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玠敬禮 - 中華人文 - 中華文化與通識教育 |
英國-Leeds大學 英國-Birmingham大學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英國倫敦-大笨鐘 比利時滑鐵盧-拿破侖 上海-東方明珠 廣州-黃埔軍校 | 中華文化與通識教育中華文化與通識教育 壹、章前學習目標 一、瞭解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現況; 二、定位台灣在中華文化發展的先進角色; 三、強化對中華文化的信心; 四、認識通識教育的理念、重心與應該包含的內容; 五、平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係; 六、思考中華文化與通識教育的結合; 七、認同中華文化並積極發揚中華文化。 貳、引言 中華文化的發展具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其光輝與燦爛的一頁。但由於近百年來西方文化的迅速發展,使國人對我故有文化喪失信心,我們應該理性地分辨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優劣與差異,發揚中華文化的優點,吸納西方文化的優點,使中華文化得以永續成長。對於中華文化中仁、義、禮、智、信的美德我們要內化於心。西方文化的進步基礎是民主與科學的精神,應該學習並融合入中華文化。 通識課程的學習,應不忘以德育的發展為核心,追求「知識廣博,生活高雅」才具有實質的內涵。而追求「知識廣博,生活高雅」需要照顧到的領域很廣泛,各校有不同的規劃,本校將通識教育規劃為七大領域,分別為人生哲學與生命關懷領域、典範學習與道德實踐領域、文化涵養與生活藝術領域、公民意識與批判思考領域、人際溝通與應變能力領域、本土思維與宏觀視野領域以及科技應用與自然保育領域等。 德育的培養能夠牽引同學專業生涯的發展,但德育的標準應考量不同社羣的差異。而通識教育與中華文化的結合,符合台灣社會的需要,如果能善加發揮,具有正面的社會功能與意義。 參、內文 第一節 中華文化的今昔與菁華 一、什麼是文化? 學界對於文化的定義有很豐富的見解,本章化繁為簡,以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的歸納幫助同學入門。湯恩比在其鉅著「歷史研究」中對文化的定義做了以下的歸納:(此歸納源自於拜格比與克魯伯的定義) 1.文化是社會成員中內在與外在的規律,唯不包括那些顯然屬於天生遺傳的規律。 2.文化是歷史中形式固定或反覆出現的要素,是歷史中可理解的一面。 3.文化表現價值。 依照湯氏的歸納,本章提出以下4點看法: 1.文化是一羣人之間的共有價值,它所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可以簡單分為精神與物質兩個層面,自隱含於內的思維模式,到表現在外的語言、文字、音樂、繪畫、雕塑甚至於醫學、武術、飲食習慣等。 2.文化是不能夠遺傳的,學習是傳承文化的主要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教化來自於學校與家庭。 3.文化能表現價值,那麼發揚文化應該有優先順序。著名的文學家余秋雨先生就認為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在於精神傳承,而這個精神的傳承可見於屈原、司馬遷以降千年一貫的風範。 4.要理解中華文化的要素,要先自歷史探討著手。 二、傳統中華文化的內涵 中華文化千百年來有兩次轉型,第一次的轉型發生於先秦時期,此一時期為傳統中華文化奠定了基礎,當時由於封建體制與地理位置等因素形成了七大文化區如下: 1.中原文化圈; 2.北方文化圈; 3.齊魯文化圈; 4.楚文化圈; 5.吳越文化圈; 6.巴蜀文化圈; 7.秦文化圈。 七大文化區無論在經濟發展、風俗習慣與人文思想上都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彼此因競合關係而在人文思想上有豐富地發展。 (一)、百花齊放 人文思想的發展在此一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現象,所謂諸子百家指的就是此一時期之學術思想人物與派別。其中對中華文化影響較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荀子,他們分別是儒家、道家、墨家與法家的代表人物。這些人物與派別同學們可以參考以往國、高中課本,本章除儒家思想外不再贅述。 (二)、儒家思想與道統 因為漢代罷拙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孔孟與儒家思想在中華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獨大的現象,而儒家思想對於中華文化影響最大的部分可以說是它的倫理觀念,尤其是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書中所宣揚的三綱與五常,成為了千百年來的道統。 三綱指的是君臣、父子與夫妻的倫理從屬,五常的內容是仁、義、禮、智、信,是對人際關係的規範。 三綱五常對於君主專制的統治發揮了穩定的作用,但由於時人對於三綱五常觀念的誤解,使得中華文化如譚嗣同在「仁學」一書中所說受到了鉗制,產生了停滯的現象。 三、中華文化的轉變與發展 中華文化第二次的轉型發生於清末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國家的船堅砲利迫使滿清門戶大開,中華文化因此與西方文化產生了大量的交流並得到了提升。 (一)、西方文化的優勢 西方文化源自於古希臘與羅馬帝國,在17世紀下半葉出現了革命性的改變,100多年的科學革命衝擊了傳統的宇宙觀,西方人利用科學的方法尋找真理,以科學意識形態替代了原來的宗教意識形態,並對政治、社會、經濟與思想學說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科學是對自然現象加以分析、瞭解的系統知識,也是對表達現象與概念間之關係的理性研究。中世紀的知識必須出自於聖經、學校、宗教會議、學者等權威,此知識的來源因受舊宗教體系的把持而無顯著成長。科學方法為獲得知識提供了新的途徑,任何人只要透過實驗即能檢驗知識的真實性並進而尋找真理。 科學意識形態取代了宗教意識形態為哲學思想增加了入世精神,知識份子開始對與「人」有關的義理提出見解,範圍自人性、理智、道德乃至於國家的形成,而民主的觀念也自此發芽成長,君權神授的觀念也隨之逐漸走入歷史。 (二)、民主與科學 民主與科學的概念在傳統中華文化中有淵遠的歷史,孟子「君為輕,民為貴」的觀念與子產執政的歷史即為有力證據。但相對於近代的西方文化,中華文化對此二者的重視程度恐非落後兩個字可以形容。 在歷經了西方種種壓迫後,清末民初的知識份子無不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自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政到辛亥革命,西方文化的衝擊一波比一波難以抵擋,而新文化運動與五四精神可說是中華文化被徹底解放的表徵。 民主與科學的觀念在這一波波東進的西風中,強而有力地扭轉了他們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雖然或多或少曾出現矯往過正的現象,但如同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舉的例子: 「像交通問題,如果不是先有汽車,或有了汽車闖了幾次禍之後,怎麼知到道路該怎麼規劃?紅綠燈該如何設置呢?」 回顧中華文化第二次的轉型,以民主與科學的觀點來分析,則今日在台灣的中華文化可以說是華人社會的表率。 由於台灣經濟的進步與發展,許多的社會問題亦伴隨而來,社會秩序的維持,除仰賴法律的規範之外,道德的規範亦有補強的需要,發揚浴火重生的中華文化應是當代知識份子當仁不讓的大事。 四、中華文化的核心價質與優勢 滿清雖然因為鴉片戰爭而蒙受戰敗的恥辱,但也為一雪前恥開始追求現代化,為中華文化開啟了新的視野。自技術與制度方面的現代化帶動了思想的革新,而這個思想的轉化由於涉及的時間、空間與羣眾範圍太廣,本章的見解僅能以中華文化在台灣的發展為論述的依據。 (一)、前人留下的智慧 西方世界在啟蒙時期對於道德的問題有充份的討論,仁慈、寬恕、謙遜、信任、公正等中華文化中所提倡的美德,在西方世界也同樣得到認同,具備這些品格的人,就是值得社會所稱頌與學習的對象。準此,以道德規範的內涵來說,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似乎不如想像中來的大。如能排除以往對於傳統中華文化的曲解,前人留下的智慧其實是我輩後人取之不盡的遺產。本章因篇幅僅就仁、義、禮、智、信等五常簡單介紹,同學可在修習相關課程時進一步探討。 所謂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倫語中「仁」這個字出現了66次,足見其在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依許倬雲教授的解釋,孔子所謂的「仁」是指「人」內在的本質,「仁」字原本是「美好」的形容詞。孔子希望發揚人性中善的本質。 「義」字是孟子思想的中心,「義者,宜也」。關鍵在以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為當作基礎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禮」是孔子德教的內容,目地是使社會養成謙恭忍讓的風氣。孟子在「四端」中對「禮」字的解釋是辭讓,他認為這是人性善的一部份。荀子則因為對人性的主張不同,認為「禮」可以節制人的惡性,使此惡性不能自由發展,他所謂的「禮」與「法」的概念接近,這點與他的學生韓非最後集法家之大成脫不了關係。 孟子的四端中將「智」解釋為是非之心,他認為這是人的特性,應該要予以發揮。 「信」的意思是誠實,言出由衷,並且始終不渝。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有了「信」,個人才能立身處世,這也就是「人無信不立」的道理。 (二)、繼往開來 台灣具有海洋文化的開放特色,也是中華文化轉型後發展最迅速與最進步的華人社會,古人的道德思想,經粹煉後早已脫胎換骨,我們如果能夠拋棄過往對中華文化的自卑與封閉心理,深刻地學習中華文化,並促進它與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使中華文化能夠永久保持活力,那麼大同社會與我們的距離或許將不再那麼遙遠。 第二節 通識的教育思維 教育本身的目的在於文明的傳承,在工業革命以前,西方的教育以「通識教育」為主體。工業革命後,由於知識的難度增加,使教育的內涵被導向系統化與專業化。因為知識的分類太專業,特別是在大專校院,涵蓋不到謀生技能之外的範疇,特別是人品、視野、情操與公民素質等的提升,所以歐美國家自19世紀起開始提倡通識教育,希望能補足專業教育的不足。 通識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健全的人,我們稱之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所包含的範圍很廣,大專校院對於通識教育的發展強調博雅。博雅教育是西方中古世紀大學教育的主要內容。博雅教育的定義對香港嶺南大學前校長陳坤耀來說是「學識廣博,生活高雅」的意思。台灣各大專校院的通識教育發展亦是以「博雅」二字為其宗旨,竭盡所能地發揮學校的師資,近年來在量與質的方面有顯著的成長。 一、通識教育的核心價質 通識教育的課程雖然有了相當地成長,但對社會影響最深遠的應該首推品格與人格的教化。 誠如教育部長鄭瑞城教授在2008年12月舉辦之第二屆全國通識教育發展會議中特別提到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台灣的教育因為過於商品化與工具化,已經失去了它原有本質與目的。 鄭教授認為教育的本質除知識覺醒外,還不忘品格與人格。他認為「教育與罪惡永遠不段地競爭」,教育沒作好,社會會出現很多問題,監獄恐怕就蓋不完。 鄭教授顯然認為通識教育應特別重視學生人品的發展,加強通識課程在人品發展的形塑可以減少部份社會所出現的問題,其社會功能的意義不可小覷。 多數學校在通識教育的內容部份已具備廣泛與高雅的標準,但是重點在那裏?東吳大學劉源俊教授認為應該是要參考德、智、體、群、美等「五育」的順序。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也曾以「態度決定高度」這句話勉勵的台大畢業生。技專院校的學子當然也應共勉之。 洪蘭教授在報上對「三品運動」提出看法時也強調品德教育的重要。她建議以兩種方法使孩子的價質觀內化,第一種是透過經典小說中的典範如中國歷史故事、三國演義中學習達成。第二種是自生活實做中去落實,如此可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筆者認為現在各大專校院所所推動的「服務學習」就是這個方法的具體實踐。道德觀內化為人生哲學的核心除了能對道德的實踐有所供獻,同時也能引發對生命與社會的關懷,進而促進群我的關係,所謂「推己及人」的道理正是如此。 二、通識教育的各個領域 重視個體發展是「推己及人」的要素之一,能夠終身學習才能夠隨社會文明成長,目前廣泛被提出討論的「學習力」就是這個概念,有了終身學習,生涯規劃才能夠有活力。 社會文明的成長無法與領袖人物的視野脫節,良好的公民意識可以穩定社會運作,人際溝通能促進社會的和諧,文化涵養可以讓社會更安祥,科技與自然則能夠加速進步。 三、學識廣博與生活高雅的追求 「學識廣博」的達成方法應該以專業領域之外的學習為主,學習的內容自然也就因人而異了。所以,通識教育的課程應儘量避免與專業領域重疊,以選擇非本身專業領域之課程為原則。 生活高雅的基礎在於品味,培養文化涵養與生活藝術的修為,可以豐富精神生活,精緻化文明的發展。 四、通識教育對專業生涯的牽引 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是互補的,可是專業教育孰輕孰重?黃崑巖教授自醫學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先作文化人,再作專業人」的看法,他認為人文素養厚實,是成為良醫良護的先決條件。通識教育是倫理教育和全人教育的基礎,其主旨在於充實人文素養,而利他精神、正確的生命觀等是醫學院學生應該要有的課程內容。這個道理對於其它專業的同學來說一樣適用。 通識課程若要能夠結合職場的實務需要,104人力銀行所做的調查可以作為參考依據之一,它的調查結果如下: 1.57.9%雇主最重視「相關科系畢業」條件; 2.55.9% 重視新鮮人「主動積極的態度」; 3.34.2%重視「虛心學習的精神」; 4.26.5%重視「責任感足夠」; 5.25.8%重視「工作熱忱度」。 這份調查報告突顯了職場對於員工態度的重視。另外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新鮮人求職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專業與經驗,而在於是否敬業。 杜炯烽教授曾說過一句話如下:「沒有專業,沒有前途;只有專業,前途有限。」,可說是一語道破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前述的証據反應出通識教育對於就業的重要性,專業科系的同學應該慎重思考通識課程的選擇,因為專業生涯的發展受到通識教育素養的牽引,特別是以道德為核心價值整合而成的課程。 第三節 回顧與省思 通識教育追求「學識廣博,生活高雅」必需有一個基本性,那就是道德與價值觀的培育,否則「博雅」只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內外兼修才是青年學子的學習目標。 羣體與羣體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差異,以倫理教育來說,西方的標準並不完全符合我們的需要,當代台灣的中華文化除了保有傳統的優點之外,同時也融合了部份西方文化的優點,運用昇華後的中華文化能使倫理教育之內容符合我們社會的期待,並且凸顯通識教育的社會功能,新加坡的發展在家庭倫理關係的層面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 當前政府所推動的三品運動-「做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與「品德教育」、「藝術扎根」、「終身閱讀」、「環境有續」等計畫,其實都在通識教育的範疇之內,熱情地追求通識教育各領域的學習是成就個人三品素質的最佳途徑之一。 整體文化素質的精緻化也是「推己及人」的工作,學校的師長所承擔的就是這樣的使命,同學們也應該不能有「獨善其身」的心態,追求通識學問的氣氛要能形成,需要大家的共襄盛舉,「兼善天下」也就自然能夠實踐。 肆、本章重點 一、中華文化的發展博大精深,應該發揚前人的智慧; 二、通識教育的核心是道德與價值素值的培養; 三、通識教育追求「學識廣博,生活高雅」; 四、通識教育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不亞於專業教育。 伍、習題與作業 一、文化的定義是什麼? 二、思考並說明傳統中華文化的價值? 三、什麼是西方文化的價值所在? 四、思考並說明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內容與優點? 五、選擇通識課程有什麼原則? 六、思考並說明學習通識課程時所應該具備的態度? 七、建議開設那些具備中華文化特色之通識課程? 陸、參考書目 陳曉林〈譯〉(1991)。歷史研究,上冊、下冊。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二版。 (Arnold J.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6) 薛絢〈譯〉(2001)。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市:正中書局。 (John King Fairbank & Merle Goldman, China: A New History, Cambridge, Mas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許倬雲(2007) 。史海巡航。台北市:三民書局。 傅樂成(1990) 。中國通史。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黃仁宇(1991)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台北市:時報文化。 曹文柱、趙世瑜、李少兵(2008)。一看就通的中國社會史。台中市:好讀出版有限公司。 黃俊傑(2005) 。中華文化的發展。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郭廷以(1980) 。中國近代史綱,上冊、下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張玉法(1998) 。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社。 徐中約(2001)。中國近代史,上冊、下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Immanuel C.Y. 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唐德剛(1998)。晚清七十年,(壹)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鄧元忠(1990)。西洋近代文化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小群、宋紹遠〈譯〉(1990) 。西洋思想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Roland N. Stromberg,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 N.J.: Prentice-Hall, 1975) 袁傳偉〈譯〉(1989) 。西洋中古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Brian Tierney & Sidney Painter, We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300-1475) 陸盛〈譯〉(1990) 。西洋近古史,上冊、下冊。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Joseph R. Strayer & Hans W. Gatzke, The Mainstream of Civilization since 1500) 黃崑巖(民95年1月)。以人為本-談醫學倫理(上)。人醫心傳,25,30-37。 黃崑巖(民95年2月)。以人為本-談醫學倫理(下)。人醫心傳,26,17-34。 霍晉明(民97年4月)。通識教育與儒家思想相貫性之研探。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論叢,66-73。 蔡介裕、萬政康(民96年8月)。以「全人教育」為核心理念之整合型通識教育課程規劃及發展策略。通識教育理念與課程相關研究。2007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楊錦富(民96年12月) 。論通識教育的性質及其落實之道。「通識教育-傳統學術與當代人文精神」學術研討會。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朱碧君(民93年6月17日) 。當前我國技職院校通識教育實施之困境與突破-以各校大一國文教學為例。王俊秀(主持人),當前我國技職院校通識教育實施之困境與突破研討會。育達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劉文珍(2008.12.10)。教育的本質是知識之外不忘形塑人格與品格。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何宏儒(2008.4.11)。統計:逾7成求才大學學歷即可。中央通訊社。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80401/1/vxku.html) 張舒婷(民98年7月19日)。菜鳥振翅飛贏老鳥!。中國時報。20版。 林之丞(民98年7月13日)。兩岸文話人對話深得我心。中國時報。A14版。 劉源俊(民98年6月29日)。聯合報。A13版。 洪蘭(民98年7月4日)。洪蘭:品德教育應自生活作起。聯合報。A4版。
|
雷諾瓦的畫-船上的午宴 |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