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2中國名勝古蹟與歷史文化補充教材(期中考前) ◎紫禁城名稱之由來:其名首先因紫微星垣而得,紫微星垣位於三大星垣(太微星垣、紫微星垣、天市星垣)的中央,根據我國古代天文學家觀測,其位置是永恆不變的,有所謂“紫微正中”的說法。因此,紫微星垣是代表玉帝的星座,而玉帝住的天宮就叫做紫宮了。其次,紫微星垣以北極星為中心,北極星又名北辰,古人認為它是天上最[尊貴的星辰。《論語》云:“為政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皇帝認為君權神授,於是自稱為天子,所居住的皇宮自然要仿傚天上的紫宮了。而且帝王也希望地上的紫宮也如北辰一樣“眾星拱之”,四方歸服,八面來朝,江山永固。第三,明清的皇宮不僅富麗堂皇,更是壁壘森嚴,是尋常百姓絕對不可逾越的雷池禁區。因此,明清時代的皇宮既以紫宮自比,又屬禁地,所以就被稱為紫禁城了。 秦始皇兵馬俑:一代帝王的地下兵陣 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臨潼縣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87年被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1974年3月29日,這是一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當時,上級號召打井抗旱,西揚村決定把井打在村南160米的柿樹林畔,這裏地處驪山衝擊扇前緣,歷經山洪泥石淤積。3月24日動工,挖到3米多深時,發現下面是紅燒土、燒結硬塊和炭屑灰燼,大家以為碰上了老磚瓦窯。繼續往下打,在5米多深處的井壁西側,陰暗的光線下終於露出了“兵馬俑”寧靜的面容,村民們正詫異間,恰好公社幹部房樹民來檢查打井進度,他下到井底仔細觀察,發現出土的磚塊與秦始皇陵附近發現的秦磚一模一樣,他急忙告訴大家停止打井,匆匆趕往縣城文化館報告,就這樣兵馬俑被發現了。1974年的這一發現震驚中外,1975年國務院批准在一號坑原址上建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博物館,於197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二號、三號展坑也陸續正式展出。1999年6月,又奇跡般的發現彩色兵馬俑,其高超彩繪藝術和富有力感的造型再次向世人展現西安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兵馬俑的風采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現已接待多國的元首和成千上萬中外遊客。 一號坑:主力陣容,1979年開放,規模最大。現發掘已出土陶俑1000餘尊,戰車8輛,陶馬32匹,各種青銅器近萬件。根據出土兵俑的排列密度估計一號坑共埋葬兵馬俑6000餘件。憑欄俯視,東端3列步兵俑面向東方,每列68尊,是軍陣的前鋒;後面接著戰車和步兵相間的38路縱隊構成軍陣主體;俑坑南北兩側和西端各有1列分別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橫隊,是軍陣的翼衛和後衛。好一個2000年前的古代大軍陣,他們披堅執銳,軍容嚴整,氣勢雄偉,勢不可擋,刹那間,您會感覺歷史距離的消失,一種神秘的力量把您帶進喊殺震天、戰車嘶鳴的古戰場,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二號坑:軍陣之迷,1976年發現,是秦俑坑中的精華,二號坑的發現揭開了古代軍陣之迷。由四個單元組成:(一)由持弓駑的跪式和立式駑兵俑組成;(二)由駟馬戰車組成車兵方陣;(三)車徒結合,由車、步、騎兵俑混合編制組成長方陣;(四)由眾多騎兵組成的長方陣。四個方陣有機組合,由戰車、騎兵、駑兵混合編組,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嚴整有序,無懈可擊。三號坑:統帥三軍,規模最小秦俑坑文物展廳:在這裏您可以欣賞生動逼真、神態各異的秦俑頭部,各式青銅兵器,秦代陶俑。這些陶俑和陶馬是用「塑模結合、分体製作、逐步套合,然後入窯燒製,出窯繪彩」的方法燒製而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