進行B2C電子發票推廣。透過電子發票平台,提供發票開立,並讓買方透過網路平台掌握帳務狀況。本研究嘗試以推力拉力動機理論為基礎加上阻力動機因素,探究消費者對電子發票採用與正向口碑動機之差異。 本研究之分析結果發現,影響消費者使用電子發票之使用者意願與正向口碑的因素是功能性價值、情境價值及嚐新性價值。對於採用意願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功能性價值,其次是情境價值和嚐新性價值。對於正向口碑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嚐新性價值,其次是功能性價值和情境價值。希望研究結果能提供日後有興趣之研究者對推拉動機因素有更深一層瞭解,也可作為財政部推動電子發票之參考。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4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社群遊戲評價與使用意願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15資訊服務與創新應用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5/07/15
      • 結束日期: 2015/07/15
      • 發表年: 2015
      • 簡介: 社群遊戲是一種典型的線上遊戲類型,社群遊戲最常見的實現於網頁遊戲,就如同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上的開心農場與Candy Crush Saga,目前全球社群遊戲,臉書(Facebook)裡,就有成千上萬的社群遊戲可提供消費者娛樂或購買。社群遊戲裡有很多的選擇,但對消費者不一定是好事,因為消費者可能不知道哪樣商品或服務才是他們所需要的。消費者為了更了解自己所想要的商品或服務,通常會採用其他人的意見做為決策制定的來源,也就是所謂的評價。在網路上的環境中,將滿意度數位化做為網路評價。而網路評價的形式有很多種,像是論壇、部落格、官方網站評論系統和電子郵件。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使用者價值和滿意度、感知價值、及使用意願的關係,並以社群網站使用者為研究的對象。 關鍵字: 感知犧牲、感知利益、確認、樂趣、覺醒、感知價值、滿意度、延續意向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4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探討手機成癮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十屆中華商管科技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雲林
      • 開始日期: 2015/11/27
      • 結束日期: 2015/11/27
      • 發表年: 2015
      • 簡介: 近年來,行動裝置的應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隨著智慧性手機提供便捷生活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精神或是健康方面的負面影響,「手機依賴症」或是「手機成癮症」的精神疾病也隨之而生,就與早年的「網路成癮」相類似,屬於一種「成癮障礙」。本研究以自我效能理論為基楚,主要在探討手機成癮與社會自我效能、情感自我效能、手機自我效能以及科技壓力、時間彈性與強迫性焦慮等因素之間的關係,經相關文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並以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為問卷填答的對象,探討可能造成手機成癮之成因。透過回收有效問卷268份,並以 SmartPLS 為資料分析工具進行實證分析,而分析的結論為手機自我效能、科技壓力、強迫性焦慮與手機成癮有顯著正向的影響,顯示對受測者來說,最重要的成因為強迫性焦慮,其次為科技壓力與手機自我效能。本研究之結果則提供業界及學界參考。 關鍵字:自我效能理論、社會自我效能、情感自我效能、手機自我效能、電腦自我效能、科技壓力、強迫性焦慮、時間彈性、手機依賴症、手機成癮、SmartPLS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4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網路社群依賴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十屆中華商管科技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國家: 中華民國
      • 舉辦城市: 雲林
      • 開始日期: 2015/11/27
      • 結束日期: 2015/11/27
      • 發表年: 2015
      • 簡介: 網路社群已經成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社會互動的一種方式,包括論壇、網路聊天室、傳訊軟體,且可透過文字、聲音、視訊等進行交流。科技快速發展下也促進了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網路依賴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又稱為上網依賴症、網路依存症或病態電腦使用等各種名稱,泛指各種對網際網路的過度使用,以致於影響正常作息的情況。像是對網路的過度使用等其它名稱,主要是為了迴避如「依賴症」這種比較負面的名詞,而造成網路依賴的原因也有很多,不會只有一個理由。有時網路依賴會被歸類至精神疾病。對於某些網上活動,例如:在網上發生的強迫賭博或強迫購物,有時會被綜合起來稱為強迫上網行為(net compulsions)。而其他類型的行為,例如:閱讀、玩電腦遊戲,亦只限於對日常生活構成影響,才足以構成強迫行為。而對於支援把網路依賴症歸類為失調的支持者,他們往往會再為各種網路依賴行為再細分,例如:沉溺網上色情資訊、沉溺網上遊戲、過度投入社交網站、沉溺網上購物或網上賭博等消費性行為。 網路科技進步快速,網路社群亦蓬勃發展,依照不同用途如訊息傳遞、社交功能、主題討論、資訊交流…等,對於網路應用來說,確實為現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也能了解網路使用者脫離不了網路社群的應用。然而,過度使用網路社群也亦造成依賴的現像。按照一般對於依賴的認知,依賴多被認為是心理層面的因素,因此研究中結合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層面的因素進行研究及探討。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6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探討穿戴裝置採用之研究-以apple watch為例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ICIM2017
      • 舉辦國家: 台北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7/05/13
      • 結束日期: 2017/05/13
      • 發表年: 2017
      • 簡介: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近年來互動裝置科技發展吸引越多商家加入穿戴相關研究及市場。 本研究透過消費者價值理論了解穿戴裝置 (如 apple watchapple watch apple watchapple watch )採用影響因素。經 採用影響因素。經 採用影響因素。經 採用影響因素。經 相關文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獻理論探討,建立研究假設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並以青壯年齡層為主要問卷填答對象,探討可能造成 消費者採用穿戴裝置 (如 apple watchapple watch apple watchapple watch )的正負面影響。以 的正負面影響。以 的正負面影響。以 的正負面影響。以 smart smartpls 為資料分析工具進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結論為 象徵價值 象徵價值 象徵價值 象徵價值 、情感價值及 、情感價值及 、情感價值及 、情感價值及 、情感價值及 、情感價值及 情境價值 情境價值 情境價值 情境價值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與穿戴裝置使用有顯 著正向影響,顯示穿戴裝置 著正向影響,顯示穿戴裝置 著正向影響,顯示穿戴裝置 (如 apple watchapple watch apple watchapple watch )採用影響因素 採用影響因素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最重要變數為象徵價值, 其次為情感價值與境。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7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團購大數據及研究實作平台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18夏季資訊服務與創新應用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18/05/08
      • 結束日期: 2018/05/08
      • 發表年: 2018
      • 簡介: 隨著寬頻網路之建置漸趨成熟,使得電子商務之市場逐漸崛起。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2005年進行之「購物/拍賣網站品牌印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地區之上網人口已超過總人口數之五成,其中又以網路購物之發展最為迅速。網路購物平台因著其不受疆界限制的特性,吸引無數網友的青睞,經營績效屢創佳績。 由於使用網站交易時,無法看到實體商品,因此消費者對網站的信任將影響其行為意向,本研究依文獻探討,建構影響網購消費者行為意向之網站特性,並選擇曾在Yahoo購物、PChome購物、PayEasy、Shopping99…等網站購買保養品的消費者為研究對象。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09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A consumption value research based on big data analysis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20年夏季資訊服務與創新應用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20/05/29
      • 結束日期: 2020/05/29
      • 發表年: 2020
      • 簡介: 本研究以大數據技術從 Internet 取得大量數據進行非干擾性(unobtrusive measures)質化研究, 並比對問卷量表分析的量化結果, 以探索兩種研究方式的差異, 為普及大數據應用做出貢獻。研究結論: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功能價值、新奇價值及情境價值為主要影響智慧型手錶採用因素。我們發現, 影響兩種研究方式的差異原因有三: ㄧ, 網路用語與問卷量表之差異性; 二, Internet上炫耀性等類似於滿足象徵價值的行為, 多以 post 圖片為之, 較少訴諸文字描述; 三, 業者於 Internet 上之行銷手段大多以功能描述為主。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1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以品牌體驗與品牌個性之觀點探討線上影音串流服務品牌親 密度與品牌關係質量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22 春季國立臺北大學企管系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北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22/05/13
      • 結束日期: 2022/05/13
      • 發表年: 2022
      • 簡介: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手機成為人們在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夥伴,手機也成為人 們休閒娛樂的神器,人們不用再依靠電視、電腦或是電影院,來觀看自己喜愛的線 上影音串流服務,只要有手機隨時隨地就能及時觀看,為線上影音串流服務帶來許 多商機,但有那麼多種類型的線上影音串流服務,要如何成為顧客所喜愛的線上影 音串流服務。 成功的線上影音串流服務有幾項核心的要素,包含:品牌體驗、品牌個性、品 牌關係質量、品牌忠誠等;透過這些要素彼此之間的互相搭配與組合運用, 即可 形成吸引顧客的線上影音串流服務。 回收有效問卷 478 份,並以 SmartPLS 為資料分析工具進行實證分析,而分 析的結論為品牌體驗、品牌個性、品牌關係質量與品牌忠誠有顯著正向的影響,顯 示對受測者來說,最重要的成因為品牌個性,其次為品牌體驗。本研究之結果則提 供業界及學界參考。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11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結合TOE及theory of readiness探討covid - 19 後遠端辦公teleworking 採用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第廿屆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北
      • 舉辦城市: 澎湖
      • 開始日期: 2022/05/27
      • 結束日期: 2022/05/29
      • 發表年: 2022
      • 簡介: 2020至今,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突然發生嚴峻的疫情,然而這樣的大環境之下,轉變了傳統的生活形式和辦公正規化,遠距工作的正規化,逐漸地變成常態,研究區別公司職位、職務亦利用遠距工作型態進展形成最關鍵的影響,本研究將會對於組織準備、技術準備、環境準備對遠端辦公採用意願做分析本研究彙整有效樣本問卷共計258份,研究結果顯示遠端辦公採用意願以環境(β=0.368)、組織(β=0.240)、技術(β=0.201)為影響遠端辦公採用意願的要因素,本研究結果將提供學界及業界參考。
      • 通訊作者: Y


      • 學年度: 113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探討行政執行機關服務品質與民眾滿意度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4
      • 研討會名稱: 2024 創新商務智慧管理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24/05/18
      • 結束日期: 2024/05/18
      • 發表年: 2024
      • 簡介: 政府機關的服務品質一直是民眾關注的焦點,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與轉變,生活水準與教育提升,民眾對於政府的服務品質需求也相對提高。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部門服務品質與民眾滿意度影響關係,以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臺北分署為對象,目的在瞭解政府在執行公法上金錢交付時,民眾對公務機關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影響;本研究運用PZB服務品質模型的五個構面,包括:有形性、可靠性、反應性與保證性以及同理心等來評估台北分署在服務品質方面與滿意度的影響,透過問卷調查與量化分析研究,共回收有效問卷783份,並以 SmartPLS 為資料分析工具進行實證分析。 根據相關文獻的研究,並建立研究假設,再將資料加以彙整歸納,統計分析的結論是民眾在服務品質之構面對可靠性、保證性、同理心等有顯著正向影響。顯示民眾較注重的服務品質構面首要是同理心,其次是保證性,最後才是可靠性。然而有形性與反應性在滿意度方面是呈現無顯著關係。本研究之結果,可提供公務機關在服務品質方面作為參考。 關鍵字:服務品質、滿意度、PZB、公部門、行政執行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13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應用 PZB 服務品質模型探討:托嬰中心對家長的服務要素的感知與忠誠度影響關係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24 創新商務智慧管理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24/05/18
      • 結束日期: 2024/05/18
      • 發表年: 2024
      • 簡介: 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PZB服務品質模型探討:托嬰中心對家長的服務要素的感知與忠誠度影響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桃園以北的托嬰中心家長為研究對象,於2023年8月到11月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研究工具為自編「托嬰中心家長的服務要素的感知與忠誠度量表」。採用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調查510人,有效問卷 500份(99%)。 並將調查所得資料,以敘述性統計、信度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線性迴歸分析和結構方程式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托嬰中心家長服務品質和忠誠度屬中高程度; 二、不同「身份別」、「年齡」、「教育程度」和「月收入」的托嬰中心家長,對托嬰中心服務品質和忠誠度均有顯著差異; 三、托嬰中心家長忠誠度與服務品質具有顯著正相關
      • 通訊作者: N


      • 學年度: 113
      • 計畫案號:
      • 論文名稱: 探討行政執行機關服務品質與民眾滿意度之研究
      • 作者順序: 23
      • 研討會名稱: 2024 創新商務智慧管理研討會
      • 舉辦國家: 台灣
      • 舉辦城市: 台北
      • 開始日期: 2024/05/31
      • 結束日期: 2024/05/31
      • 發表年: 2024
      • 簡介: 政府機關的服務品質一直是民眾關注的焦點,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與轉變,生活水準與教育提升,民眾對於政府的服務品質要求也相對提高。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務機關服務品質對民眾滿意度的影響程度,目的在瞭解政府在執行公法上金錢交付時對民眾服務時的現況,民眾對公務機關服務品質與服務滿意度之間影響關係,運用PZB(Parasuraman,Zeithaml and Berry)服務品質模型的五個維度,包括有形性、可靠性、反應性與保證性以及同理心,來評估公務機關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度的影響,透過問卷調查與量化分析共回收有效問卷783份,並以 SmartPLS 為資料分析工具進行實證分析。 經過相關文獻的研究,並且建立研究假設,分析的結論為民眾對服務品質之可靠性、保證性、同理心等有顯著正向影響。顯示民眾較重視的服務品質為同理心,其次是保證性,最後才是可靠性。然而有形性與反應性在滿意度方面是呈現無顯著關係。本研究之結果,可提供行政執行機關在服務品質方面作為參考。
      • 通訊作者: N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