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致遠國文教學網站 - 國文 - 2道德經
 


歷程檔案 Portfolio


關於我 About Me

2道德經

《道德經》老子哲學要旨

◎老子的哲學系統是由宇宙論,伸展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伸展到政治論。但老子思想的形成則相反,是先有政治論,後有人生論,最後有宇宙論。

◎老子的哲學-「道」

一、宇宙本源是「道」,天地萬物皆由「道」所創生(老子21254251章)

二、「道」創生萬物,內存於萬物之中,便叫「德」。

     「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顯現。所以「道」和「德」只有全

與分的差異,而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三、「道」是循環反復的:「反者,道之動」40章。

(1)  是(有)、(無)循環的,(有)是(道)的本體,(無)是(道)的現象。

(2)  循環的現象就叫做「常」,即是永恆不變的循環,人能掌握自然循環的規律就可達「道」的境界。

四、(道)是相反對立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2章。「禍兮福所倚」58章。

(人生哲學)、「道」之用

五、處弱守柔:「道」以弱為用,所以能強。「堅強者死之徒」76章、「柔弱勝剛強」36章。

六、「道」與「德」的價值在於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學的精神,為政者要依循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觀),才能維持長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章。

◎老子所說的「道」有三義:

一、本體:「道」為萬物的本體(無)。

二、法則:「道」為萬物運行變化的方法(自然)。

三、人生智慧;人能悟道且體「道」而行。

所以,老子勸人:「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乃恐世人沾沾自喜於無妄之虛名,而忘記內在純樸天性之充實

   老子為政之道:「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即潛移默化,不露痕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42章。

      一 >  二 > 

  道>  有 >  有、無 >  有無、有無相生 

有無不分>由無到有>有無相對>有無相用

  道 >  氣>  陰、陽 >  陰、陽、沖氣

混融之體>一氣化生>陰陽之判>陰陽相合

◎「無為」的意義:

一、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81

二、不生事:「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3

三、不逞己能:「為而不恃」2

四、因物性:「我無為而民自化」57

五、循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

六、治於未然: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64

從以上六點來看,老子的「無為」,是以極高明的方法來處理事務

一、從「德」上做到無欲、謙虛。(虛懷若谷)

二、從「智」上把握事物要點,解決問題於未然。(寧靜致遠、慎謀能斷)

所以雖是「為」,卻沒有私慾,「為」得自然,「為」得簡要,等於「無為」。

◎守柔:

柔弱勝剛強之理:天道自然或人為的運用,在剛強的一面都會轉向於衰弱,因此在柔弱處要好好把握。(不逞強是柔弱之為用,「柔弱」與「衰弱」不同)36

「守柔」的功夫:「致虛極,守靜篤。」致虛,謂消除心知的作用,使內心空虛

無知。「守靜」去除慾念煩惱,使內心安寧靜默。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78章,王弼以為:

「水之柔弱,無物可以易之也。」因為水沒有固定形體,卻可變成不同形體。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強大處下,柔弱處上。」76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58

◎不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8章。「不爭」方能

使「仁、信、治、能、時」等行為和才能變為至善。

上善者的「不爭」是1、做事:能屈能伸,順乎時。

                   2、求道:不捨晝夜,依時而行。

                   3、從政、修身:可以仕則仕,可以隱則隱,進退不失時。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66

「功成身退,天之道。」9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51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24

人之所爭是反自然,物之所歸是自然。所以要「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2

王弼:「物尚進,則失之安。」指心有所祈求,便不能立得穩,立得安。

老子的哲學注重「徐」字,即使「靜」也要「徐清」,「動」要「徐生」,因為求「靜」太快會「躁」求「生」太速便會「益生」。

◎先秦諸子思想淵源:綜而言之,兩者並行而不悖。

以歷史傳承而言:漢志、章炳麟-出於古代王官,乃前有所承,是其遠因。

以時代背景而言:《淮南子‧要略》、胡適〈諸子不出於王官論〉-起於救世之弊,乃應運而生,是其近因。

◎王邦雄教授:中華文化是由儒家的倫理社會加上道家的藝術人生,故道家要與

儒家結合,始有正面之開展。中國的文化傳統,本是儒道兩家孕育的雙重性格,中國人的生命情態,也是儒道兩家微妙結合的和諧平衡。故中國歷代文人:勇於執著(另一方面富於情調),嚴正承擔(另一方面超化放曠),中國傳統社會:閉鎖、滯留不前,無生氣(另一方面,開放前進不已,富有生機)。

◎老子的重要觀念,被後人引為箴言而啟迪智慧者:

大智若愚:才智極高而英華內斂       大器晚成:人的成就較晚。 

大巧若拙:真正巧慧的人不露鋒芒     圖難於易:處理困難之事從容易處著手

為大於細:做大事要由小處著手       以靜制動:執本處常,守靜以勝躁         知足常樂:自知滿足常感快樂         功成身退:大功完成後即歸隱

以柔克剛:用柔弱的態度或手段來克服剛強

和光同塵:收斂才能智慧和眾人混同相處不刻意標新立異

◎何謂「九流」、何謂「十家」

評論諸子流派的文章,以莊子天下篇最早,其次是荀子非十二子篇、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然後才是班固漢書藝文志的九流十家之分。

莊子天下篇及荀子非十二子篇論及很多思想家,然而並無儒、道、墨、法、名家的名稱。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把先秦時代的學術分成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中國學術史上正式以儒、墨、名、法、道德、陰陽作為諸子流派肇始於此。班固漢書藝文志依劉歆七略另立諸子略,更分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其中小說家除外,亦稱九流。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 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 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老子身世考    學術界對於老子身世的考證 

《史記.列傳 記載 

  •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 或曰,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

 《禮記.曾子問》記載  

  • 曾出現「孔子曰:昔者吾從聃助葬於巷黨。」、「孔子曰:吾聞諸聃曰。」

 《莊子》記載 

  • 《莊子》一書亦曾言孔子問禮於聃。

 結論之一 

  • 合上述之言,其實司馬公本人亦不清楚老子身世,故有老子為萊子之紀錄,且說老子在世160餘歲,或200餘歲,可見老子生卒年月皆不清楚,如何斷言此周守藏室之史便是著道德經之老子?

 結論之二 

  • 孔子或許真有問禮於聃一事,然所問之聃是否為著道德經之聃,則不無可疑。且思想之大盛,應是孟子之後的事,由楊朱首倡,續後。之出,更勝於楊朱,故至莊子年代,已不聞楊朱,只見聃了。可見寫道德經之老子絕不早於孔子,可能也晚於孟子,故孔子所問之人絕非道家之聃,而是另有其人。

我讀經典 老子-無形中的指引孫丹林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蘊含深奧哲理的經典,由於一般人不易讀懂,所以不像《論語》那樣為人所重視,老子的名氣也不如孔子那麼大。但老子的思想卻能對我們的人生有極大的指引,讀老子可以將我們的心從浮躁的狀態中沉靜下來;使我們在工作、生活各層面過得更好。

中外對道德經的評估語錄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語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尼采
  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魯迅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胡適
  《道德經》這本書洋洋五千言,是完全沒有固有名詞的,是用警句和格言來編輯的,但它采取了對偶和韻文的文體,而其內容表現同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說法。《道德經》有一種魅力,它給在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
  ———盧川芳郎

這樣閱讀會誤導讀者,中國古代文獻無標點符號。亦無影標注解。《道德經》是道家大集成者,后世讀者亦屬第二意境。期望廣大讀者不要對《道德經》作何注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江南一頁

課文翻譯

 

老子道德經:第 十二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聲使人聽覺失靈;濃厚的雜味使人味覺受傷;縱情獵掠使人心思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於不軌。因此,聖人致力於基本的維生事務,不耽樂於感官的享樂。所以要有所取捨。

【解釋】
 (1)為腹不為目:從事於基本的維生事務即"為腹",耽樂於感官的享樂即"為目"

【評析】
  本章例示了因為耽樂於感官的享樂而使感官的感觸作用失靈,並使行為體行入非道的具體事例,說明保持清靜寡談的生活況味的重要性。老子因此而主張要讓感官充分保持為維生目的服務的基本功能,不要一味地耽樂於感官的享樂。
  老子之前的西周王朝就發生過一個"為目不為腹"而召致覆滅之災的事例。在古代,國家的烽火傳警系統為維護國家的安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堪稱國家這一行為體的""。可是,周幽王為了取悅他那不管怎麼逗弄都不笑的王后褒姒,竟然拿這個""開玩笑──點燃烽火營造了一個各路諸侯竟相勤王的熱鬧場面以博取褒姒的嫣然一笑。其結果是因為嚴重地傷害了烽火傳警系統的信用而召來了殺身之禍,最後導致西周王朝的覆滅。所以,不管是對怎樣的行為體,"為腹不為目"都是重要的。

老子道德經:第 六十六
【原文】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後之。
  是以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川河流所彙注而成王,就是因為它善於處下,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因此,聖人要得到人民的推崇,必先在言行上對人民表示謙下;要引導人民,必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後面。因此他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但人民卻並不感到負擔沉重;雖然走在人民的前面,但人民卻並不感到他構成妨礙。因此他得到了天下人民永不厭棄的真心擁戴。因為他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評析】
  本章是對當政之道的論述,言簡義明。
  成功的企業家最能承接貨幣選票之流注,高明的聖人最能善體民心之向背。在老子心目中,只有"天下樂推而不厭"的人中聖者,沒有"天降大任於斯人""真龍天子",所以,統治地位的維持必須訴諸於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準則。這些統治權術包含著中國古代思想中固有的民重君輕思想的精華。

老子道德經:第 七十六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
 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之後,身體才變成堅硬。萬物也是一樣,你看花草、樹木,它在活著的時候,樹枝也是柔軟的,只有死了之後,它才變得堅硬。由以上的道理,可以知道,如果守住剛強頑固的人,就是想快點邁向死亡的人,反而謙退柔弱的人,才是走向永生之路。因此逞強於兵力,喜歡戰爭的國家,往往得不到勝利。就好像樹木強大的,反而要遭受砍伐。所以說,經常自誇強大的人,反而使人討厭,讓人看不起他,而以謙退柔弱自處的人,反而讓人崇敬擁戴。

老子道德經:第 七十八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愛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
  正言若反。

【譯文】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能勝過它,因為沒有什麼可以真正改變得了它。柔能勝過剛,弱能勝過強,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又沒有人能實行。因此,聖人常說:能承受全國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擔全國的災難,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確切的話語常常讓人覺得不以為然!

【解釋】
 (1)以其無以易之:因為沒有什麼可以真正改變它。
  利刀割水,了然無痕。水是老子所推崇的一個近乎擁有無限因應彈性的行為典範。對於水,"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對於水,似乎誰都可以輕易地對它施加影響,但又沒有什麼人可以真正留下他的影響。它是一個因應萬變卻又恒守自然的理想典範,也是涵納污濁卻無妨於靜澄安久的典範。當它順勢而善下的時候,無堅不摧;當它靜定而處下的時候,無物能易之。這使它立於不敗之地。所以說"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是因為它"無以易之"
 (2)正言若反:"""言談""表述"之義。"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像是反話""確然的言談讓人覺得不以為然"。這是提醒人們不要把合道境地的名狀表現看得太篤定,也不要把傳道言談理解得太死板。

【評析】
  本章再次以水為譬,說明取態柔弱以順應自然的重要性。老子勸導人君要重積"陰德"以副"陽祿",要勇於引咎自責,勇於承擔社會問題的責任。他認為這樣可以像水涵納污濁卻無妨於自身的清靜恒常,也無妨於自身順勢泛兮時無堅不摧的能耐一樣,無損於王朝事業的強盛恒常。他殷殷告誡統治者要對道作更深入的理解與領會。

問答:
  問:您覺得在當前社會,我們談《道德經》有什麼意義呢?

  答:對於現代社會而言,《道德經》並不會因為它產生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失去了價值。深刻的心靈像太陽和月亮一樣,總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時至今日,《道德經》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共同的精神遺產。

  我自己第一次出國參加的國際會議是關於老子的,在德國的機場,接我的人手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的不是我的名字,而是一個大大的字。這個場景是很富有象徵意義的,正是道,老子的智慧,把生活在不同空間中的我們聯系在一起。幾年以後,在哈佛大學的游泳館,偶然認識的一個美國人和我說他們有一個團體,每個月都會閱讀討論《道德經》。對老子感興趣的人之中當然也不乏一流的思想家或者哲學家們,諸如大家都熟悉的海德格爾,很多人甚至拿他和老子的關系作為博士或碩士論文的題目。如果我們把目光拉回到中國,你會發現對《道德經》感興趣的現代人比比皆是。從年輕的學生到成熟的學者,從普通的白領到商界精英,以及政府官員,都會從那裡吸取滋養。
《道德經》可以是現代人的知識、生存智慧以及管理藝術,可以是成功者的冷靜藥方,也可以是遭遇挫折時的心靈慰藉。在現代人的解讀之下,《道德經》在當代中國社會也該會發揮重要的作用,成為當代中國人心靈的一個重要部分。

  問:如果《道德經》是寫給君主那樣的統治者看的,那我們普通人看有什麼用呢?

  答:我只是說如果要把握這部書的主旨,那應該是君人南面之術,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作為普通人來閱讀《道德經》。是的,我們不是君主,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不可以了解君主的世界。更重要的,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想尋找君主的感覺,也都會部分地擁有君主的感覺。適合於真正君主的智慧同樣也適合於我們。也正因為如此,老子在歷史上也不只是被皇帝們所喜愛,喜歡他的也不乏相對平常的人們。

 
 問:在歷史上,對於統治者而言,法家、儒家、道家在本質上有不同嗎?

答:《道德經》無為和自然的學說涉及到統治術中若干重要的問題,君主應該如何使用其權力,究竟給百姓以多大的空間才更有利於形成一個和諧穩定又有效率的社會?如果把法家、儒家和道家進行個比較的話,法家給百姓的空間最小,儒家多一些,道家最多。相應的,法家的君主最專制,儒家次之,道家又次之,甚至到後來還發展出無君論,主張君主可有可無。在這幾家中,道家最容易發展出對專制的否定,如嚴復已經看到的,也最容易和現代社會強調的自由和民主思想相溝通。在歷史上,我們有時候可以看到一個並不偶然的現象,社會在經歷了法家式的苛刻統治後,往往需要道家的清靜無為來療傷,然後再代之以儒家式的教化統治。譬如從秦朝的暴政到漢初的清淨無為再到漢武帝的獨尊儒術,隋朝到唐初幾乎也經歷了類似的變化。

 
 問:我曾經很仔細地讀過《道德經》,覺得其中很多章都是重復的,翻來覆去說的都是一個道理。請問您是怎麼看的?

  答:這種感覺是對的,但應記住,真正的道理是不怕重復的。重復實際上是在創造讀者的記憶,讓他們在心中把這個道理複製下來。道理不只是用來閱讀的,更重要的,它是用來理解和體會的。

全部共 0則留言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


文章分類 Labels


最新文章 Top10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