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自1996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揭櫫並定義「知識經濟」之後,全球經濟體正風起雲湧迎合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並進行一股新經濟的體質改造運動。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Drucker, 1965): 「知識」將取代土地、勞動、資本、機器設備等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因素。 1998年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後資本主義」一書中,指出「知識工作者」將取代傳統勞工,逐漸形成「知識社會」,並成為社會主流, 道出未來產業競爭的決勝關鍵,不再侷限於有形的產品與服務,「知識」及「人才」才是企業競爭的利基。 我國知名企業家張忠謀認為:以知識創造財富,是謂知識經濟。> (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substant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CA)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 (Clinton)則指出,知識經濟係以科技為燃料,由創業精神及創新所驅動的新經濟運作模式。> (組織的創新價值) 1999年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茲在「數位神經系統」一書中,更明示未來的企業是以知識與網路為基礎的企業,未來的競爭則是知識與網路的競爭。 全球經濟發展已進入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時代。 換言之,在「勞力」與「金錢」優勢日漸消失的情況下,過往的生產與商業模式面臨挑戰,能夠不斷地活用經驗與知識,進行自我創新,調整自身的經營型態的企業,才能立足於知識經濟時代。
綜觀知識經濟時代的興起,除了產業面臨經濟環境的衝擊與影響,個人、企業、組織,甚至國家要掌握經濟的優勢,均必須體悟到學習、改變與發展的重要性,這些影響包括: - 學習型組織的趨勢
- 終身學習時代的來臨
- 人力資源發展的需求
- 知識社會的挑戰
- 全球化發展的趨勢
因此,就整個社會演進觀察,在知識社會中,個人與組織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即是如何善加運用知識,以發揮知識的最佳力量,進而創造出最佳的效益。在知識社會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個人與組織均須透過持續學習,以有效獲得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創新知識,以及應用知識,而企業唯有轉型或發展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之型態,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 Source: https://km.ekm.org.tw/KMPP2016/Web/About.aspx 歸結而言,知識經濟乃是一種強調知識的創造、分享、蓄積、移轉傳播與運用之經濟; 換言之,知識經濟的真正意涵在鼓勵知識的創造,將這些知識有效地散播出去,並讓這些知識能廣泛地被運用於經濟發展的整套體制。 企業的策略在求勝,而要勝過競爭對手,關鍵因素是差異化。 已往差異化的基礎如品質、成本、顧客服務、大量廣告,在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的擴散下,逐漸為其他競爭者所模仿,許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不能再以有形資產做為差異化的基礎,而應以無形資產做為差異化的本錢; 此外,無形資產還不能只依賴個人的英明,而必須是團體裡共有的默會知識,否則個人離職,公司的資產也隨之流失。
(Ex.1 無形資產舉例) 本課程為達成「理論研究或實際問題解決」之需要, 重點擺在「理論、個案分析、系統、研究法」四者關係如何連結。
本課程共有十個單元: 第1章 問題解決 (download) (download) 第2章 學習與思考 (download) 第3章 組織學習 (download) 第4章 學習型組織 (download) 第5章 企業家精神 (download) 第6章 創造力 vs. 創新 (download) 第7章 知識管理程序及方法 (實作,practice) (download) (KM 之運作模式 by eLand 科技) 第8章 企業e化 (download)
第9章 知識管理個案 (download)
第10章 知識管理的下一步 (download)
[學習單][download]
[ 參考資料 ]: 張紹勳 (2002)。知識管理。台中:滄海圖書。 陳文賢 (2002)。資訊管理。台北:東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