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展老師的教學平台 - 公民社會與人權 - 多元文化

 天天向上 時時學習 自在得快樂

建築系
助理教授
羅中展


歷程檔案 Portfolio


關於我 About Me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政策是多民族社會用以管理文化多元性的公共政策,它採取官方手段在一個國家內部強制推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寬容。

多元文化政策強調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獨特性,事關接納其他民族時尤其重要。這個詞最早在1957年用來描述瑞士的政策,在1960年代末期被加拿大接納,並且擴散到其他英語國家。

概要
廣義地看,這個概念通常用來描述一個社會或者國家,由於移民而導致的文化族群的多重性。這一現象可能引發對民族特徵穩定性的焦慮,也會引起對各方均可受益的文化交流。這類交流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和哲學,以及外在表現出的音樂、服裝和飲食的彼此欣賞。

有一種看法是,多元文化可能消滅各國的國家主權,令人們預備接受單一的世界政府,即所謂全球化。但是社會普羅大眾並不這樣認為。

狹義上,可以指文化上截然不同的人們在同一個城市裡共存。

官方多元文化政策
多元文化有時指政府政策的慣例。

對待移民團體和文化,一般有四種政策:

單一文化政策:非常接近民族主義,不接納外來文化,對移民進行社會整合,將其吸收到本民族的文化之中。
領頭文化政策:這是德國的東方學者Bassam Tibi構造的一種社會模式。在他的《沒有特徵的歐洲》(Europa ohne Identitt)一書中,一個國家裡的不同族群可以有各自的特徵,但是必須支持作為社會基本核心概念的領頭文化。在西方,這些基本概念是:民主,政教分離,啟蒙思想,公民社會等。
熔爐政策:傳統觀念中美國是一個熔爐,無須政府幹預,各種移民的文化自行熔為一體。
多元文化政策:與上述良種政策相比,多元文化政策的觀點是,移民團體應該保留自身的文化,並且同其他的文化和平地交流。時至今日,這已經成為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的官方政策。相對於熔爐,多元文化政策又被稱為不同種族共存的文化馬賽克,或者文化色拉碗模式。
沒有哪一個國家完全符合上述模式中的一種。例如,法國努力使本國文化適應移民群體,而加拿大有許多政策鼓勵融合。

起源
1970年代,多元文化政策在幾個國家逐漸被政府採納。但是這麼做的原因,各國之間又不盡相同。
在加拿大,1971年成立了皇家雙語和雙重文化委員會,這是一個用來平息加拿大說法語的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魁北克省)不滿情緒的政府機構。委員會的報告呼籲政府認可加拿大社會的雙語和雙重文化特性、並且制定政策保護這一特徵。雙重文化政策招致了來自各方的抨擊。

右翼的進步保守黨人認為雙重文化政策是對統一加拿大主義的攻擊。被魁北克民族主義所吸引的法裔青年人對此政策也不滿意。除了英裔加拿大族群對這個政策感到不快,最大的反對聲來自非英裔又非法裔的所謂第三力量。雙重文化之說不符合西部各省的現實,因為當地的法語人口稀少,甚至比烏克蘭語人口還少。人們爭論說,應該把「雙語、雙重文化」改為「雙語、多重文化」。

1971年10月8,皮埃爾·特魯多的自由黨政府在下議院頒佈了《雙語框架內的多元文化政策實施宣言》,這是1988年7月21日正式被王室確認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案》的先驅,是加拿大成為多元文化國家的象徵。這一政策被加拿大《1982年憲法》第27章《加拿大自由和權利法案》所支持。1984年布萊恩·馬爾羅尼的保守進步黨執政後,並未改變這個政策,雖然此前他們對該政策持批評立場。

實施
在世界範圍內,官方實施多元文化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

雙重國籍
政府支持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的報紙、廣播電臺和電視臺
支持少數民族的假日和節慶活動
在學校、軍隊和社會各界接受民族傳統和宗教服飾
支持世界各國的文化和藝術活動
鼓勵少數民族在政治、教育和其他社會活動中有自己的代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9A%E5%85%83%E6%96%87%E5%8C%96&variant=zh-tw
 
尊重各種文化的自由發展而不以一種ㄧ元的方式或架構來看待文化。以古代社會而言,ㄧ元文化視其最重要的特色,以己區域、上層階級、貴族、男性、精英為主的一元思考方式所架構的文化為唯一文化。多元文化就是要破除此一觀點,尊重各文化自由發展。
多元化:

1. 多元化的簡要定義是,“任何在某種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人員的組合”。在工作場所裏,人們通常傾向於將多元化聯想到容易識別的特性,如性別或種族。
在一個專業環境裏保持多元化意味著更多。它可以應用到教育、思維方式、婚姻狀況領域和幾乎任何可以在人與人之間辨認的差異。在這種前提下,我們認為多元化是有益的。

2. 「多元文化教育」意指學校提供學生各種機會,讓學生瞭解各種不同族群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他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避免種族的衝突與對立的一種教育。而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提出的總諮議報告書中,指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於肯定人的價值,重視個人潛能的發展,使每個人不但珍惜自己族群的文化,也能欣賞並重視各族群文化與世界不同的文化。在社會正義的原則下,對於不同性別﹑弱勢族群﹑或身心障礙者的教育需求,應予以特別的考量,協助其發展。」,明白揭示了我國政府對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目標與實踐的原則。

教育多元化:

多元化的價值觀教育的多元化,多元化教育,不但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材選用、教育方式、教育評定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無論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大學、專門教育機構、中學小學、幼稚園,在教育理論、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育評定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由和獨立。
 
 
台灣如何成為「多元文化」國家
1)先有1970年之後的社會分化與變遷概念
(2)1980年代,台灣是「多元社會」辯論
3)1990年代社會運動帶動民間社會、民間主體性、同時族群運動以及台獨運動,帶出四大族群論述主流化。
(4)1994年帶出「生命共同體」以及「社區總體營造」。
(5)1990-1998之間帶出「鄉土語言教育」、「教改」、「多元文化」帶出「多元文化」國家。
(6)1997年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第七項,修訂成第十條第九項與第十項,其內容為:
◎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
◎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對於金門、馬祖地區人民亦同。
綜觀上面歷史,台灣就這樣帶出「多元文化」的國家。
 
 
多元文化的衝擊及調適
思考全球化潮流的問題,並非僅只是單獨性問題或事件,而是具有代表人類生存發展普遍性、一體化的特徵和現象。實質上,全球化問題本身超越各國社會制度的差異性和意識型態的分歧性,彼此之間不但具有內在結構化的聯繫,同時互相依賴,而且外部之間形成不可分割的系統。
在這種全球化大潮流下,國內高等教育面臨相同的問題。
其一、知識商品化的現象入侵校園,美國文化幾乎等於「全球化」代表,「英語」代表全球化語言的霸權象徵,美國、日本時尚,似乎成為國內窺視「全球化」潮流的唯一管道。
其二、國內大專院校除少數開設東南亞相關通識課程,例如交通大學、暨南國際大學、中山大學、淡江大學及輔英科技大學外,其餘各校通識課程對我們的鄰居國家東南亞地區鮮少提及,事實上國內各界對東南亞各國的多元種族文化、政治經濟制度以及社會結構的相互了解程度遠不及美、日通俗文化。
其三、目前兩岸三地高等教育體系師生對於「通識課程」的看法僅視為專業教育的營養學分的裝飾品,其中以技職院校的通識教育課程受到最大的挑戰。
自鴉片戰爭以來,西方文化就一直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希望將我們納入西方文化體系。而我們自己在對待傳統文化出現的一些偏差,例如批判多於繼承,否定多於肯定,導致一些人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無知,缺少自尊與自信,以至在「全球一體化」的喧囂中,不少人甚至認為「現代化就是西方化」。以好萊塢、麥當勞、可口可樂、流行音樂、流行歌曲和流行舞蹈為特徵的西方大眾文化,對年輕一代造成強烈衝擊。且看今天的中國,有多少孩子,吃的是美國文化,穿的是美國文化,看的也是美國文化。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外來文化對純潔而天真的孩子施加影響,能夠使我們的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化性格。
參考資料 http://w3.ydu.edu.tw/ge/94c2/94c2.htm














全部共 0則留言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


文章分類 Labels


最新文章 Top10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