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min - 中華人文 - 103-2期末考講義
 


歷程檔案 Portfolio


     


    關於我 About Me

    103-2期末考講義

    【主題一、如何提升職場競爭力

           為了提升國際職場競爭力,以下五點學生必備條件:

    1. 專業技能:學生基礎必備技能。

    2. 取得學位:對現在社會而言,雖然只是基礎條件,但卻是找工作的必要條件。

    3. 語言能力:英語必備、最好具有英語之外的第二語言

    4. 適應能力:良好的適應能力有助於迅速融入當地社會,其中最重要的是個性,

                個性可以經由教育培養!

    5. 態度:積極度要適當,必須懂得外國禁忌

     

    除了一些必備條件之外,另有幾點建議:

        平日多和學長姐相處,因為他們提供給你的建議會減少你未來求學或就職很多麻煩。建議在學期間準備英文檢定(Ex.托福、GMAT),因為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英文會進步神速!學生們可以多看聯合報中的NEW YORK TIME,因為它廣及各個領域的英文單字且貼近國際時事,可以藉此了解時下英文單字,藉由每天閱讀英文報紙可以訓練閱讀能力、增進談話能力。

        利用現有優勢,重建過去優良傳統,全英語教學,走出自有特色。並提提出了幾點學校能為學生做的事:1.營造學生優良學習空間2.推動雙聯學位,協助學生出國讀書,拓展學生出國管道3.募集獎學金,贊助學生出國讀書,減輕學生負擔。

    如何提高職場競爭力?

     

        在職場上的競爭如何才能勝出呢?當然必須擁有能夠超越對手的競爭力,但所謂競爭力到底有那幾項呢?

        一般員工和主管級人員,所需用到的核心能力可能不同,當然競爭的項目也不相同,對一般員工而言,最主要的競爭力有下列8項:

         1.專業技術:

      例如程式設計的功力或保險精算、生化科技、或IC設計,各行各業,都有其專業。某些專業已有證照制度(例如財富管理或律師執照等),某些管理技術(如專案管理)也漸形成了認證的制度。

         2.學習力:

        學習力是可以培養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學習計畫,然後可以用雞尾酒式的學習,包括閱讀、自修、數位學習、工作中學習、研討會、諮商、上網等。

         3.表達力:

      必須加強口語及書面的表達能力,包括簡報技術及報告撰寫,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除了接受訓練及觀察,有效的是勇敢練習,很快地就能夠改善表達自己想法的膽識與技術,而更能夠說服別人。

         4.創意:

      用心思考,留意觀察,在專業或管理上尋求創新,現有技術、產品或流程的改良、或合併舊技術,產生新用途。

         5.團隊合作:

       所謂合作,其實就是分工,而且能夠互相支援,發揮綜效,摒除個人英雄主義,信任其他團隊成員,這需要「成功不必在我」的心理建設,以及工作時互相照會的良好習慣,否則「左手不知道右手在做什麼」,團隊必敗。

         6.執行力:

      執行力需要「心」與「法」,「心」是指不達使命不干休的強烈企圖心與責任感,而「法」則是達到目標的方法與技巧,兩者要兼備,則事無不成

         7.人際溝通:

      溝通必須是雙向的,絕非單方面的告知,而必須互動,如果能達到和諧共生的境界,則能水乳交融,合作無間。

         8.抗壓性:

      需要適度的壓力才能激發上進的鬥志,不過如果壓力超過負荷,則必定會影響工作的品質與績效,甚至拖累團隊,或使親友受苦,自己受罪,前途無光,為了工作而損傷身心健康很不值得。

    【主題二、臺灣未來的展望

          中華民國在臺灣創造了舉世肯定的「臺灣經驗」,今後,為了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必須繼續落實民主法治、推動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加強文教建設、推動務實外交和鞏固國防,以及建立兩岸正常關係。

        ()落實民主法治

        中華民國在臺灣和平地完成政治改革,穩健地推動經濟發展,創造了獲得世界各國肯定的「臺灣經驗」,成為許多開發中國家借鏡的典範,也是中華民國面對中共的威脅卻始終屹立不搖的要因。為了國家的生存和發展,更應該上下一心,繼續努力健全民主制度,加強法治,改革司法,確實保障人權,維護社會安寧秩序和公平正義;同時,應建立完善的文官制度,提升行政服務的品質。

        ()推動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

        在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的正確方向下,今後必須加速發展高科技產業,使臺灣成為尖端科技和產業技術的重鎮;落實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使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運輸、金融、資訊的樞紐;並且全面開展對外經貿合作,使臺灣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據點。如此,才可確保臺、澎、金、馬在國際上源源不絕的生機和活力。

        ()加強文教建設

        必須加速改革教育體制,給各級學校更多的發展空間,讓學生有更多元的選擇。充實教育內涵,培育國民民主的素養,提高科學教育水準,陶冶文化修養,培養國民對鄉土與國家的認同。文化方面,加速社區文化建設,提升社區的文化品質;融合各族群的文化特色,孕育更豐富的多元化內涵,從而凝聚國民「生命共同體」的意識。

        ()推動務實外交與鞏固國防

        為了維護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的主權和治權,以及2,350萬人努力締造的民主自由和安定緊榮,必須繼續推動務實外交,以爭取友邦和國際社會的支持。國防方面,必須更新武器裝備,貫徹精兵政策,提高國軍士氣,強化防衛作戰能力,尤其是要樹立「保衛國家、人人有責」的全民國防觀念。要之,必須能戰而不畏戰,且不求戰,方足以確保和平和安全。

        ()建立兩岸正常關係

        由於海峽兩岸長期分裂分治,使得雙方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制度產生莫大的歧異和差距。因此,應促使中共確認這一客觀的現實,放棄對臺、澎、金、馬使用武力,而在理性、對等、互惠的原則下,建立兩岸和平友好關係,廣泛進行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如此一來,將可望開創雙贏的局面,迎向21世紀。

     

    全部共 0則留言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


    文章分類 Labels


    最新文章 Top10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