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致遠國文教學網站 - 國文 - 2道德經 |
|
|
2道德經《道德經》老子哲學要旨 ◎老子的哲學系統是由宇宙論,伸展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伸展到政治論。但老子思想的形成則相反,是先有政治論,後有人生論,最後有宇宙論。 ◎老子的哲學-「道」 一、宇宙本源是「道」,天地萬物皆由「道」所創生(老子21、25、42、51章) 二、「道」創生萬物,內存於萬物之中,便叫「德」。 「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顯現。所以「道」和「德」只有全 與分的差異,而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三、「道」是循環反復的:「反者,道之動」40章。 (1) 是(有)、(無)循環的,(有)是(道)的本體,(無)是(道)的現象。 (2) 循環的現象就叫做「常」,即是永恆不變的循環,人能掌握自然循環的規律就可達「道」的境界。 四、(道)是相反對立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2章。「禍兮福所倚」58章。 (人生哲學)、「道」之用 五、處弱守柔:「道」以弱為用,所以能強。「堅強者死之徒」76章、「柔弱勝剛強」36章。 六、「道」與「德」的價值在於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學的精神,為政者要依循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觀),才能維持長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章。 ◎老子所說的「道」有三義: 一、本體:「道」為萬物的本體(無)。 二、法則:「道」為萬物運行變化的方法(自然)。 三、人生智慧;人能悟道且體「道」而行。 所以,老子勸人:「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乃恐世人沾沾自喜於無妄之虛名,而忘記內在純樸天性之充實 老子為政之道:「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即潛移默化,不露痕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42章。 道 > 一 > 二 > 三 道> 有 > 有、無 > 有無、有無相生 有無不分>由無到有>有無相對>有無相用 道 > 氣> 陰、陽 > 陰、陽、沖氣 混融之體>一氣化生>陰陽之判>陰陽相合 ◎「無為」的意義: 一、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81章 二、不生事:「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3章 三、不逞己能:「為而不恃」2章 四、因物性:「我無為而民自化」57章 五、循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章 六、治於未然: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64章 從以上六點來看,老子的「無為」,是以極高明的方法來處理事務 一、從「德」上做到無欲、謙虛。(虛懷若谷) 二、從「智」上把握事物要點,解決問題於未然。(寧靜致遠、慎謀能斷) 所以雖是「為」,卻沒有私慾,「為」得自然,「為」得簡要,等於「無為」。 ◎守柔: 柔弱勝剛強之理:天道自然或人為的運用,在剛強的一面都會轉向於衰弱,因此在柔弱處要好好把握。(不逞強是柔弱之為用,「柔弱」與「衰弱」不同)36章 「守柔」的功夫:「致虛極,守靜篤。」致虛,謂消除心知的作用,使內心空虛 無知。「守靜」去除慾念煩惱,使內心安寧靜默。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78章,王弼以為: 「水之柔弱,無物可以易之也。」因為水沒有固定形體,卻可變成不同形體。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強大處下,柔弱處上。」76章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58章 ◎不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8章。「不爭」方能 使「仁、信、治、能、時」等行為和才能變為至善。 上善者的「不爭」是1、做事:能屈能伸,順乎時。 2、求道:不捨晝夜,依時而行。 3、從政、修身:可以仕則仕,可以隱則隱,進退不失時。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66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9章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51章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24章 人之所爭是反自然,物之所歸是自然。所以要「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2章 王弼:「物尚進,則失之安。」指心有所祈求,便不能立得穩,立得安。 老子的哲學注重「徐」字,即使「靜」也要「徐清」,「動」要「徐生」,因為求「靜」太快會「躁」求「生」太速便會「益生」。 ◎先秦諸子思想淵源:綜而言之,兩者並行而不悖。 以歷史傳承而言:漢志、章炳麟-出於古代王官,乃前有所承,是其遠因。 以時代背景而言:《淮南子‧要略》、胡適〈諸子不出於王官論〉-起於救世之弊,乃應運而生,是其近因。 ◎王邦雄教授:中華文化是由儒家的倫理社會加上道家的藝術人生,故道家要與 儒家結合,始有正面之開展。中國的文化傳統,本是儒道兩家孕育的雙重性格,中國人的生命情態,也是儒道兩家微妙結合的和諧平衡。故中國歷代文人:勇於執著(另一方面富於情調),嚴正承擔(另一方面超化放曠),中國傳統社會:閉鎖、滯留不前,無生氣(另一方面,開放前進不已,富有生機)。 ◎老子的重要觀念,被後人引為箴言而啟迪智慧者: 大智若愚:才智極高而英華內斂 大器晚成:人的成就較晚。 大巧若拙:真正巧慧的人不露鋒芒 圖難於易:處理困難之事從容易處著手 為大於細:做大事要由小處著手 以靜制動:執本處常,守靜以勝躁 知足常樂:自知滿足常感快樂 功成身退:大功完成後即歸隱 以柔克剛:用柔弱的態度或手段來克服剛強 和光同塵:收斂才能智慧和眾人混同相處不刻意標新立異 ◎何謂「九流」、何謂「十家」 評論諸子流派的文章,以莊子天下篇最早,其次是荀子非十二子篇、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然後才是班固漢書藝文志的九流十家之分。 莊子天下篇及荀子非十二子篇論及很多思想家,然而並無儒、道、墨、法、名家的名稱。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把先秦時代的學術分成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中國學術史上正式以儒、墨、名、法、道德、陰陽作為諸子流派肇始於此。班固漢書藝文志依劉歆七略另立諸子略,更分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其中小說家除外,亦稱九流。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 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 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老子身世考 學術界對於老子身世的考證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記載
《禮記.曾子問》記載
《莊子》記載
結論之一
結論之二
我讀經典 老子-無形中的指引 – 孫丹林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蘊含深奧哲理的經典,由於一般人不易讀懂,所以不像《論語》那樣為人所重視,老子的名氣也不如孔子那麼大。但老子的思想卻能對我們的人生有極大的指引,讀老子可以將我們的心從浮躁的狀態中沉靜下來;使我們在工作、生活各層面過得更好。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這樣閱讀會誤導讀者,中國古代文獻無標點符號。亦無影標注解。《道德經》是道家大集成者,后世讀者亦屬第二意境。期望廣大讀者不要對《道德經》作何注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江南一頁 課文翻譯
老子道德經:第 十二 章 【譯文】 【解釋】 【評析】 老子道德經:第 六十六 章 【譯文】 【評析】 老子道德經:第 七十六 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 老子道德經:第 七十八 章 【譯文】 【解釋】 【評析】 問答: 答:《道德經》無為和自然的學說涉及到統治術中若干重要的問題,君主應該如何使用其權力,究竟給百姓以多大的空間才更有利於形成一個和諧穩定又有效率的社會?如果把法家、儒家和道家進行個比較的話,法家給百姓的空間最小,儒家多一些,道家最多。相應的,法家的君主最專制,儒家次之,道家又次之,甚至到後來還發展出無君論,主張君主可有可無。在這幾家中,道家最容易發展出對專制的否定,如嚴復已經看到的,也最容易和現代社會強調的自由和民主思想相溝通。在歷史上,我們有時候可以看到一個並不偶然的現象,社會在經歷了法家式的苛刻統治後,往往需要道家的清靜無為來療傷,然後再代之以儒家式的教化統治。譬如從秦朝的暴政到漢初的清淨無為再到漢武帝的獨尊儒術,隋朝到唐初幾乎也經歷了類似的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