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玠敬禮 - 三國歷史與人物分析 - 三國歷史與人物分析作業與撰寫方式:三國歷史人物分析報告架構
主頁面橫幅主頁面主頁面 

基本資料


歷程檔案 Portfolio


關於我 About Me



主頁面
英國-Leeds大學
主頁面
英國-Birmingham大學
主頁面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主頁面
英國倫敦-大笨鐘
主頁面
比利時滑鐵盧-拿破侖
主頁面
上海-東方明珠
主頁面
廣州-黃埔軍校 

三國歷史與人物分析作業與撰寫方式:三國歷史人物分析報告架構

三國歷史人物分析報告架構
一、               家庭背景:
二、               教育背景:學習與成長歷程
三、               人品:個人處事標準
1. 陽光面:
             2. 陰暗面:
四、               專長:
五、               正面事蹟:當時代的標準
六、               負面事蹟:當時代的標準
七、               歷史地位:
1. 整體的觀察:
英雄(道德)
奸雄(法律與權術)
梟雄(武力)
狗熊(投機取巧)
白目(搞不清楚狀況)
2. 政治與軍事層面的觀察:
謀略(國家之間競爭的發展方略)
謀術(處理國家之間或內部的軍事、政治、經濟問題)
權術(處理國家內部政治勢力間的競爭)
傻鵰(搞不清楚狀況)
八、               應用價值:
1.      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參考價值:
2.      與自己生活層面相關的參考價值:
3.      對當代世界的參考價值:
全部共 3則留言
11-07 10:51:留言...
11-07 10:55:【工匠精神 師徒傳承】 近三年,反全球化示威人士都會集結在瑞士義語區小城達沃(Davos),向在此召開世界經濟論壇的各國元首,嚴正抗議新的一年在全球化衝擊下,又製造出一波強過一波的失業與不安定。 示威人士從歐陸各地遠道而來,砸毀全球化象徵麥當勞(McDonald),瑞士人卻還是波瀾不驚,理由很簡單,瑞士至今還是歐洲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距離台灣半個地球的瑞士,雖然三分之二的勞動人口並未上過大學,但是他們所創造出來的競爭力,並不亞於擁有大學學歷的人。二○○一年瑞士平均國民所得達三萬四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二十萬元,排名全世界第四名。 令人驚訝的是,前三大產值最高的製造業包括電機電子、化工與鐘表,都不是傳統定義下的高科技產業,且其從業人員主要是由相當於台灣的高職畢業生的技職人員所組成,最低基本工資達新台幣七萬五千元(編按︰台灣為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元)。 ‧ 傳統工匠創造瑞士競爭力- 「師徒制」養成三分之二勞動力 除了求完美與耐煩細節的工作態度外,教育制度如何支援瑞士人把競爭力發揮到極致? 參與巧克力協會的十七家製造商,包括聞名於世的瑞士蓮(Lingt & Sprungli),都是引入機器大量製造的方式,這類巧克力製造商所需人力不多;餵養更多人力的,其實是遍布於全瑞士大大小小的巧克力工作坊(chocolate confiserie),而訓練高素質巧克力師傅的方式,就是瑞士自中古世紀以來一脈相承的師徒制(apprenticeship)。 今年五十五歲的米歇爾.哈波(Michel Rapp),父親原來是個麵包師傅。由於巧克力利潤較高,米歇爾.哈波遂出去拜師學藝,學成後先後在日內瓦附近開了三家手製的巧克力店。 「爸爸雖然現在開了三家點心店,他年輕時連廚師執照都拿過。其實他最早只是餐飲店的送貨員。」還在英國念書趁寒假回來幫忙的女兒克莉斯蒂(Christelle Rapp)說。 從學徒制學習技能、進而取得由公會授與的證書,才能開始執業,三分之二的瑞士勞動力,就靠這套中古時代人才訓練概念下的產物,培養終其一生的謀生技能。 經過歷史的洗禮,學徒制在一九七○年代中期進行新一波變革。加入時代概念的瑞士學徒制,現在被納入瑞士的職業教育制度(vocation-education program)的一環。 「它是一個在良好監督下的組合」」在職訓練(on-job training)與課堂學習(regular classroom learning)。」《瑞士新聞報》(Swiss News) 在今年二月的一份特別報導中指出。 橫跨四百種職業別,瑞士人用一種全國性的標準,設計這套具有「現代意義」的師徒制。 從最原始的麵包烘焙、廚師,到工程技師等專門技術領域,再到較為複雜的學門如建築師、商業管理、行銷、工程師等領域,甚至到只需要一些簡單技能,如加油工、超市的結帳人員提供一年的訓練,學徒制使成為世界勞動品質最高的國家之一。 ‧ 學徒生涯- 實際工作經驗┼職校的理論課程 瑞士現代的學徒制概念,有點類似台灣的建教合作。簡單來講,就是上完九年義務教育後,不想進入學術研究領域的學生,可以選擇上職業學校;而職校的上課地點,一個星期中,有三到四天要到企業內見習,剩下的一到兩天,再回學校去上語言、數學、物理、化學等理論課程。 以擁有三家巧克力店的米歇爾.哈波為例,目前他「旗下」每年平均有十多位實習生。清晨八點,位於小鎮Pragins的巧克力工作坊中,米歇爾.哈波帶領十來個實習生忙進忙出。 年紀最小的是十五歲的法國人史提夫.夏波樂(Steve Chabrolle)。因為姐姐就這裡實習,喜歡做甜點的史提夫,中學課程還沒畢業,趁著寒假一週來此幫忙三天,每週都要翻越諸羅山跋涉而來,跟著米歇爾製作巧克力。 跟夏波樂的玩票性質不同,十九歲的湯瑪士.卡薩里(Thomas Casari)是在此修習正式學位的實習生(apprentier)。今年是他在哈波巧克力店實習的最後一年。 卡薩里一週在這裡實習四天,每週還要回學校上一天半的課,四個月後,整個為期三年的實習課程即將結束。如果通過他的師傅哈波先生的認可,公會會發給他合格的糕餅師傅證書。 而在此正式實習的湯瑪士,不是在這裡賣勞力換學歷,每一個月,每個在此實習的見習生,可以領到四百到六百不等的瑞士法郎(約合新台幣一萬到一萬五千元)的薪水。 問他結業拿到證書後有什麼打算?「先去找一家大飯店實習,也加強語言,然後開自己的巧克力店吧。」湯瑪士汗水微沁、雙手沾滿奶油麵粉疙瘩,羞澀但自信的說。 江詩丹頓的製表工人和米歇爾.哈波,都是典型瑞士人的面孔:投注一生的心力於一個志業(career),然後透過師徒制及學成後不斷的在職學習,去鍛造其價值。 ‧ 教育體系從國中就開始分流 大學採菁英制,依能力及興趣分組 根據洛桑管理學院的「國家競爭力報告」,二○○一年瑞士位居全球第七名,台灣是第二十四名,其中瑞士的就業市場位居全球第四名,台灣則是第三十六名。 令人訝異的是,擁有七百萬人口的瑞士,境內只有十二所大學及七所應用大學。就讀於十二所大學的大學生僅有九萬五千個名額,而應用大學的二萬五千名學生則一樣需要每週實習,才能取得文憑。 相對而言,台灣目前有九十四所大學(編按︰若含專科則超過一百三十所),乍看之下,台灣似乎人力素質更高。但是,人力素質的提升,是否一定要靠學歷的提升?對瑞士而言,答案是否定的。 和台灣早期的能力分班類似,為了讓教育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主要為培養學院研究人才的瑞士大學,採取菁英制,因此,瑞士小孩從國一開始就逐學期依能力及興趣進行分組。 而不進入大學的學生,則可選擇進入另一個體系-技職教育體系。遠嫁瑞士的台灣女士陳玉蘭舉大兒子為例子:「艾迪上國一前三個月,就淘汰五分之一,學期結束後會再刷人,一直篩選到高三。」 由於社會階層(hierarchy)不明顯,對瑞士人而言,職業無貴賤之分,學歷在就業市場的重要性並不顯著。 瑞士法定的退休年齡是六十五歲,入行後還有長達四十年左右的職場生涯,如何與時俱進維持技能的創新?此時,就要由企業主義務提供員工大量的在職訓練。 在經濟部駐蘇黎世台北貿易辦事處任職的林慶如,畢業於瑞士的餐飲學校,他在拿到文憑後,進入餐飲業工作。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接觸電腦軟體撰寫課程,主管也慨然補助七成的在職進修費用。如今,林慶如卻因為電腦相關技能這項第二專長而轉職,這樣的例子在瑞士並不少見。 除了提供實習機會的企業,以及教授理論課程的學校外,公會是建構瑞士職業訓練制度另一根支柱。 「我們每年要從廠商那邊蒐集最新的研發、技術與行銷趨勢,然後聯絡學校,請他們設計適合的課程,讓學生及已就業的員工上課,避免這些員工的技能跟不上時代的進步。」瑞士電機電子協會秘書長麥耶(K. A. Meier)博士說。 學徒制大量供給合格,有實務經驗的員工給各行各業,使年輕人的失業率只有德、美國等國的二分之一,也認為是傳統產業競爭力不下於高科技產業的秘訣。 ‧ 入行後持續接受在職訓練 避免技能停格,與時代脫節 根據《商業周刊》第八○一期的報導,台灣這一波失業的產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被掃出「贏者圈」外的人。 反觀瑞士,經濟至少富了一個半個世紀,經歷的景氣波動不知凡幾,二十年前主導瑞士經濟的產業可能如今早已消失,為什麼這些「一生只做一行」的工作者,不會經歷一蹶不振的窘境? 「瑞士政府是相當自由的經濟,基本上救『勞工』不救『企業』。所以瑞士很少針對企業紓困(編按:唯一的例外是二○○一年宣布破產的瑞士航空,至今這個作法仍備受批評)。這個時候社會安全網(social net)就派上用場了。」瑞士駐華代表喬斯特.費爾(Jost Feer)說。 一九七○年代瑞士鐘表業出現的大衰退,就是最好的例子。 石英表(主要動力為電子的表)其實是瑞士發明的,但以機械表(表殼內沒有任何電子產品,完全以零件組合為動力,必須上發條的鐘表)稱霸全球鐘表業長達兩百年的瑞士鐘表業,卻沒有意識到來自亞洲的石英表會在三、五年間,使瑞士鐘表業喪失了近五成的市場。 「在那之前,瑞士鐘表業對內(指國內)競爭大於對外競爭;在那之後,瑞士鐘表業三分之二的業者消失,而鐘表業從業人員則減少五分之三。」江詩丹頓全球總裁普洛許(Claude-Daniel Proellochs)說。 幸好,從二十世紀初即逐步建構的社會安全網此時便可派上用場。根據瑞士政府的規定,失業勞工可以支領數額僅涵蓋基本需求的失業津貼,但是,在這段期間,失業者必須選擇未來要轉業的方向,並有義務要去上完整的職業訓練課程。 「在瑞士失業可能比在德國、法國等國失業還要來得不輕鬆。」瑞士經濟部經濟事務局大使艾瑞克.薛德格說,因為領失業津貼外,還有上課、找工作的義務。他也補充,這套社會安全網,在許多經濟困難的時刻,緩衝了不少社會衝突的可能性。 此外,近年來這套技職教育,已逐漸鬆動「一生做一行」的觀念,讓更多年輕時入錯行的人有重新學習的機會。 瑞士國鐵局負責公關、今年才二十七歲的羅蘭.賓茨(Roland Binz),則是另一種狀況。 他原來在大學就讀法律,因為對新聞採訪有興趣,大三索性休學不念了,直接到伯恩當地媒體擔任記者。 一年多前,羅蘭入伍並被派往科索沃,在科索沃的六個月期間,年僅二十五歲的他被指派擔任瑞士科索沃駐軍的媒體發言人。 豐富的媒體經驗,使得羅蘭在退伍後,在年齡不滿瑞士國鐵局要求的三十歲之下,以大學肄業的學歷爭取到瑞士國鐵局的工作。「學歷在此不是絕對重要的。」他說。 雖然羅蘭負責媒體公關,但在前半年的時間,他一週仍有一到兩天要到不同部門去實習。「我修過幾天的鐵路、查過票、進過機房、控制室。雖然我不專職做這些工作,一旦發生狀況,我可以第一時間理解問題所在。」羅蘭說。 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的統計,二○○○年受過職業訓練始能勝任之工作達五千零九十瑞士法郎,相較於一般普通之工作平均收入為四千零七十九瑞士法郎,平均多出了二○%的薪資。 ‧ 技職人員薪資比普通工作者高兩成 台灣卻仍崇尚「唯有讀書高」舊觀念 周延、彈性的技職訓練體系,讓七成瑞士人毋需傲人學位就能擁有競爭力;反觀台灣,二○○二年失業率高達五.一七%,十五」二四歲青年失業率更高達一一.九一%,製造業外移導致工作機會的減少,固然是原因之一,人力素質未隨之提升,更是導致「高學歷」失業者的主因。 根據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統計年鑑的數字顯示,二○○○年台灣高等教育在學率(指十八至二十一歲大專以上學生,占該年齡人口數的比重)高達六八.四%,遠高於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的比重。 然而,一○四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也在「未來產業發展與就業市場」座談會上指出,照理說,理工科系畢業生應是炙手可熱,但是,當他們幫聯電等指標性企業求才時,企業多半指定要台、成、清、交的畢業生,其餘學校畢業生就甚少機會。顯示企業主對多數大學畢業生的素質十分保留。 從經建會今年二月發布的一個統計顯示,未來十年台灣職缺最多的行業是技職人員;相對於高學歷、高失業的大趨勢,學歷不高、擁有特殊技術的專職人員,終於由黑轉紅大翻身。 技職學生待遇不見得較大學畢業生差,但年輕人還是擠破頭想進大學,「生產線找不到訓練有素的專職生,大學生來應徵又不合用」成為台灣企業主普遍的心聲。 專一、與時俱進的職業訓練,打造了全世界素質最高的瑞士勞工,讓一群沒有大學學歷的技職人員也能享有優渥的薪資報償,並進一步成為傳統產業永續經營的推進器。瑞士的做法,能為台灣帶來什麼新的思維?
11-07 10:56:【風雲人物】長阪坡的救主英雄─趙子龍 《三國演義》蜀漢五虎將之一,素有「虎威將軍」之稱的趙子龍 趙雲,字子龍,是《三國演義》蜀漢五虎將之一,素有「虎威將軍」及「一身是膽」的美譽。其實趙雲最令人後人稱頌的不只是他的驍勇善戰,而是他有不同凡響的優秀人格。 胸懷黎民百姓 在那戰亂不已的年代,趙子龍擇主的標準是“從仁政所在”,目標是“解民於倒懸”,這使他大大超出一般的赳赳武夫。他原是袁紹身邊的一員猛將,因見袁紹私心過重且無救國之念,於是投奔公孫瓚。公孫瓚見到他以後大喜,表示:「聽說貴州人皆歸附袁紹,將軍能到我這裡,可算是迷而知返的冀州人。」但趙雲卻義正辭嚴的說:「人民因戰亂處於水深火熱,因此敝郡人決議,去尋找能解救人民的領袖,並不是特別親附將軍而疏遠袁公啊!」最後他見到劉備是一位愛民的仁君,就投效了蜀漢。 長阪坡救主 義薄雲天 劉備於新野敗給曹操後,與大批民眾一起撤退,並且命趙雲保護老少。但趙雲在混亂中與甘夫人、糜夫人及阿斗失散了,於是他奮不顧身衝入重圍,七進七出長板坡,救出甘夫人與阿斗,這次事蹟就是廣受後世歌頌的「長阪坡救主」。另外,有人統計後發現趙雲生平出戰共30勝1敗(這一敗是為了計降姜維),他之所以驍勇善戰、百戰百勝,應該也是他負責盡職的緣故吧! 公正敢諫 謙遜廉潔 劉備奪取益州後,有人建議以成都的屋舍及城外的園地桑田,分賜給諸位將領,他以爭取民心為重,堅決反對;劉備欲伐東吳,他又從戰略大局著眼,竭力勸阻。在劉蜀的眾多武將中,只有趙雲兩次從根本大計上,向劉備直言規諫。他一向克己奉公、不徇私情,不憑一己好惡辦事,故深得劉備賞識。另外,他也是劉備所有軍團中,和諸葛亮配合最好的將領。《三國演義》中常看到諸葛亮說:“非子龍不可”由此可知,他在諸葛亮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諸將中,他的資格僅次於關羽、張飛,又有救護劉禪之功,可是他從不居功,也不爭名奪利,對後來居上者也能友好相處,這種胸襟是蜀漢其他將領所不能及的。子龍一生廉潔,不納一妾、不茍一文,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武將中難得一見的表率。 儘管趙雲形象不及劉備、關公及張飛等人的豐富與深刻,但後人認為他是《三國演義》中僅次於諸葛亮的最受喜愛人物。主要原因應該是他一系列的美德,使人不由自主地對他產生仰慕之情吧!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

小寶貝的畫
我家的童畫



文章分類 Labels


最新文章 Top10



主頁面
雷諾瓦的畫-船上的午宴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