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室李建明老師 - 教學及研究志趣


  李建明 副教授 (體育室)

 


歷程檔案 Portfolio

教學及研究志趣

第1個教學及研究志趣

  • 教學及研究志趣: 教學志趣 吾人是以同理心與學生「教學相長」,一直以來都和學生保持很好的亦師亦友關係互動;無論是擔任班級導師、體育教學、通識教育課程或研究生論文的指導與協助皆是。個人的教學評量迄今平均在90分以上。十九年多的教學經驗,深刻感受到教學是一種藝術,更相信教學是需要熱情與使命。 本人目前仍擔任科技大學的體育和通識教育課程的專任教師;專業完整學經歷,且都畢業於體育相關專業系所。博士學位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學位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運動科學碩士班;大學則畢業於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及台北市體育專科學校三年制體育科。教學資歷,從1996年任教於中華科技大學(原中華工商專科學校、中華技術學院),曾擔任過組員、助教、2002年升等講師兼任衛生保健組長,2006年升等副教授教學迄今。除專任外,層在黎明技術學院,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院陸上系、水上系、球類系及技擊系等擔任兼任副教授。 『學以術為基礎,術以學為驗證』;除課堂教學以外,教學專業服務就顯得重要,本人曾任或現任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理事兼主任委員、中華民國國際教育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保健推廣協會理事兼副秘書長、臺北市長跑協會監事、臺北市北大長跑俱樂部活動組組長。參與中華民國體育學會、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及國際體健休運動暨舞蹈學會(ICHPER.SD)等學術團體的教學與研究相關活動,以強化本職學能。 特將課堂教學以外內容,受邀至各校進行專業演講若干場,包括有運動與健康促進、運動傷害與防護、身體活動以維持良好的身體組成等主題分享。目前,到過學校計有國立臺北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院、淡江大學、立德大學、遠東科技大學、弘光科技大學、中台科技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經國管理學院、華夏技術學院、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及高中等學校,另亦到政府衛生機構、單項運動協會或扶輪社等團體演講。 研究志趣部份 本人對運動科學或跨領域的實驗與研究,皆具有濃厚興趣。每年至少會有一篇以上的原創性論文或綜評性文章發表。同時,協助研究生論文寫作與發表 目前國內有關運動生理學、運動免疫學及運動營養學等相關的運動醫學論文如雨後春筍出版。然而,運動比賽或訓練過度,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運動員本身健康,以致斷送運動生涯。研究者從事學術研究及田徑教練實務工作多年,希望藉由學理運用於實務情境之中,並將過去未發表在論文期刊的研究成果彙集成冊,分享與提供運動員如何維持良好的身體組成、女性運動者適當運動訊息、高強度運動後疲勞的飲食攝取、抗氧化能力及運動選材時的生理指標等,進一步提升訓練及比賽的調適計劃。 研究不足部份,將來能夠結合臨床醫學方面的研究者、儀器及運動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將更多不同運動強度的心理、生理健康狀況、身體組成、代謝能力、免疫能力、氧化自由基的傷害及運動期間的營養攝取等,以建構適合國人的運動生理指標。爰此,將近五年之研究計畫內容與主要研究成果加以說明。 近年之研究計畫主要為探討高強度運動誘發免疫暫時性失能現象,此期間被認為是選手感染機率的高峰期。主要可提供耐力型相關運動員、教練有效掌握長時間運動項目的發炎生理,及應用於健康促進心血管疾病的預測以及避免免疫低下帶來的感染問題。其次亦在探討健走運動介入,對都會區更年期婦女骨密度與健康體適能的成效。以臺北市大安區更年期婦女為對象,採用健康促進介入策略及概念進行,方式包括健康宣傳、每日健走萬步、每月專家講座和健康說服與諮詢、簽定承諾、研究對象彼此間的電話關懷與陪伴運動等方法。 教學特殊成就 指導田徑社學生連續參加91、92年「全國大專校院績優學社團評鑑暨觀摩活動」技專組優等獎。帶領學生參加96、97大專校院撞球錦標賽甲組八號球第二名、乙組九號球雙人及單人皆第一名。98年,本人榮獲臺北市立體育學院40週年校慶傑出校友。101年,帶領學生參加義守大學舉辦的全國大專運動會獲得團體季軍,個人在空手道一般組女生對打第一名及田徑男生一般組800公尺第三名。又於101-102學年度,學校教材製作獲二等獎。特別的是103學年度學校舉辦的學習歷程製作,獲得教師組優等獎。 教學及研究志趣總結。 首先,和往常一樣用智慧,創意和愛心來指導學生或提供指導與服務。導師工作的服務學習,品德教育,宿舍學習,心理輔導和全人教育是我努力加強的重點;這些工作要做的好, 需要吾人以身作則, 作為學生榜樣,期盼自己比過去在多用一點心,多盡一點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讓自己的生命更健康,更快樂更成長。其次,我也需要學校其他行政單位和學術單位同事的支持,廣結善緣,多幫助別人,自然就會得到更多的幫忙,多讚美肯定別人, 就會得到更多的讚美與肯定。內心一定要相信自己未來會更好,要正向的去看待生命,其實只要有些小改變,就可以讓自己變的更好更幸福。最後,教學過程中,多注意觀察覺知平時對自己或別人所講的話,正面或負面?如較負面的,則要將負面的念頭去除,替代較正面的言語,然後肯定正向的語言,平時課後多加練習,就會使用正向語言。用什麼的心態去看別人或事情,是較正向或負向? 如果較為負向,則用正向的念頭替代。我們未來會成為什麼? 營養學說We are what you eat 我們吃什麼,就變為什麼。 We are what we say, act, feel and think,現在的言語,行動、感受和思考,就是我們的未來,即是百年樹人;當然改變我們幸福與命運的關鍵,平時多重視品德與靈性的提升,自己的潛能和心力就越大。


文章分類 Labels


最新文章 Top10

中華科技大學數位化學習歷程 - 意見反應