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會人文補給站 - 台灣民主發展史 - 台灣民主發展史 總目 |
| 台灣民主發展史 總目台灣民主發展史 總目 1. 臺灣民主化 導論 臺灣民主化 臺灣民主化是指臺灣的民主化進程,尤指1990年代前後從以往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的非民主政體成功轉型為民主自由國家的過程,以追求民主化的民間社會運動、以及體制內的政治改革為主。在早期的臺灣歷史中,曾出現過數次有限度的民主化改革,但是均遠不如1990年代的民主化全面且深遠。1949年後遷移臺灣的中華民國長期維持的黨國體制在此後終結,形成多黨競爭的民主社會格局。 1895年乙未戰爭期間曾有臺灣民主國成立,提出將臺灣改為民主共和國的理想,但實際上由於持續時間過短而無任何實際影響。實際追求民主政體的運動,最早起源於1910年代日治時期的大正民主時期,台灣民眾要求擁有與日本內地人平等的政治民主權利,以及往後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其訴求雖未獲帝國議會採納,但是在1935年舉行了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此為臺灣歷史上首次直接選舉。至中華民國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在接管初期小幅度擴大了民主政治的施行,但戰後短暫的民主旋即因為二二八事件及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在冷戰時轉變為動員戡亂體制下高壓統治的戒嚴時期。隨後在黨國體制下發生一系列的政治抗爭,包括雷震事件、黨外運動、中壢事件、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等,最終政府妥協並回應民意,在1990年代順勢迎來了全面性的民主化,正式終結了長期一黨專政的高壓統治而轉型成為法治和保障人權的民主自由國家。 臺灣民主化最重要的是在1990年代開始至2000年代初期由台灣人民爭取到的成果,在此短短十餘年間,臺灣完成了立法委員與國大代表改選、開放黨禁報禁、修憲、國會全面改選、省市長直接民選、總統公民直選、首次政黨輪替、公民投票立法等重大政治改革。在此一系列大幅度改革中,全程都以和平手段進行,被譽為「寧靜革命」。臺灣民主化的成果也受到全世界的贊同與肯定,如2021年由經濟學人發布的民主指數排名中,中華民國名列全球第八,為西方世界以外排名最高的國家,甚至超越許多傳統民主國家如美加英法德日等。 台灣民主化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6%B0%91%E4%B8%BB%E5%8C%96 參考書目: (一)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8。 (二)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1995。 (三) 魏廷朝,《台灣人權報告書》,台北:文英堂,1997。 (四) 楊威理,《雙鄉記》,台北:人間,1995。(2009年重刊) (五)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台北:稻鄉,1996。 (六) 季季,《行走的樹—向傷痕告別》,台北:印刻,2006。 (七) 胡慧玲、林世煜訪問,《白色封印:人權奮鬥證言》,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 (八) 柏楊口述,《柏楊回憶錄》,台北:遠流,1996。 (九) 唐培禮,《撲火飛蛾》,台北:允晨,2011。 (十)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十一) 張炎憲等,《台灣自救宣言:謝聰敏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10。 (十二) 彭明敏,《逃亡》,台北:玉山社,2011。 (十三)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1998。 (十四)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台北:時報,1999。 (十五) 新台灣基金會口述史小組編,《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台北:時報文化,1999。 (十六) 張炎憲等,《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2009。 2.國家與國家的形成 從物種 "人" (homo sapiens) 的本能出發 1.生存的本能 空氣、食物、水 (陽光) 採集-- 漁獵 狩獵-- 游牧 畜牧-- 農耕-- 工商百業--> 使用火 工具器械 2.生育的本能 異性相吸 雄雌--> 人類天性- 排斥近親繁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0 條 與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為性交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法 第 983 條 與左列親屬,不得結婚︰ 一、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 二、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者。但因收養而成立之四親等及六親等旁系血親,輩分相同者,不在此限。 三、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不相同者 3.思考的本能 實體的、概念的 工具的發明、使用、改造 規則、制度的創設 安全 方便 豐富 智力、智慧、性格 母系社會 財產制度--> 向父權社會轉移 國家的形成- 人 群 部落 國家 人à 群居 (氏族)(母系社會) à 氏族聯盟 à 部落 (頭目,酋長,長老、祭司…) 管理組織雛形出現,組織分化,分工治理… à 國(國家) 管理者v.被管理者 的關係 即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關係,關係定型(governing, government) 漢人:個人à(家à)家族(宗族)à朝廷 西方人:個人(à家庭à社會)à國 近代的 “國(國家)” 概念來自西方: 1 nation: 民族, 族群, 國家 2 country: 鄉村, 家鄉,家園, 國家 3 state: 統治組織, 政府,政權, 國家 部落社會高度發展之後 產生"國家"的概念 漢人講究家族 宗族 傳統觀念有 家 天下 朝廷 3. 民主政治與政黨 民主政治的操作型定義: 1 人民主權 2 全民政治 3 多數決定 但尊重少數 4 公眾諮商與參與 5 責任政治(可歸責性political acountability) 民主政治的特徵: 1 人民主權 2 全民政治 3 政治平等 4 分權與制衡 5 政治可歸責性 6 公眾諮商與參予 7 多數決定 8 尊重少數 在古希臘時代,所謂『民主政治』(democracy political)係指『多數人的統治』,其與一人統治的君主政體或暴君政體,或與少數人統治的貴族政體或寡頭政體有截然不同之處。依據美國學者蘭尼(A.Raney)之論述,其認為所謂所謂民主政治係指『一個依據主權在民、政治平等、人民諮商與多數決原則所組成的政府型式』,其重要的特徵如下: (一)人民主權:係指在一個國家中,其最高與最後的決策權是掌握在人民手中。 (二)政治平等:係指每個成年公民都有同等機會參與政治決策的過程,尤其是選舉時『一人一票,票票等值』(one man one vote,one vote one value)的原則。 (三)大眾諮商:係指民主國家都必須有某種機制瞭解民意,確知人民好惡,以作為決策依據。 (四)多數統治:係指民主國家決策都應以多數人意見為主,包括公職人員選舉或法案審理。 (五)責任政治:係指民主國家執政者之產生係由人民的選票支持,故一旦因為政策執行失敗或個人操守問題,即應下台,以表示負起政治責任。 (六)法治政治:係指民主國家之執政者雖有民意作後盾,但其權威並非至高無上,其施政仍應受到法律之規範。 (七)尊重少數與個人:係指為減少多數暴力對少數的壓迫,維持政治秩序的安定,多數應容忍少數之意見,並顧及少數之權益。 (八)政治競爭:係指在民主社會中,人民可在不同政黨候選人之間,以自由意志進行選擇。 (九)權力更迭:係指在民主社會中,沒有永遠的執政黨或在野黨,均須依選舉結果來重組政府,因此政黨論替是民主政治的常態。 (十)表示異議與不服從的權利:係指為確保主權在民的最後防線,當政府作為無法使人民滿意時,人民有反抗政府的權力。 綜上所述,吾人可知民主政治強調的是決策過程的公平、公正與公開,透過民主的過程,使政府的權力受到限制,讓人民的權力得以保障。 4. 二二八事件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4%BA%8C%E4%BA%8C%E5%85%AB%E4%BA%8B%E4%BB%B6 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第6集:覺醒時代 https://www.dailymotion.com/video/x3xk28g 5. 戰後台灣 - 清鄉、四六事件、白色恐怖 - 轉型正義 台灣 四六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5%85%AD%E4%BA%8B%E4%BB%B6 中國共產黨「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學生運動 (五二〇運動)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A%94%E4%BA%8C%E3%80%87%E8%BF%90%E5%8A%A8 高一生 (矢多一生)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B%98%E4%B8%80%E7%94%9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_Nt2CJrxEU&t=37s "傳奇女伶" 派娜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J9b-FYucc 高一生的音樂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_lUkEdRTg 柯文哲專挑政富二代來實習 啟動「傅冬菊計畫」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4&SerialNo=22040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2%85%E5%86%AC 台灣的反內戰、反美帝運動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68649 6. 台灣的選舉 總統選舉: 37 43 49 55 61 (64) 67 73 (77) 79 85 89 93 97 101 105 立委 縣市長 省議員-省長 7. 自由中國案 雷震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B%B7%E9%9C%87%E4%BA%8B%E4%BB%B6 雷震與台灣民主運動 https://www.twcenter.org.tw/thematic_series/history_class/history03 雷震案 台灣吧 https://youtu.be/X8kSaTTLHQ4?si=DEgIGcsUYiPNPKnH 8.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17. 轉型正義
|
|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