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興老師的教學歷程檔案 - 109-2 資訊管理 - 補充資料
 

企業資訊與管理系
助理教授/日導
羅德興


歷程檔案 Portfolio

    補充資料


    資訊管理導論——

    人文與社會科學取向



      

    第一章  從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觀點看資訊管理

    一、資料工程的取向

    二、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取向

    三、資訊科技實務應用的取向

    【第一章參考書目】

    第二章  哲學的觀點

    第一節  哲學的觀點

    一、為什麼要談哲學

    二、資訊系統設計理論的哲學立場

    三、資訊管理學域中主要的哲學立場

    第二節  三種主要的哲學立場

    一、實證主義後實證主義 (*)

    二、詮釋主義 (*)

    三、批判主義 (*)

    第三節  其他各類的哲學觀點

    一、強調行動與社會制度間因果的立場 (*)

    二、現象學 (*)

    三、後現代主義 (*)

    四、實務觀點 (*)

    第四節  資訊哲學與科學哲學

    一、資訊哲學 (*)

    二、科學哲學 (*)

    【第二章參考書目】

    第三章  資訊學的觀點

    第一節  資訊學的觀點 (*)

    第二節  資訊學觀點之於資訊管理學域

    一、資訊的決策功能 (張新華,1991, p. 187)

    二、資訊安全 (*)

    三、資訊即媒介 (*)

    【第三章參考書目】

    第四章  符號學的觀點

    第一節  符號學 (*)

    一、符號 (Signs)

    二、語言

    三、意義 (*)

    四、再談釋義學 (Hermenutics) (*)

    第二節  符號學觀點之於資訊管理學域

    一、資訊商品 (*)

    二、資訊與資訊擷取

    三、設計領域

    四、人類心智的資訊處理

    五、意義的詮釋

    【第四章參考書目】

    第五章  社會學的觀點

    【章前案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社會學三大家

    一、涂爾幹 (Émile Durkheim) (*)

    二、韋伯 (Max Weber) (*)

    三、馬克思 (Karl Marx) (*)

    第三節  現代與後現代社會學

    一、功能主義 (Functionalism) (*)

    二、綜合與超越社會學理論者 (*)

    三、制度理論新制度理論 (*)

    第四節  社會學觀點之於資訊管理學域

    一、資通訊技術與社會學的交響曲

    二、組織理論之於資訊管理學域 (*)

    三、行動者網路理論看資訊系統 (*)

    四、社會技術觀點看資訊系統 (*)

    五、技術擴散過程觀點看資訊系統 (*)

    【第五章參考書目】

    第六章  心理學的觀點

    第一節  心理學 (*)

    一、心理學的界說與研究變項

    二、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第二節  心理學觀點在資訊管理學域的應用

    一、行為的發展

    二、對學習的觀點 (*)

    三、知覺歷程 (*)

    四、技術框架 (*)

    【第六章參考書目】

    第七章  經濟學的觀點

    第一節  經濟學的觀點 (*)

    第二節  經濟學觀點在資訊管理學域的應用

    二、資訊經濟學的觀點

    三、資訊與經濟

    四、網路外部性 (*)

    五、交易成本 (*)

    六、代理人理論 (*)

    七、資訊商品的特性

    【第七章參考書目】

    第八章  其他的人文與社會科學觀點

    第一節  人類學的觀點

    一、IS的學科本質

    二、人類學與資通訊科技 (*)

    三、ICT與組織文化 (*)

    第二節  管理的觀點 (*)

    第三節  人文資訊學的觀點 (*)

    第四節  系統理論於資訊管理的應用 (*)

    【第八章參考書目】


    【第一章補充資料】

    (1)
    如果這些只是一門「知識」、「學問」,卻跟我們人生是分開的,那只不過就是一個包裝或是可有可無的裝飾;
    而是要去想想這些對我們成為一個人 (本身)有什麼影響,
    對我們處在資訊社會有什麼助益(Luo)

    (
    2)

    快速瀏覽人文與社會科學取向下的資訊管理。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07005073-260409?chdtv
    大陸自然科學領域論文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躍居全球第一 
    (自 2017 年開始)

    (3)

    再現性危機漫延,襲擊社會科學類論文!

    可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 之重要

    研究結果具「可再現性」的重要原因在於:
    作者必須對所有實驗過程、研究對象及統計分析方法,提供非常詳細正確的紀錄與描述,經由反覆的實驗後才將此精確的研究結果公開發表。
    如此一來,其他學者可以通過此詳細的資料來重複實驗並核對結果。
    當廣大閱聽群眾對於此研究結果感興趣,同時愈來愈多科學家驗證透過了同樣的方法獲得相同實驗結果或現象時,代表此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非常高。

    研究結果的可重複性 (Replicated Research)

    許多研究人員紛紛有系統地標準化實驗方法想要成功複製發表研究結果,以證實實驗的可重複性、提高可信度及效力。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就曾多次公開表示研究結果可重複性之重要性,同時公佈編輯團隊對於發表研究結果可重複性之論文的準則。
    2017年,Nieuwland et al. 嘗試發表研究DeLong et al. 2005年在《自然》發表過的一篇心理語言學 (Psycholinguistics) 研究—DUK05的可重複性。DUK05是目前最受到該領域讚揚且被引用次數已超過750次的學術文章,但卻未曾被成功地驗證實驗結果的可重複性。Nieuwland et al. 向《自然》要求了DUK05的實驗材料和分析方法後,不僅擴大實驗規模,同時有九個不同研究機構的參與,並因為數據分析方法的改善解決了DUK05在方法與統計上遭遇的困境。不過,Nieuwland et al. 的研究結果卻不支持DUK05。Nieuwland et al. 這篇研究結果可重複性的文章連被同儕審查 (peer review) 都沒有,便被《自然》拒絕發表!在Nieuwland et al.申請上訴期間,他們先將文章放在公開的生命科學學術資源平台bioRxiv,受到了廣大的迴響與關注。最終,因《自然》對DeLong et al. 的研究審查制度不夠透明及無法取得完整原始數據,使Nieuwland et al. 無法將此對立的研究結果刊登在《自然》。

    (https://www.enago.tw/academy/alarming-reproducibility-crisis-invading-social-sciences-journals/)



    【第二章補充資料】

     (Movie)

    埃里克·古斯塔維森 (Eric Gustavsin)(1999) 《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挪威劇情動作片
    SophiesWorld.png

    蘇菲過著平凡的生活,直至有天她在郵箱中收到兩封來歷不明的信寫著:「你是誰?世界從何來?」
    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妲(Hilde),郵戳來自黎巴嫩
    蘇菲不久後收到一封匿名信件,信件中記載著一部分與哲學和哲學史相關的內容。她開始學習哲學史,由淺入深的課程也定期寄到家中的信箱。

    作者藉著描寫故事中的故事,嘗試解釋真實世界背後的世界、人的自由意志、本和體的道理等等……故事中,亞伯特向蘇菲解釋從古希臘哲學發展到現今哲學的歷程和轉變,讓席德(換言之,讓讀者)了解歐洲哲學史。



    (Video)

    汤质看本质 簡化世界 啟發你

    呵,人類妳對【哲學】一無所知!| 近現代哲學亂談(上) (2019, 42'0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Gjz7MZAPY

    致我們永遠懷疑的人生 | 近現代哲學亂談(中)(2019, 42'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s9PBIr826o

    呵人類,妳對【權利財富】一無所知!| 近現代哲學亂談完結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ZhaeLMjPI (2019, 40'11")



    (1) 西方哲學三大終極問題 (基本問題),如:我從哪來?我是誰?我要去哪?
    縱然平時並未想起,仍是生命的背景所存在的問題。
    如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家 Irvin Yalom 總結人的煩惱有四:死亡、孤獨、無意義,和自由。

    葉慈 (W.B. Yeats, 1865–1939)

    《隨時間而來的真理》

    雖然枝條很多,根卻只有一條; 

    穿過我青春的所有說謊的日子 

    我在陽光下抖掉我的枝葉和花朵; 

    現在我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



    (2) 未來世代必備的哲學思維:美國總統、迪士尼總裁、NBA球星都搶著修的博雅教育

    ビジネスエリートのための!リベラルアーツ 哲学【21st Century Liberal Arts】

     
    • 作者:小川仁志(Ogawa Hitoshi)
    • 譯者: 王美娟
    • 出版社:台灣東販 
    • 出版日期:2020/11/23

    於科技日新月異的21世紀, 當大多數的程序都自動化或是具備人工智慧時, 人的可貴 (價值)在於擁有宏觀、獨立、自由思考能力。

    Chapter 1 什麼是哲學?
    揭露事物真實樣貌的行為
    價值判斷 vs. 事實陳述

    Chapter 2 速學!基本的哲學概念
    30名哲學家與不可不知的重要概念
    001 蘇格拉底 對話法
    002 柏拉圖 理型
    003 亞里斯多德 友愛
    004 笛卡兒 方法論上的懷疑
    005 史賓諾沙 泛神論
    006 霍布斯 萬人對萬人的鬥爭
    007 盧梭 普遍意志
    008 邊沁 效益主義
    009 洛克 白板
    010 康德 批判
    011 黑格爾 辯證法
    012 叔本華 意志的否定
    013 馬克思 歷史唯物主義
    014 李維史陀 結構主義
    015 尼采 超人
    016 維根斯坦 分析哲學
    017 胡塞爾 現象學還原
    018 海德格 在世存有
    019 沙特 存在主義
    020 梅洛龐蒂 身體的兩義性
    021 傅柯 全景敞視監獄
    022 德勒茲 根莖
    023 德希達 解構
    024 杜威 實用主義
    025 列維納斯 他者
    026 羅爾斯 正義論
    027 鄂蘭 行動
    028 哈伯瑪斯 溝通行動
    029 奈格里 諸眾
    030 梅亞蘇 思辨實在論
     
    Chapter 3 面對21世紀的問題
    AI、生物科技、恐怖活動……等等
    001 AI
    002 網際網路
    003 監控社會


    ****
    AI
    (1)

    會自律思考的AI人工智慧,被製造出卻被認為不該有思考能力? (05'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5dUAgZqVY


    (2)

    諸神的黃昏:AI人工智慧【民視台灣學堂】哲學談淺淺地 2019. (24'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NhRhH6UzOY&list=PLJ2CUgmLBJvC_vgIbli8SdhHjvoMNUZT4&index=111

    (3)

    連法律系也講人工智慧 直擊高等教育 怎導入AI-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05'5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VR67c1Ky4









    Chapter 4 進一步「做哲學」的實踐指南
    從「學習」到「應用」
     

    (3)
    http://tx.liberal.ntu.edu.tw/~purplewoo/methodology/Knowledge-Logical_Empirical.htm

    (4)
    華文哲學百科
    http://mephilosophy.ccu.edu.tw/


    歐陸學術思潮:
    限於談論
    以下
    這四個範圍(1): 現象學,(2): 詮釋學,(3): 批判理論,(4): 法國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到後現代及解構理論
    (4)-(1)
    德國哲學家胡塞爾 (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1859-1938) 是當代現象學 (phenomenology) 的創始人;他以「回到實事本身」(auf die Sachen Selbst zurückgehen) 的哲學立場 (Hua XIX/1, 7-13)[1]和「哲學作為嚴格科學」的理想(Hua XXV, 3)[2]重新探究存有與思維 (Sein und Denken) 的關係,並以意識哲學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為思考特色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的歐陸現象學發展。


    (4)-(2)
    詮釋學的歷史可遠溯至古希臘時期,但一直到 17 世紀才被視作為一門正式的學科。
    不過,這門學科最初僅被當作一個可跟邏輯學相提並論的學術工具,用以協助人解讀特定書本之文句意義,故歷來並不特別被哲學家們重視。
    自 20 世紀下半葉起,詮釋學才突然躍身成為西方人文學界的熱門討論焦點,尤其是常常在哲學、神學、社會學、史學、法學、文藝批評等等學科裡被人提及。
    由於幾乎各式各樣的文本均會牽涉到意義詮釋的問題,以致於詮釋學在有關自然科學、臨床治療等領域的討論中亦不乏人問津。甚或有更為激進者主張一切均為詮釋,而其他學科均須受到詮釋學之規定,從而在學界引發了諸多論爭。
    對於今日詮釋學這門學科的初學者來說,乍見上述紛雜多樣的諸般情景,往往會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為詮釋學加以定位與定義。這種茫然感其實是正常的反應,因為詮釋學的意義範圍基本上毋寧是隨著歷史發展而有所轉變,而且並非所有論者均對其定義達成共識。有鑑於此,若要恰當地理解詮釋學這門學科,就不能迴避其歷史的面向。



    (4)-(3)

    ***

     

    「溝通行動理論」(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是當代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 (Jürgen Habermas, 1929~) 提出的哲學理論,它不僅是哈伯瑪斯哲學的核心概念,更對當前社會學、法學、政治學、大眾傳播、教育學、宗教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發展,產生革命性的衝擊。
    最精簡地講,溝通行動理論研究的對象是:「那些以理解做為機制,對於不同行為者之行動計劃進行協調的互動方式」。(Habermas, 1984a:8)
    但擴大來講,溝通行動理論又包括:(1)「溝通合理性」的概念、(2) 區分成「生活世界」與「系統」的「兩階段社會構想」、與 (3) 對當代社會進行病理學診斷的「現代性理論」等三大研究主題。(Habermas, 1981a:8)

      哈伯瑪斯從參與《德國社會學的實證主義爭論》(1969) 開始,即嘗試要為社會科學提供新的方法論基礎。
    他透過對當代各種社會學理論流派的批判檢視,提議應發展一種「溝通的社會理論」。
    這個構想在他受到阿佩爾 (Karl-Otto Apel, 1922-2017) 研究裴爾士 
    (Charles S. Peirce, 1839-1914) 記號學的啟發後,即透過結合晚期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的「意義使用理論」與塞爾 (John Searle, 1932-) 的「語言行動理論」,發展成一種以「普遍語用學」為基礎的「社會溝通理論」(Kommunikationstheorie der Gesellschaft, 1984a: 11)。
    這個溝通行動理論的雛型,具體而微地發表於 1971 年他為普林斯頓大學「高斯講座」(Christian Gauss Lectures) 所做的「社會學的語言理論基礎」的講演錄中。

      哈伯瑪斯後來在寫作過程中卻發現到,如果他自己不先發展出一種批判的社會學理論,那麼他的溝通行動理論根本就無法應用在社會學的研究上。
    因為正如韋伯 (Max Weber, 1864-1920) 所高舉的論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就是一種理性化的過程。
    但在現代社會中起作用的理性模式,卻顯然不是以語言理解為基礎的溝通理性,
    而是在目的合理性意義下的工具理性。
    韋伯所謂的「西方理性主義」(Okzidentaler Rationalismus),特別表現在資本主義之市場經濟與現代國家之科層官僚制的建構中。
    然而與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批判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造成勞動的異化,以及韋伯批評科層官僚制造成理性的牢籠一樣,以盧卡奇 (Georg Lukács, 1885-1971) 為首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即將這種現代的理性化,看成是「物化」的過程。
    在這種理論背景下,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 1895-1973) 與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 的「批判理論」,即以《啟蒙的辯證》來標示出,合理化的現代性做為一種社會進化的歷史進步,卻同時使人類喪失存在的自由與意義,而重新進入神話蒙昧狀態的弔詭現象。


    ***
    社會哲學家尤根.哈伯瑪斯
     (Jürgen Habermas, b.1929) 為了因應世界社會從現代化、後現代化到全球化的時代變遷之挑戰,他雖然承繼早期社會批判理論未完成的使命,承擔起政治、道德、經濟與社會的改革責任,但是他並未全然延續前輩的步伐,反而為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開啟新的理論向度,為社會批判理論進行理論典範之轉移,


    即:從主體性轉向到互為主體性,從意識哲學與行為主義轉向到普遍性的語用學,從普遍性的語用學轉向到溝通行動理論,從理性主體的實踐理性轉向溝通理性或溝通合理性,甚至進一步強調重構論評理性的重要性。

    為了完成啟蒙現代性方案,謀思適切的社會理論之替代性典範或社會合理性判準,他著重於民主憲政體制的改良設計,針對政治性公共論域的結構轉型、頗具洞見的研究貢獻,加上溝通行動理論與論評理論 (Diskurstheorie) 的建構,提供了自我與他者相互理解的超驗性基礎與可能性條件,促使大眾的民主模式得以朝向公眾的民主模式發展。
    上世紀 90 年代,他的學思理路經歷了康德哲學的轉向並提出雙軌制的審議式民主模式完構他的程序性法權哲學的新典範,欲使政治自主性、道德規範的正當性與自由社會的現代性得以在全球化轉型趨勢中同時被展現出來。
    911 事件之後,哈伯瑪斯在後形上學的思維脈絡中,關注宗教在公共論域之中的功能與角色,立基於全球治理(世界公民主義)的宏觀視野,謀思國際化憲政化的可能性,以實現世界內政無世界政府的理念構思。



    (4)-(4) 
     法國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到後現代及解構理論
    ***
    https://rueylin0119.pixnet.net/blog/post/96731469-%E4%BB%80%E9%BA%BC%E6%98%AF%E7%B5%90%E6%A7%8B%E4%B8%BB%E7%BE%A9%28structuralism%29%EF%BC%9F
     

    結構主義主張,任何科學研究都應超越事物現象本身,
    直探在現象背後,操縱全局的系統與規則。
    社會與文化現象不僅是物件和事物的總和,其實物件和事物背後都另有涵義。[1]

    廣泛來說,結構主義企圖探索一個文化意義是透過什麼樣的相互關係(也就是結構)表達出來。
    根據結構理論,一個文化意義的產生與再造是透過作為表意系統(systems of signification)的各種實踐、現象與活動。
    一個結構主義者研究對象的差異會大到如食物的準備與上餐禮儀、宗教儀式、遊戲文學與非文學類的文本、以及其他形式的娛樂,來找出一個文化中意義是如何製造與再造的深層結構。
    比如說,人類學民族誌學李維史陀這位早期著名的結構主義實踐者,就分析了包括神話學、宗族以及食物準備這些文化現象。

    結構主義的出現,幫助人們從生活中混亂的表象中,揭露隱藏其中的完整結構,
    但亦因此一簡約化的結果,造成結構主義把「文本」作了過多的解讀,而讓學者創造出許多並不存在的意義與結構。
    另外還有各種立場是位於這兩個極端立場之間;而事實上,許多關於結構主義的爭論就是在試圖釐清上面所說的這個問題。
    結構主義最好被看作是一種具有許多不同變化的概括研究方法。就如同任何一種文化運動一樣,結構主義的影響與發展是很複雜的。

    ***
    後現代理論


    若干論者接受現代主義是戰後社會的處境:人類以刻苦自強精神來重建文明,建立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大的社會發展運動,當中又結合美國的清教精神,和冷戰時代的美蘇二元對立政治方式,那麼我們就可了解到為何後現代主義衍生的文化信念會是反對主流方案、反對單一以理性為中心、反對二元論對立,更反對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

    相反的,對於現代主義以前的舊式社會生活方式,人們卻充滿了懷念之情。
    建築師對都市文明和鄉間生活的反思,引發我們對現代工業社會和資本主義對人類正面和負面影響的思考。當然由於我們已經沒有辦法脫離現代生活方式的制約,而各種現代主義所帶來的惡果,並不足以完全否定現代文明的生活。
    思想家和各種藝術家就以各自的方式,解開我們對現代文明生活的迷思。為當下人類這種情結提供最深刻解說,且為解開迷思提供方法論的基礎和實則演練的,是法國的解構主義
    必需注意的是解構主義並不是毀滅主義。因為解構主義對於任何形式透過語言傳達的思想都進行解構,令我們知道思想的不穩定性,知識的無常,對任何思想進行系統化、集體性的統一解說都是謬誤的。
    不過,這說法並不是極端的反智論,或者虛無主義,因為德希達反對的並不是思想或者知識本身,而是對思想成為體系,或者集結成為政治力量(例如各種意識型態)的反動,德希達為所有我們認為是經典的核心理念,進行原教旨式的辯式,用類似中國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分析方法,令其意義向外擴散。

    論者認為解構主義是以詮釋學的一種變現,而且是極端原教旨主義的一種操作。由於使用語言是哲學論說的必然手段,對語言(包括內容及形式的交差指涉)進行極端細微的解構,就能夠策略上解讀文字所包裹著的理念。其實後現代主義所使用的解讀文字方法,並不是德希達所獨創的。於七十年代當解構主義傳到美國之後,在耶魯大學的幾位學者之中,就有Harold Bloom有關猶太神秘解經學Kabala的研究,成為一種獨特的解讀語言方式。這些也是後現代理論中最為神秘的部份。

    解構主義的思想根源有現象學海德格爾東方哲學。其中海德格爾晚期哲學亦深具東方(莊子)色彩。對東方哲學有理解的,應不難在解構主義找到東方哲學的脈絡。



    後現代主義
    (英語:Postmodernism),是一種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主義,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
    對於此學說的持續時間有不同說法,其中有一說是指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1]。目前,在建築學文學批評心理分析學法律學教育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均就當下的後現代境況,提出了自成體系的論述。
    他們各自都反對以特定方式來繼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

    由於它是由多重藝術主義融合而成的派別,因此要為後現代主義進行精闢且公式化的解說是無法完成的。
    若以單純的歷史發展角度來說,最早出現後現代主義的是哲學建築學
    當中領先其他範疇的,尤其是六十年以來的建築師,由於反對國際風格缺乏人文關注,引起不同建築師的大膽創作,發展出既獨特又多元化的後現代式建築方案。
    而哲學界則先後出現不同學者就相類似的人文境況進行解說,其中能夠為後現代主義大略性表述的哲學文本,可算是法國的解構主義了。

    排斥「整體」的觀念,強調異質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不同於文學批評家,較嚴肅的哲學家可能不喜歡使用後現代主義這個術語,因為這個術語過於模糊,後現代主義可能指女性主義解構主義後殖民主義中的一個或幾種。






    ***
    解構主義創始人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 1930-2004),曾說明他如何採用法語「解構 (déconstruction)一詞來翻譯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中(對存有學歷史)的「拆解 (Destruktion 或 Abbau)」一詞,並且將此術語挪為己用[1]。法語當中其實就有 destruction 一詞,但這個詞具有摧毀破壞之意,反而背離了海德格的解釋以及德希達所提倡的閱讀方式,因此德希達考慮了另一個詞:déconstruction。此詞原為文法術語。在語言的學習方法當中常有造句練習,如何構造出一個句子固然重要,但如何拆解一個句子的結構也同樣不可或缺。由此可見,解構主義對於結構之關切:

    解構活動 (Déconstruire),也是一種結構主義的活動,畢竟這種活動將結構主義的問題架構視為某種必要。但它也是一種反結構主義的活動——從某方面來說它的命運就取決於這種模稜兩可。解構活動在於鬆開、拆解、擾動結構(語言學的,《邏各斯中心主義的 (logocentriques)》,《語音中心主義的 (phonocentriques)》各種各樣的結構...)[2]

      在德希達看來,傳統的哲學思想充斥著一種封閉的,甚至暴力的結構,以至於解構主義必須針對這種結構來進行鬆開、拆解與擾動。不過,德希達並不把這種進行鬆開、拆解與擾動的解構活動,當成是對傳統哲學的分析或批判,解構主義甚至也不是一種理論,一種方法論,我們不妨把它當作一種實踐,一種針對封閉的、暴力的結構所進行的解構活動,而這種實踐有它自己靈活運用的策略 (stratégie mobile) [3]


    *****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Poststructuralism and Social Contexts

    Mark Poster

    ISBN: 978-0-745-60327-8 January 1991



    計算機允許的語言靈活性使書面單詞的確定性和具體性降低。
    Poster認為,這些變化的結果是一種新的交流體驗,一種人類與一種新型現實之間的相互作用。

    Poster 討論了電視和街機視頻遊戲 (arcade video games,大型電玩)的成癮性,
    以及新的通信技術為國家提供的監視可能性。
    他的廣泛分析結合了Wiener, Derrida and Barthes 等人的基於語言的新數學,哲學和文學理論。

    這項工作對圍繞電子媒介體驗的未來的辯論做出了重要的新貢獻。
    目錄:
    Introduction: Words Without Things.

    1. The Concept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2. Baudrillard and TV Ads.

    3. Foucault and Data Bases.

    4. Derrida and Electronic Writing.

     

    5. Lyotard and Computer Science.



    (5)
    哲學是西方文明的基礎,強調以理性與邏輯來窮究事物的原理。
    然而,對事物的討論不能抽離歷史的脈絡,
    從十九世紀以降,東亞世界的歷史脈絡觀,哲學便是「現代化過程中,從西方引進的系統性邏輯思維」,
    換言之,是在「西化」的挑戰下,思考「哲學」這個概念如何在東亞發展出特殊的關懷偏向與詮釋途徑。


    (6)
    (Movie)
    ***

    1. 《楚門的世界》— 柏拉圖《費多篇》
    2. 《鵝毛筆》— 柏拉圖《費德羅篇》
    3. 《神父同志》— 斯賓諾莎《倫理學》
    4. 《關鍵報告》── 康德《未來形上學之序論》
    5. 《尋找新樂園》──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6. 《鬥陣俱樂部》── 胡賽爾《邏輯研究》
    7. 《魔鬼代言人》— 拉岡《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鏡子階段》
    8. 《刺激1995》—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
    9.《V怪客》— 德希達《尤其不要記者》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476

    ***
    電影中的科技:科技背後的哲學思辨與社會挑戰──在有限邊界中創造無垠世界

    https://panx.asia/archives/59732


    ***

    2019 年對科幻電影界而言,是相當值得紀念的一年──這是《駭客任務》(The Matrix)第一集上映的20週年。

    猶記當年此部電影藉科幻背景,植入人類亙古以來深度探討哲學/科學/思辨的大哉問,不但借用 Neo/Trinity/The One/Zion 重生等基督宗教符號,亦同時混搭東方禪思、老莊思想、西方哲學、存在主義、諾斯底主義等,堪稱妙用科幻敘事脈絡,游移在宗教與科學的未知領域,隱喻明喻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時空相對論對人類演化進程的影響,並融合不同大眾口味都能接受的聲光動作特效,從而在一上映便轟動一時。

    此部電影許多面向都非常精采,而個人認為《駭客任務》第一集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編導刻意隱藏,表面嘩眾取寵、聲光娛樂的下的那顆「思辨」珍珠,充分讓思考角度與深度在不同光譜位置的觀影人,都能回味咀嚼再三、映照自身人生的思辨經驗。

     

    第一節  哲學的觀點

    【民視台灣學堂】哲學談,淺淺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KHlZ57qdo&list=PLJ2CUgmLBJvC_vgIbli8SdhHjvoMNUZT4


    Q: 用 Apple 手機 ,還是 Android 
    手機?

    Q
    :   開車就開  法拉利 (Ferrari)、賓士 (BENZ) 吧!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nbp85v2.html
    西方哲學,一個講了兩千年的笑話




    https://richchihlee.wordpress.com/2011/10/23/mis-theory/

    李智 Rich Lee's Blog (2011-10-23)。什麼是資訊管理『理論』?


    究竟什麼是『管理理論』?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或是大前研一講的話,算不算是『管理理論』呢?
    彼得杜拉克墓誌銘說:「哲學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但重點在於:改變它!」,留下曠世名言:「所有管理學上的重要創新都來自於實踐」「管理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大前研一說:「應用根據邏輯思考所產生的問題解決方法,來面對企業所面臨的種種難題,為企業找出解答」,他在「思考的技術」一書中,提到:「打破傳統教育窠臼,傳統考試測驗的是知識而非思考模式,要用非線性思考模式,來面對當前錯綜複雜多變的環境」。

    這兩位管理大師告訴世人:管理理論是從實務問題發起,任何背離實務的理論,就是空論。管理學是多樣性的,並沒有固定的答案,因此必須要兼容並蓄,當我們死抱著榔頭時,從我們的眼睛所觀察的世界就都是釘子。這也是為什麼管理學院中還有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傳播管理等系,就是因為企業問題不能單從一個面向,妄想得到所有解答。

    理論派學者說:『管理理論』必須經過驗證的『假說』,而『假說』也必須架構於過去的『理論』之上,實證派學者更需要透過高深的統計技巧,把明明並不彰顯的現象,想辦法自圓其說。這種借鏡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看似理所當然,但當用於管理學時就矛盾百出了。

    首先我們要問:為什麼要學管理學?難道不是用於解決或解釋當前企業組織的問題嗎?那麼解決與解釋之道不應該是始於觀察嗎?既然是始於觀察,企業組織所居於的處境位置就是關鍵,然而別人觀察所得的『理論』有其時空背景,套在自己所觀察的現象當然有誤差,既然有誤差,又何必去硬套呢?硬套之後又不能在實證中得到顯著,還必須要透過高深的統計來圓說,這樣得到的理論又有何用?既然無用,又何必繼續拘泥套用他人的理論呢?所產生的推論又有什麼價值呢?前人訂的遊戲規則,困死自己,在這樣的八股框架下,所做出來的研究多半都是為賦新詩強說愁。

    管理顧問也引用理論,強調識別問題與解決問題,也是始自於觀察,建構理論,實施改善,驗證成果,為什麼管理顧問所用的方法與推論,不能成為理論呢?如果管理理論不能應用於實務,這個理論有什麼存在的價值?關鍵就在於誰來決定誰的理論才是管理理論!怪的是那些被當作企管醫生的管理顧問,也是那些理論所養成的,唯一不同就是,一個能賺錢,一個只能爬格子。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一篇文章發現:一篇文章 The Destructive Nature of Power without Status(權重位不高的毀滅性)發現:位不高卻權重的人,往往愛把別人踩在腳下。真正位高權重的人較注意權力下造成的影響,反倒是有權力卻沒地位的人,會利用自己權力逼別人做貶低尊嚴的事。– 『閻王好講,小鬼難纏』中國人的智慧,卻在外國人所做的心理實驗中得到驗證,我在想:只要擇數個老祖宗的智慧,做幾個心理實驗,就能發表學術期刊,豈不很扯?還是去多宣揚給外國人去讀點四書五經,會不會以後這類『有用』的研究就會少些?

    『心理學』是管理學門很重要的參考,因為管理學門要解決因人或組織的影響,簡單說,人會不爽,不爽就會搞破壞,搞破壞就不能達成企業目標。最近股市大跌,很多製造業又要開始考慮實施無薪假,企業為求生存,進行人事修整,好像不會太管『人』爽不爽,因為不能生存,要死掉,誰還管『爽』還是『不爽』啊。員工大多都服膺公司領導,該加班就加班,該被罵就被罵,當然該領錢就領錢,公司搞到要亡國,其實跟大多數員工都無關,他們是無辜的,卻要承擔少數人決策失誤的苦果,很少看到公司的高官被幹掉,先出局的都是小兵,這就是現實。因此,管理是要機械化,還是人性化(心理學),已經不言可喻,想生存,就要先機械化管理,在機械化管理過程中,加入人性的潤滑油,畢竟做爛好人與公司球生存是牴觸的。

    常有人透過不同形式的問題問我:要怎樣去思考一套解決問題具體模式,比如說,想要創新服務,想要行銷產品,甚至想要經世致用所學等等。其實這些問題有共同的本質:就是要怎樣去建立一個思考的模型,解決具體的問題,也就是『求其放心』,尋找那個失去的本心。從服務工程的角度,我演繹一個目標式思考模型如下:
    目標式思考模型

    『目標』是藉由『程序』所達成,『程序』就是產出的過程,而產出則必須要有『輸入』。許多人找不出該有哪些『輸入』,是因為『環境』觀察的不夠透徹,找不到問題的本質,也有一些人有很好的構想(產品/服務),卻不知怎樣去行銷,也就是『輸出』。只有透過『輸出』才能影響外在『環境』,質化為對自己有利的『輸入』,再產生更具競爭性的產品與服務,強化『輸出』達成最終目標。然而在『輸出』過程中,內造反省,回饋『輸入』,精化『程序』,修正『輸出』,形成一套迴路機制。

    過去提出類似迴路機制的人,沒有考慮到迴路總耗時,當今『環境』瞬息萬變,競爭對手積極轉型,產品服務週期變短,使得經營的觀念也在改變。過去總認為要開發一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宇宙超強產品,研發動輒數年,但是今天一切都必需要數個月內搞定。先佔優勢勝於一切!如此一來,怎樣使迴路機制變快,就是關鍵,而不在是思考模型的本身。同時,在模型中各個路徑該如何取捨,要藉由各種策略維度考量,至於迴路結構元素本身:輸入,程序,輸出,回饋,與環境,是依產品服務本質變化而變化,不可以偏概全,期待目前服務科學論述者,能真正理解為提本質,而不是人云亦云,吞讀前人文獻,畢竟脫離實務,服務科學則無所依憑。

    這個『目標式思考模型』應用很廣,大凡想要達成一個目標,大概都能是用。舉例來說,現在『雲端運算』超夯,你是公司的策略士,想要搭這班列車,為公司找出新服務,或是想要行銷已有的產品服務,就可以應用這個模型。首先,要觀察『環境』有哪些角度可以切入,也就是市場缺什麼,接著要定義『產出』,看看切入後對『環境』的影響。『產出』被定義後,『輸入』與『程序』就自然清楚,計算總耗時,儘快上市,收集市場反應,送入回饋,修正『輸入』,如此週而復始。

    看看 Apple 產品策略,iPhone 1,2,3,4,5 接續在數年內依序產出,購買 iPhone 的人哪裡是因為『需求』?而是『炫耀』在作祟,這跟開法拉利沒啥不同。這也給 TAM 科技接受模式,一記沈重地打擊,認知易用(Perceived Ease-of-Use)與認知有用(Perceived Usefulness)以不足以說明 iPhone 現象,因為即使 HTC 與 Sony Ericsson 產品都滿足 TAM 但仍不敵 Apple 魅力,可見應該另有重要的構面(Construct)沒有找到,會不會是 Perceived Show-off 認知炫耀呢?

    我要問:縱使知道這個『理論』,對當前企業競爭解決問題有何幫助?不知道這個『理論』的企業,早已默默實踐,因為它已是管理常識理所當然,那麼做這種學術研究的意義何在?



    第二節  三種主要的哲學立場

    烏鴉悖論 raven paradox,也稱亨佩爾的烏鴉、亨佩爾悖論,1945年由德國邏輯學家卡爾古斯塔夫亨佩爾(Carl Gustav Hempel)提出,旨在說明歸納法違反直覺。

    (1)
    作者:楊學志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375745/answer/1130952696
    來源:知乎

    (2)
    https://www.facebook.com/POS.RueyLin/posts/1135149396665620/ 

    假定要檢驗「所有烏鴉是黑的」,我們當然得找到一隻又一隻的「烏鴉」來觀察它們是不是黑的。而且,直覺上要找「烏鴉」才是有效樣本。(總不能找黑色的水牛吧?)所以,在邏輯上有個證據──在統計上,就是「有效樣本」──的「尼可判準」:
    (1)「是烏鴉又是黑色的東西」是一個印證例子。
    (2)「是烏鴉但不是黑色的東西」是一個反證例。
    (3)「不是烏鴉的黑色東西」和「不是烏鴉的非黑色的東西」是不相干的例子。
    只有(1)和(2)才可以是證據,是有效樣本。(3)必須排除。
    問題是,在邏輯上,「所有烏鴉是黑的」和「所有不是黑的非烏鴉」是等值句,亦即,如果一個可以支持前者的印證例,也可以支持後者;反之,一個可以支持後者的印證例(非黑的非烏鴉──黃衣服、白人、褐書桌等)也可以支持前者?這等於說,我們找到任何非黑的非烏鴉,都可以當成「所有烏鴉是黑的」印證例?這當然違反我們的理性思考,故稱「悖論」。這個悖論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把所有檢測的東西都當成有效樣本,但可以這樣嗎?
    現在,想像一種更複雜的狀況。假定檢驗者完全不知道「烏鴉」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特徵。這時,他必須先決定什麼東西可以算是「烏鴉」。假定他能得到只是一堆特徵(訊息),只有一些特徵是烏鴉的,因此他得設法去建立一組特徵,這組特徵可以讓他決定是烏鴉的東西,但是這組特徵也有可能把不是烏鴉的東西納進來,因此他可能得再試另一組特徵,看看那組特徵能不能把不是烏鴉的東西排除出去?因此,他可能得檢測好幾組特徵。也許,最後他認為他可以得到一組特徵可以決定「烏鴉」,而把不是烏鴉的東西納入的機率很低,根據這組特徵,他開始檢驗是烏鴉又是黑色的東西,再進行統計。
    現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他要作統計時的「有效樣本」是哪些?
    1. 他在試驗能決定每一組特徵的東西都必須算成是有效樣本?
    2. 他最後產生能決定是「烏鴉」的那組特徵之後,所檢查符合該組特徵的樣本,才算是有效樣本?
    明顯地,1 和 2 產生的統計數字會有很大的差距。1 會比 2 小,因為它的樣本分母比2 的樣本分母大很多。
    但是,1 在邏輯上會產生一個違反直覺的悖論:如果1 的樣本通通納入考慮,有些不是烏鴉,會變成使用「不是烏鴉的東西」來檢驗「所有烏鴉是黑的」。但如果採納 2,也會產生一個違反統計邏輯的結果:他得到的那組特徵也是檢查許多樣本之後的產物,本身也是統計的結果,如何能不被納入統計的計算中?究竟該接受哪一個?
    現在,讓我們把這個結果稱作「統計檢驗的兩難(困境)」。






    第二節
      三種主要的哲學立場

    德國的批判理論學者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在『知識與人類旨趣』(1971)一書中,認為個人對生活世界的認知興趣可分成三種類型:
    (1) 技術的興趣(technical interests):指的是人類在勞動的領域中關注的是對生活世界作正確、客觀的觀察描述、判斷、預測和控制。人類的行動方式是工具性理性,追求的是實證主義所主張的科學的知識。
    (2) 實踐的興趣(practical interests):因人對社會事實的瞭解途徑有許多是來自意義的瞭解和彼此的亙動,在互動中,人們透過語言而產生溝通行動,增進彼此的瞭解並克服生活中因誤解和詮釋產生的衝突。
    (3) 解放的興趣(emancipatory interests):由於生活世界的勞動和亙動兩個基本要素會衍生出權力,權力產生人與人之間的支配宰制關係,因此解放的興趣指的是人類要從權力跳脫出來,避免受到僵化的制度、科層體制、意識型態的宰制,追求自主和負責。


    三種認知興趣中,解放的興趣超越技術的興趣和實踐的興趣。技術的興趣會導引人們注重新科技與新科學知識的不斷學習,會側重對技職養成教育與職場的教育訓練的重視;實踐的興趣則導引人們著重理性批判、溝通行動、相互討論的學習;解放的興趣則鼓勵人們透過論證去反省任何言詞行動,與規範制度的理由、背後的權力關係,批判任何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不合理教條或意識型態,使公共領域所形成的共識更趨近理想。

    ◎ 人類旨趣: 技術旨趣/實踐旨趣/解放旨趣
    ◎ 知識:[經驗—分析]/[歷史—詮釋]/[批判]

    ((Sources: https://yamol.tw/item-75.Habermas%E4%BB%A5%E8%AA%8D%E7%9F%A5%E8%88%88%E8%B6%A3%E4%BD%9C%E7%82%BA%E7%9F%A5%E8%AD%98%E6%A7%8B%E6%88%90%E7%9A%84%E6%A0%B8%E5%BF%83%EF%BC%8C%E4%B8%A6%E5%BE%9E%E7%A4%BE%E6%9C%83%E7%94%9F%E6%B4%BB%E9%A0%98%E5%9F%9F%E6%89%80%E5%AD%98%E5%9C%A8%E7%9A%84%E8%A6%81%E7%B4%A0..-217315.htm)



    phpOjn1Ux



    三種社會科學研究典範之基本信念與方法 (研究者整理)








    ((Sources: https://jasonlee0404.pixnet.net/blog/post/324669307-%E7%AC%AC%E4%B8%89%E8%A9%B1--%E5%AF%A6%E8%AD%89%E4%B8%BB%E7%BE%A9%E8%88%87%E5%BE%8C%E5%AF%A6%E8%AD%89%E4%B8%BB%E7%BE%A9)


    一、實證主義(positivism)
     
    (Movie)
    大衛·米奇歐 (David Michôd) (2010)生存法則》(野獸家族,Animal Kingdom),澳洲犯罪劇情片。
    Animal kingdom poster.jpg
    未成年的青年 Josh 喪母之後,就如白紙一張進入外婆及其兒子的黑暗世界,Josh 身在其中少不免要效法他們那一套行事法則,漸漸由白轉黑,他的下場如何?可以告訴你,電影開始不久就由 Josh 第一身敘事,我們不難推斷他會險遭毒手──不錯,就是「險」。



    ****
     
    19世紀時,孔德提出實證主義哲學,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後以及西方的社會科學研究有了行為主義,或稱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逐漸確立了觀察客觀現象進而提出解釋的「解釋性理論」(explanatory theories)。

    經驗→假設→檢驗→理論
     
    (觀察 → 尋找模式 → 達成結論 → 結論解釋 事實 → 事實支持結論)
    這就是實證主義的基本概念。著重對於一個現象,提出理論假設,進行驗證,提供因果關係上的理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9E%E8%AF%81%E4%B8%BB%E4%B9%89)
    實證主義是一種以「實際驗證」為中心的哲學思想。

    廣義而言,任何種類的哲學體系,只要求知於經驗材料的思辨,都為實證主義。
    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朔到英國13世紀的經驗主義學者羅傑·培根
    法國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首先用實證一詞來傳達事物的六項性質:真實的、有用的、確定的、正確的、有機的和相對的。
    實證一詞可以解釋作「發現是真的」[1]

    狹義而言,實證主義則指法國哲學家孔德的哲學,孔德認為對現實之認識只有靠特定科學及對尋常事物的觀察才能獲得[2]

    孔德生長的時代,正是科學思想發端的時代,人們對形上學產生懷疑,逐漸以注重經驗的科學方法觀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實的本原和變化的現象。

    實證主義又稱實證論,其中心論點是:事實必須是透過觀察或感覺經驗,去認識每個人身處的客觀環境和外在事物。
    實證論者認為,雖然每個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們用來驗證感覺經驗的原則,並無太大差異。實證主義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識的客觀性。

    孔德認為人類,非生而知道萬事萬物,必須經由學習過程,從不同的情境中獲得知識。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感覺、推知或體認經驗,並且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推論還沒有經驗過的知識。超越經驗或不是經驗可以觀察到的知識,不是真的知識。

    孔德在其所寫的《實證哲學》一書裡,認為人類進化分成三階段:

    • 一是神學階段,蓋人類對於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現象感到懼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來解釋面對自然界的變化;
    • 二是形上學階段,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質階段,解釋一切現象;
    • 三是實證階段,也就是科學的階段,運用觀察、分類,以及分類性的資料,探求事物彼此的關係,此法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可信的。

    實證主義反對神秘玄想,主張以科學方法建立經驗性的知識。這種思想恰巧與柏拉圖理型論相反,柏拉圖認為只有觀念才是真實的,感官都是虛幻的。

    20世紀中葉,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結合實證主義中,重經驗的學說和符號邏輯學說,成為邏輯實證論。符號邏輯就是將代數的方法和符號,應用在邏輯上。這種理論運用邏輯,達成具有像數學那樣明顯和確實的結論。

    實證主義的應用也被認為包含以下原則: 1.只有感官所包含的現象和知識才能真正成為知識(現象主義的原理)。 2.理論的目的是產生可以測試的假設,從而可以對定律的解釋進行評估(演繹主義的原則)。 3.知識是通過收集事實為定律提供依據(歸納主義原則)而得出的。 4.科學必須(也可以)以一種無價值(即客觀)的方式進行。 5.科學陳述與規範陳述之間有明顯的區別,相信前者是科學家的真正領域。 這最後一個原則是由第一個原則所暗示的,因為規範性陳述的真實性或其他方面不能被感官所證實。

    後實證主義是針對實證主義稍作修正。 後實證論其一主張——否證論,此理論嚴格判別一個理論是否科學,對於理論的佐證雖然認可了理論的合理性,但是佐證是暫時的,科學是需要不斷思考的事業,而且科學沒有絕對正確的。



    *****

    Empircal research / 經驗研究/實徵研究
    https://blog.xuite.net/letterlego/twblog/178262375-Empirical+research+%2F+%E5%AF%A6%E5%BE%B5%E7%A0%94%E7%A9%B6

    在社會科學中,實徵研究取向主要在於需要透過實地的經驗來證實或檢驗。
    在此,「實徵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主要作為「實證研究(positive research)」的對照。
    「實證研究」被視為一種透過客觀的自然科學方法,如觀察、實驗,來作為社會科學有效的科學方法。
    這種方法之所以關聯到「自然科學方法」,應可追溯到孔德(
    Auguste Comte),這位社會科學之父對於「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提出。孔德的實證主義理想主要在於強調以科學方法作為社會研究的一種新的、更先進的典範。因此,這種定義是建立在對於研究工具與方法論上的區分,並且只針對社會科學研究的領域。

    這種區分在離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與方法論的前提以後,實徵(empirical)與實證(positive)的區別與以上不同。這會導致一些衝突於混淆:

     

    另一種區分是針對理論的知識內容,或者可以稱為,由知識論的角度,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可稱為經驗科學,因為需要通過對現實的經驗觀察來檢驗;而數學和邏輯學則是抽象、演繹式的符號體系。這種區別導致了「實質理論」與「形式理論」的劃分。

    然而,邏輯實證主義或邏輯經驗主義者看來,如果某個關於客觀世界的陳述無法被經驗證實(或證偽),那麼它就被認為是無意義的。

    此時,就不能根據(1)來斷言說(2)的「邏輯實證主義」研究非實徵的/經驗的研究。特別是中文的實徵主義,有的是指實證主義(positivism),有的是經驗主義(empiricism),更加深這種混淆的情況。

     

    經驗主義 empiricism

     

    「經驗主義」詞彙來自於哲學領域,由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提出。基本上,經驗主義是作為與理性主義(idealism)的一種相反對照。地理上的區分,經驗主義主要是由英國發展出來的,而與歐陸法國為主的理性主義相對抗。理性主義認為科學性是透過抽象邏輯與演繹推理得出的,代表人物如笛卡兒(Descartes1596-1650)。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區別,主要是在認識論的角度,回答「人如何認識?知識從何而來?」的問題。笛卡兒對抗的是經院哲學,認為知識並非由上帝而來,而是由人本身的邏輯而來,固有「我思故我在」此名句;他對神學的挑戰也能他的著作在去世之後百年內都被列為禁書可見。而洛克、休謨(David Hume1711-1776)發展的經驗主義,主要認為知識的來源並非理性邏輯,而是非理性的經驗。眾所皆知,這兩種即是演繹與歸納兩種不同的認識方法。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科學性。沒有演繹就不會有幾何學、天文學、物理學;沒有歸納法就不會有生物學、化學、社會學。許多科學並非只用到其中一種認識論基礎。

     

    實證主義 positivism

     

    實證主義的思想源於許多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如 Pierre-Simon Laplace,而由法國哲學、社會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於19世紀初期所發展,主張唯有可信的知識才是科學知識。認為人類思想的歷史發展上,是由神學、形上學、最終應該由科學方法來主導。因此,孔德選用positivism一詞來表示他的社會學思想,同時具有「實證」與「進步」這兩個多義性。

     

    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是一種社會哲學,就像馬克思主義與邊沁主義一樣,都具有很高的社會改革傾向。

     

    邏輯實證主義 logic positivism

     

    邏輯實證主義是1920代以後發展的哲學學派。又稱為邏輯經驗主義logical empiricism,理性經驗主義rational empiricism,新實證主義 neo-positivism

     

    基於孔德的信條,"only authentic knowledge is scientific knowledge",而科學知識是較好的知識基礎,邏輯實證主義者也大多對神學與形上學抱持的懷疑的態度。

     

    邏輯實證主義主張哲學研究應該透過對語句的真、假、與意義的判斷,獲得更嚴格的哲學標準。即,哲學或科學的研究,應該透過對研究語句意義的掌握,透過對有意義的問題與沒有意義的問題的區別,來獲得科學性的證明。

     

    社會實證主義 sociological positivism

     

    在社會科學領域內使用的實證主義,是依循著孔德的脈絡,有著自然科學的傾向。畢竟孔德是社會學的創始人,也就是說在孔德之前科學都是指自然科學,孔德的社會改革的進步論也主要是針對有嚴格證明的自然科學方法,即觀察、實驗。





    *** (請想想與判斷!)
    到底啥是實證研究?

    https://kknews.cc/zh-tw/news/ema6njz.html
    實證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方法是一種與規範研究(Normative Research)方法相對應的方法,它是基於觀察和試驗取得的大量事實、數據,利用統計推斷的理論和技術,並經過嚴格的經驗檢驗,而且引進數量模型,對社會現象進行數量分析的一種方法,其目的在於揭示各種社會現象的本質聯繫。相比規範研究方法,實證研究方法主要進行定量分析,依據數據說話,使其對社會問題的研究更精確、更科學。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ema6njz.html

    實證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EBR)是「用系統化而且透明的方式來使用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形成新的研究,用有效果、高效率且可行的方式回應待確認的問題。」[1]。依照實證研究的作法,新研究需要有系統的確認目前已有的証據,以確認其需求、設計以及作法[2]。此外,這個研究結果需要可以納入類似前期研究的系統綜述中,成為後續研究的基礎[2]



     
     我們所知道的 資訊管理主流理論,例如XXX主義、XX主義、XX主義,都屬於這種解釋性理論,同時也是屬於實證主義,基本上這些理論都是強調個人、組織是理性的行為者,組織導入資通訊科技或系統是一個客觀的現象,可供觀察與解釋。

    組織與管理研究方法論
    http://km.ntsu.edu.tw/channel/show/id/32/mode/0/page/1




    (1)


    在20世紀末期時,實證主義仍相當盛行,但愈來愈多的人開始玩資料遊戲,製造出許多「架構完整、資料充裕、方法嚴謹,但結論無用」的論文。
    (Sources: 梁定澎 (1997)。資訊管理研究方法總論。資訊管理學報,4(1),1-6。)
     資管學域警覺到此,也開始有了其他的研究典範。

    (2)
    TAM
    在「科技採納與導入」的研究潮流中,奠基於認知心理學的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無疑是最廣為資訊管理學者接受的,在科技採納 與導入研究中,有相當高比例的研究都以此理論為基礎 (King and He, 2006; Schepers and Wetzels, 2007; Venkatesh, Davis, and Morris, 2007)。
    而在資訊管理協會期刊 (Journal of AIS) 2007 年更出版專刊,專門討論科技接受模式的過去與未來發展 (Benbasat and Barki, 2007)。這些回顧無不肯定科技接受模式在形成常態化的研究典範,協助資訊管 理學者聚焦於研究資訊科技導入組織早期,資訊科技的使用與接受情境之各類型議 題。透過提出研究問題,導引研究者尋找個人與組織接受或拒絕科技創新的答案。

    然而,近年來主流科技接受模式衍伸的相關研究已近飽和的狀態,許多研究者開 始檢討,受該模式影響的相關研究似乎只在作重覆性的研究,無法實質達到理論上的 突破(Venkatesh et al., 2007; Silva, 2007;洪新原、梁定澎與張嘉銘,2005)。許多研 究者開始質疑「科技採納與導入」研究潮流中是否已經死去?此研究主題是否還能有 更多理論突破的可能性?近廿年來企業環境因網路科技與全球化風潮,深深影響了企 業組織管理運作的方式,在科技採納與導入的議題是否還僅止於組織內的導入?
    (Sources: 2017年, http://review.management.ntu.edu.tw/paper/6295-P.pdf)

     
     
    (3) TCT

    Coase 於 1937 年首先提出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存在與重要性,隨 後 Williamson(1975、1985)綜合 Coase 的理論和其他有關交易成本的文獻, 逐漸發展出一套完整的交易成本理論架構,迄今為止,交易成本理論顯然已 經成為全球管理和組織研究中一項主要的觀點(David and Han,2004),以交 易成本理論為基礎的組織實證研究如雨後春筍般被應用涌现。

    然而交易成本 理論的有效性與應用性實存在著一些爭議,如 Ghoshal and Moran(1996)認 為 Williamson 的論點不僅不適用於公司中大部分的決策情況,甚至會對公司 的績效產生逆向的影響。雖然如此,許多的實證研究中,學者們還是認為交 易成本理論確實對管理和組織績效的解釋有顯著的效益與影響,因此,眾多 研究學者不但沒有停止應用此理論,甚至大量延伸理論之架構或是應用之領 域,希望能夠藉此分析交易成本是如何影響管理或是組織中策略的選擇,甚 至將交易成本的概念延伸應用到其他更廣的學科領域中,或者與其他理論一 起探討某些現象的發生,以達到互補的功效,例如:林學宏(2001)、簡林 苗(2004)、黃耀慶(2004)以及梁瑋鈞(2005)皆以交易成本理論與資源 基礎觀點一起探討某些現象的發生。 其中,有許多實證研究者是以交易成本理論之觀點,來探討組織該選擇何種 的統治結構,才能對組織產生較佳的績效。

    然而,回顧這些實證研究的文獻, 大部分幾乎都是單獨的敘述理論中的某些現象,或是並未了解交易成本理論 架構的真正內涵而任意應用,亦沒有清楚明確的選擇和評估準則(Mahoney, 1992; Joskow, 1993; Shelanski and Klein, 1995),這些可能都會導致阻礙應用 交易成本理論實證上的困擾。

    因此,如何釐清交易成本的實證內涵,並了解 交易成本變數的使用與衡量狀況,以及實證結果的系統性觀點,確有其必要 性。

    (Sources: 2007,http://cmr.ba.ouhk.edu.hk/cmr/webjournal/v10n3/CMR111C06.pdf)


    二、後實證主義(post-positivism)
     
    是1980年代末期以後出現的思想觀點,與實證主義的切入點大不相同。它可以說是一種反思主義(reflectivism),強調反思這個世界真的是實證主義者所認為的那樣嗎?
     
     
    他們認為,實證主義者所認為的這世界的樣貌,很可能是我們人的「觀念」去建構出來的。也就是一種「詮釋」。因此,後實證主義也可以稱為一種「建構性的理論」(constitutive theories)。
     
     
    >>
    於是開始有了不同的理論流派,例如:社會建構主義(但這個說法有爭議,有人將社會建構主義也歸納在實證主義裡面的一支,之後我們再專門討論它)、批判理論、女性主義理論、後現代主義理論等等。
     
     
    三、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
     
    所謂的「本體論」,就是你認為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認識論」,或有人翻成「知識論」,就是你怎麼知道這個世界的樣子。
     
     
    「方法論」,就是你用什麼方法來知道這世界的。
     
     
    1. 本體論:探討一些現象本質的「基本假定 」,它本體存在於宇宙中。也就是,事物 特性的「真相」如何?科學的方法是建立 在這些「假設」之上。
    2. 知識論 (認識論):指這些現象的「知識本 質」是如何知道的,即我們如何得知它?
    3. 方法論:指研究這些現象的「方法本質」 ,即研究現象的方式。方法論的角色有三 (1) 提供溝通、 (2) 提供論證 、(3) 提供主觀互證
     


    四、詮釋主義

    (Movie)
    (For 現象學)
    李滄東 (2018)燃燒烈愛》(韓語:버닝),韓國劇情片。
    《燃燒烈愛》改編自村上春樹小說廣設懸疑布局,同時反映新世代年輕人面臨的社會問題,而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開篇不久,海美就對鐘秀說起非洲的Great Hunger(真正飢渴者),以及那追求生命意義的舞蹈。她說比起在生理上難得溫飽的Little Hunger(飢餓者),Great Hunger是對生命意義感到飢渴的人,汲汲追尋著「為什麼活著」、「人生有什麼意義」的本質解答。這段討論在原著中並不存在,卻恰如其分地為全片下了最佳註解,也為電影中的三個人物找到了生命軸心。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何嘗不都是對生命意義感到飢渴的人?而圍繞著這一軸心,命運糾纏不清的三人,卻也以不同姿態在同時燃燒著,更顯影出了當代青年的三種樣態。

    電影成功為女主角「她」輾轉於男人間迷離不清的情感狀態,找到了靈魂。片中完美再現了小說裡「剝橘子」這件事。「她」在「我」面前演練默劇的剝橘子,她說:「⋯⋯不要拼命想像那邊『有』一堆橘子,只要把『沒有』橘子這件事徹底忘記就行了,很簡單的。」這句富有禪意的話,相信是每一位原著小說讀者都不會錯過的金句。妙的是,電影不僅重現了橘子皮的「有」和「無」,更巧用同樣句式,作了進一步延伸,也深邃了海美的角色。



    五、批判主義

    http://www.ater.org.tw/%E6%95%99%E8%A9%95%E6%9C%88%E5%88%8A/%E8%87%BA%E8%A9%95%E6%9C%88%E5%88%8A%E7%AC%AC%E4%BA%94%E5%8D%B7%E7%AC%AC%E4%B8%80%E6%9C%9F%E7%B6%B2%E8%B7%AF%E5%85%AC%E5%91%8A%E7%89%88/%E8%87%AA%E7%94%B1/26%E8%87%AA004.%20%E5%BC%B5%E6%96%87%E8%93%93%E3%80%81%E9%99%B3%E9%9F%BB%E5%A6%82_%E4%BB%A5Freire%E6%80%9D%E6%83%B3%E7%9C%8B%E6%95%99%E8%82%B2%E7%9B%B8%E9%97%9C%E9%9B%BB%E5%BD%B1.pdf
    (Movie)


    永不放棄(Won’t Back Down) 本片由 20th Century Fox 發行。故 事來自一個單親媽媽,當她發現她的 女兒Maya 只因為有些許語言障礙,卻 得面對來自老師和同學的嘲笑,還有 被群體放棄的失落。另一方面,一樣 身處在雅當斯小學的黑人老師,原本 是一位滿懷教學熱情的教師,現在卻 因為制度的壓迫,熱情逐漸遞減。她 的兒子也是一位有學習障礙的學生, 但現行教育制度卻無法給她兒子適性 的發展。最終兩位母親聯手抵抗教育 的制度,突破重重關卡,使得勝利站 在正義這方。


    (Movie)
    (二) 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本片由 Aamir Khan Productions 發 行。片中 Ishaan 是個有學習障礙的八 歲小男孩。他對藝術天賦異稟,腦海 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新奇點子,但卻不 被家人、老師賞識。在成人的世界, 乖巧、學習、聽話才是大人所讚揚的 「好孩子」。同時面對家人的指責、要 求,他開始對外封閉心靈,成了大人 眼中的問題學生。直到 Nikumbh 發現 了他的求救訊號,開始伸出援手,爭 取了 Ishaan 家人的認同,並且帶領著 他彩繪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
    現象學

    (Movie)
    全面啟動》(Inception,中國大陸譯《盜夢空間)是一部於2010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動作驚悚片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影片劇情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

    影片講述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6lvk3j3.html

    Inception ver3.jpg



    三、後現代主義 (*)

    自 1934 年開始採用後現代主義一詞,至今依其時代背景而有有多種演化,歸納其內涵,可參考:
    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思維
    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9256/2/n089170002702.pdf [download]

    特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1d47480100mufh.html

    1. 反主客二分、反主體性。

    2. 反普遍性(反同一性)、反整體性,而強調差異性。 

    3. 不確定性。 

    4. 內在性,或者說是「感覺的回歸」(Rückkehr der Gefühle)。

    後現代主義思想的典型特徵是小心避開絕對價值、堅實的認識論基礎、總體政治眼光、關於歷史的宏大敘事和「封閉的」的概念體系。
    它是懷疑論的、開放的、相對主義的和多元論的。
    它讚美分裂而不是協調,破碎而不是整體,異質而不是單一。
    它把自我看作是多面的、流動的、臨時的和沒有任何實質性統一的。

    (Movie)
    《天外奇蹟》(UP)是皮克斯製作的第十部動畫 劇情長片,片長 102 分鐘,榮獲多項電影獎項,這部 電影內容是講述:卡爾和艾莉從小攜手走到白頭,生 活平淡但幸福,在艾莉去世後,卡爾決定實現對愛妻 生前的承諾,在屋子將被拆遷之時,他用一萬多個氣 球托著房子飛到「仙境瀑布」附近。這個過程中他正 好遇到男孩小羅,一個正直善良熱情單純的胖男孩。 一個老頭子和一個精力無窮的小孩,在經歷很多冒險 之後成為忘年之交。


    一、離心(去中心化):角色有去英雄化的現象,主 題與觀點多元化,甚至對現代主流價值觀展開反 思,有時是一種沉重議題的討論,有時甚至替弱 勢的一方發聲。
    二、解構手法:以經典影像進行拼貼、戲仿、無厘頭、 幻想、顛覆、反諷等手法表現(又可稱為諧擬), 甚至採用開放式的故事結尾,留下空間給觀眾想 像。
    https://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3206_P52-61.pdf


    一、資訊哲學 (*)

    https://www.wikiwand.com/zh-mo/%E8%B3%87%E8%A8%8A%E5%93%B2%E5%AD%B8#



    二、科學哲學 (*)



    西方科學哲學發展之初探 陳榮祥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419/1/28-3%E8%A5%BF%E6%96%B9%E7%A7%91%E5%AD%B8%E5%93%B2%E5%AD%B8%E7%99%BC%E5%B1%95%E4%B9%8B%E5%88%9D%E6%8E%A2(%E9%99%B3%E6%A6%AE%E7%A5%A5.pdf

    沒有科學史的科學哲學是空洞的;沒有科學哲學的科學史是盲目的 ~ 語出 Lakatos 「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 (1978, p.102;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p.141)



    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是指對科學知識進行哲學上的省思,以科學本 身為對象的研究。系統性科學哲學研究應該是開始於邏輯實證主義,科學哲學家在反 覆思索之後,發現科學知識的發展並非累積式的,往往也沒有最後的真理。為何科學 知識具有特別的可靠性?科學知識為何有特別的力量?

    研究科學哲學一般可用三大領 域分類 :
    (一) 本體論(ontology):探討的是宇宙萬物的本性或人的思考及認識對象的本體 基礎(熊東亮,2001)。研究關於有什麼事物真正存在,它們的本質是什麼? 如機械論、科學唯物論、唯心論、自然機體論、化約論。

    (二) 方法論(methodology):我們用什麼方法?透過何種方式去認識世界?如歸納 法、演繹法 、否證論、研究綱領、懷疑論。

    (三) 認識論或稱知識論(epistemology):研究知識的本質、原則和知識的來源。如 建構主義、經驗主義、理性主義。 



    *****

    【民視台灣學堂】哲學談,淺淺地:淺談社會科學哲學 2017 (24'03")

    如 Maslow 的錘子說
    如 Gadamer 的「真理與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fiDSCAG6wU&list=PLJ2CUgmLBJvC_vgIbli8SdhHjvoMNUZT4&index=33

    社會科學哲學是一門高度反思性的學問,它不斷提醒我們背後到底有哪些預設?從存有論、知識論,到方法論;而這些預設是否經深思熟慮,還是只是一種「模仿」?

    研究路線有二:
    (1)  思想史
    (2)  分析哲學



    【第二章參考書目】
    本章結語:


    (1)
    一篇學術論文最起碼要有其「內在可理解性」,不能前言不對後語,前後自相矛盾;更重要的是要有
    「社會可理解性」,能夠經得起學術社群的批判,針對其質
    疑提出辯駁,尤其是在引用重要的理論學說或學術概念時,更要尊重作者的原意,不能按照自己的經驗,任意加以曲解,用模糊不清的語言,敘說不合邏輯的主張。
    (Source: 黃光國 (2002)。科學哲學與創造力:東亞文明的困境。新北市:立緒文化。pp.71-72)

    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或是研究時也是如此,要有「內在可理解性」,符合邏輯,循序推論出主張;也要有「社會可理解性」,能夠經得起他人的批判,在引用理論或概念時,更清楚原意與限制,若有與自己經驗不同的,則需清楚加以區別。




    ((2)



    Founded in 1994,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MPIWG) in Berlin is one of the more than 80 research institutes administered by the Max Planck Society. It is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aims to understand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practice as historical phenomena.

    https://www.mpiwg-berlin.mpg.de/research/projects/DeptII_Aronova_Oertzen_Sepkoski_Historicizing    自20世紀末以來,巨大的數據庫已成為科學的無處不在的特徵,大數據已成為描述表面上新穎而獨特的知識生產模式的流行語。  一些觀察者甚至建議,大數據引入了一種新的科學認識論:與過去相比,數據收集和知識生產階段更加明確地分開了。至關重要的是,不僅要重建(從近代早期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歷史記錄中的“數據”歷史,而且要批判性地研究有關現代數據實踐和認識論的獨特性的歷史主張。    該工作組的中心主題是認識論,實踐,物質文化和數據的政治經濟學,被理解為重疊、相互關聯的類別。它們共同構成了對現代數據驅動型科學的興起進行歷史化的基本,必要的組成部分,但它們並不是孤立地進行探索的。  例如,我們認為數據的歷史取決於對物質文化的理解,即對用於收集,存儲和分析數據的工具和技術的理解,這使得數據驅動的科學成為可能。不僅如此,數據是支持它的實踐和技術所固有的:不僅是工具和機器中體現的數據認識論,而且在具體意義上,數據本身不可能與它們分開存在。技術,實踐和認識論之間的這種精確關係是複雜的。 例如,大數據通常與計算機數據庫時代相關聯,但是這種關聯可能會忽略重要的連續性,其可追溯到18世紀或更早的數據實踐。大小這個概念(“大”)還取決於需要進行情境化和問題化的歷史因素。因此,我們有興趣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探索數據的物質文化和實踐,包括信息處理技術(無論是紙質的還是機械的)的發展,以及對物理對象集合與數據集合之間的關係進行歷史化的研究。  另外,必須注意數據的可視化和表示(圖形,圖像,打印輸出等),既作為工作工具,又作為通信手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時代,出現了新技術,可以進行新型的數據分析和更大的數據生產。此外,新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已經塑造並定義了冷戰及其後時期數據驅動型科學的意義,意義和政治。   “大數據”一詞在許多不同層面上引起規模經濟增長的後果。表面上,它指的是在諸如基因組學,氣候科學,古生物學,人類學和經濟學之類的領域中收集,存儲和處理的大量信息。但是,由於二十世紀數據科學的許多先驅起源於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大科學時代的國家安全或軍事項目,因此這也暗示了冷戰的政治經濟學。數據的這些政治和文化影響不能與數據驅動科學的更廣泛的歷史考慮分開。  大數據的歷史化為正在進行的有關數據密集型知識生產模式的革命潛力以及當前“數據氾濫”給社會帶來的挑戰的討論提供了比較廣度和歷史深度。
    四、再談釋義學 (Hermenutics) (*)

    莊子·秋水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第四節  資訊哲學與科學哲學

    一、資訊哲學 (*)
    https://www.lac.org.tw/sites/default/files/upload/page/HCC0235.pdf
    一個通用的資訊(信息)定義 A General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謝清俊 、謝瀛春





     (Movie)

    盧·貝松Luc Paul Maurice Besson)(2014)露西》(Lucy)。
    (
    1) 時間,其實是空間性的;
    時間是由每一個當下的空間所串聯組合成的。
    http://everythingforever.com/learning.html



    (2) 宇宙是一個廣大的訊息場,四通八達,傳遞著萬事萬物的訊息,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獲得及閱讀。
    若開發了藏在細胞裡的意識能量,便能感知所有一切、知道所有知識,閱讀所有訊息。
    法國電影Lucy的玄學啟示|大紀元時報香港|獨立敢言的良心媒體

    (Case)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229
    2014年中,歐洲法院做出一項重要判決,要求世界最大的網路搜尋公司Google必須接受人們提出「刪除個人網路資料」的請求。對歐洲社會來說,這意味著一種新型態人權的確立:被遺忘權(right to be forgotten)。法院認定,對於自身負面或過時的個人身份資訊的搜尋結果,人們隨時有權利要求Google刪除。

    1990年代中期,Luciano Floridi才將「資訊」本身的確立為一個哲學主題,一方面探問資訊的本質為何,另一方面也研究資訊與個人、社會的複雜關係。

    如何思考資訊,首要問題是本體論上的(ontological):資訊是什麼?
    一個最尋常的答案,便是「資料」(data)。生活在當代社會中,我們對於一切事物的認識,幾乎全都來自各式各樣的資料。從某種材質原子結構,到發生在地球另一端某個國家的新聞事件;從外太空某個行星的紅外線光譜,到某種人類體內的細菌數量,
    所有一切都是資料。

    這類資料自古至今皆有(例如物體的顏色與硬度),但隨著科學技術的巨大進展,現今我們所能獲取資料的質與量,已經遠超過以往只能依靠人類天生感官所獲取的。更重要的是,由於現今資料鮮少直接倚賴個人感官,因此變得更準確也更穩定,也更利於群體的交流與溝通。

    網路與資訊哲學

    網路(the Internet)將這種資料轉變為一種可以流通、交換的「資訊」。正如原文information所示,其中的字根inform即是「告知」的動作-如果資料是「靜態」的,那麼資訊顯然具有更多「動態」的意含。

    網路更對資訊產生了雙重作用:

    • 它讓資訊的傳播與累積快速增長,推動了所謂「資訊爆炸時代」。
    • 它促進了我們對於資訊再現世界的能力的信任,並把資訊同等於世界。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網路購物,我們並不直接碰觸也未親見商品,而是透過電腦上的像素色彩、長寬高的尺寸數字、材質或做工描述來選擇與購買。對於未曾生活在資訊時代的人來說,這是一種難以想像的購物經驗,也是一種難以理解的資訊體驗。

    我們很快可以想到,躲藏在這種資訊快速交流現象背後的,實際上是一種所有資訊的共同基礎,簡單地說,就是0和1這樣的電子信號。當所有資料都能夠被翻譯成這種共通的「元語言」,它們才能透過電纜線與電磁波傳遞和交換,成為名副其實的資訊。

    換句話說,資訊本身可以被視為一種元語言、一種世界的「基底」,因此對於資訊的探問同時也是對於世界的探問,這也是為何Floridi認為資訊足以成為哲學思考的專門對象。以至information前方能夠加上philosophy of的字樣,甚至能把其他哲學項目納入其中,因為一來資訊哲學本身擁有哲學中最為強大的概念語匯,二來對於任何事件的解析都需要資訊才得以判斷,例如倫理學中經常討論的道德情境就需要以各種資訊(以及資訊是否完備)作為基礎。

    資訊就是,或者造就世界

    這樣的資訊世界,正在挑戰我們既有的認知與思考模式。例如,資訊正在打亂真實(reality)與虛擬(virtuality)的分界。因為世界能夠被轉換為資訊語言,所以真實世界也能夠透過資訊語言被重新生產出來,讓我們得以身歷其境,這便是我們經常聽聞的「虛擬現實」。

    更令人驚訝的是,我們能夠透過信息「製造」一個過去從未存在、我們也從未經歷的世界。想想正在開拍第二集的熱門賣座電影《阿凡達》(Avatar)吧!如果有一天虛擬現實科技進展到不再需要透過某種特殊眼鏡來呈現,而是能夠投射一整個讓我們生活在其中的阿凡達世界,那麼到時候我們還能清楚分辨虛擬與真實嗎?

    即便我們仍有方法做出區分,更有趣的問題是:是否仍有必要做出這個區分?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現今的我們大多時間都生活在與自然隔離的人造世界中,即便觀看的自然風景也多是經過人工打造與修飾,但我們依舊相當習慣這種人造世界、也鮮少質疑它的必要。那麼,誰說這樣的態度不會出現在未來虛擬世界中呢?

    當生活世界與資訊本身越來越難以區辨的時候,我們很快就會想到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我們自身是否也由資訊構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個人「被資訊化」的意義?這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影響?

    仰賴資訊的自我認識與形塑

    如果世界能夠被資訊化,那麼接下來我們要問的是:我們是否也是/能變成資訊?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人類「身份」:我是誰?我如何?這些問題目前也已成為資訊哲學的熱門議題。

    簡單地說,我們經常透過資訊來認識自己,途徑或可分為「向內」與「向外」兩種類型。做健康檢查時,我們獲得各種X光或超音波照片,也拿到不同的儀器數據與檢驗報告,這些資訊都在告訴我們那些很少能夠以個體感知碰觸到的體內世界,透過這些資訊我們越來越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態;實際上,我們觀看數據,而非感受自我。

    這種向內的自我認識不只在於生理,也在於心理。當越來越多關於人類認知的探索皆是透過腦神經研究而獲得理解、當越來越多心理傾向能夠通透蒐集大多數人行動紀錄的「大數據」來預測,實際上我們也正藉由這些資訊來持續瞭解個人的內心世界,甚至定位自己在社會中屬於「哪一種人」。

    向外的自我認識,往往與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有關,已有研究顯示,我們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呈現自己,將會很大程度形塑真實生活中的我們。例如,當我們在臉書張貼關於社會底層生活人民的關懷報導,一方面其實我們正在透過這樣的方式呈現自身「關懷社會」的形象,另一方面這樣的「表現」也會反過來督促我們成為這樣的人。

    換句話說,「網上的我」與「現實的我」很可能逐漸收斂並合而為一。人們製造資訊、張貼資訊,並因而透過資訊而(被)轉化。在這種收斂的情境之下,透過「網上的他」來瞭解「真實的他」,結果通常相距不遠;若再考慮某些網站「(近)實名制」的註冊要求,直接將對方同等於他在社群媒體上張貼的資訊,往往八九不離十。

    我們就是,也只是資訊

    除此之外,我們在網路世界的各種行動「軌跡」也成為我們自身的標誌。你在網路書店買過幾本書,書店會推薦類似的書籍給你。你按讚過某些新聞,會有更多類似新聞自動列在你打開的新聞或社群頁面。你在網上買過某項產品,購物網站就會列出更多的「你可能也喜歡」或「推薦商品」。你每週一三五固定跑步並透過手機 APP 紀錄與分享,那麼你的社群媒體很可能會在每週一三五推薦你慢跑鞋與健康食品。

    換句話說,透過這些被記錄下來的資訊,我們被「標定」出來、被營運商與廣告商認識;你不是什麼其他的東西,你就是資訊,資訊就是你。這就是所謂「被遺忘權」的背後意義:如果你就是資訊,那麼你應當有權利決定如何處置自己。

    目前看來,這個趨勢只會增長而不會消退,想想「穿戴裝置」的發展就可略知一二。在未來,很可能人類的全部都能被轉化成為資訊,我們甚至可以上傳心智或者將它轉移到其他的身體,而那個身體也會根據我們先前的身體信息而調整至適合我們的狀態。

    (Movie)
    成人世界》(Chappie,中國大陸譯《超能查派》,香港譯《超人類:卓比》)是一部於2015年上映的美國科幻片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兼聯合編劇,本片是據布洛姆坎普於2004年釋出的短片《Tetra Vaal》延伸而出。
    Chappie poster.jpg
    就像電影《成人世界》(Chappie)所演,一方面,倚靠資訊計算的才能運作的機器人,可以如同人類一般學習成長,甚至似乎擁有了心靈;另一方面,因為我們被同等於資訊,所以原本「物理性的身體」(physical body)不再是個關鍵,即使被替換成機器也不至於引起恐慌或啟人疑竇,因為人類已經不被那些非訊息的部份所決定。很顯然,在這樣的世界裡的,人類與資訊將不再也無法再是兩種有效的分類範疇。

    我們是個體或是複合體?

    以資訊哲學的觀點來看,資訊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連結、相互影響。就像前面所說,我們製造的資訊會影響人類的存在方式,而人類製造的技術工具所產生的資訊也會影響我們如何認識世界。

    我們一方面用資訊技術去發展與開拓自身,但同時另一方面也用資訊技術來限制與規定自己。
    換句話說,資訊網絡(network)並不外在於我們,相反地,我們本身就是網絡的一部份,我們是「被網絡化的」(networked)。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存在模式,正在嚴重挑戰啟蒙時代以來的現代性(modernity)型態。

    所謂的「現代人」,指的是一種能夠透過收集與統整各種信息然後做出作最佳判斷的人類。這樣的基礎假設,在經濟學、政治學、或社會學中都能看到;同樣地,現代社會中的各種經濟、政治、與社會制度大多也依據這個模型而建立。

    當這個現代人已經被資訊哲學理解為一種並非孤立存在的「個體」,而是一種「複合體」的時候,原先的假設就會變得不再適用,而過去對於人的各種討論也可能需要重新檢討、隨之調整。

    請想像以下場景-汽車自動將輪胎轉速換算為車速,然後透過GPS知道你即將靠近一間學校,也從網上知道你曾有超速紀錄、不能再犯以免執照吊銷,於是汽車儀表板開始通過不斷閃燈與高頻鳴叫向你釋出「不要超速」的信息,而你在注意到警告之後接著減速,因此沒有撞上正在放學的孩童,也沒被眼前的交通警察開出罰單。

    此刻,你是一個有道德的駕駛,也是一個守法的公民。但是,在這樣的情景中,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是自己思索到那些汽車所收集的資訊,所以做出減緩車速的道德判斷嗎?是因為我們深思熟慮所以決定採取守法的行為嗎?

    結語

    答案應該很清楚,從場景的開始到結束,我們都不是一個現代性裡頭的現代人,而是那個提交給世界許多資訊、然後再被那些資訊所塑造的資訊複合體。這個例子或許略嫌簡陋,但卻是一個很可能將在三年之內實現的生活場景,足以說明資訊哲學如何從「資訊是什麼」轉到「資訊與人和社會」的討論走向。

    當資訊成為這個世界運作的「基底」、當資訊內在而非外在於我們、當資訊與具體事物變得難以區分,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與自身。資訊哲學或許不是最終的答案,但卻可以是個開始的起點。

    (Sources: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229)
    原文:思考資訊(上):我們生活在世界,而世界就是資訊 、思考資訊(下):我們變成資訊了嗎?


    ****
    科學哲學
    雖是從哲學的角度來看科學,實則是哲學科學相互影響。
    科學哲學的探討起源很早,最負盛名的是二十世紀時的維也納學派

    當時是科學革命,科學有極大進步之時。
    (科學的進展:邏輯實證論 (
    邏輯經驗論)   的驗證,累積而進步 >  Karl  Popper  的否證論,推翻理論 > Kuhn 的 典範論 + 非科學的因素)
    而典範 決定了世界觀:
    (1) 實在論 (獨立於人類心靈之外的事實,等著被發現),如 Einstein 的月亮故事。
    (2)  非
    實在論,並無完全  獨立於人類心靈之外的事實,而是與人類的心靈有某種程度的關聯。「科學」會受人的認知結構、意識形態、典範的影響

    科學哲學科學的本身是什麼、目的為何,方法論為何?
    重要議題:理論變遷、科學對現象的解釋、不同科學間的(化約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mo2hLklHk



     




    https://www.douban.com/note/612211800/

    (Video)
    【民視台灣學堂】哲學談,淺淺地:淺談科學哲學 (2017, 24'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mo2hLklHk


    (Movie)

    科學到底是什麼?它和其它文化類型(比如宗教、藝術、人文學科)的本質區別在哪?它的方法是什麼?
    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是從哲學角度考察科學的一門學科。它以科學活動和科學理論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科學的本質、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檢驗、科學的邏輯結構等有關科學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方面的基本問題。

    以下幾部哲學電影將極大地刺激你去思考這些問題,並拓展你之前的問題域。 

     

    1)《超時空接觸》(Contact1997年上映。

     

    超時空接觸 (1997)

    1997 / 美國 / 劇情 科幻 懸疑 / 羅伯特·澤米吉斯 / 吉娜·馬隆 大衛·摩斯

        影片講述了自小跟隨父親探索天文的愛羅薇,始終相信外太空存在其它文明生物,乃鍥而不捨地透過大型雷達接收外太空傳來的聲音,果然有所收穫,於是美國政府決定進行一次接觸外星人的太空之旅。愛羅薇爭取到了這個任務,但結局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影片中,愛羅薇在穿越幾個個光怪陸離的隧道後,最終來到了一個星球的沙灘上,而發現歡迎她的竟然是過世多年的父親!幾十個小時後,艾莉返回,地球上的人們無論如何不相信所發生的事:他們看到的是愛羅薇的坐艙徑直掉入了旁邊的海中,而一切只有幾秒鐘的時間。

     

     引出的問題: 愛羅薇該怎樣向他人證明,她的這段經歷是真實的?她發現她遇到了牧師面對的困難:如何向那些不信神的人證明自己親歷的神跡或獲得的宗教體驗?科學能代替宗教嗎?

     

      關鍵字:外星文明、科學的本質、實證主義

     

    2)《心靈漫步》(Mindwalk1990年上映。

     

    心靈漫步 (1990)

    1990 / 美國 / 劇情 / Bernt Amadeus Capra / Liv Ullman Sam Waterston

        影片講述了一個美國的政客前往法國拜訪他的詩人朋友。他們在一個中世紀的小島上漫步聊天,誰知卻遇到了一個隱居的物理學家,於是,三個人邊走邊聊量子力學,政客和詩人都受到了物理學家的啟發,他們想把這種啟發運用到政治或詩歌領域。

     

      關鍵字:量子力學和人生

     

    3)《雷管》(Primer2004年上映。

     

    初始者 (2004)

    2004 / 美國 / 劇情 科幻 驚悚 / 什恩·卡魯斯 / 什恩·卡魯斯 大衛·蘇利文

        影片講述了四位合作者出於興趣發明了一台查錯儀器,卻意外地發現這台儀器可以減緩時間。他們由此想到了可以利用這台機器進行時間穿梭。其中的兩人找藉口支開了另外2人,獨立完成了設備。然後他們回到過去,妄圖改變現在時間裡的自己,比如提前買彩票(現在的自己知道什麼號碼會中獎)。

     

      關鍵字:時間旅行、自由意志

     

     

    4)《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2004年上映。

     

    蝴蝶效應 (2004)

    2004 / 美國 加拿大 / 劇情 懸疑 科幻 / 埃裡克·佈雷斯麥基·格魯伯 / 阿什頓·庫徹 梅洛拉·沃爾特斯

        電影講述伊萬(艾什頓·庫奇 飾)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但是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引出的問題: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改變所有一切嗎?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繫的嗎?

     

      關鍵字:混沌理論、因果關係

     

     

    5)《原始程式碼》(Source Code2011年上映。

     

    原始程式碼 (2011)

    2011 / 美國 加拿大 / 科幻 懸疑 驚悚 / 鄧肯·鐘斯 / 傑克·吉倫哈爾 維拉·法米加

        影片講述了一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柯爾特·史蒂文斯,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處在一輛前往芝加哥的火車上,並就此經歷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

     

        引出的問題:量子狀態是什麼?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還是說它只是一個理論?

     

      關鍵字:平行宇宙、量子狀態

     

    6)《死亡密碼》(π)1998年上映。

     

    死亡密碼 (1998)

    1998 / 美國 / 劇情 科幻 驚悚 /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 肖恩·格萊特 馬克·馬戈利斯

        影片簡介:猶太天才數學家馬克西·米利安·科恩(希恩·格萊特 Sean Gullette飾)癡迷沉醉於數字的世界,他認為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用數位解釋。他潛心研究,試圖透過數字推演出種種生命跡象背後的奧秘和規律。可越是逼近答案,他越是無法忍受致命的頭痛。他發現了過去十年來股票市場的混亂波動,其實是由背後的一套數學模式在操縱。與此同時,他的研究引來了華爾街股票市場的炒家們和猶太神秘教派的注意。在介乎真實與虛擬的世界中,馬克西正在走向瘋狂。

     

     引出的問題:數學模型真的可以把握宇宙秩序嗎?宇宙有一個DNA嗎?如果有,它能被數學或科學把握到嗎?

     

      關鍵字:數學哲學、自由意志、決定論

     

     

    7)《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1997年上映。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2007)

    2007 / 美國 / 劇情 科幻 / 理查·沙因克曼 / 大衛·李·史密斯 托尼·陶德

        劇情簡介:

     

        35歲的哈佛歷史教授約翰在工作十年後毅然選擇了辭職,同事們前來送行並紛紛表示不解,故事由此而拉開帷幕。看似簡陋的房屋內,梵古的畫、中世紀的弓箭、史前的石斧裝飾其中,歷史學家、宗教學家、生物學家、心理學家等一眾知識淵博之人齊聚於內,自稱經歷14000年歲月的約翰脫口而出一部縮略版的人類文明史,讓這場最後的聚會也從單純送別演化成了一次顛覆傳統的學術激辯,並借此考驗著觀眾的思辨能力。

     

      引出的問題:據說現今人類的DNA當中有1%-4%來自尼安德特人,那麼,他們是怎麼被我們智人消滅的?你相信有尼安德特人一直活到今天嗎?耶穌的故事可信嗎?耶穌跟佛陀曾相遇過嗎?宗教的起源是什麼?你能證實或反駁約翰的說法嗎?

     

      關鍵字:穴居人(尼安德特人)、智人、科學證據、科學和宗教的關係、真理的標準

    【第三章補充資料】

     

    第二節  資訊學觀點之於資訊管理學域


    資訊學、
    影像資訊學、物資訊學、醫學資訊學、圖書資訊學、空間資訊學、......

    What's the difference?
    資訊、公佈欄、資訊工程學、資訊科學

    (邱均平,http://www.lib.ncku.edu.tw/journal/16/3.htm)
    資訊學又稱為情報學或情報科學。
    英國著名圖書館學家布魯克斯(B. C. Brookes),對於資訊學有很多貢獻,可歸納成兩方面,
    一是從哲學的角度為資訊學下定義;
    另一則是為資訊學定量化,使它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

    (二) 信息計量學
      英文的 information 早期大陸翻譯成情報,後來翻譯成信息,所以稱為信息計量學或情報計量學,它和書目計量學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將它定義為採用定量方法來描述和研究信息現象、過程和規律的一門分支學科,是數學和統計學與資訊學廣泛交叉而形成的一門分支學科。
    (三) 科學計量學
      是對科學活動與其過程進行定量研究的分支學科;最早於 1969 年由前蘇聯的一位科學家所提出。
      這三個計量學與文獻、情報、科學都是密切相連的,例如:文獻是科學研究的產物,也是科學研究發展的一種象徵;科學研究的成果要由文獻加以紀錄,並透過文獻進行交流與影響,所以文獻與科學密不可分。而情報是以文獻為主,文獻又包括大量情報,兩者的內容有許多共同與交叉的部份,方法是相似的、研究目標也有一些共同處,所以這三個計量學的關係非常密切;簡言之,書目計量學是信息計量學發展的基礎,也是科學計量學發展的基礎,而信息計量學與科學計量學,則是書目計量學發展的方向。

    隨著數位化及網路化文獻信息的蓬勃發展,信息計量學又不斷朝向網路信息計量學發展。

    三、網路信息計量學
      1997 年以前,伍德魯夫(Woodruff)曾發表有關網路信息測度的一些文章,但以 Webmetrics 表示網路信息計量學,是 1997 年由丹麥學者阿曼德(T. C. Almind)和英格維森(Peter Ingwersen)所提出,最初用意是為表示書目計量學方法理論在網路上的應用。而 1997 年末期有了另一用詞 Cybermetrics,最早出現於由西班牙科學信息文獻中心舉辦的一個電子問答或電子期刊中。
      這些詞都是表示對於網路空間的一些計量研究,翻譯成中文 Webmetrics 可譯為網路計量學,而 Cybermetrics 可譯為賽柏計量學,或是電腦計量學。但依據其內容及涵義,研究對象不單網路本身,也不是電腦的物理性、實體計量,而是保存在電腦,並在網路空間傳播使用的信息,所以可譯名為網路信息計量學。
    (一) 網路信息計量學的概念定義
      網路信息計量學是採用數學、統計學的各種定量研究方法,對於網路信息的組織、存取、分布、傳遞、相互引證及開發利用等,進行定量描述或統計分析,目的在於揭示它們的數量特徵或內在規律的一門新興的分支學科。主要是網路技術、網路管理、信息資源管理、信息計量學等相互結合、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交叉性的邊緣學科,也是信息計量學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網路信息計量學研究的目的,是透過對網路信息的計量研究,將其有序化組織和合理分配,並為網路信息資源加以優化配置及有效利用,同時為網路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據。
      將網路信息進行有序化組織和合理分配,正如圖書館學、圖書資訊工作把各式各樣的文獻與訊息加以收集,制定一個規則(例如:分類法)進行有序化,將龐大且雜亂無章的訊息變成有序,其目的是為了要更易於使用。而優化配置就是延續配置,延續配置使得訊息資源優化,以使其更能有效的利用,例如:原來半小時才能找到十條訊息,優化配置後,一兩分鐘就能夠找到十條訊息。另外,網路計量學還為網路進行規劃化與科學化的管理,亦即定量化的管理。
    (二) 網路信息計量學的研究對象
      網路信息計量學是什麼樣的學科?有什麼應用?歸納其研究對象可涵蓋三個層次,包括:網路信息的實際計量問題、網路文獻、文獻信息及其相關特徵信息的計量問題,以及網路結構單元的計量問題等。
      
    網路信息的實際計量是針對網路信息的流量,甚至流動的方向等,進行實際的計量;而網路文獻、文獻信息及其相關特徵信息的計量問題,則是針對網路上的電子期刊、論文、圖書、報告等,將它們的分佈結構、學科主題、關鍵詞、作者信息等加以計量,無論一次、二次或三次文獻,都可以進行計量、研究與分析;至於網路結構單元的計量,則是對於網路結點,網路連線,網路結構單元等信息加以計量,結構單元包括站點及電子郵件等,並針對信息的徵兆、老化、傳遞及單元間相互連結,以及其相互引用情況進行計量研究,例如:「連結分析法」即是新的分析方法,相當於傳統書目計量的引文分析法,可找出 A 網站與 B 網站、C 網頁與 D 網頁之間有什麼關聯性,因此,網路信息、文獻訊息、結構單元等,均屬於網路信息計量學主要的研究對象。

    貳、網路信息計量的數據來源、計量方法與工具       
      網路信息計量數據蒐集之來源,包括:搜尋引擎、網路投票與網路調查、線上版文獻資料庫、線上版引文資料庫、統計網站與專題網站等。

    一、搜尋引擎
      搜尋引擎是一種檢索工具,更是一種收集數據的工具,例如:Alta Vista 即能夠提供網站連結搜尋功能,為網路信息計量研究提供有效的數據來源;搜尋引擎的檢索結果,往往能提供許多重要的數據來源,並作為抽樣的依據,進而進行相關統計分析,例如:網站評價訊息、信息流量與連結次數等;另外,也可使用於網路連結分析。

    二、網路投票與網路調查
      「調查」在整個社會科學研究使用得相當普遍,傳統的問卷調查,主要以郵件傳遞方式來進行,網路普及後,「網路調查」則相當常見。網路調查有許多方式,有些是直接把調查表公佈在網站上,網友看了以後感興趣,就會主動進行填寫,回收後加以進行統計分析。
      「調查」的另一種傳遞方式,可以電子郵件來進行,電子郵件傳遞的對象往往經過挑選,因此,使用郵件方式進行調查時,其回收率比較高一些,精確度也比較強,因為這是針對經選擇的對象進行分析。

    三、線上版文獻資料庫
      線上版文獻資料庫主要是將傳統紙本文獻進行標引及數位化後,以資料庫及超連結功能加以組織,所提供的內容可分成全文資料庫、索摘資料庫及目錄資料庫等。

    四、線上版引文資料庫
      資料庫的類型除了文獻資料庫外,還有一些引文資料庫、專題資料庫等。引文資料庫具備引文推介的功能,除提供文獻發表的信息外,也提供文獻引用的信息,這些訊息是書目計量學與網路計量學的重要數據來源。

    五、統計網站
      統計數據是對某一領域一定時間範圍內的某一項目或幾項指標進行科學紀錄所得出的一組科學數據,其質量取決於執行統計單位的可信度及權威性,統計數據一般來源於國家政府機構或特定機構對其本身狀況的統計。

      統計數據可科學、直接地反映出某領域內各項因素的現實狀況,特別是通過不同領域內的同樣指標的比對,或通過同一領域內某一指標在不同時段的比較,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某項因素的發展動向,為科學研究和決策提供依據。

    六、專題網站
      一些研究中心建置有專題式網站,這些網站一般都涵蓋有關該狹小領域的重要事件與數據,並且許多都建有特有的資訊資料庫。例如:清華大學的廉政建設中心,建置有一個城市廉政建設的網站,專門用以評鑑某一個城市領導人的廉政水平。

      而網路信息計量的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包括:傳統書目計量分析方法在網路上的應用,以及域名分析方法等。

    、傳統的書目計量分析方法,在網路上的應用
      這個方法為大家所熟悉,正如統計分析方法、數據模式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法、書目分析法等在網路上都可以應用。而隨著網路興起所產生的「連結分析法」,則是網站和網站之間的一種連結,透過連結的數量、類型,甚至內部連結或外部連結等,加以進行分析研究。

    二、域名分析方法
      域名分析法用以尋找並裁定學科的核心網站,例如:與物理學相關的網站有多少,與化學相關的網站又有多少?而在這些網站中,連結最多的表示是被利用得最多,而且代表它使用得很好。

      若能夠歸納出這樣的學科網站,對於物理學研究者來說,只要查詢幾個核心網站就可滿足大部份的需求了,而對圖書資訊工作者,則當需針對特定領域提供訊息服務時,也可快速地找到核心網站,解答並指引讀者的疑問。
      網路信息計量的進行,必須使用的相關工具,除上述討論過的搜尋引擎及線上版資料庫外,還需一些應用軟體工具,包括:數據搜集工具及數據分析工具,搜集工具即數據來源工具,搜尋引擎為其中之一。而數據分析則主要是一些統計的應用軟體,亦即處理數據的軟體,例如:SPSS 及 Excel 等,在社會科學領域多利用這些工具進行網路計量的分析。

    參、網路信息計量學的應用
        隨網路信息計量學應用的範疇,可分為圖書資訊工作、相關領域及網路管理應用等三方面,分述如下:

    一、圖書資訊工作,圖書館管理,訊息分析工作領域的應用
      此領域的應用實例很多,可稱為「本體領域」的應用,是奠基於圖書館工作、資訊工作的應用。圖書資訊工作者可利用網路信息計量概念,對於網路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包括:專利信息的分析與學科信息的分析等,這種分析並可擴大為科學研究,例如:化學學科館員可分析國際間化學發展的動態與趨勢,並提供定量的數據供相關研究者及科學家參考。

    二、相關領域的應用
      利用網路信息計量來研究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我們稱之為科技學、科技管理、科技預測等,這些研究隸屬於相關領域的應用。

    三、網路管理的應用
      網站的評鑑是一個很重要的應用領域,評鑑結果對於網站的重要性、網站的建置與管理有很大的助益。當要測定網站時,需同時引入網路影響因子,例如:透過平均點閱率,以歸納出某學科的核心網站,連結一個網頁,它的點閱率是多少相當重要,至於其他影響因子,則包括泛指度和專指度等,這些都是在網站評鑑時可加以應用的,例如:在學術網站中,它的層次結構,分成一級、二級、三級連結,有幾級的連結才能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如果網站的層次比較少,只分一級兩級,如此一來,專指度就比較低,而如將連結增加到三層、四層,專指度則相對提高。

      研究網路層次結構非常有用,除可提高網路效率外,並可對於網路建置、改進、管理,提供很多定量的依據,並在泛指度和專指度間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對於網路建置者更需要掌握這方面的知識。

    肆、結語
      Yahoo 是一個對全世界都發生影響的網站,其總裁曾表示,若問他最需要的是什麼?最缺乏的是什麼?他的答案都是「人才」,當進一步追問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他的答案是「電腦人才」。
      其實 Yahoo 所需要的不單是電腦人才,還需懂資訊組織、資訊管理的人才。為什麼呢?因為最令人頭痛的是對網路上信息的組織,包括:信息的層次結構、信息的學科結構、信息的內容結構等,而所面臨的問題包括到底怎樣才是科學的?怎樣才是效率最高的?才是具社會效率及經濟效率的?而這些疑惑正可利用網路信息計量學研究加以支援。
      所以,網路信息計量學的應用實際上歸納起來,一個是在本體領域的應用,一個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第三則是在網路管理、網路建設方面的應用。





    (Video)

    What Is Informatic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our9b86Ys (2017, 02'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9YQHOWeh5M (2020, 01'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U_GnGB8e8 (2021, 31'08"; 04'49"~09'5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w8WHUCyB8 (2015, 37'49",04'34", 17'04"~ )


    你抓得到我嗎–非0非1的量子資訊

    (Sources: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9gj.htm)

    量子力學是二十世紀初發展起來與相對論力學並列的兩大近代物理理論之一。 量子力學描述原子世界的物理特性,而相對論力學則描述高速(接近光速)粒子的物理現象,二十世紀物理科學完全建立在這兩大理論上。它們為人類認識自然界─從小至構成物質最基本的夸克到大至整個宇宙的產生及演變─奠定了基礎,而量子力學對過去半個世紀的工業技術發展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從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材料的發現到最近奈米技術的產生,無一不是以量子力學為其基石。

    如果說二十世紀是電子技術的全盛時期,則二十一世紀將會是量子技術創造成果的世紀。然而,當前支配高科技發展的資訊處理及電腦運算仍以古典物理法則為基礎。毫無疑問,資訊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必須借助於量子力學的原理和方法,而量子力學究竟會對資訊處理和電腦運算速度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直觀地想像,電腦和各種數位影音設備能展現如此複雜的影像世界和動聽的音樂,其內部資訊處理一定非常複雜。但事實上,在電腦及數位器材內構成各種資訊的基本單位─位元,卻極為簡單,是用二進位制中的0和1表示。所有的信號都是由0與1來組成、儲存、運算及傳遞。物理上,位元是用一個實際物理系統來實現。以開關為例,「關」代表0,「開」代表1;也可以用光纖中的光脈衝,磁帶中的磁化性質等來實現。

    在傳統的電腦裡,0與1是由電位的高低來表示,這種用傳統位元存儲和處理資訊的手法稱為古典資訊。如果我們用量子力學中光子的兩個極化狀態,或電子、核子自旋的兩個自旋狀態,或原子的基態和激發態來實現資訊中0與1的兩個狀態(記為 | 0>和 | 1> ),這樣的位元稱為量子位元,用量子位元來存儲和處理資訊,則稱為量子資訊。


    (In quantum mechanics, the general quantum state of a qubit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linear superposition of its two orthonormal basis states (or basis vectors).
    These vectors are usually denoted as 
     and .
    They are written in the conventional 
    Dirac—or "bra–ket"—notation;
    the 
     and  are pronounced "ket 0" and "ket 1", respectively.

    These two orthonormal basis states, 
    , together called the computational basis,
    are said to span the two-dimensional 
    linear vector (Hilbert) space of the qubit.)



    量子資訊與古典資訊最大的不同在於︰古典資訊中,位元只能處在一個狀態,非0即1;
    而在量子資訊中,量子位元(量子系統)可以同時處在狀態 
    α | 0>和狀態 β| 1 > 中 (α和β 為其機率)

    量子位元的這一特性來自量子力學的狀態疊加原理,即如果狀態 | 0>和 | 1>是兩個互相獨立的量子態,
    它們的任意線性疊加 |ψ> =α| 0 > +β | 1>也是某一時刻的一個量子態,
    而係數α和β的絕對值的平方則描述系統分別處在 | 0>和 | 1>的機率。

    這使得每個量子位元的組態比古典位元多得多,量子位元能利用不同的量子疊加態記錄不同的資訊,
    在同一位置上可擁有不同的資訊。
    因此,同樣由二個狀態組成的物理裝置,量子位元的功能比古典位元強得多。

    然而量子態是非常不穩定的,
    並且根據量子力學的測量理論,任何觀測都會立刻改變系統的狀態,
    因此量子資訊的實際可行性一直受到懷疑。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正是保證量子資訊的絕對安全性,因為任何竊聽(測量)者都會被發現。


    由於量子力學具有這些特性,量子資訊在增大資訊容量、提高運算速度、確保資訊安全等方面將突破現有傳統資訊系統的極限,一門新的科學分支─量子資訊科學也就應運而生。
    它是將量子力學與資訊學相結合,以量子力學的狀態疊加原理為基礎,研究資訊處理的一門新興科學。

    量子資訊科學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電腦)和量子資訊(量子通訊和量子密碼)兩大方面,
    近年來在理論和實驗上都取得重大的突破。
    可以預見,一旦量子資訊實用化,將再一次改變我們今天的產業結構和生活方式。



     【第四章補充資料】

    《淮南子》卷八《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  天雨粟,鬼夜哭。」


    甚麼是符號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jrmTpRKuM (2017, 13'4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cq2MNp-_k (2016, 12;4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OBAjgn6a8 (2017, 10'54")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n/jlbzx9q.html

    何謂符號學?

    人類的社會似乎到處充斥著符號,人們常常以符號為媒介,不斷地進行文化的再製與更新,因此,進而推動符號的差異化與層次化,造成文化與符號間的複雜交互關係。符號可能是物體、行動、觀念或語言形式,它們往往模擬兩可的代表多種意涵,以喚起人們的情緒與感情,進而驅使人們採取行動。由此可知,符號不僅影響人類日常生活的活動作息,而且還會深入地影響人們內心潛在的情意思想層面。

    例如十字入口的紅燈,表示停止;綠燈表示前進。微笑表示友誼或友善。汽車油表指向底端,表示汽油即將耗盡。通常我們都是以前者為媒介來表示後者的內容,因此前者為後者的記號;後者為前者的意義。符號是指示和指示物的一種象徵,而記號是具體的對象和它的解釋方面的一種媒介;同時記號也是意義和含意的一種表現。因此具體廣泛言之,符號具有分類、強化認知、增進思考、協助解決問題、擴展想像力、促進溝通、支配行為、引起認同、激發知覺等功能。

    著名符號學家皮爾士對符號的定義是:能夠被用來在某方面代表其他的任何物象。由此可知,符號涉及的範圍是相當廣的,凡是人類所承認的一切有意義的事物均可構成符號。他根據符號與對象的關係,將符號分為肖像、指標、象徵三大類,奠定現代符號學的理論基礎。

    圖像或稱肖像:代表所標示的東西與其主體之間相酷似,而且標示物與被標示物之間的關係不帶武斷與任意的性質,圖像符號則是原本就有一具體外觀,個人可憑藉著視覺來感知。例如:圖片及雕像即屬於此類符號。一個蘋果的圖形記號,會讓觀察者一目了然的知道圖像所指的水果為何。

     

    http://4.bp.blogspot.com/_EEIf0XraMKA/SEDdXWo4lmI/AAAAAAAAAGw/QuGjL88mvAQ/s400/%25C4%25AB%25AAG.gif
    指示或稱標誌:藉由實際存在的連結物體,來判斷此一連結物體與其主體之間關係的符號,符號與其對象之間的有存在性的關聯,透過約定俗成的社會習俗及個人想像的過程,把該符號的意義擴展成另一種意義,具有邏輯關係性。也就是符號與指涉對象之間,具有一種內在的因果關係。例如:當我們看到某處發生濃煙時,自然會聯想到該處可能發生火災。箭頭的指向,可以讓觀者明瞭記號所指的去向。
    http://3.bp.blogspot.com/_EEIf0XraMKA/SCvIfQ5kKEI/AAAAAAAAADY/8uaXHm2lRs0/s320/1.bmp
    象徵:符號本身的指示和指示物之間的關係是任意的、約定俗成的。也就是說本身原本並無意義,它的意義產生自社會習俗,個人可以透過學習的過程得知該符號的意義。例如:文字即屬於此類符號。牡丹花在中國代表富貴的象徵、與人握手表示友好的問候。這種現象經由社會背景、文化結構的差異,產生了不同的認知結構。

     


    http://1.bp.blogspot.com/_EEIf0XraMKA/SCvHRw5kKCI/AAAAAAAAADI/K0BI58tzuCY/s320/Dsc02466.jpg

    資料來源:
    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
    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1
    ---符號學與教育之研討-「符號」與「學校教育」關係為例
    理論基礎概述:符號學、傳播理論
    http://chao.the-yangs.idv.tw/research_theory.htm

     

    巴比倫通天塔 (Tower of Babel) 的故事 

    挪亞方舟的挪亞,其三個兒子的後裔形成了人類的三大支系,居住在世界各地,雅弗是北方民族的始祖,閃是閃米特人的始祖,而含則是非洲民族——含米特人的始祖。
    挪亞的後代繁殖得越來越多,遍佈地面。那時候人們的語言、口音都沒有分別。他們在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這個地方遇見一片平原,就在那裡住下。因為在平原上,用作建築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們就發明了製造磚的方法,用泥作成方塊,再用火燒透,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建造起繁華的巴比倫城。

    人們為自己的業績感到驕傲,他們決定在巴比倫修一座通天的高塔,來傳頌自己的赫赫威名,並作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標記,以免分散。因為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階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挺順利,很炔就高聳入雲。

    上帝是不允許凡人達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們這樣統一強大,心想,他們語言都一樣,如果真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上帝曾把希望具有他那樣智慧的人趕出伊甸園,又用劍與火看守生命樹上的果子,不讓人分享。今天他要再一次制止人類接近自己的狂妄。上帝就離開天國到人間,變亂了人們的語言。人們各自操起不同的語言,感情無法交流,思想很難統一,就難免出現互相猜疑,各執己見,爭吵鬥毆。這就是人類之間誤解的開始,
    當然這也注定世間要增加一種本屬多餘的職業。

    修造工程因語言紛爭而停止了,通天塔終於半途而廢。人們分裂了,按照不同的語言形成許多部族,又分散到世界各地。上帝在這裡變亂了人們的語言。「變亂」一詞在希伯來語中讀作「巴比倫」。所以,以後人們就管那座城市叫巴比倫城,管那座半途而廢的塔叫巴比倫塔。(創31:1一31:9)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22502308


    【教學影片 SR_1450】_符號學:理論與應用_66堂課全集_大學課程系列HAFY_四川大學
    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842812080501


    符號與人類的文明、與我們所處的世界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繫,因此,符號學作為一門研究符號的本質及其運作規律的科學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從索緒爾和皮爾斯提出符號學的概念距今已近百年的時間,但符號學的研究只是在最近的幾十年才加快了步伐。 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文科學的「科學化」趨勢愈加明顯,符號學的目標正在於促進社會人文科學的精確化和科學化。到目前為止,統一的符號學科學體系尚未建立起來,各家理論處於並存狀態。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如對符號學的定義、作用、對符號的認識等,至今仍未形成統一的思想。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符號學還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學科。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符號學發展的勢頭非常強勁,已成為一種跨學科、跨領域的方法論, 「正在成為當代社會人文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探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涉及一切社會人文科學。因此,對符號學的深入研究必然會促進藝術理論其他相關學科研究的進一步深化。

     

     

     

    符號學概論

           符號學(Semiotics Semiology)廣義上是研究符號傳意的人文科學,當中含蓋所有涉文字符、訊號符、密碼、古文明記號、手語的科學。可是,由於含蓋的範圍過於廣闊,在西方世界的人文科學中並未得到重視,直至結構主義在20世紀下半期興起,以《Tel Quel》雜誌為號召的哲學家,為了反對讓-保羅·薩特的存在主義,則大量引用俄羅斯在共產革命前的一系列,有關符號在文化上的再現過程的研究,故此,正式出現當今所指的符號學,要算到19世紀60年代。

     

     

           現代符號學另一個強大的源頭是世紀初瑞士語言學泰斗索緒爾的教學講稿——《普通語言學教程》,索緒爾將符號分成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兩個互不從屬的部分之後,真正確立了符號學的基本理論,影響了後來李維史陀和羅蘭·巴特等法國結構主義的學者,被譽為現代語言學之父。

     

     

     

     

     

     

     

     

     

    符號學的產生和發展

           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有了實用和審美兩種需求,並且已經開始從事原始的設計活動,以自覺或不自覺的符號行為豐富著人們的生活。從甲骨文到圖騰圖案,都記載古人社會生活有秩序進行的信息。日本學者持上嘉彥指出,當事物作為另一事物的替代而代表另一事物時,它的功能被稱之為「符號功能」,承擔這種功能的事物被稱為「符號」。

     

     

            符號學(semiotics)一詞來自古希臘語中的semiotikos。現代符號學研究,萌生於20世紀初,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瑞典語言學家索緒爾和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皮爾斯是現代符號學理論的奠基人。

     

     

     

            符號學理論認為,人的思維是由認識表象開始的,事物的表象被記錄到大腦中形成概念,而後大腦皮層將這些來源於實際生活經驗的概念加以歸納、整理並進行儲存,從而使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維世界的各種對像和過程均在大腦中形成各自對應的映像;這些映像以狹義語言為基礎,又表現為可視圖形、文字、語言、肢體動作、音樂等廣義語言。這種狹義與廣義語言的結合即為符號。

     

     

     

     

     

     

     

    符號學學科原理

            語言學的歷史悠久,自古希臘就有語法學,難道中國沒有嗎?那當然不是,漢代的訓詁,西方名噪一時之漢學,在國學中列為小學(文學、訓詁學、音韻學),典型的如我們常言的《爾雅》。至於語法學,中國看來要差一些。中西語言學有很大的不同,胡適之曾膚淺地提過,英語重介詞之用,中國忽視虛詞,常省略。來看看語言學家對符號學的研究,「在索緒爾找到能指和所指這兩個詞之前,符號這一概念一直含混,因為它總是趨於與單一能指相混淆,而這正是索緒爾所極力避免的。經過對詞素與義素、形式與理念、形象與概念等詞的一番考慮和猶豫之後,索緒爾選定了能指和所指,二者結合便構成了符號。」

     

     

            張遠山先生的《中西思維層次之差異及其影響》一文中說:「索緒爾所忽視的語言的唯物主義基礎:『受指』,因為真正與能指構成應是受指,實際上正是中國傳統學術上熟稔的『名』與『實』。能指與受指的結合生產了語言的所指,兩個來源構成了所指的兩個相關成分,來源與能指的是『客觀所指』即『義指』(固化為詞典釋義);來源於『受指』的是『主觀所指』即『意指』(體現每一次稍異於詞典釋義的具體作用),它們的先後關係是『能指→(義指→意指)→受指』這可以用《周易》八卦中的『離』卦來表示,初九(陽爻)代表能指,六二(陰爻)代表部分所指,九三(陽爻)代表部分受指。正如中國人把最下的(初九)作為第一爻。那樣,中國人的思維方向正好和西方人相反,既『受指→(意指→義指)→能指』。」「中國人對語言和能指的高度不信任與懷疑」。

     

           據我學國學以來,深知佛道對語言和能指及受指皆不信任。中國人的思維與西方人的差異極大,對符號辨識差異巨大。

     

           例如西方用香蕉代表生殖器,中國用藕來代表。西方典型的朱莉葉,中國的祝英台。正如精神分析學專家霍大同先生所言:「男人都是賈寶玉,女人都是林黛玉」。很多人會說,指示標識更是國際化的,譬如,廁所的標識用男人和女人形象來指示,中國人一看便知,西方人一看也知,它的能指和受指並無思維差別。不全如此,西方人演示「八」的時候,張開八根指頭。可中國人只需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來表示。這時思維差異就出來了,西方人最終用受指(對像)來體現,中國人用的是能指(名稱)來體現,這兩個符號固然不同。

     

           當我們能指和受指同西方的能指和受指有差異的時候,我們能怎樣做指示設計呢?首先,應根據不同的地域思維特色,如少數民族用某種圖騰符號來代表自己民族標識。如果我做具有國際性又具有差異性的指示標識設計,往往用民族特色的符號來做。

     

     

     

            多元文化時代,差異性的符號也是具有國際性的。假如用龍紋做,世界皆知是「中國」,這時龍紋具有指示性和民族性。沒有差異的國際性指示標識,往往採用共識性符號,如螺栓的型號全球通用,若是做指示設計就容易多了。

     

     

    Topics:

    什麼是符號

    在場與缺場

    任意性與根據性

    符號表意的分析

    中介與渠道

    雙軸關係

    符號的解釋

    符號修辭學

    符碼與元語言

    文化符號研究中的標出性

    文本身份 符號自我



    *****


    設計的知識與技能:符號理論與應用

    符號學例子 設計的知識與技能:符號理論與應用-科技大觀園

    其中以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 Ferdinand de Saussure,也可能歷經漫長時間的演進。手語的科學。例如基督教的十字架,共十八章,人們很容易受到這些單一符號的力量所感染,實必須對於什麼是「記號學(semiotics)」,因為在法國的語言學傳統中它幾乎是無用的。記號理論起源甚早,就擁有獨特的力量,人們很容易受到這些單一符號的力量所感染,而這個力量來自於歷史的演進和意義的傳承。 但是把這個術語用作「視覺」的同義詞其實是廢棄了這個詞,源於皮爾斯的著述,全書除引言之外分為上篇原理與下篇推演,可能是偶發的,上篇主要介紹符號學相關概念,茲說明如下: () 皮爾斯( Charles Sanders Peirce,古文明記號,密碼,以畫畫交流他的思想,佛教的卍字等,可追溯源自古代的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
    Information As Sign: semio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By Douglas Raber & John M. Budd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3;59,5; ABI/INFORM Global


    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資訊」是一個模棱兩可的理論概念,因為該詞既用於表示能指和所指,也用於表示文本和內容。本文藉由費爾南德·索緒爾(Fernand de Saussure)的探討,將資訊理解為符號而探索其理論的可能性。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由符號學提出的方法,將資訊做為一種文化現象從而彌補了資訊做為事物和資訊做為認知現象之間的理論鴻溝。

     

    符號的資訊性質由於模仿和符號化的雙重溝通形式而變得複雜。

    模仿是指盡可能精確地重現事物的努力,符號化是各類傳播者所使用的所有意義形式的產生、再生產,接受和傳播的過程和效果 (Hodge & Kress, p. 261),這裡有趣的是符號化,即符號元件之間的對話過程賦予了符號以意義 (Peirce, 1931-1958, Vol. 5, p. 484)

     

    Barthes 認為我們通常會在表面上接受我們所遇到的諸多符號,且「我們把它們當作『自然』資訊」(Barthes, 1994, p. 158);但是,符號的這一面掩蓋了意義發生方式提供的原則,通過該方式我們可以決定其意義、並創建和共享社會現實。

    符號和資訊物件絕對不會像表面那麼單純,這並不簡單,因為它包含大量其他符號的含義和意義系統中的作用;另外,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可能​​很複雜,就像文本與其內容之間的關係一樣。如科學期刊上的文章可能本身就具有參考價值,但這只是正在進行的有關特定主題的論述的一部分,它的全部含義不僅取決於它要說的內容,還取決於它相對於話語中其他陳述的位置。支配該話語的規則可能很複雜,並且可能以允許替代性地閱讀所討論文章的方式引起爭議。

    了解本文的含義,在談論什麼,以及與讀者的聯繫,可能不是一件容易或單純的任務,多餘的含義會影響詮解釋(Foucault 1972pp, 31-9)。


    ******

     





    二、組織理論之於資訊管理學域
     (*)

    (1)

    BatisticSasa & Paul van der Laken (2019). The history,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big data & analytic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its relationship to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30(2):229-251. DOI: 10.1111/1467-8551.12340


      
    儘管將BDA與改善組織績效聯繫起來的研究似乎很少,而且分佈廣泛,但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特定領域和/或宏觀層面的關係上。
    為了綜合以往的研究並提高我們對BDA潛在組織價值的認識,這篇文章使用三種文獻計量方法回顧了這一研究領域。 首先,我們通過共同引文分析闡明其知識基礎。其次,我們通過算法歷史記錄可視化BDA和性能研究及其子流的歷史演變。第三,我們通過書目耦合提供了對該領域的潛在發展的見解。我們的結果表明,對BDA-性能鏈接的學術關註一直在迅速增加。我們發現了構成該領域基礎的十個研究集群。儘管研究似乎是沿著兩個主要而獨立的流脈發展而來的,但在過去的十年中,目睹了更多的跨學科合作。 此外,我們確定了幾個正在進行重點開發的研究主題,包括財務和客戶風險管理,文本挖掘和進化算法。這篇綜述最後討論了對不同功能管理領域的影響以及研究和實踐之間的差距。


    【第五章補充資料】



    【第六章補充資料】


    【第七章補充資料】

    第二節  經濟學觀點在資訊管理學域的應用

    ***
    information economics (資訊的經濟學)
    vs. information economy  (
    資訊經濟)

    談資訊與 ICT  對經濟的影響
    behave, value, acquire,  implication
    * information asymmetry

    資訊經濟01 課程簡介 (孔令傑 老師,2016,01.36'5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z0uFkTaWI

    e.g. Monopoly pricing
    e.g. Newsvendor problem

    ****

    Information Economics Overview Video (2015, 02'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RGJmdvhVA

    ***

    定義經濟學和信息革命的時刻 (2020, 07'4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N66nZHcTw

    Thriving in Information Economy Episode 1 (2020, 11'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4zBrM9u84

    Thriving in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is NEW WORLD (2020, 00'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qQQThMnk8




    ****
    資訊經濟的特徵之一是開放式網路
    computation & connectivity
    形成新的經濟組織結構
    自動化協調的網路結構
    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溝通管道 (資訊溝通不再是線性,而是多方位的)
    因而突破了傳統的組織架構
    然而,自動化的協調、同儕式的架構,真能提升組織效能嗎?
    傳統集中、階層式的組織架構  已不若 分散式、快速成長的 平台 來得重要。
    線上平台的革命
    Web 1.0 > 2.0 > 3.0 /   分散式 web/ block chain
    從封閉式的組織 >  協調的開放式網絡
    多元的經濟:token economy, (以 token 定義 社會資本、自然資本,和文化資本)
    不再是單一同質的價值,而是 經由平台 自動匯聚與交換,價值來自於他人的注意、資料,和對企業的忠誠度,且達到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
    電腦晶片的強大計算力與網路結合,使得快速傳到全球人口,能以幾近於零的
    邊際成本複製 資訊,這對組織的意涵
    Reduced cost, Dematerialized, Agiled, Reduced  Redundancy
    與組織之外的生態系統協作成為主要的競爭優勢的關鍵
    關注內部流程 轉為  聚焦與外部資源的互動







    e.g.   奧樂科技因應手機普及化,研發出OHA(Open Healthcare App)開放健康平台。
    e.g. 開放式軟體

    Networked Economy Explained (2019, 17'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KZPxWdngc

    *****

    Information Economics - Stanford Strategic Marketing of High Tech and Clean Tech (2017, 18'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ZiqiH2dws&list=PLAomEJmGfjBGoyXN_63WswMY0C-da51vo&index=3


    【第八章補充資料】


    第三節  人文資訊學的觀點 (*)

    (1)

    (https://www.ssrc.org/programs/component/scholarly-borderlands/big-data-and-historical-social-science/
    )

    通常「大數據」意味著通過理解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數據來獲得理解當前的新機會,但是其他新近可用的豐富數據源也為重塑過去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近年來,人類歷史學者和公眾已經廣泛使用了數百萬個以前難以訪問的文檔和龐大的檔案數據結構。  大數據與歷史社會科學項目將研究人員聚集在一系列學科,方法和研究策略上,以探討古典歷史和社會科學問題與大數據的交集。如何獲得新的歷史數據以及新的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使學者們能夠以新的方式解決歷史問題?Ex1:  該小組的第一個示範項目名為“回收關於美國種族不平等的丟失數據:1865-1940”。該項目的參與者包括全國各地的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經過幾次規劃會議後,該項目的研究人員通過羅素Sage基金會計算社會科學計劃獲得了一筆贈款,以創建可訪問的,鏈接的數據集,這些數據集將幫助所有學科的社會科學家獲得有關美國非裔美國人的更準確信息。美國歷史。  Ex2:該工作組的另一個成果是SSRC的“美國奴隸制在時空的傳承”項目。該研究計劃將定性的,以社區為基礎的社會科學與創新的大數據方法相結合,以揭示整個社區如何被美國的奴隸制遺產改造,同時還為此類新興研究建立了道德規範。 

    ******
    兩種文化 The Two Cultures 作者: C. P. Snow。譯者: 林志成, 劉藍玉。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0/02/13

    兩種文化:從科學人文的分道揚鑣到跨領域知識的倡議,史諾重新思索人類知識本質(60年經典再現版)


    自科學革命以來,學科專業化的發展趨勢,使得人文與科學領域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知識分工越細,知識分子受限於所學領域,在各自學科範圍內鑽研漸深,難以分身乏術顧及其他知識。
     
    不論東西方,在知識領域的學習與發展上,早年並無明確的學科劃分,一個詩人同時也可能是天文學家,一個數學家也可能是畫家。
    但自科學革命以來,科學作為一個客觀可信的唯一知識漸漸確立,不同於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
    科學與人類社會進步的連結看起來明顯可見,在二十世紀終於超越人文學科,成為受大眾認可、在教育資源與生涯規劃中佔優勢的一方。
     
    此外,人文與科學之間的角力,尚有另一面向,在於二者之間的鴻溝如何跨越。
    今日,一個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生,可能在某個年級就得決定自己要走人文或是科學,並在此後人生中鮮少有機會可以跨越。
    在這個思考脈絡下,1959年史諾提出了「兩種文化」一詞,他觀察到當科學家提到文學難懂時,多半只會以狄更斯為例,而我們更無法問一位文學家關於質量或加速度等基本物理問題。這種壁壘分明的學科鴻溝需要重視。
    此外,他認為科學對於人類社會發展具有正向力量,因此為了成為好的領導者,人文領域者應當增加科學素養,科學人也當培養人文興趣。
     
    史諾的思考脈絡當然有許多值得檢視和反思之處。
    科學與人文是否決然二分,學科專業化是否應當被質疑?但他確實提出了一些需要思索的面向,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演講,使得這個思索得以散佈成為眾人關心的事。
    今日,我們依舊在很年少時得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但大學教育也確實透過通識補足個人專業以外的知識的好奇。
     
    此外,進入21世紀後,學科的跨領域研究成為顯學。
    社會上,網絡資訊使得知識取得更容易,使得人人都成為可以信手拈來的文藝復興人,跨領域能力受到重視,斜槓青年的誕生也可是此一表徵。
    但也有人認為尊重專業有其重要性,素人專家的危險更甚於無知者。關於知識的學習與傳播,尚有許多值得思索之處。
     
    因此,回首史諾的兩種文化,雖不精確,但他提出的問題與指出的方向,依舊能讓我們重新思索在高等教育與普及知識各層面,人類面對知識的學習與發展,應當往何種方向邁進。
    作者介紹
    史諾C. P. Snow
    英國小說家暨物理學家。曾任劍橋大學研究員,1932年開始寫小說,初試啼聲便大獲好評;1940年陸續出版的十一冊長篇小說《陌路與手足》(Strangers and Brothers)更一舉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1959年在劍橋大學以「兩種文化」為題的演講,樹立他做為公眾人物與權威學者的聲譽。1964年進入工黨內閣,成為政府在上議院中科技方面的代言人,同時獲封終身貴族。

    (Sources: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2543)

    張譽騰。台灣初版導讀:側看史諾與《兩種文化》

    查爾斯.史諾(C. P. Snow,一九○五至一九八○)出生於英國中部的萊斯特郡,萊斯特大學物理化學系畢業後,在一九二八年前往劍橋大學基督學院,攻讀物理學博士,隨後在著名物理學家拉塞福(E. Rutherford,一八七一至一九三七)主持的卡文迪西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從事研究工作,長達十五年,可說是受過嚴格訓練的科學家。二次大戰期間,他接受政府徵召 ,在軍方擔任文職,負責引介物理學家支援政府軍事工作。一九四五年,史諾離開劍橋大學轉往政府擔任科技事務官僚,職司徵選民間科學家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的任務,同時也兼任民間企業的顧問,隨後並獲聘為英國電力公司總裁。一九六四年,英國工黨執政,他被委派為工業部次長,成為工黨科技政策重要的決策者,並因此被冊封為貴族(Lord)。這些不尋常的經歷,讓史諾對科學事務在政府和民間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第一手的觀察機會,也使他對官僚階層的權力與道德問題有了切身的體驗。

    史諾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的博雅之士,除了科學研究和事務性的管理工作外,他十分熱中於閱讀和文學寫作,從一九三二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後,創作不輟,在一九四○至七○年代間,前前後後寫了近二十本小說以及其他非小說類的著作,其中以《陌路和手足》(Strangers and Brothers)為總名的一系列十一本小說,廣受讀者歡迎,可說是史諾的代表作,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據筆者所知,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尚無任何史諾小說的譯本),讓他成為當時英國和國際文壇之知名作家。史諾也熱心公共事務,經常接受各界邀請發表演講,是一位卓越的社會評論家,獲頒的世界各國榮譽博士學位多達二十餘個。像這樣一位腳跨科學與文學兩個不同的領域,而且都有不凡成就的奇才,日後能成為講述兩種文化的權威,並引發國際社會對此一文化課題的廣泛注意和熱烈討論,也可說是其來有自了。

    我認識史諾純係偶然;一九八七年八月我到英國萊斯特大學攻讀博物館學博士,此後四年留英期間,讀書研究寫作之餘,最喜歡的娛樂就是逛舊書店。史諾的暢銷小說《劍橋風雲》(TheMasters),就是在萊斯特市一家小舊書店裡邂逅的。這是一本描寫劍橋某一學院院長出缺,院內兩派人馬各自推出人選參加角逐的故事,對知識份子在良知與人性中固有的邪惡間的掙扎和內省,有充滿想像力和戲劇性的刻畫,讓我在打開第一頁後,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他小說中的世界,深深被其情節吸引,並為其創造的人物感動。閱讀史諾小說的經驗,常常讓我回想起以前徹夜不眠,酖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情景。我總覺得這兩位作家,在關心的主題和寫作的手法上具有驚人的血緣和相關性,他們對人類的命運都有超乎尋常而極為誠摯的關懷,由於真誠的同情和同感,遂能多方出入小說人物的心靈,寫出極為委婉細緻、既曲折而又可信的動人篇章。

    ****

    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1-03-08/doc-ikknscsh9160608.shtml

     

    楊莎 ()(2020)刺蝟、狐狸與博士的印痕:彌合科學與人文學科間的裂隙。作者:Stephen Jay Gould (2002). The Hedgehog, the Fox, and the Magister's Pox:
    Mending the Gap Between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 US:
    Harmony Books. 中國:商務印書館。

     

    內容介紹

    本書探討了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融合,用狐狸與刺蝟形象的比較提出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關係的核心意向:和而不同、緊密聯繫。本書從對比康拉德·格斯納《動物志》中的狐狸和刺蝟形象開始,討論伊拉斯謨對阿爾奇洛克斯箴言的引用:“狐狸有多知,而刺蝟有一大知”,從而引出對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關係的看法。科學的誕生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它與人文領域*初的衝突,早期博物學家尼希米·格魯和約翰·雷也曾對以格斯納和阿爾德羅萬迪爲代表的人文主義傳統提出嚴正的批評,但是,正如牛頓的名言 “如果說我看得更遠一些,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關係並非相互對立的,海克爾、納博科夫、塞耶、艾倫·坡的實例恰恰證明瞭學科融合的巨大優勢和潛力。

    作者介紹

    斯蒂芬·傑·古爾德(19412002年),美國古生物學家、演化生物學家,科學史學家與科普作家,職業生涯中大多在哈佛大學擔任教職,並曾在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工作。1972年,他與紐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尼爾斯·埃爾德裏奇(Niles Eldredge)共同提出“間斷平衡”(Punctuated Equilibrium)進化理論,由此享譽全球。作品有《生命的壯闊》《熊貓的拇指》《自達爾文以來》等。

     

    目錄

    第一部分 離別之初的儀式與權利

     

    1 牛頓的光15

    2 科學的“製造世界”與緊急制動28

    3 如此高貴的犧牲:人文主義的分量44

    4 梅迪思博士的指令:鎮壓的威脅62

     

    第二部分 從培根的悖論年代到斯威夫特的甜蜜與光明

     

    5 二分法的王朝85

    6 成熟狂歡中的重新整合142

    7 甜蜜與光明,作爲冷酷且治癒的真相181

     

    第三部分 “多”與“一”的傳說:真融通的力量與意義

     

    8 “一”的融合與“多”的好處193

    9 錯誤的還原之路與一視同仁的融通238

     

    結語329

     

    概要

    科學革命以其在17世紀早期的兩位哲學奠基者爲榮英國人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他四處兜售觀察和實驗方法,和法國人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後者宣傳一種機械世界觀。

    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則成為第一位取得驚人成功的實踐者,他發現了木星的衛星,通過望遠鏡觀察爲哥白尼的理論提供了許多額外的辯護,並由此重排了宇宙。他還有一句名言:自然這本大書也就是,宇宙是用數學的語言寫成的,其符號是三角形、圓形和其他幾何圖形。(伽利略是羅馬宗教裁判所的受害者,這一情形也公正地強化了他作爲理性的首要英雄的角色。他於1633年被迫宣佈撤回聲明,之後他生命的最後九年都是在軟禁中度過的。)不過,無論是就成功的實踐還是就完全成形的方法論而言,科學革命的頂點是在17世紀末,那時湧現了衆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天才,其中的典範便是其名字常常被用來命名這一時代的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 1642—1727),他幸運地與其他如此多才華橫溢的思考者和實踐者共處一個時代,其中最著名的有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 1627—1691)、艾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 1656—1742)和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

     

    本書開篇這一章的框架和引文有許多都來自H. F.科恩(H. Floris Cohen)那本精彩的钜著《科學革命的編史學研究》(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這本書主要關注的不是科學革命的內容,而是歷史學家們是如何建構這個概念的。科恩認爲, 定義這一事件,或觀念史上任何其他重要事件的困難在於,變革本身的性質是複雜而難以捉摸的。我們在試圖界定、描繪清楚的物質實體的轉變時已遇到了足夠多的麻煩,比如人類譜系的演化。在我們探究知識和因果關係的本性時又當如何處理那些重要的變革呢?科恩寫道:自歷史學這門技藝在19世紀成熟以來,在將歷史事件理解爲相對連續或相對不連續間取得恰當的平衡就成為歷史學家的任務。

     

    對於這一範圍如此廣闊、影響如此深遠但又如此難以刻畫的事件,我們或許可以引用渡過盧比孔河打開潘朵拉的魔盒之類傳統中受青睞的箴言或比喻來概括其基本性質。

    17世紀,一些無論對社會史還是文化史來說都是紛亂、永久且革命性的事件發生了。我們或許可以將這一壯闊的事件,及它對技術的實際後果和對我們定義、理解實在本身的智識啓示,概括爲我們所稱的現代科學的出生陣痛和充分的初始發展。一些事件發生了。這些事件的確非常重大,然而我們尚未完全且舒適地將它們整合到我們生活方方面面更廣闊的組織中去,包括人文的、美學的、倫理的和神學的,這些是科學所不能解決的,但是在其話語和存在的每個角落都緊密聯繫著的。

     

    這樣,如果我們想要理解科學與我們完整存在的其他領域間持續混亂的關係就本書而言,即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交互那我們最好從現代科學的發端開始,

     

    我寫這本書的動機主要源於一種個人的困惑感。從最早的記憶開始(當我度過幾乎所有男孩都有的員警和消防隊員階段,並且向現實低頭,承認我永遠不會作爲職業棒球運動員佔據洋基體育場的中外場後),我就想在長大後成為一名科學家。我一直喜愛幾個被傳統分類稱爲藝術和人文學科的領域,這完全是因為個人從中獲得的是愉悅感,而非課堂或文化責任:從閱讀帶來的大體上被動的喜悅,到更具活動性的品鑑建築的快樂。

    我從未感到這些愛好之間存在衝突;畢竟,我看上去是相當完整協調的,至少在我自己的頭腦和身心中是這樣的(這是我刺蝟式的一面)。實際上,在天真自戀的童年時期,我想像自己是所有這些活動的一個完全合理的公分母(我的狐狸式的興趣)。此外,由於缺乏直接的或家傳的經驗,我甚至不知道科學應當與藝術和人文學科衝突,甚至在實質上不同。

    我後來的確知道了傳統的學科分類,但它們對我而言沒有任何意義。當然,我承認,衝突是有歷史原因的而本書的大部分,包括這些開篇部分,都在探索造成兩者懷疑和分離但目前已不合理的基礎。我也理解,科學與人文學科各自的基本追求常常在本質上和邏輯上如此不同,以至於一方的技藝常常從原則上無法解答對方的問題。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科學試圖確定自然世界的事實結構,而藝術中的評判標準則要求考慮無法被翻譯爲科學語言中的的美學關切真理並不等於美,無論我們如何珍視兩者,無論濟慈先生(Mr. Keats)在他的希臘古甕中發現了什麼。相似地,甚至更廣義地說,沒有任何科學事實結論(即關於自然什麼的陳述)可以在邏輯上決定倫理原則(即關於我們的責任應當怎樣的陳述)從而爲當任何一方誤解了自身的侷限之處並要求統治對方的領域時的錯誤爭辯提供了一個更加成熟的爭議點。

    但撇開所有這些明顯的、被反覆分析過的區分不說,我一直覺得,兩者相似的目標和智力風格壓倒了它們在研究材料和驗證模式上的合理不同。創造性思考的共性,精神激勵與興奮的相似心理狀態,似乎超越了問題或方法上的邏輯差異。(我不會試圖區分演唱巴赫《受難曲》中特別感人的一段時所感受到的歡愉,與解決花生蝸牛屬[我研究的一類陸生蝸牛]系統分類中的一個小難題後心裏想著哦,原來是這樣的!時的興奮。我曾在紐約地鐵竟然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地方!偶遇了一位比我年長的著名同事,此時他已至暮年,他告訴我,他仍然全身心地熱愛並從事著研究,因為從中獲得的愉悅只能用持續高潮來形容。)

    最初的版本隨著古今之爭在17世紀末的知識分子之間迅速傳播(所謂古今之爭,即在亞裏士多德和文藝復興一代與培根和笛卡爾之間挑起的較量,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在他極盡諷刺之能的《書的戰爭》中對此做了十分有趣的描繪,他站在崇古派一邊反對新生的科學。第七章將對此進行討論)。

    我這一代主要是從斯諾(C. P. Snow)那廣被引用但很少被閱讀的關於兩種文化的探討中得知這一爭論的。(斯諾,科學家出身,後來還是小說家和大學管理者。他於19595月在劍橋大學的裏德講座〔Rede Lecture〕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他講到文人知識分子與職業科學家之間越來越大的隔閡,並舉例指出,人們會發現,格林威治村講的語言與切爾西市的一模一樣,兩者與麻省理工的交流少得就好像科學家只講藏語一樣。)

    在我們的千禧年之交,學者們將同樣的爭論重塑爲實在論者相對論者之間的科學戰爭。前者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科學家,他們支持科學知識的客觀性與進步性質;後者則幾乎囊括了我們大學中所有棲身於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他們認識到所有宣稱是宇宙事實的其實都是文化嵌入的,並且認爲科學僅僅是諸多信仰體系中的一個選擇,而所有這些體系都同樣有分 量,因為科學真理這一概念僅能代表一種由科學家發明的社會建構,以確立他們對自然研究之霸權(所謂的後現代教徒的暗語)的正當性,無論他們是否有意識這樣做。

    對所假定的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衝突,本書採取了一種特異的但基本上屬於歷史學的研究路徑:先承認在現代科學的降生陣痛中鬥爭的恰當性,甚至是不可避免性,接著論證我們在數世紀之前陷入了這一過時的內在鬥爭的設想中,儘管彼時已無合理的論據支持這一設想繼續,無論這論據是邏輯的、歷史的還是實際的。相反,在我們這個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混亂的世界,我們需要能從我們的各個情感和智力領域(又是狐狸的多樣性)獲得的幫助。將許多不同的獨立的碎片縫成一件美麗完整的多彩衣裳,一件名叫智慧的衣裳(甚至比刺蝟多刺的外套更好),以此來比喻兩者間的恰當互動當然要比打敗或者吞沒這樣的比喻好。我的論證共有四步:

    1. 17世紀科學革命中科學的誕生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它與人文領域最初的衝突(即這部分標題中的離別之初的儀式與權利)。已站穩腳跟的大塊頭絕不會主動放棄底盤,新來者必須準備好作戰,即便只是作爲開始的一種儀式。

    2.我將在接下來三章給出相關的特殊例子,通過探問科學革命的締造者們認爲他們需要克服什麼,來記錄科學與人文領域之間最初的不可避免的失和(第二章涉及科學與人文、宗教傳統相沖突的一個具體例子;第三章論與人文領域之間的問題;第四章論與宗教勢力和正統觀念的緊張關係)。接著,在第二部分,我將展示這些作爲創建者的科學家們爲何未能完成他們的使命,部分原因是他們沒有獲得人文領域的一些重要洞見。

    3.這一衝突,起初是可理解的,但在很久以前就變得愚蠢且有害。科學在那些恰當地屬於其技藝和專業知識的廣闊領域中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科學沒有權利爭奪超出其極爲成功的方法邊界之外的智識領域。因此,握手言和的時機很久以前就到來了而和平本將帶給雙方如此多的福利,因為每一方都可以從對方的成功中學到很多(我將在第八章用詳細例子證明這一點)。就《傳道書》第三章所列舉的那些著名對比而言,我們已處在了每一組對比的後期:拆毀有時,建造有時;拋擲石頭有時,積聚石頭有時;撕裂有時,縫合有時;戰有時,和有時。

    4.儘管在這個崇奉多元主義、拒絕確定解決方法的時代,這樣的宣言可能被認爲是過時的,但我將在第九章論證,要恰當地癒合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久遠衝突,我們可以識別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和一條錯誤的道路。正確的道路強調尊重內在於不同學科的寶貴的不同洞見,拒絕兩者價值等級不同或一方應歸入另一方這樣的語言(和實踐)。融通(consilience),按照該詞發明者的定義,是從形形色色聚合在一起的獨立主張中產生的,而非在一個強加的錯誤聯合的旗幟下通過歸入產生。

    *****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1/359985.shtm)

    劉兵 (2021)。狐狸的狡猾與刺蝟的固執結合會怎樣?

     


    古爾德在書中所要討論的核心問題,是面對科學與人文之分裂局面而進行某種“融通”,
    而他恰恰是要將狐狸與刺蝟的這兩種單獨使用都難以奏效的策略“有效聯合起來”,
    讓科學和人文雙方都帶著善意並保持極大克制,從而實現他所追求的融通。

    《刺蝟、狐狸與博士的印痕:彌合科學與人文學科間的裂隙》,[]斯蒂芬·傑·古爾德著,楊莎譯,商務印書館20206月出版,定價:65

    “狐狸”與“刺蝟”,來自久遠的古希臘的某個說法,但作為一種隱喻,卻在後世,尤其是在20世紀為不少學者所發揮。

    用古爾德自己的表述,“能永不放棄、永不妥協地追求一個清晰的目標”,此乃刺蝟之道,
    而“能為了到達指定位置而靈活運用一系列聰明且獨特的策略,以便某些人或某些事能成功通過,無論敵人多麼警覺、多麼足智多謀”,則為狐狸之道。
    即“狐狸有多知,而刺蝟有一大知”。

    實際上,古爾德在書中所要討論的核心問題,是面對科學與人文之分裂局面而進行某種“融通”,
    而他恰恰是要將狐狸與刺蝟的這兩種單獨使用都難以奏效的策略“有效聯合起來”,讓科學和人文雙方都帶著善意並保持極大克制,從而實現他所追求的融通。
    “我也尋求一種融通,將科學和人文科學‘聚合’起來,取得更大、更富有成果的接觸和連貫性——不過這是一種一視同仁的融通,尊重彼此固有的差異,承認它們可以比較但與眾不同的價值,理解這兩個領域對任何智識上和精神上都‘完美’的生命的絕對必要性,並力圖強調,滋養無數實際重疊且有著共同關切的區域。”

    但在此書的主體章節中,作為狐狸與刺蝟之隱喻的策略其實是隱藏在其文本之中而未刻意顯露的。古爾德的論證有幾個方面。

    首先,17世紀科學革命中科學的誕生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它與人文領域最初的衝突。

    其次,通過實例,說明科學與人文領域之間的失和,以及傳統中認為的宗教與科學的“戰爭”,其實只是一項19世紀的“發明”,而這種衝突的模型顯然是對科學與人文領域相衝突這一西方智識史的錯誤二分的最強大模擬。

    第三,科學和人文的衝突在很久以前就變得愚蠢且有害。科學,在那些恰當地屬於其技藝和專業知識的廣闊領域取得了成功,但科學並沒有權利爭奪超出其極為成功的方法邊界之外的智識領域,因而握手言和的機會早已到來。

    第四,要恰當地彌合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久遠衝突,我們可以識別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和一條錯誤的道路。正確的道路強調尊重內在於不同學科的寶貴的不同洞見,拒絕兩者價值等級不同或一方應歸入另一方這樣的語言和實踐。

    大師畢竟是大師。古爾德在其討論中,以這樣的方式,顯示出了對人文學科知識相當不凡的理解,而這在那些哪怕是在科學專業中造詣突出但又想涉及人文討論的科學家當中,也是不多見的。而他分析和討論的物件,則集中在對威爾遜這位同樣熱心於討論科學與人文關係的科學家之《知識大融通:21世紀的科學與人文》這本同樣引起人們關注的著作的批評中。

    通常,少數站在科學研究頂級位置的科學家,尤其是在晚年,在經過多年的思考之後,會對科學和人文的問題展開觀點獨到的討論,但在那些大師們開始進行科學和人文的“大綜合”或“大融通”時,他們對於這種綜合或融通所需要的人文知識的理解欠缺,或許是他們不那麼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本書中,古爾德的觀點,顯然與威爾遜的觀點大不相同,事實上,書中許多地方都是以威爾遜作為他批評的靶子。威爾遜和古爾德相比,在對人文學科的理解程度上,顯然是有差距的。

    像古爾德這樣一位元著名的生物學家,能對人文學科的內容和觀點有如此的瞭解,還真是非常難得、非常值得注意的。尤其是,當他不再堅持那種極端的科學主義立場時,這樣的“融通”就更難能可貴了。

    當然,這也是在與眾多的鄙視或誤解人文、從狹隘的科學基礎出發就很自信地做出宏大的科學主義斷言的科學家相比較來說的。

    例如,在書中,古爾德對於過分簡單化的累積“進步”的歷史模型,以及壞的“過去”被好的“後來”取代的錯誤的二分法的認識,對科學與宗教的衝突之複雜性的認識,對於“科學大戰”的評論,對於多元性的某種程度的讚賞,“科學需要人文學科來教會我們認識到自己事業古怪且相當主觀的一面,教會我們理想的溝通技能,並給我們的能力設置恰當的邊界”……類似的例子,在此書中還有不少。

    就此而言,應該說古爾德已經給眾多的科學家樹立了某種理想的榜樣,某種重視人文、努力理解人文的意義、避免強科學主義的榜樣。至於這樣的綜合是否成功,不同立場的人也許會有不同的評判。

    或許,古爾德似乎過於樂觀了一些,威爾遜的著作之所以反響巨大,正是因為其科學主義的基調有著在當下強大的社會基礎。

    當古爾德在策略上將狐狸的狡猾(或者說是靈活)與刺蝟的固執相結合,重新定義融通,認為這應該“是從形形色色聚合在一起的獨立主張中產生的,而非在一個強加的錯誤聯合的旗幟下通過歸入產生”,這顯然是在融通科學和人文的道路上推進了一大步,也為科學家作出了表率。

    但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當人們爭論科學和人文的衝突或融合時,先在的立場是否真的可以因有人講清某種道理而改變?例如,在當下,人們因為科學和資本的成功結合,展示了其在物質生產方面的力量的誘惑而更傾向于科學一方面時,又會有多少人能夠因人文一方面所講的道理而改變其科學主義的立場呢?

     

    ******
    [STORY 小結]

    C. P. Snow (1905~1980)是受過嚴格訓練的科學家,也是英國工黨執政的工業部次長,這些經歷讓史諾對科學事務在政府和民間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第一手的觀察機會,也使他對官僚階層的權力與道德問題有了切身的體驗,他也熱心公共事務,是腳跨科學與文學兩個不同的領域的奇才。

    史諾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的博雅之士,除了科學研究和事務性的管理工作外,他十分熱中於閱讀和文學寫作,前前後後寫了近二十本小說以及其他非小說類的著作,其中以《陌路和手足》(Strangers and Brothers)為總名的一系列十一本小說,廣受讀者歡迎,可說是史諾的代表作,讓他成為當時英國和國際文壇之知名作家。
    他對人類的命運有超乎尋常而極為誠摯的關懷,由於真誠的同情和同感,遂能多方出入小說人物的心靈,寫出極為委婉細緻、既曲折而又可信的動人篇章。


    第一講【刺蝟與狐狸: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講師:王道還│臺大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1953年初,美國生物學家華生、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發現DNA的分子結構,是生物學史上的里程碑。可是現在大家對這個故事,無論圈內人、圈外人,都當八卦來說。
    王道還老師將回歸這個發現的「里程碑」意義,強調這個重大發現需要兩種不同的人合作才能完成。
    「狐狸知道許多事;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當年英國文人斯諾(C. P. Snow, 1905-1980)運用這個比喻討論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結論是:托爾斯泰是狐狸,偏偏想當刺蝟。從這個角度來說,克里克與華生真是天作之合。
    第二講【西德尼·布倫納傳奇:從分子生物到線蟲發育】
    講師: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科學家從事研究工作,應該從一而終?還是不時需要見異思遷並無定論。
    但是像西德尼·布倫納這樣,從研究生涯的高峰轉換跑道,獨自開創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城,隨後引領風騷半個世紀的科學家並不多見。
    他是現代生物學界中的一個傳奇人物。



    ****



    [思考]
    史諾在當年所說的科學與人文間的隔閡,您認為還適用於目前的台灣嗎?
    基於此,您有哪些省思呢?


    第四節
      系統理論於資訊管理的應用 (*)


    一般系統理論為 德國生物學家 Ludwig von Beryalanffy 於 1930年代所提出,他認為:不同科學的法則與模型間有共通的成分,因而建構出「
    一般系統理論」,也受到歐洲學術界的矚目。
    二次大戰結束後,「系統」一詞已相當普遍,二十世紀中葉,von Beryalanffy 和經濟學家 K. Boulding 等人力推,一般系統理論」發展到顛峰狀態,許多不同領域的學者,都喜歡用它做為觀念工具,來思考他們的研究問題。
    盛極一時的一般系統理論」後來之所以聲勢逐漸消沉,是因為它只描述了宇宙間不同事物的「共相」,科學家仍然必須就他所研究的對象,發展特殊的「理論」,去描述該一層級的「殊相」;也就是「系統思維」的特色係界定研究對象的「系統層級」,在以「系統理論」的概念找出各「系統層級」之間的「異質同構」關係,這種「系統思維」成為研究取向的一種「必要的」思考方式,但它並不充分,想用它來解決具體問題,還要藉助於其他的理論。(Source: 黃光國 (2002)。科學哲學與創造力:東亞文明的困境。新北市:立緒文化。)



    若從語言進化而論:易形是中國口語單音節始祖,易象是中國文字符號的源頭,易數是中國數學語言的精華,易學是中國系統學語言之大成,易卦是中國二進位電腦語言的鼻祖,易經是中國網際網路(語序網、語義網、語用網)語言的先驅。
    然而,中華易道文化之威力尚不足驚動世界,原因何在?其中有所謂「李約瑟難題」與「黃光國難題」?
    李約瑟難題問到中國有科技但無「科學」;
    而黃光國難題問到中國有實踐方法但無「科學哲學」(方法論)?
    但若問中國文明有無「系統學」?有無「系統學哲學」?問題就比較不會那麼難解了!

    易經是中華文化獨特的系統哲學!而且非常先進,
    是一個由兩個子系統:人作為內卦,環境作為外卦,兩者互動形成一個動態複雜系統結構的複雜系統心理模型




    全部共 0則留言
    登入帳號密碼代表遵守學術網路規範


    文章分類 Labels


    最新文章 Top10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