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沛溱 - RISK - CH10 |
|
|
CH10(b)1. 享有再保險賠款請求權的是: (a) 再保險人 (b) 被保險人 (c) 受益人 (d) 保險人 (97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金融保險) (a)2. 二十線溢額合約再保險中的「線」(Line)是指: (a) 自留額 (b) 保險價額 (c) 共保比率 (d) 損失率 (97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金融保險) (b)3. 再保險的主要功能在於: (a) 提高準備金提存 (b) 擴大承保能量 (c) 降低損失率 (d) 防範保險詐欺 (97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金融保險) (b)4. 再保險佣金係由: (a) 原保險人付給再保險人的佣金 (c) 再保險人付給要保人的佣金 (b) 再保險人付給原保險人的佣金 (d) 原保險人付給要保人的佣金 (92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保險學大意) (c)5. 非比例再保險是以何種金額作為再保的責任基礎? (a) 保險價額 (b) 保險金額 (c) 賠款金額 (d) 帳面金額 (92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保險學大意) (b)6. 就危險分擔而言,再保險是: (a) 危險的第一次分擔及縱向分擔 (c) 危險的第一次分擔及橫向分擔 (b) 危險的第二次分擔及縱向分擔 (d) 危險的第二次分擔及橫向分擔 (92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保險學大意) (c)7. 再保險契約雙方當事人為: (a) 要保人與再保險人 (c) 原保險人與再保險人 (b) 被保險人與再保險人 (d) 保險人與被再保險人 (92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保險學大意) (c)8. 甲保險公司將其所承保業務的一部分分給乙保險公司,之後乙保險公司又將其所承接業務的一部分給丙保險公司,則丙保險公司稱為: (a) 分保公司 (b) 原保險人 (c) 再保險人 (d) 轉再保險人 (92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保險學大意) (a)9. 再保險的當事人係指: (a) 原保險人與再保險人 (c) 被再保險人與要保人 (b) 被保險人與再保險人 (d) 再保險人與被保險人 (98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金融保險) (b)10. 雙方當事人對業務有絕對自由選擇權的再保險稱為: (a) 合約再保險 (b) 臨時再保險 (c) 預約再保險 (d) 聯營再保險 (98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金融保險) (a)11. 下列對於再保險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原保險人不得以再保險人不履行再保險金額給付之義務為理由,拒絕或延遲履行其對於被保險人之義務 (b) 原保險契約之被保險人,可向再保險人提出賠償請求 (c) 再保險人得向原保險契約之要保人請求交付保險費 (d) 再保險,謂再保險人以其所承保之危險,轉向他保險人為保險之契約行為 (102人身經代人保險學概要) (b)12. 下列對臨時再保險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 洽分之雙方當事人均有自由選擇權 (b) 它的盈餘佣金通常較合約再保險為低 (c) 此種業務通常為合約再保險所不能容納的業務 (d) 每一臨時再保險交易,本身即是一完全獨立的再保險契約 (100經代人保險學) (d)13. 原保險契約之被保險人,對於再保險人有無賠償請求權? (a) 不問是否另有約定,無賠償請求權 (b) 不問是否另有約定,有賠償請求權 (c) 原保險契約或再保險契約另有約定時,有賠償請求權 (d) 原保險契約及再保險契約另有約定時,有賠償請求權 (100經代人保險法規概要) (c)14. 雙方當事人間具有義務性之再保險,稱為: (a) 臨時再保險 (b) 任意再保險 (c) 固定再保險 (d) 預約再保險 (101經代人保險學概要) (b)15. 就危險分擔而言,共同保險所呈現的危險分擔方式,屬於下列何種性質? (a) 危險的第2次分擔 (b) 危險的橫向分擔 (c) 危險的縱向分擔 (d) 危險的平均分擔 (101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保險學大意) (c)16.下列有關再保險之敘述,何者錯誤? (a) 再保險以原保險契約之存在為前提 (b) 原保險契約之被保險人,對於再保險人無賠償請求權 (c) 再保險人得向原保險契約之要保人請求交付保險費 (d) 原保險人不得以再保險人不履行再保險金額給付為理由,拒絕履行其對於被保險人之義務 (9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金融保險) 17. 解釋名詞: (1) 共同保險(Co-Insurance); (86年經代人保險學) (2) 分保公司(Ceding Company); (86年經代人保險學) (3) 非比例再保險(Non-Proportional Reinsurance); (95年經代人保險學) (4) 自留額; (88年經代人人身保險實務) (5) 直接給付條款(Cut-Through Clause); (6) 預約再保險(Open Cover); (7) 溢額合約再保險(Surplus Treaty Reinsurance)。 (96年經代人財產保險實務概要) 18. 解釋名詞: (85年經代人保險學) (1) 臨時再保險(Facultative Reinsurance); (2) 比率合約再保險(Quota Share Treaty Reinsurance); (3) 溢額合約再保險(Surplus Treaty Reinsurance); (4) 超額賠款再保險(Excess of Loss Treaty Reinsurance); (5) 轉再保險(Retrocession)。 19. 何謂再保險(Reinsurance)?何謂共同保險(Coinsurance)?又兩者有何異同?試比較說明之。 (85年經代人保險學) 20. 再保險可以讓保險公司穩定損失經驗,表10.1以保險公司的實際損失,說明保險公司可以在不同的自留水準之下調整損失的變異係數,使損失的變異係數能達到合理的水準。但是若採用比率再保險,則結果會有不同,請以表10.1的損失資料設定一個自留比率例如60%,計算自留損失的變異係數,再比較沒有再保險之下損失的變異係數,比較兩者有何不同。 21. 被保險人的道德危險可能存在於承保事故發生時,也可能存在於承保事故發生後,前者稱為事前的道德危險,後者稱為事後的道德危險。請分別就比例再保險與非比例再保險契約,說明再保險人在那一種契約之下,需要控制原保險人事後的道德危險,並舉例再保險人如何控制事後的道德危險。 22. 第9章關於「未滿期保險費準備金的提存方法」中,我們假設平安保險公司在2007年7月1日承保2,000件一年期火災保險,預期損失機率為1%,一旦發生損失,保險公司必須支付6,000萬元,保險費每件為100萬元,因此簽單保費收入為20億元,當中60% 為純保費、40% 為附加費用。由於附加費用大多於簽約時支出,但未滿期保費準 備金卻就簽單保險依時間比例提存,因此在2007年造成4億元的「帳面虧損」,但卻在2008年產生4億元的盈餘。如下表。
假設平安保險公司將業務的40% 分出給再保險公司,請重新編表。並請比較各年盈餘的變化。 23. 試說明保險公司有哪些方式可以用來調整保險公司整體的承保風險? 24. 請說明保險公司需要再保險的理由。
|
|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