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致遠國文教學網站 - 國文 - 2刑賞忠厚之至論 |
|
|
2刑賞忠厚之至論刑賞忠厚之至論 文題出處: 古代科舉命題多出自儒家經典,《尚書‧大禹謨》:「罪疑惟輕,功疑惟重」。孔安國註:「刑疑附輕,賞疑從重,忠厚之至。」故題文命為「刑賞忠厚之至論」,意即:聖人為政,推行賞罰皆以仁愛為本,從不過於嚴厲,陷於刻薄。本文就題發揮,主旨在闡明居上位者之施行賞罰,當以忠厚為本,乃能使人民歸向於善。
寫作特色: 1. 全篇理氣充沛,思緒暢達,鞭辟入裡,首尾呼應,善用史例予以活用,為其可貴處。 2. 「疑」字是全篇骨架,乃古文筆法:「一字立骨」法。李扶九《古文筆法百篇》云:「刑賞不可廢,惟疑者可以從厚,文故拈出『疑』字立論,最為精細。蓋『仁』字尚是忠厚之面,唯『疑』字方是『刑賞忠厚』之所以然。」 3. 清沈德潛《唐宋八大家讀本》稱為:「三嘆文章」,其曰:「以長公之才,歐文忠公之巨眼,而闈中遇合之文,圓熟流美如是,宜後世墨卷不矜高格也,為之三嘆。」 4. 本文起首以堯、舜、禹、湯等四句籠罩全篇,隱揭「忠厚」一篇之旨,極為有力,又本文闡釋解說,多以歸納推論方式作結,是以每段終了多用「故」字句煞尾。
寫作技巧: 1.引古詠歎,起法不凡。2.「疑」字立骨,貫穿全篇。3.引經據傳,鑿鑿有憑。4.行雲流水,疊宕出新。
段落大意: 本文主旨在表達執政者適當的行使賞罰,使人民向善,以合乎忠厚的原則。 1.引《尚書》印證盛世堯舜等聖君,無不賞重罰輕,待民之忠厚。 2.衰世呂候作刑法,亦懷有哀憐無辜之心。 3.引書傳,堯與皋、四岳之治事,說明聖人之施政用人務在廣恩謹刑。 4.引書經之語,說明君子推行刑賞之原則,並說明「罪疑惟輕,功疑惟重。」為忠厚之至之刑賞。 5.引詩經及孔子語說明「刑賞忠厚之至」之重要。
蘇軾: 思想:受儒、釋、道三家影響,基本上是儒家。 古文運動:唐宋八大家之一。 詞:高遠清新的意境和豪邁奔放的風格。 書法:宋代四大書法家--蘇軾、蔡襄、黃庭堅、米芾。 畫:以墨竹出名。
刑賞忠厚之至論 文本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歎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忻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 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臬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岳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圯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臬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嗚呼!盡之矣。 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亂,豈有異術哉?制其喜怒,而不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刑賞忠厚之至論 翻譯 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時候,他們是多麼的深愛人民、多麼的關切人民,而對待天下人用忠厚的君子長者的態度。某人做了某件好事,就獎賞他,接著又歌頌讚美他,所以會樂於開始行善,而終其一生;某人做了某件壞事,就處罰他,接著又憐憫同情他,所以會拋棄舊惡,開始改過向善。所以,那些嘆息或應答的聲音,歡樂喜悅,哀然悲戚的感情,都反映在虞、夏、商、周的書上。(所以在尚書中常可看到聖王們為了表示歡喜應許或反對悲嘆而發出的「吁」、「俞」語氣。) 成王、康王去世後,穆王即位,周朝的王道以開始衰微。但是,周穆王還是吩咐他的臣子呂侯,告誡他謹慎用刑。穆王的說話憂愁卻不悲傷,威嚴卻不怨怒,慈愛而能決斷,流露出哀憐無辜的心意。所以,孔子把這篇《呂刑》選入《尚書》裡。 書傳上說,「獎賞時若可疑,依舊給與獎賞,為了廣施恩德。處罰時若有可疑,卻寧可不罰,為了謹慎用刑。」堯當政之時,皋陶擔任獄官,將要處死人犯。皋陶多次說「殺他」,堯帝卻多次說「寬恕他」。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執法嚴厲,而讚美帝堯用刑寬大。四岳說︰「鯀可以任用。」堯帝說︰「不可,鯀違抗命令,敗壞他的族類。」後來又說︰「可以試用。」為什麼堯不聽從皋陶處死犯人的主張,卻聽從四岳任用鯀的建議呢?那麼聖人的心意,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了。《尚書》說︰「罪行輕重不易確定時(有可疑),量刑從輕;功勞大小難以確定時(有可疑),論功從厚。與其殺掉無罪的人,寧可不殺而犯失職的錯誤。」唉!這話已經把(「刑賞忠厚」的)道理說得很清楚了。 可以賞,可以不賞,若獎賞了,就施行仁政過頭了;可以罰,可以不罰,若處罰了,就堅持正義過頭了(過於嚴厲)。過分推行仁政,仍不失為君子;太過於堅持正義(嚴厲),卻會流於殘忍之人了。所以施仁可以過分,而執義(嚴厲)卻不可太過啊!古代不用爵位和利祿獎賞人,不用刀、鋸等刑具刑殺人。用爵位和利祿作獎賞,這樣獎賞只能用在得到爵位和利祿的人身上,而不能用在不具備條件的人身上。用刀鋸來刑戮人,這樣刑法的威力就只能用在罪犯身上,而不能達到不服刑罰的人身上。古代聖王知道天下的善事是獎賞不完的,而爵位和利祿不足以勸勉人行善,也知道天下的壞事是罰不完的,而刀鋸不足以制裁罪惡。所以,對賞罰有所疑,就都以仁道來處理,用君子長者的仁慈忠厚之道來對待天下人,使天下人一起回歸到君子長者的行列中去。所以說:這是忠厚到了極點。
《詩經》說︰「君子如果聽到賢人的正言就喜悅,禍亂迅速停止;君子如果聽到奸人的讒言就發怒,禍亂也就很快停止。」君子平息變亂,難道有什麼特殊的方法嗎?只是做到該喜就喜,該怒就怒,總是不違背仁道罷了。《春秋》這部書的原則(義理)是建立法制時盡量嚴格,而責求人民則要從寬(立法貴嚴,責人從寬)。根據《春秋〉的褒貶的義理來制定賞和罰,這也是忠厚到了極點! 字詞解釋 君子長者:謂仁慈忠厚有德之人。 詠歌嗟嘆:謂歌頌他、讚美他。詠與歌同義。嗟與嘆同義。詠、歌、嗟、嘆皆為動祠。 哀矜懲創:哀矜,哀憐,矜,憐憫,與哀同義;懲創,創亦為懲,猶言懲戒。哀、矜、懲、創皆為動詞。 吁俞:吁,驚歎之聲,用於不同意之嘆息聲。俞,應允稱許之聲。(註:書經中常見有帝王曰吁、曰俞之記載。) 書:書經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 沒:同「歿」,死亡。 周道始衰:周康王死,子瑕立,是為昭王。昭王南巡狩失蹤,後在江中得其屍。子滿立,是為穆王。 猶有取焉:前人以為書經乃孔子所編選,呂刑既被選錄,即有可取之處。 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謹刑也:此數語引自前漢書.馮野王傳。 辜:罪。 經:常,謂遵守成規定法;不經,此處指不照法律辦理的意思。失不經,就執法官而言,就是失職。 義:嚴厲。 忍人:殘虐不仁之人。側隱憐人謂慈,反慈為忍。 加:施。 勝:盡也。 舉:皆、都、全。 相率:一起、一同。 如祉:如果該喜的就喜。指聽了賢人的正言的時候。祉,喜悅。 庶:庶幾、差不多。 遄:急速。
題解與導讀 本文為論辨類古文,是東坡應試之文。 宋仁宗嘉佑二年(西元1057年),東坡試禮部。當時歐陽修主試,欲改革文弊,梅聖俞為小試官,得東坡此文以示歐陽公,公亦驚嘆之。本欲拔擢為第一名,但疑為門人曾鞏所作,故置為第二。放榜後梅聖俞問其文中引「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究出自何書?東坡答曰:「想當然耳,何須出處?」蓋創意造語,自我作古,何必出自前人?故人皆服其雄俊。 古代科舉命題多出自儒家經典,《尚書‧大禹謨》:「罪疑惟輕,功疑惟重」。孔安國註:「刑疑附輕,賞疑從重,忠厚之至。」故題文命為「刑賞忠厚之至論」。本文就題發揮,主旨在闡明居上位者之施行賞罰,當以忠厚為本,乃能使人民歸向於善。 全文之論說係從「疑」生發,以寫忠厚,中間多舉史例為證,每段述事斷以婉言警語,無一章一句離題空言。
深究與鑑賞 自古以來,儒家一向以行仁政為治國的中心思想,荀子說:「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也。」儒家治民,首重教化,教化既行,然後再實施賞罰獎懲。本來賞所以獎善,罰所以懲惡,這是治國的基本原則,諸子百家無不如此主張。不過,儒家特別強調要以仁心仁術來實踐,這是其思想的特色之一。所以,一方面說「與人為善,另一方面又說「哀矜而勿喜」,總是以愛心來對待百姓。因為心中的君臣關係,是比照父子關係建構的。即是統治者要以父母疼惜子女之心去愛護百姓,所以詩經上說:「愷弟君子,民之父母」,既以父母之心對待臣民,豈有對其殘忍刻薄之理? 而一般世俗所謂的能吏,多是以察察為能。歷史上有名的酷吏,如漢朝的張湯、唐朝的來俊臣等,都是這其中最有名的人物。他們的理念是:寧可錯殺一百,絕不放過一人。這是東坡筆下所謂的「忍人」,什麼叫忍人?就是殘忍苛刻之人。冤屈錯殺無罪,固然是殘忍;以察得人之奸情沾沾自喜、毫無哀矜同情之心,也是殘忍。過去儒家對法家最嚴厲的批評,所謂:「殘害至親,傷恩薄厚」,'正是指的這一類人。 本文以「罪疑惟輕,功疑惟重」二語作主,從「疑」字上去發揮忠厚治民的主張,用筆圓熟,議論極有至理。文章中不斷提到仁心治民的理念,如第一段談到「愛民之深」,第二段談到「愛憐無辜之心」,第三段談到「宥之者三」,第四段談到「疑則舉而歸之於仁」,第五段言「不失乎仁而已矣」。全篇以「聖王以仁心待天下」一意貫串,完全符合題旨「忠厚之至」的意思,這是因為本文為東坡應考的文字。凡是作應考文字,一切都得依題義引申發揮,不得歧岀,不許翻案,這和一般的作文有很大的差異,雖然章法的安排上,可能比較呆板,但是對題旨的闡述,卻是特別的清楚明白。 本篇最令人津津樂道處,在第三段「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對於聖人執法的寬嚴,有極傳神的表述。宋代詩話筆記尤其大書特書,大多強調東坡「自鑄偉詞」,而嘆服其雄俊敏妙,所謂「想當然耳,何須出處?」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稱:「莊子之文,以無為有;戰國策之文,以曲作直。東坡生平熟此二書,故其為文,橫說豎說,惟意所在;俊辯痛快,無復滯礙。」探討東坡行文之妙,在以無為有,以曲作直,這很符合東坡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的實際。宋代梅堯臣、歐陽修提倡詩文革新,追求「創意造語」,東坡在此篇中所謂「殺之,三;宥之,三」云云,就是立意創新,語言新造的範例,所以贏得梅、歐之賞識。另外,楊萬里誠齋詩話卻認為「殺之,三;宥之,三」典故,出自禮記文王世子:「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對,走出,致刑于甸人。公又使人追之,曰:『雖然,必赦之!』有司對曰:『無及也!』」可見東坡善讀書,善用書,故善於先用典故,自鑄偉辭。其文章獨步天下,當與博學善讀有關。(金芬香)
〈刑賞忠厚之至論〉讀後感 蘇東坡在應考直言極諫科時,寫下的令人拍案叫好的<刑賞忠厚之至論>,除了體現蘇東坡以仁愛忠厚為出發點的政治主張之外,更展現了蘇東坡「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的為文特色。 第三段列舉子虛烏有的堯與皋陶之故事,作為支持文章論點的論據,如此行文不可謂不大膽,但卻成了流傳文史的佳話。蘇東坡信手拈來,只是「意其如此」而毫無史實根據的論據,不但令主考官歐楊修毫不懷疑其真實性,甚至反倒怪責起自己的求學不力、記性欠詳。由此可見蘇東坡的文章裡,實在有著迫人而來的壯闊氣勢。如文章起始便舉出「堯舜禹湯文武成康」,這讓人不能不點頭稱是的例證,從一開始就予人滔滔汩汩的磅礡氣勢。其後,言「『殺之!』三;『宥之!』三」,語法奇絕,但卻使得堯的仁慈寬厚更能打動人心。 蘇東坡論證極其周備詳盡,不僅提出執法應以仁愛為先,施法當慎刑為重;有功行賞,有過當罰的具體政見。他甚至論及了「可以賞可以無賞,可以罰可以無罰」的灰色不明地帶,仍應堅持忠厚仁愛,處之以「罪疑惟輕,功疑惟重」,可見其論說之詳。 自古以來,論說文皆講求立論精到而論據確鑿,以期信服於人。蘇東坡卻不拘泥於傳統規範,只是胸中義氣凜然,則灌注筆鋒之間一揮而就,寫來洋洋灑灑、豪情奔放,同樣令人折服。 ●《刑賞忠厚之至論》,這篇文章雖然是考卷,卻並非應付考試,也沒有刻意推測考官喜歡什麼,而是把自己意見表達出來,可以看出作者有極高的修養,思考的問題也相當深刻。 ●《刑賞忠厚之至論》也是論法的精神,把“法”的兩個方面,寬容與界限,“仁可過,義不可過”清晰地表達,不過是區區六百字而已。 讀蘇軾策論有感 什麼是策論?策,就是冊,把問題寫在冊簡上,讓前來應舉的考生回答。但策還有更重要的意思,例如政策、策謀,對策等。策論也是國家向知識份子尋求關於某某問題之對策的一種形式。宋嘉祐二年(1057),蘇軾參加禮部進士考試,其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這篇文章雖然是考卷,卻並非應付考試,也沒有刻意推測考官喜歡什麼,思考的問題也相當深刻。一個看起來似乎很枯躁的題目,作者卻說得有聲有色,好像早就成竹在胸。完全沒有一般試卷的戰戰兢兢揣摩諂媚討好之相,就是在平常時刻,風清月白,靈思忽至所得之文,也不過如此。如果不說是策論,讀者是想不到它只是一紙試卷的。區區六百言,讀起來有青銅之音。 傳統中國是否像今日某些歷史學家們告訴我們的那樣,完全沒有任何思想自由可言?蘇軾的這篇策論,至今令我激動的依然是它自由思想的魅力。此文曾經引發一個著名的典故,在文中,東坡寫道:“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主考官歐陽修曾就此事出處問蘇軾,蘇軾答云:“何須出處。”這種回答很令人想到當年陳寅恪先生“不尊奉”。尤其,歐陽修時代“載道”“言必有出處”乃是風氣,蘇東坡公然杜撰了一個典故來為他的論點辯護,這是今天中國那些言必某某說的戰戰兢兢的知識份子根本無法相比的。 〈刑賞忠厚之至論〉這篇策論的題目只是規定文章的內容,並不規定你同意或者否定。僅僅是請你對此問題發表高見。而且這個問題不是一般的問題,是關於國家制度的問題。孟德斯鳩曾經著有《論法的精神》,上下兩大冊。《刑賞忠厚之至論》也是論法的精神,把“法”的兩個方面,寬容與界限,“仁可過,義不可過”說得那麼清楚,不過是區區六百字。 年輕時就有“仁可過,義不可過”這種立場的蘇軾,成為古代中國最偉大的知識份子,成為知識份子的典範,對中國文明產生巨大的影響,顯然與科舉制度有關。同時,無數人才被科舉制度中良知泯滅的考官的個人專制所扼殺,也令科舉制度最終被取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品評 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上闋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闋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上闋記實,下闋記夢,襯托出對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詞的悲傷基調。既寫了王弗,又寫了詞人自己。詞中採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這首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淒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品評 上片寫出世與入世的思想矛盾。前四句是對明月的探索和疑問。官場上的坎坷失意、兄弟的分離難聚,使作者對人生有很多困惑。當他舉頭望月的時候,月的團圓美好同人世的遺憾形成鮮明對比,於是便將人生的疑問移向了明月。「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三句是由月的光明美好引起的嚮往月宮、超塵出世思想。「歸去」二字表明,詞人以為自己本不是塵世中人,從仙宮而來還應回仙宮而去,仙宮瓊樓玉宇,光明潔淨,沒有塵世的污垢。但那裡沒有親人,教人感到「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二句寫熱愛人生、留戀人間的感情。 下片是對人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前五句是對月圓人不圓的感慨,把月擬人化,說它有意跟人過不去,偏是月圓長照離別人。把與子由的離別之恨普遍化,說成是人間共有的憾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是對人間缺憾的解釋,把人世不平這種社會現象,同月的陰晴圓缺這種自然現象等量齊觀,認為都是不可避免的,使離愁別恨得到化解。既然不平事不可避免,那該怎樣對待人生呢?最後兩句便是對人生的美好祝願。這是推己及人,把對弟弟的愛和祝福提高到對人生、對世人的愛和祝福,可以看出作者博愛仁厚的胸懷,提高了詞的境界。 全詞以詠月貫穿始終,把抒情、議論串聯成有機整體。 上片由嚮往月宮、超塵出世起,以留戀人間結;下片由憂離怨別起,以寬慰離別結。 寫思想心理的變化曲折細緻,又極有層次。透過常見的生活現象和自然現象,對人生、對宇宙進行探索,充滿哲理意味,令人玩味不盡。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九)可見本詞的巨大成就。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 浪濤盡 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艫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髮人生如夢 一樽還酹江月 品評 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嚮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亂”“穿”“驚”“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情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三國演義卷頭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長江滾滾,向東流逝,浪花帶走了英雄人物(以長江之水比喻時間,英雄在時間裡老死,因此稱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是與非成與敗,轉頭之間就成為一場空,只有青山仍然屹立,經過了無數次的夕陽紅。(以青山與夕陽這些自然中不變的景物,映襯人事的短促)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白髮老漁人樵夫在江邊沙洲上,看慣了秋月與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相逢時只要有一壺濁酒便值得高興,古往今來多少英雄事蹟,都只在伴酒的笑談之中。 這首開卷詩點出了英雄會過去、會消失在時間的洪流裡,不管曾經有過怎樣的豐功偉業,在浪花淘盡英雄之時,那些事,也不過是入了老漁樵茶餘飯後的笑談。這世間,人事都會變,只有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